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介绍在UP472双面提花机上设计开发4种有特色的单面提花面料,包括两色单面提花织物、有弹性的两色加氨纶单面提花织物、用有光涤纶丝和天然彩棉织造的单面提花织物以及用纯棉纱织造的单面提花织物。详细介绍这4种面料的编织工艺,包括意匠图、穿纱方式、纱线长度以及织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韩容  张森林 《纺织学报》2006,27(8):89-91
为了设计和开发一种全新的数码提花双面像景织物,在原有数码提花单面像景织物设计基础上,引入了贾卡梳栉编织结构的概念,建立了计算机织物组织自动识别系统,提出了数码提花双面像景织物设计原理和生产技术要点并用于指导生产。实践证明,应用计算机控制将两幅不同图案的数码提花像景单面织物结构合成、生产,成功地设计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具有完整图案、色彩丰富、层次细腻的数码提花双面像景织物。  相似文献   

3.
李炜 《针织工业》2017,(4):9-11
结合4针道单面机的性能及特点,采用逆时针旋转的4针道单面机、封闭三角针道和针钩至针舌距离为8 mm织针,开发单面添纱(地纱)提花织物。提出两种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两种添纱(地纱)提花方案的轨迹设计和三角设计。通过应用实例介绍具体的改进方案,并详细介绍原料选择、意匠图、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等编织工艺,为4针道单面机编织织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原液着色黏胶纤维生产概况及基本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红、黄、蓝3种颜色的原液着色黏胶纱和白色莫代尔纱线交织,在单面无缝内衣机上开发4种提花面料。阐述织物花型结构的设计过程,包括织物的编织图、意匠图和效果图等,并说明了上机编织工艺及注意事项。所开发的产品具有花纹图案漂亮、手感细腻、柔软、悬垂、吸湿、透气、凉爽等特点,同时无须染整,生产工艺流程短,成本低,能耗少,绿色环保,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文中对特里科弹性内衣面料、拉舍尔弹力织物、高机号贾卡提花弹性面料、多梳提花弹性面料、辛普勒克斯织物、提花无缝成形内衣、经编罩杯材料中的一些典型织物的外观、性能及生产工艺做了详细介绍;同时指出了可以从选用原料、变化机号、变换组织结构和改变后整理工艺等方面进行经编女式内衣面料的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方便快捷并准确地设计纬编提花织物,根据纬编提花织物的组织结构特点,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包括花型意匠图和工艺编织图的二维矩阵,分别对该类织物的花型意匠信息以及工艺编织信息进行数学描述,并根据不同种类提花织物的结构特点和形成原理总结出了由花型意匠信息向工艺编织信息转换的相应算法,包括单面均匀提花织物、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竖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织物以及空气层提花织物,并给出详细的转化算法。以芝麻点双面提花组织为例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实现了纬编提花织物的快速准确设计,为提花织物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泰享  寇莉 《针织工业》1989,(1):20-21,23
单面提花织物的最大特点是反面具有浮线。花型越大、越集中,浮线越长。这不仅影响穿着,而且浮线长到一定程度就无法编织,使单面提花织物花型设计与织物外观效应受到了很大限制。本文主要论述在联邦德国 MVS 型单面  相似文献   

8.
根据普通单面、双面针织大圆机性能特点,分析了色织针织物的原料选择,指出选用混纺纱可以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和外观效果;要根据织物花色、质感以及风格特征来选取纱线结构合适的纱线;合理利用花式纱线。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单面双色人字呢织物、双面双色人字呢织物、单面小灯笼提花织物、最窄的色织双面竖条织物的设计方法。原料选择多元化、纱线结构新颖化、组织结构多样化以及织物后整理功能化是大圆机色织产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单面提花织物可看作在一组针上制织的纬编结构,但商业上所指的单面提花织物仅包括制作外衣的稳定织物。单面提花织物的种类很多,例如有衬纬、起绒、成圈—浮线的提花、单面提花以及纱罗等。但是,本文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单面经纱提花组织的结构、经纱提花机构及其编织原理。并在日本生产的VX—JS3WS型推片式吊线提花圆机上,采用9.5texx2三种精梳棉色纱,设计开发了彩格图案的单面经纱提花产品。介绍了机器参数、原料、排针、三角配置、提花片排列、色纱排列、面料参数及织物风格。  相似文献   

11.
Coolplus吸湿排汗弹力织物的染整加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伟董瑛  李传梅 《印染》2005,31(11):28-30
棉/Coolplus氨纶包芯弹力织物印染加工难度较大,确定工艺时必须兼顾各类纤维的特性。通过分析Coolplus纤维的性能、形态结构和吸湿排汗机理,根据Coolplus对印染加工的要求,设计了工艺路线,即选用低碱工艺进行前处理,低温型分散染料染Coolplus纤维,用吸湿排汗剂进行柔软整理。处理后的织物性能良好,弹性适中。  相似文献   

12.
Coolplus纤维加工工艺及其产品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详细分析了Coolplus纤维的结构特点,并与其他纤维进行了性能对比,介绍了Coolplus纤维与Tencel A 100纤维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技术要点及减少混纺纱毛羽的技术措施,并对Coolplus纤维与棉交织织物的织部工艺进行了探讨。通过测试分析Coolplus纤维混纺针织品的吸湿排湿性能,认为该系列产品的吸湿排汗性能指标基本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Coolplus纤维喷气纱的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olplus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聚酯纤维,利用喷气纺纱机纺制的Coolplus纱硬挺度好,透气性强,服用性能好.以Coolplus 14.8 tex纯纺喷气纱为例,介绍了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工艺配置情况,对比了同号数Coolplus纤维喷气纱和环锭纱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无缝内衣在运动过程中的热湿性能进行研究,文章阐述了运动内衣的热湿分布情况,并以此建立合理的无缝运动内衣结构分区。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内衣特殊的热湿需求,文章提出散热型仿生结构设计方法,以增强服装内外气体交换效果,加快蒸发散热速率,以及提出了导湿型仿生结构设计方法,有效管理服装上汗液流动。并在运动内衣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散热、导湿仿生结构,设计了一款仿生无缝运动内衣,为仿生运动内衣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Coolplus与Tencel纤维的结构特点和用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用新型棉纺设备开发生产Coolplus/Ten-cel喷气纱,对原料选用、工艺流程、关键技术措施、毛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吸湿排汗纤维Coolplus喷气纱纺纱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Coolplus纤维的特性,通过纯纺14.8tex喷气纱的纺纱实践,探讨了在纺Coolplus过程中的工艺配置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无缝内衣机密度电动机在控制上的不稳定性,且易导致其织物表面存在横纹,通过分析总结密度电动机的性能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密度电动机控制方案。根据密度电动机控制成圈三角的工艺特性,经过讨论本控制技术的总体实施方式,研究关键的电路设计以及程序算法,制定了密度步进电动机动作特性的协议。同时,为避免因密度电动机长时间工作存在的丢步现象导致织物出现横纹,提出了一种归零侦错方式。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此控制技术实现了密度电动机位置控制的同时提高了无缝内衣机密度电动机控制的稳定性,相比带编码器的密度电动机节约了成本,满足了无缝内衣机对密度电动机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保暖内衣面料起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保暖内衣织物面料的起毛高度,达到其浓密度要求,在分析保暖内衣面料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目前市场上的RA-91型和RA-92型起毛针布在对保暖内衣起毛时存在的缺陷;通过设计新型起毛针布及其配套起毛工艺的研究,指出该针布富有强性、硬度适中,且有适度起毛力;要保证保暖内衣面料的起毛风格还应正确选配面料的染色助剂。  相似文献   

19.
从性能要求出发,结合保暖、舒适、厚度三要素,探讨了保暖针织内衣的发展过程,并结合上海三枪品牌产品的例子,阐述了科技进步是不断提高保暖性内衣质量的关键,认为保暖内衣应具有对透气性和保暖性一定程度的自动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针织内衣品牌零售市场的实地调研,从针织内衣市场概况、产品特征、品牌价格体系、品牌营销战略以及品牌零售终端五个方面分析总结了2005年国内针织内衣品牌零售市场现状,并展望未来针织内衣零售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