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酶制备木薯抗性淀粉的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分别制备了RS3型抗性淀粉,并对其直链淀粉含量、冻融稳定性、持水性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α-淀粉酶制备抗性淀粉含量在9.4% ~ 12.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随着酶解作用降低,且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抗性淀粉其冻融稳定性略低,持水性保持在3.7~5.8g/g之间波动不明显.普鲁兰酶制备抗性淀粉含量在4%~7.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不一定随着酶解作用而增加,且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抗性淀粉其冻融稳定性和持水性高.耐高温α-淀粉酶制备的木薯抗性淀粉含量、冻融稳定性高于普鲁兰酶,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较直观,但持水性低于普鲁兰酶.  相似文献   

2.
压热-酶法制备泽泻抗性淀粉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泽泻淀粉为原料,研究压热-酶法处理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经高温高压糊化后,先后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进行淀粉降解脱支处理,生成更多的直链淀粉,促进淀粉分子重新结晶,提高抗性淀粉含量.试验表明,30%淀粉乳在120℃高温糊化50min,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为每克干淀粉6U,反应时间为30min,普鲁兰酶添加量为每克干淀粉4 PUN,55℃反应时间12 h,4℃冷藏36 h时抗性淀粉得率较高.正交试验表明普鲁兰酶反应时间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酶法制备抗性淀粉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121℃20min压热--℃24h冷却的循环处理和酶解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抗性淀粉,对压热-冷却循环次数和普鲁兰酶的添加顺序及酶作用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定的酶用量(30U·mL-1)和酶作用温度(60℃)条件下,压热一冷却循环结合酶水解法,即糊化或老化1次后添加普鲁兰酶,可以显著提高普通玉米淀粉制备抗性淀粉的得率.并且老化1次后加入普鲁兰酶的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辅助酶解制备玉米抗性淀粉,以玉米抗性淀粉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普鲁兰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的影响主次关系为普鲁兰酶酶解时间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时间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普鲁兰酶添加量。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微波辅助酶解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最优工艺参数: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3 U/g干淀粉、酶解时间30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8 U/g干淀粉、酶解时间4.5 h。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台显微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 外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原脱胚玉米、挤压脱胚玉米和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挤压脱胚玉米的淀粉结构及性质变化, 并探究其相互关系,揭示挤压剪切活化对脱胚玉米的淀粉颗粒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表明:与原脱胚玉米和挤压脱 胚玉米相比较,挤压处理对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的淀粉结构及性质产生显著影响,酶解力和糊化度增大,碘 蓝值、直链淀粉含量减小。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挤压脱胚玉米淀粉颗粒形貌破坏,偏光十字破坏,结晶度变小;升温糊 化过程中,焓变降低;挤压使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破坏,淀粉颗粒发生聚集,破损淀粉颗粒易糊化和裂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利用中强电场强化α-淀粉酶催化的玉米淀粉水解。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考察电场强度、频率、缓冲液浓度、酶液比等因素对淀粉酶解效率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表征酶解产物的结构和热性质。结果表明,电场强度、缓冲液浓度和酶液比显著影响淀粉酶解效率,但电场频率的影响不明显。当电场强度低于5 V/cm时,淀粉的酶解程度较小,酶解产物保持淀粉原有的颗粒和结晶结构,淀粉热稳定性略有降低;但随着电场强度的进一步增加,淀粉水解程度加剧,淀粉颗粒发生破裂、结晶峰逐渐消失、相对结晶度降低,糊化温度先增加后降低、热稳定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嗜冷普鲁兰酶脱支处理和压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制备玉米抗性淀粉,考察了玉米淀粉乳质量分数、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嗜冷普鲁兰酶添加量、嗜冷普鲁兰酶作用时间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压热-酶解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玉米抗性淀粉形貌、晶体结构、热特性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淀粉乳质量分数18%、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7 U/g、嗜冷普鲁兰酶添加量10 U/g、嗜冷普鲁兰酶作用时间9 h。在最佳条件下,玉米抗性淀粉得率为16.84%。玉米淀粉经复合酶法处理后,抗性淀粉形成了致密的层状晶体结构,表面形态结构呈现出不同于玉米原淀粉A型晶体结构的V型晶体结构;玉米抗性淀粉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和相变焓值分别为117.07、140.69、153.03 ℃和1 858.12 J/g,均高于玉米原淀粉。  相似文献   

8.
酶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经糊化后,先后使用耐高温a-淀粉酶和普鲁兰酶进行酶脱支处理,以生成更多的直链淀粉,利于分子重新结晶,提高抗性淀粉含量.试验表明,在耐高温a-淀粉酶添加量为4 NU/g干淀粉,反应时间为30min,普鲁兰酶添加量为4NPUN/g干淀粉,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55℃时,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可达到12.6%.最大影响因素为:普鲁兰酶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压热-酶解法制备青芒果抗性淀粉,实验以青芒果淀粉为原料,在压热条件和α-淀粉酶作用的基础上,研究普鲁兰酶酶浓度、酶解温度、酶处理p H和酶解时间对青芒果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压热-酶解法制备青芒果抗性淀粉的最佳条件为鲁兰酶添加量30 U/g、酶解p H5、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60℃,该条件下,青芒果抗性淀粉产率最高可达7.368%。  相似文献   

10.
以酶解-压热法制备紫山药抗消化淀粉,考察了淀粉乳浓度、普鲁兰酶用量、酶解时间、压热时间对制备淀粉中抗消化淀粉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明确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并优化工艺条件;比较分析了糊化淀粉、压热淀粉以及酶解-压热法制备淀粉的水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酶解-压热法制备紫山药抗消化淀粉的含量随各因素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优化的条件为:淀粉乳质量分数20%、普鲁兰酶用量8 U/g、酶解12 h、以120℃压热处理40 min 2次时,制备抗消化淀粉样品纯度为96.67%,其中抗消化淀粉含量为47.85%;水解特性研究表明:与糊化、压热法相比,酶解-压热法制备抗消化淀粉的水解率、水解指数与血糖指数均显著降低,具有更好的抗消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