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揭示邵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特征及与其他土壤养分的关系,采用传统统计学、地统计学及分组回归、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邵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丰缺状况、空间分布、演变趋势及与土壤养分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邵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适宜,平均值为28.19g/kg,变幅为10.20~70.90 g/kg,变异系数为36.51%,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42.91%。②邵阳县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极显著高于隆回县和新宁县。③邵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斑块状分布态势,总体上从东部和西部向中部呈现减少的趋势,在新宁县的西部和邵阳县的东部各有一个高值区。④邵阳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度演变总体呈上升趋势。⑤土壤碱解氮、有效锌、水溶性氯、有效磷含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而增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⑥土壤养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碱解氮有效锌水溶性氯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硼。  相似文献   

2.
曲靖市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状况及与土壤因素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曲靖烟区土壤有效锌的分布状况及其与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与机械组成、pH、有机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曲靖烟区土壤有效锌含量较高,平均为4.37±8.45 mg/kg,变幅为0.05~194.19 mg/kg,变异系数高达193.09%,少部分烟区存在缺锌状况;(2)土壤有效锌含量随海拔升高、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大,随土壤粘粒含量增加、pH值升高呈现抛物线趋势;(3)不同土壤类型有效锌含量表现为:红壤>新积土>水稻土>石灰岩土>黄壤>酸性紫色土.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烟区与湘南永州烟区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状况,运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Arc GIS空间插值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典型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与活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烟区与湘南永州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偏高,空间变异较大。湘西自治州烟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8.55 g/kg,土壤活性有机质平均含量为6.25 g/kg,植烟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处于适宜、高范围(占66.18%);湘南永州烟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42.3 g/kg,土壤活性有机质平均含量为7.80 g/kg,植烟县土壤有机质主要处于高、极高范围(占70.1%)。两大典型生态烟区土壤有机质与活性有机质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碱解氮的相关性最大,表明土壤氮素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区应根据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合理调控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湘西州植烟土壤pH和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关系,于2015年采集湘西烟区1 242个土壤样本,采用分组回归和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湘西州植烟土壤pH和中微量元素适宜性分布、县域分布以及pH与中微量元素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1)湘西烟区植烟土壤pH变幅为4.17~8.17,平均值为6.12;处于植烟土壤pH适宜范围(5.5~7.0)内的样本占34.06%。(2)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和有效硼含量适宜,交换性镁、有效锌和有效钼含量(质量分数)较丰富,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含量(质量分数)偏高或过高。(3)主产烟县植烟土壤pH和中微量元素差异极显著。(4)植烟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存在随土壤pH升高而升高的趋势,有效钼、有效铁、有效硫、有效铜含量存在随土壤pH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锰含量与土壤pH间为曲线关系。(5)土壤pH对中微量元素的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钼有效铜有效锰有效硫有效铁。  相似文献   

5.
全国主要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   总被引:96,自引:1,他引:95  
在我国主要烟区土壤养分普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及其在主要产区的分布规律,指出了我国植烟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植烟土壤速效磷、交换性钙、镁,以及微量元素锌的含量尚丰富;本次普查一半区域土壤pH值不适宜烤烟生长,土壤速效氮含量也较高;我国植烟土壤有机质总体偏高;速效钾、有效硼全面缺乏。文章提出我国今后在烤烟施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理州植烟土壤有效锌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大理州植烟土壤有效锌的分布特征、合理调控土壤锌平衡,采集并分析了1 131个土壤样品。结果表明:①大理州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3.11 mg/kg,变幅为0.07~72.92 mg/kg,变异系数146.95%,只有少部分烟区土壤缺锌,具体分布在云龙、永平、漾濞、祥云、巍山和宾川6个县;②不同类型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依次为紫色土 >水稻土>红壤>新积土>黄壤;③不同海拔高度植烟土壤有效锌分布依次为高海拔(>2 100 m)>低海拔(<1 700 m)>中海拔(1 700~2 100 m);④pH在5.0~7.0范围内的土壤有效锌含量较高,比例占总样品数的70.55%;⑤土壤有效锌含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集测定了云南省保山烟区5个主要植烟县318个代表性烟田耕层土样的有机质含量和25个代表性烟田剖面发生层土样的有机质含量及其腐殖质组分碳量,分析了有机质的丰缺、剖面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壤pH和成土母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保山市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37.39 g/kg,变幅为6.20~150.09 g/kg,变异系数为52.32%;第四纪红土和岩类风化坡积物母质的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岩类风化残积物母质的烟田土壤;不同成土母质的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腐殖质组分的碳量总体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38,p0.05)。  相似文献   

8.
安康烟区植烟土壤养分分类及施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康烟区74个村的植烟土壤养分为数据源,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植烟土壤进行分类,并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方法计算各类植烟土壤的理论施肥量.结果表明:(1)安康烟区植烟土壤可分为4类,各类在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以及速效钾含量上均有明显差异.(2)根据李志宏对我国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的评价标准,安康烟区的4类植烟土壤,第①类4种土壤养分含量均低;第②类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宜,碱解氮含量较高,其他均低;第③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速效钾含量较高,其他均低;第④类4种土壤养分含量均较高.根据各类土壤养分供给状况,计算了4类植烟土壤对4种肥料的理论需求量.(3)从地理分布来看,第①、③类植烟土壤主要分布在旬阳县和白河县,第②类主要分布在平利县,第④类主要在旬阳县和平利县.旬阳县、白河县、石泉县50%以上的植烟村庄属于第③类,平利县58.33%的植烟村庄属于第②类.  相似文献   

9.
重庆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摸清重庆烟区土壤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对该区不同植烟县不同土壤类型的155份土壤样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0%~90%的土壤有效锌、有效钼、水溶性氯、有效铁和有效锰的含量较丰富和极其丰富;土壤严重缺硼,75.38%的土壤在不同程度上缺乏有效硼.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植烟县和土壤类型上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土壤类型间微量元素综合指数排序为:紫色土(9.92)>山地黄棕壤(7.54)>黑土(5.47)>黄壤(4.86)>石灰性土(3.60).因此,可针对重庆土壤有效硼、钼含量偏低的植烟县和不同土壤类型增施硼、钼肥.针对重庆土壤铁、锰含量过高的现状,生产上可考虑选取偏碱性(pH>7)、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植烟来缓解铁、锰含量过高对烟叶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云南曲靖烟区土壤肥力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原理计算出代表曲靖土壤肥力状况的IFI值,运用地统计学对其进行趋势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曲靖烟区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钾、有效硫、水溶性氯含量适中,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全磷、有效钾含量丰富。大部分植烟土壤肥力处于中等水平和较高水平,土壤肥力状况良好。罗平县、马龙县、师宗县、宣威市土壤肥力指标总分较高,富源县与会泽县土壤肥力指标总分最低。烟区土壤肥力随着海拔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明确持续多年进行稻草溶田等措施改良土壤后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变化情况,连续9年定点跟踪100%稻草溶田和冬翻晒白对植烟土壤容重、pH、有机质、氮磷钾及烤烟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溶田、冬翻晒白和冬闲均可降低土壤容重,尤以稻草溶田降低土壤容重效果显著;随定点跟踪年限增加,植烟土壤pH总体为下降趋势,而稻草溶田和冬翻晒白可不同程度减缓土壤酸化;与冬闲相比,稻草溶田和冬翻晒白均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而随着种烟年限的增加,植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为下降趋势;稻草溶田可显著降低烤烟青枯病发病率和发病程度,冬翻晒白则效果次之。综上所述,稻草溶田和冬翻晒白均可在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钾含量等方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烟株青枯病抗性,尤以稻草溶田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云南文山烟区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云南文山烟区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多元统计分析了2005—2011年文山州植烟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文山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值为2.70%,年度间趋势呈现为升高—减少—升高—减少—升高—减少的波浪式循环变化,与年降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各县(市)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较高,其中西畴县最高,广南县最低,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2;文山州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呈现出西北高,中间低,东南高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稻作烟区土壤硼钼养分垂直分布及与有机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湖南稻作烟区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钼含量的垂直变化规律,采集湖南郴州、衡阳和长沙烟区0~50 cm剖面土壤150个,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植烟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钼的垂直分布特征,并揭示了其与有机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钼含量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20~50 cm土层有效硼含量郴州和衡阳烟区“低”,长沙烟区“极低”。郴州和衡阳烟区各土层有效钼含量“中等”或“丰富”,长沙烟区30~50 cm土层有效钼含量“低”。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钼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且各土层有效硼与有机质均符合线性模型,有效钼与有机质在0~30 cm土层符合线性模型,30~50 cm土层符合线性加平台模型;随土壤深度增加,有机质与有效硼的相关性增强,与有效钼的相关性减弱。在长期小型机械和人工耕作制度下,土壤耕作层变浅,有效硼和有效钼呈现出表层富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插值法的遵义烟区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遵义烟区近10年田间管理技术对植烟土壤养分的影响,以遵义中部烟区为例,运用反距离权重法对比分析了遵义市播州区、汇川区、新蒲新区2006年和2016年的植烟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pH的变化。结果表明,遵义植烟土壤中不同养分含量变化具有差异性,表现在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36.43%和57.25%;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pH分别下降了23.17%、18.62%、16.78%、49.88%、0.52。在空间分布上,分别有87.2%、81.1%、90%、93.5%、80.0%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pH呈下降趋势;分别有84.2%、90.2%的土壤缓效钾、速效钾呈增加趋势。养分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表征遵义烟区田间施肥和管理技术较为统一;同时显示,遵义烟区应增加有机肥和磷的施用量,维持氮总量,减少无机氮和钾的施用量并根据区域状况进行合理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5.
湖南郴州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郴州主产烟县(区)734个土壤样品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郴州烟区土壤略偏碱;有机质总体上较丰富,平均为42.30 g/kg,高于湖南省平均值;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高;全磷含量平均为0.93 g/kg,速效磷在土壤中的分布极不均衡,适宜范围10~20 mg/kg的土壤样品只占20.84%;土壤全钾及速效钾含量偏低,由南到北,由西到东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烟区土壤普遍缺硼,有91.28%的土壤样品低于缺硼临界值0.30 mg/kg;有效锌含量总体上较高,2~4 mg/kg丰富含量范围内的土壤样品占52.04%;有效锰含量高于20 mg/kg以上的样品占37.53%;有效铜总体上含量丰富,高于1 mg/kg的土壤样品所占比例高达79.57%;有效铁含量平均为87.23 mg/kg,处于极丰富水平。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含镁量很低,烟株总体上缺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重庆市武隆县植烟土壤微量元素状况,运用GPS 定位,采集武隆县植烟土壤耕层312 个土壤样品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武隆县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铁、锰含量非常高,在养分为很高的等级中分别占96.15%和96.47%,二者养分不同等级所占百分比也基本相似,而铜则主要集中在养分为高的等级,锌则主要集中在养分为中的等级,少数地区可能缺锌。有效态微量元素在不同地域上的分布差异也很大,有效铁在中西部、有效锰在中南部、有效铜在中部和西北部、有效锌在中部小范围内含量较高。其他地区的4 种元素分布基本上能够满足植烟区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以湘西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烤烟生产调查和土壤性状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进而系统性评价植烟土壤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植烟土壤pH和砂粒等特性变异中等(18%),而一些微量元素和速效养分含量变异较强(63%~134%);土壤pH值、有机质、砂粒含量、全氮、全钾和有效硫适宜,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偏高,而土壤全磷和一些微量元素(钼、硼)缺乏。筛选出用于评价植烟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包含了土壤有机质、砂粒、速效钾、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钼;根据综合质量指标大小将植烟土壤质量分为优、良、中、较差和差5个等级,属于良等级以上土壤植烟区所占比例为37.4%,中等级别土壤占比43.8%,较差等级以下土壤占比18.8%。   相似文献   

18.
豫西烟区土壤养分现状及其演变与烤烟施肥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豫西烟区土壤定点取样(507个)分析,研究了豫西及其主要植烟市洛阳、三门峡土壤养分现状与演变.结果表明,2007年豫西烟区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适宜优质烟生产;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水溶件氯平均含量低于30mg/kg;有效锌平均含量较高,但由于变异较大,缺锌的土壤约占60%;有效硼普遍缺乏.洛阳、三门峡两市相比,洛阳植烟土壤的养分总体略低于三门峡.2007年豫西烟区土壤养分与2001年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有所上升;速效钾含量基本保持在2001年的水平;水溶件氯含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有效锌平均含量有所增加,但有约一半的土壤仍然缺锌,有效硼则普遍降低而缺乏.根据豫西烟区土壤养分含最现状及其演变,提出了"稳氮、增磷、补钾,普施硼肥和缺锌补锌微肥"的烤烟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湖南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以便对土壤养分进行分区管理。采用GPS技术,在湖南省典型稻烟轮作区采集土样3255份,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表现为各向异性分布,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图显示,全氮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有机质缺乏(10~20 g/kg)的面积仅为7.43%,有效磷和速效钾区域差异较大,有效磷缺乏(<10 mg/kg)面积占研究区的18.33%,速效钾缺乏(<100 mg/kg)面积占研究区的33.25%。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重庆典型烟区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状况,采用现场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彭水、丰都和巫山3个典型烟区土壤有机质及其活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典型烟区土壤有机质(SOM)含量为3.35~53.94 g/kg,在适宜植烟范围(15~30 g/kg)内的比例呈现出丰都>巫山>彭水的趋势,变异系数为巫山烟区大于丰都和彭水烟区。用33、167和333 mmol/L KMnO4测得的高活性有机质(HLOM)、中活性有机质(MLOM)、活性有机质(LOM)占SOM的比例分别表现为巫山>丰都>彭水、丰都>巫山>彭水、丰都>彭水>巫山,与各烟区的SOM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活性组分不仅可以很好的反映土壤碳素动态变化,还可用作评价重庆植烟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