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构造逐级控制模式下开滦矿区瓦斯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开滦矿区10对生产矿井瓦斯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矿区瓦斯含量、压力和涌出量实测数据,总结开滦矿区瓦斯地质规律,提出开滦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模式,向斜轴部有利于瓦斯赋存,逆断层、地下水径流和岩浆岩分布均控制着瓦斯异常区分布特征,区域构造奠定瓦斯赋存的构造背景,矿区级别构造控制着开滦矿区瓦斯赋存,各向斜构造中瓦斯分布存在分异性,矿井范围构造控制了矿井瓦斯的赋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抚顺矿区老虎台矿多年来瓦斯地质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矿井瓦斯的成因及地质构造、煤质因素、开采深度和强度与煤层瓦斯赋存分布状态、瓦斯压力、瓦斯涌出关系,抽放瓦斯对矿井瓦斯涌出构成影响等。  相似文献   

3.
瓦斯地质研究及区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松藻矿区的瓦斯地质编图,分析了其瓦斯形成及保存的地质条件和矿区构造的展布规律,以及煤层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含量及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与矿井开采深度的相互关系,并对松藻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严重危险区域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青龙煤矿瓦斯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矿井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和煤与瓦斯突出等特征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区域演化、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和矿井构造对瓦斯赋存和突出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区域沉积演化的特殊性是造成整个贵州西部地区瓦斯含量较大的主要原因;矿区内瓦斯分布的整体趋势受煤层埋深的控制,而瓦斯含量分布不均匀性主要受矿井构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安阳矿区所属矿井均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高瓦斯矿井.瓦斯既是优质能源,又是影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瓦斯分布的不均衡性受地质条件的控制.依据安阳矿区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瓦斯分布规律,探讨控制瓦斯赋存规律的地质因素,为瓦斯突出预测、煤矿安全生产和瓦斯抽放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地质控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以平顶山矿区八矿为研究对象,基于地质构造对区域、矿区和井田瓦斯赋存的控制特征,研究了三级构造对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特征。研究表明:区域构造奠定了平顶山矿区高瓦斯的基调;矿区构造将平顶山矿区划分为东西2个瓦斯赋存单元,瓦斯赋存以李口向斜呈轴对称分布;井田构造控制着矿井突出煤层的瓦斯赋存和构造煤分布,造成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呈条带分布,合理划分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了荥巩煤田主要生产矿井煤吸附瓦斯Langmuir参数和瓦斯放散初速度,分析了煤层瓦斯吸附解吸特征及其对瓦斯突出区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荥巩煤田煤层具有很强的能力和很高的瓦斯解吸速度,这些特征使得荥巩煤田瓦斯突出区域具有低瓦斯压力、高瓦斯含量的特点。经过与焦作矿区的参数对比,初步确定了荥巩煤田非突出危险区域评价参数为瓦斯压力<0.6 MPa,瓦斯含量<10.0 m3/t。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6,(6):147-149
基于构造逐级控制理论,阐明了不同级别构造对范各庄矿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区域构造运动及演化奠定了范各庄矿为瓦斯矿井的构造背景和矿井瓦斯赋存东低西高分布规律的基础;矿区构造确定了矿井煤层瓦斯含量随埋深增大而升高的分布规律;矿井级别构造控制矿井瓦斯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9.
开滦矿区瓦斯地质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重点分析了开滦矿区历年煤与瓦斯突出规律和形成机理,阐述了开平煤田瓦斯与地质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找出其发展变化的分布规律,为矿井深部瓦斯预测提供依据,以此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独联体国家的矿井瓦斯涌出量、矿井瓦斯抽放概况、瓦斯抽放方法和抽放效果,瓦斯利用现状,结合平顶山矿区的瓦斯抽放现状,提出了平顶山矿区瓦抽放及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云盖山煤矿二矿瓦斯地质特征,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和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区域构造特征及对矿区、矿井地质构造的控制,指出了煤层瓦斯和构造煤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同时指出该矿深部含高能瓦斯的构造煤发育区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危险,目前的低瓦斯矿井极可能升级为高瓦斯矿井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对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煤层瓦斯参数是矿井瓦斯防治的基础数据,内蒙古宁发一矿属于技术改造矿井,以往煤层瓦斯参数测定数据极少,日常瓦斯管理工作缺乏技术依据。简述了宁发一矿煤层瓦斯参数的测定方法和过程,测定矿井主要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系数等参数,丰富了矿井瓦斯基础数据体系。评价主要煤层瓦斯可抽性,预测煤层瓦斯分布规律,为矿井瓦斯赋存规律研究和瓦斯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孙矩正  王蔚  张玉柱 《煤矿安全》2014,(10):136-139
为了预测矿井瓦斯分布和预防瓦斯灾害,厘清矿井瓦斯赋存规律控制机理。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对十三矿井田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各级构造和井田瓦斯资料,系统分析了区域构造演化、矿区构造和矿井构造对井田瓦斯赋存分布的控制作用。得出了十三矿井田瓦斯赋存特征:不同级别的构造控制不同范围的瓦斯赋存;区域板块构造运动及演化奠定了矿井瓦斯赋存分布东高西低总体分布规律的基调;矿区构造李口向斜确定了矿井煤层瓦斯含量随埋深的增大而增大的分布规律;矿井构造主导矿井各采区瓦斯赋存的差异性,己一和己三采区受褶皱构造控制,应力集中,含量大,煤与瓦斯突出集中,己二和己四采区受正断层影响,瓦斯含量较小。  相似文献   

14.
魏勇齐  杜菊红  张瑞瑞 《中州煤炭》2020,(8):64-67,71
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抽采,分析了采动条件下瓦斯抽采钻孔有效范围及瓦斯运移规律,理论研究了含瓦斯煤体的有效应力控制方程及煤层瓦斯扩散控制方程,基于此,建立了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型,分析了距离钻孔不同位置处煤层瓦斯压力分布、不同开采条件下单孔瓦斯抽采瓦斯压力分布以及不同钻孔布置瓦斯压力分布。研究为矿井抽采钻孔参数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预测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超前防治矿井瓦斯灾害,在测试和计算了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和吸附常数等瓦斯基本参数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影响瓦斯分布的地质因素,回归分析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与埋藏深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煤层瓦斯赋存的基本规律,根据研究结果绘制了煤层瓦斯分布预测图,对指导瓦斯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2021,52(10):150-156
为了获取适合贵州不同矿区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内在关联,并能准确计算出符合煤层特征的两者指标测值,通过统计8个矿区57对矿井107组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数据,基于Langmuir方程,引入破坏系数X和瓦斯放散初速度△p,建立了W-P优化模型,并对W-P经典模型与W-P优化模型在贵州矿区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P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的瓦斯含量及压力数据与实测值拟合度较高,且随着实测值样本量的增加,拟合度逐渐增高;反演瓦斯含量及反演瓦斯压力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44%和14.27%;相对于经典模型,优化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17.54%和83.59%;应用W-P优化模型确定了矿井M16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临界值分别为8.0 m~3/t和0.74 MPa,与M16煤层实际发生瓦斯动力现象处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演马庄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演马庄矿井瓦斯赋存地质规律,采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矿区地质构造控气特征,提出构造分区控制瓦斯分区的瓦斯分布特征;基于矿井地质构造特征,定性、定量分析了影响矿井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预测了瓦斯含量、涌出量,编制了矿井瓦斯地质图。结果表明:井田具有张裂隙延展方向总体为NE向、NNE向展布的马坊泉断层为分划性断层,富水性强的L8灰岩为瓦斯运移的主要通道,构造煤主要分布于煤层的顶板的瓦斯赋存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煤层瓦斯分布规律和瓦斯含量预测来指导矿井瓦斯预抽、制定合理的矿井生产作业制度和煤层气的开发。在分析造纸房井田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影响矿井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得出矿井瓦斯赋存规律,绘制出C7号煤层瓦斯地质图,得出了C7号煤层瓦斯含量沿煤层倾斜方向基本上是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在矿区东南部埋深大于300 m时,瓦斯含量最大值为18 cm3/g。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矿井煤炭开采不断向深部发展,煤层地应力不断增大、煤层瓦斯含量不断增加,矿井发生瓦斯灾害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高瓦斯矿井区域瓦斯预测与治理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影响,井田不同区域的瓦斯赋存情况差异较大,采用固定单一的瓦斯治理措施将严重影响矿井的采掘接替。以潞安矿区为工程背景,根据地质构造特征与瓦斯赋存情况将矿区划分为4个地质单元,探讨了各区域瓦斯分布规律及其随埋深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煤层瓦斯突出危险程度的区域瓦斯分级治理方法,针对不同煤层瓦斯含量和煤体坚固性系数等情况采取不同的瓦斯治理措施。研究表明,潞安矿区各地质单元内主采煤层瓦斯含量均随埋深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且呈东低西高分布;对矿区瓦斯含量W≥16 m3/t、8≤W<16 m3/t和W<8 m3/t三种等级,结合煤层埋深和煤体坚固系数的影响,综合采用地面井预抽、井下定向长钻孔/顺层钻孔/底抽巷穿层钻孔预抽条带瓦斯、顺层立体交叉钻孔预抽工作面瓦斯的地面—井下联合抽采措施,为矿区的安全、高效采煤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陈文胜  刘震 《煤炭技术》2013,(8):131-133
根据淮北宿县矿区朱仙庄矿的地质背景、瓦斯压力测试数据等统计资料,分析了朱仙庄矿瓦斯压力与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赋存的关系。结果表明,朱仙庄矿煤层瓦斯压力整体随深度增大而增大,瓦斯压力明显受构造控制,大褶曲、断层等控制矿井瓦斯压力,煤层岩浆岩侵入带,瓦斯压力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