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改善燕麦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采用糖基化反应对燕麦分离蛋白进行改性。研究糖的种类(木糖、葡萄糖、乳糖、葡聚糖2万和葡聚糖4万)和糖基化反应进程对燕麦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在90 ℃、pH9反应条件下,测定糖基化反应的接枝度、褐变程度、SDS-PAGE及糖基化产物的溶解性和乳化性。结果表明:木糖与燕麦分离蛋白反应的接枝度和褐变程度最大,pH下降最快,表明低分子量的木糖与燕麦蛋白反应速度最快,其次是葡萄糖、乳糖、葡聚糖两万和葡聚糖四万。SDS-PAGE电泳证实燕麦分离蛋白与不同糖发生共价结合。研究糖基化产物功能性质发现,葡萄糖与燕麦分离蛋白的糖基化产物溶解度大幅提高。多糖特别是葡聚糖4万与燕麦分离蛋白生成的糖基化产物具有较高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燕麦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采用糖基化反应对燕麦分离蛋白进行改性。研究糖的种类(木糖、葡萄糖、乳糖、20 ku葡聚糖和40 ku葡聚糖)和糖基化反应进程对燕麦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在90℃、p H 9反应条件下,测定糖基化反应的接枝度、褐变程度、SDS-PAGE及糖基化产物的溶解性和乳化性。结果表明:木糖与燕麦分离蛋白反应的接枝度和褐变程度最大,p H下降最快,表明低分子量的木糖与燕麦蛋白反应速度最快,其次是葡萄糖、乳糖、20 ku葡聚糖和40 ku葡聚糖。SDSPAGE电泳证实燕麦分离蛋白与不同糖发生共价结合。研究糖基化产物功能性质发现,葡萄糖与燕麦分离蛋白的糖基化产物溶解度大幅提高。多糖特别是40 ku葡聚糖与燕麦分离蛋白生成的糖基化产物具有较高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空化射流促糖基化对大豆蛋白结构与功能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传统糖基化反应过程中加入空化射流辅助处理,对不同空化射流处理时间下糖基化产物的结构与功能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时间的空化射流处理会促进大豆蛋白糖基化,使接枝物的接枝度与褐变程度增加,表面疏水性也有一定程度增加。溶解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空化射流处理60 min时,接枝物各种功能性总体改善效果最佳,与单独加热糖基化产物相比,其溶解性提高约37%,此时接枝物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也有较明显提高。为探究糖基化产物功能性改善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空化射流处理后接枝物的二、三级结构也均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采用干热糖基化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研究其功能特质及结构特性。以葡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原料,考察底物质量比和反应时间两个因素。结果表明:蛋白质与糖质量比2∶1,反应温度60℃时,产物接枝比较高,褐变程度中等;与SPI相比,糖基化之后大豆蛋白的溶解度提高了72.72%,乳化活性(emulsifying activity,EAI)和乳化稳定性(emulsion stability,ESI)分别提高了117.53%和134.2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表明SPI与葡聚糖发生了糖基化反应;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糖链的引入导致了大豆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模拟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葡聚糖糖基化修饰对SPI体外消化性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强化菜籽蛋白的糖基化改性,并对所得糖基化产物进行了功能性质和分子结构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改性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超声波功率300 W、协同作用时间7 min时,菜籽蛋白的接枝度可达67.1%,显著高于湿热法和微波法制备的糖基化产物,有效提高了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效率;协同作用可显著改善所得糖基化产物的溶解性、乳化活性、起泡能力、泡沫稳定性,分别提高至55.7%、13.9 m~2/g、50.0%和80.0%;糖基化产物的表面疏水性和圆二色谱结果分析表明,微波和超声波处理使得菜籽蛋白的分子展开,表面疏水性和分子柔性增加,从而促进了糖基化反应的进行,改善了蛋白质糖基化产物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糖基化接枝及酶法相结合的复合改性对于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以提高接枝度及产物乳化能力等功能性质为主要指标,制备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糖基化产物,随后采用中性蛋白酶对该产物适度酶解,得到不同水解程度的糖基化产物水解物,研究产物的乳化能力、起泡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接枝及适度酶解复合改性后,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能力、起泡性能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深度的酶解有可能破坏蛋白的空间结构,降低粘度从而影响功能性质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以褐变程度及抗氧化活性为检测指标,研究湿热反应条件对乳清蛋白菊粉糖基化复合物的褐变特性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乳清蛋白菊粉糖基化产物的褐变强度越大,抗氧化活性越强;起始反应pH值越大,乳清蛋白菊粉糖基化产物的褐变强度及还原能力越强,而其DPPH.清除能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反应物浓度为6%,温度为100℃,起始反应pH值为9时,所获得的乳清蛋白糖基化产物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小麦胚芽蛋白糖基化产物的抗氧化特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湿热法制备小麦胚芽蛋白(WGP)与葡萄糖(Glucose)的糖基化产物(WGP-G),通过测定不同超声时间(10,20,30,40,50,60 min)、不同反应温度(70,80,90 ℃)下WGP-G的褐变程度、接枝度、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指标,综合评价糖基化反应对WGP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WGP-G褐变度随超声时间和反应温度的不断增大而增大,接枝度、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反应温度的不断增大而增大,但随超声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结论:超声时间和反应温度均能影响WGP-G的抗氧化特性。  相似文献   

9.
以脱脂牛乳为研究对象,以葡萄糖为还原糖,对乳蛋白进行美拉德反应修饰,研究葡萄糖添加量为0~9 g/100 mL脱脂乳时反应体系的糖基化程度、pH、中间产物含量、褐变程度、粒径,以及产物乳化性、发泡性和吸油性。结果显示,脱脂乳体系糖基化程度在葡萄糖添加量为3 g/100 mL时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降低;中间产物和褐变程度均在该添加量下达到最低值,之后迅速上升。反应体系pH并未随葡萄糖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变化。糖基化反应后,酪蛋白胶束粒径增加。糖基化修饰改善了脱脂乳体系的乳化性,当葡萄糖添加量为3 g/100 mL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达到最大值。糖基化修饰后,脱脂乳体系的发泡性并未显著提高,但该体系10和30 min泡沫稳定显著增加(p<0.05)。糖基化修饰后乳蛋白的吸油性降低。研究结论可为脱脂乳体系中乳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杨旭  任珍 《食品与机械》2019,(5):172-177
采用湿法糖基化对茶渣蛋白进行改性,以接枝度和褐变指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改性工艺,并分析改性对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作为糖基供体,与茶渣蛋白按1:1的质量比,在83.68℃、pH 10.60条件下进行糖基化反应,此时接枝度达到(32.89±0.53)%。该工艺下得到的茶渣蛋白较改性前,溶解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分别增加35.78%,0.415,10.72%,29.95%,3.23%。  相似文献   

11.
以乳清分离蛋白及其蛋白水解物为原料分别与半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研究两者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接枝度及产物荧光光谱的变化,同时以乳清分离蛋白和蛋白水解物作对照,研究两者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接枝度及产物的抗氧化性均在4 h达到最大。其中,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与半乳糖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和接枝度最大值分别为1.114、18.431%和1.413、28.273%;两者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还原力、2,2’-联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0.605、46.29%、61.77%和0.923、69.81%、78.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内源荧光光谱发现,美拉德反应改变了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的构象,使二者的结构更加松散。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glycation on the quality of silver carp mince (SCM) proteins. The browning index (BI),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otal amino acid composition, chemical score, protein digestibility and reductive power of digested products were determin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glycation, protein structure and protein nutritional quality was analy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 value of SCM-G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heating time. Myosin heavy chain (MHC), myosin light chain (MLC), tropomyosin and actin were the main protein reactants for glycation. Glycation led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SCM proteins. Glycation reduced lysine and cysteine content but did not change the first limiting amino acid (Val) in SCM.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 content of glycated SCM remained consistent with the amino acid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for children and above recommended by FAO/WHO. In addition, glycation did not change protein digestibility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educing power of digested products with increasing degree of glycat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glycation in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quatic products with high nutritional value.  相似文献   

13.
糖基化反应对花生分离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通过糖基化提高花生分离蛋白的乳化性,探讨了接枝度、不同还原糖种类、反应温度以及还原糖比例对花生分离蛋白乳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葡萄糖与花生分离蛋白反应所得产物的接枝度较麦芽糖高,即葡萄糖的反应性好于麦芽糖;采用葡萄糖与麦芽糖糖基化后花生分离蛋白的乳化性均得到提高,且葡萄糖所得乳化活性较高,而麦芽糖所得乳化稳定性较高;反应温度高于花生分离蛋白的变性温度(60℃)时,其乳化性反而降低;花生分离蛋白与糖的质量比为1∶2时比1∶1和1∶3更有利于改善蛋白质的乳化性;糖基化改性后,花生分离蛋白的乳化性接近于食品中常用的酪蛋白酸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生成量评价8种别样茶的糖基化抑制能力,并探究抑制效果较好的别样茶对AGEs生成各阶段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首先对8种别样茶水提液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检测,接着通过构建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模型实验检测了8种别样茶抑制AGEs生成的能力,最后择优测定其对糖基化早期产物果糖胺、中期产物活性羰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交联的抑制能力,从而探究其对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机制。结果: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和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 Lee)对AGEs的抑制效果在8种别样茶中较为突出,50 μg/mL时AGEs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6.31%±0.87%和81.75%±0.41%;大叶苦丁茶和甜茶主要通过抑制糖基化早期、中期产物的生成量来减少AGEs的产生。其中,500 μg/mL甜茶对果糖胺抑制率最高(59.12%),蛋白质交联抑制率最高(81.41%),5000 μg/mL大叶苦丁茶对活性羰基化合物抑制率最高(94.24%)。结论:大叶苦丁茶及甜茶可以作为抑制糖基化反应的功能食品,本研究可为具有抑制AGEs产生功效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超声预处理的α-乳白蛋白(α-lactalbumin,α-LA)分别与D-葡萄糖、D-甘露糖和D-阿洛糖在55 ℃、6 h干热条件下进行糖基化处理,对其分子质量、接枝度、粒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糖基化影响了α-LA的结构和抗氧化活性,超声预处理促进了糖基化反应。在这3 种还原糖中,D-阿洛糖修饰的α-LA具有最低的自由氨基相对含量,其糖基化反应程度最高,抗氧化活性增强程度最高,且超声预处理进一步增强其抗氧化活性。因此,糖基化程度的增强和蛋白质构象的改变是α-LA抗氧化活性提高的重要原因。超声波协同糖基化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提升α-LA功能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来酸酐改性茶多酚对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加工过程中所涉及的高温处理常会引发非酶糖基化反应,导致一些有害成分的产生,因此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一现象。本研究用马来酸酐作为改性剂,制备马来酸酐改性茶多酚(maleic anhydride modified tea polyphenols,MA-TP),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研究改性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的抗氧化能力和对高温下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虽然MA-TP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较TP显著降低(P<0.05),但能有效抑制非酶糖基化反应。MA-TP在赖氨酸-果糖非酶糖基化反应体系中对前体物质的形成和褐变程度的抑制作用较TP明显增强。MA-TP对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甲基乙二醛以及总体荧光性糖基化终产物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82.95%、40.33%和70.25%,抑制效果显著优于TP和阳性对照氨基胍(P<0.05),其对3-脱氧葡萄糖醛酮的最高抑制率为45.01%,在反应中后期抑制效果显著优于TP(P<0.05);MA-TP对戊糖素的最高抑制率为88.43%,其抑制效果与TP无明显差异,但显著优于阳性对照氨基胍(P<0.05)。综上,研究可为以改性TP作为非酶糖基化抑制剂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百香果汁在储藏过程中易发生非酶褐变,影响其品质。研究了储藏期间同非酶褐变相关的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褐变的关系。结果显示,总糖、还原糖、氨基态氮和VC均随储藏温度升高或储藏时间延长而减少,褐变度及5-HMF含量则随储藏温度升高或储藏时间延长而增加,总酚含量变化不显著。因此,VC的氧化分解及Maillard反应是导致百香果汁储藏过程中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水煮藕带贮藏期非酶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水煮藕带在贮藏期间与非酶褐变有关的主要物质变化规律及主要反应类型,分别使用了两种不同透氧率的包装袋对水煮藕带进行真空包装和为期60 d的贮藏。结果表明:包装袋透氧率越高,藕带的褐变程度越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阐释了高透氧袋处理组藕带贮藏期间致褐变因子与色泽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一主成分PC1对原始变量的贡献率达到77.746%,反映了色泽信息与各致褐变因子之间的关系,高透氧袋处理组藕带的主要致褐变因子为总酚、抗坏血酸、苏氨酸、谷氨酸含量,说明抗坏血酸氧化分解、美拉德反应以及多酚自氧化反应均对水煮藕带发生非酶褐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初步认为多酚自氧化反应是高透氧袋包装水煮藕带的最主要的非酶褐变反应。  相似文献   

19.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formed in the Maillard reaction in a model system at 95°C for different lengths of time (0–6 h) were investigated at three mass ratios (1:1, 1:2, and 1:3) of porcine plasma protein hydrolysate to galactos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H value and free amino group content decreased (p < 0.05), whereas the browning index, intermediate products, and browning intensity, as well as reducing power and 2,2’-amino-di(2-ethyl-benzothiazoline sulfonic acid-6)ammonium salt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the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increased as the reaction time increased (p < 0.05). Moreover,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orcine plasma protein hydrolysate to galactose was 1:3, the Maillard reaction progressed easily, which rendered a higher degree of glyc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p < 0.05).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illard reaction can improve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porcine plasma protein hydrolys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