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荡湖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湖泊,也是金坛市和溧阳市区域供水、生态调节的重要水域。针对长荡湖目前因大量围垦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调蓄能力下降和水体富营养化等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退田还湖的工程总体方案、移民安置计划、资金筹措等,并分析了退田还湖后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长荡湖不仅为周边的居民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还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人们的过度开采与管理不当,也导致长荡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质恶化,资源衰减,湖泊面积明显缩小。介绍了长荡湖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长荡湖管理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长荡湖管理与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摘要:长荡湖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湖泊,也是金坛市和溧阳市区域供水、生态调节的重要水域。针对长荡湖目前因大量围垦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调蓄能力下降和水体富营养化等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退田还湖的工程总体方案、移民安置计划、资金筹措等,并分析了退田还湖后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典型湖泊长荡湖为研究区,结合20个站点实测光谱数据和叶绿素a浓度数据,建立了长荡湖叶绿素a浓度卫星遥感反演模型,并对长荡湖叶绿素a浓度开展监测.结果表明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实现长荡湖叶绿素a浓度的监测,监测结果能够反映湖泊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状况,是水环境监测的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长荡湖水生态修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长荡湖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近年金坛市开展对长荡湖生态修复工作,加大了对长荡湖周边工业污染源的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的来说效果还是不太明显,要真正实现生态湖泊的要求,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从源头上控制和治理水质污染,对入湖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调整湖内生态环境结构。  相似文献   

6.
长荡湖水质变化分析及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杰 《人民长江》2009,40(9):20-22
长荡湖位于太湖上游,1997~2007年11 a间,湖水水质由Ⅲ类变为劣Ⅴ类,已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长荡湖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作了分析评价:长荡湖现状水质为劣Ⅴ类,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对长荡湖水质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质改善和保护对策:提高上游来水水质,控制污染物入湖量;调整围网养殖布局和规模;进行湖泊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7.
1991年夏季,素有苏北“粮仓”之誉的里下河地区,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雨涝灾害袭击,损失惨重。盲目圈围湖荡加剧了雨涝灾害,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都曾严肃指出其危害,要求认真处理.灾区人民痛定思痛,目前正在逐圩登记,标图造册,落实分批滞涝和清障措施。与此同时,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是:今后该怎样管好用好湖荡呢? 一、加强湖荡管理的必要性“湖,面积很大,是被陆地围着的积水。”“荡,浅水湖,是积水长草的洼地。”这是词典对湖荡的解释。里下河腹部地区的湖荡,一方面作  相似文献   

8.
李玲 《吉林水利》2012,(7):15-18
总体上讲,系统的稳定性应当包括恒定性、持久性、惯性、弹性、恢复性、局部稳定性、全局稳定性等主要方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含稳定与平衡的临界范围的概念。由于人口的剧增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现存的湖荡正一个接一个地遭到破坏,湖荡的水质、生态系统不断发生恶化。湖荡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逐步破坏和生态功能的不断退化,造成湖荡水域不断缩小、水质日益恶化、行洪与调蓄功能削减、湖荡周边生态旅游环境功能退化、湖底淤积加剧、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湖荡的自净能力降低等严重后果,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通过进行湖荡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提出水生态保护规划,以促使湖荡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序进行,修复湖荡良性生态系统,保障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玲 《吉林水利》2012,(6):25-28
总体上讲,系统的稳定性应当包括恒定性、持久性、惯性、弹性、恢复性、局部稳定性、全局稳定性等主要方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含稳定与平衡的临界范围的概念。由于人口的剧增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现存的湖荡正一个接一个地遭到破坏,湖荡的水质、生态系统不断发生恶化。湖荡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逐步破坏和生态功能的不断退化,造成湖荡水域不断缩小、水质日益恶化、行洪与调蓄功能削减、湖荡周边生态旅游环境功能退化、湖底淤积加剧、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湖荡的自净能力降低等严重后果,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通过进行湖荡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提出水生态保护规划,以促使湖荡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序进行,修复湖荡良性生态系统,保障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荡湖不同位置的风浪实测资料,对实施水利优化工程后的长荡湖风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速较大时,湖心水域总体风浪强度较大,长荡湖谱峰周期与平均波周期和跨零周期都存在显著线性相关.生态潜堤可以有效削减西湖近岸水域风浪强度,有效波高衰减百分比介于56%~81%,平均周期衰减百分比介于14%~31%.西部近岸水域风浪...  相似文献   

11.
1基本情况 江苏省宝应县地处淮河下游,里下河腹部地区西部,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将本县分为运东、运西两片,境内地势低洼,湖荡相连,共有4个省管湖泊,分别是:运西的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和运东的里下河湖荡(包括射阳湖、广洋湖、绿草荡、兰亭荡、獐狮荡、内荡和大凹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邮湖掘荡成湖的现状分析,在科学利用湖荡资源以及拓库容增用地等方面作出积极思考,并就掘荡成湖在先规划再推广方面提出建议,特别明确提出了退圩还荡、掘荡成湖的里下河湖荡理想治理模式,对于当前全省积极开展退圩还湖、退渔还湖等河湖治理,维持河湖健康生态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散性湖泊湖荡管理机制的建立,退圩还湖、网格化管理等措施的实施,以及整治涉湖两违三乱、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等,逐步形成里下河腹部地区湖泊湖荡全新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地处江淮下游,境内众多的湖荡在防洪、除涝、抗旱中具有重要的调蓄作用,特别是利用苏北的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下级湖)、白马湖、高邮湖及里下河腹部地区湖荡的调蓄功能,始终是治理洪、涝、旱灾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盲目圈圩开发,湖荡面积不断减少,湖荡调蓄能力大幅度下  相似文献   

15.
里下河地区是江苏省湖泊湖荡最多、水资源环境最为独特的地区之一。基于生态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结合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清水廊道、重要湿地、特殊物种保护区等分布情况,根据里下河腹部地区每个湖泊湖荡主导生态功能进行划分,并依据各个湖泊湖荡生态功能定位,因地制宜提出工程布局。  相似文献   

16.
里下河湖泊湖荡的水动力状况优劣对于湖区水质及周边地区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概化里下河湖泊河网水系,分析了退圩及河道挖深前后的地形变化,利用EFDC模型模拟了穿湖河道挖深前后的里下河湖泊湖荡及河网水动力情况.结果表明:穿湖河道挖深后里下河湖泊湖荡整体的水动力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尤其是广洋湖、大凹子圩、射阳湖等中北部...  相似文献   

17.
选取太湖流域望虞河沿线的鹅真荡和漕湖两个湖荡湿地分析湖荡湿地对水体中总磷、总溶解磷、颗粒磷以及正磷酸盐的截留净化作用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湖荡湿地对输水河道中磷有不同程度的截留净化作用,对颗粒态磷和正磷酸盐的截留净化作用最为显著。②湖荡的面积、空间结构、河水在湖荡输入、输出点的位置以及水生植物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湿地对磷的截留净化作用;③水温、pH、DO浓度和Chl-a浓度与水体中的磷浓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水温、pH、DO浓度与Chl-a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藻类是影响湖荡净化磷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长荡湖不同湖区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及含水率的测定,结合统计分析手段,探讨其空间分布与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长荡湖表层沉积物中TN、TP的质量比、TOC含量及含水率变化范围分别为3.47~10.80 g/kg、0.57~1.83 g/kg、0.66%~4.21%和41.71%~75.78%,其均值分别为6.86 g/kg、1.19 g/kg、1.73%和60.48%,且均呈湖周高、湖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TN、TP和含水率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TOC与TN、TP和含水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长荡湖表层沉积物中TN、TP及TOC富集系数分别在0.7~2.0、0.6~2.0和0.4~2.5内变化,其平均值分别为1.3、1.3、1.0;污染指数分别在6.3~19.6、1.0~3.1和0.7~4.2内变化,其平均值分别为12.5、2.0和1.7;长荡湖表层沉积物的氮素水平处于重度污染状态,且磷、有机碳均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长荡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以及影响因子,与2018年1—12月逐月对长荡湖湖区10个采样点进行了调查分析。长荡湖底栖动物共检出13种,主要为寡毛类、摇蚊幼虫以及软体动物3大类;通过优势度指数结果表明长荡湖底栖动物优势种为颤蚓(Tubifex)、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刺铗长足摇蚊(Tanypus punctipennis)和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rificata); RDA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TN、CODMn、水深和总溶解固体是影响底栖动物优势种的主要水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0.
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众多,随着沿湖经济发展,部分湖泊湖荡已经消失,大大削弱了湖荡调蓄的功能。通过调查对里下河地区现状湖泊湖荡"中滞"能力进行判别,同时,建立里下河水文学水力学模型,从防洪除涝效果、供水效果两个方面对里下河地区现状湖泊湖荡"中滞"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