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智能代理的远程教学系统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  丁璐 《福建电脑》2007,(4):147-148
智能代理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把智能代理技术运用于现代远程教学,以提高远程教育系统的交互性和智能性,并根据智能代理技术特性,构建了一个基于智能代理的远程教学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2.
钟秀玉 《微机发展》2005,15(12):173-176
文中针对静态取证中存在的证据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问题,提出将取证技术结合到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代理技术对所有可能的计算机犯罪行为进行实时的动态取证。重点研究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多智能代理动态取证系统模型,以及在该模型下的基于智能代理的数据获取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动态数据分析。这些对提高电子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动态取证系统的有效性、可适应性、可扩展性、智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和开发了基于多代理(Multi-agent System、MAS)的行政审批系统。多代理系统理论是设计和实现复杂软件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新途径,Agent智能体能通过角色分配协调、协作、智能地完成某些并发的、复杂的任务,使得整个系统成为一个性能优越的整体。多代理技术的使用,可以优化行政审批系统,使得系统的审批过程更加快捷。论文对agent和行政审批系统进行详细研究,在行政审批系统的建模、运行、管理方面,应用agent新技术设计开发出一个全新行政审批系统模型和软件。  相似文献   

4.
文中针对静态取证中存在的证据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问题,提出将取证技术结合到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代理技术对所有可能的计算机犯罪行为进行实时的动态取证.重点研究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多智能代理动态取证系统模型,以及在该模型下的基于智能代理的数据获取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动态数据分析.这些对提高电子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动态取证系统的有效性、可适应性、可扩展性、智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何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测评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测评有助于学生对自身能力及就业去向有正确的认识,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代理"技术的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系统,该系统分为管理"智能代理"、学生"智能代理"、测评"智能代理"、教学"智能代理",各个部分协同合作,较好地完成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将学生的测评结果分为几大类,并根据相应的类型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智能代理技术引入远程教学系统,设计了一个智能化的远程教学模型,给出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描述了利用多代理技术实现的教学代理的基本结构和相互间的通信机制。该模型建立了个性化和协作式学习环境,实现了远程教学系统的自适应性和智能性。  相似文献   

7.
智能代理技术及其在售后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新的技术—智能代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作者参与的某公司基于多代理的售后服务系统的开发工作,重点介绍了其中的故障技术支持子系统。  相似文献   

8.
陈章  沈建强 《福建电脑》2006,(11):149-149
本文主要介绍一个基于多智能体的国际商务开放式虚拟实训系统,通过设计实例引出基于智能代理技术的虚拟实训系统模型。根据逻辑应用的不同,总结归纳多智能Agent在该系统的各项功能,并对各功能细项作出分析,对在虚拟实训系统中运用Multi-Agent技术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智能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在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中的意义和现有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在智能代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IADIDS),描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详细设计,并给出了智能代理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主要集WEB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面向对象技术、DCOM技术、多Agents(代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为一体,实现网络系统的智能综合管理。利用WEB技术的多层体系结构和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管理站的可移动性和与平台的无关性;将人工智能中基于事件关联的模型推理技术应用在系统的内核及其代理系统中,实现系统管理智能化。  相似文献   

11.
网络连接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嵌入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移动Agent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移动Agent在拥有很多优点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安全方面的威胁,其中主要包括来自恶意Agent和主机的攻击。该文讨论了移动A-gent系统中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分析了Safe-Tcl的安全实现机制,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Safe-Tcl的移动Agent安全机制,最后描述并设计了实现该策略的另一项关键技术:身份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可移动代理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为了解决目前入侵检测系统(IDS)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可移动代理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IDMA)。在IDMA中,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由三种实体组成:入侵检测代理、代理守护程序和检测监视器。IDMA提供了一种建立健壮,灵活及具有良好扩展性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智能体车间调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制造业所面临的动态需求使得其必须具有更加灵活的应变机制,这使得车间调度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本文采取多智能体系统技术(MAS)设计了一个包含四个智能体(agent)的多智能体车间调度系统,分别为车间调度智能体、任务分配智能体、车间资源智能体以及拍卖智能体。通过这四个智能体的通信、交互和合作,系统可以给出一个满足当前制造需求的调度最优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GIS的多Agent系统建模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Agent技术引入到分布式GIS领域,提出了一个面向分布式GIS的多Agent系统模型,为分布式GIS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首先设计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将分布式GIS系统中的Agent分成三类:Facilitator,GIS功能Agent和接口Agent,并给出了GIS Agent的结构和特征以及Agent之间的通信机制;然后采用DCOM技术和多线程技术,实现了一个空间多Agent系统的原型,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同步技术、Agent的调度、Agent的强制终止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多智能体系统MAS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研究和网络化分布环境的普及,推动了Agent的理论、技术特别是多Agent的理论及其技术的进展.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迅速趋于成熟,多智能体方法和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目前多智能体系统(MAS)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给出了多智能体系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Agent及MAS的特性、结构模型以及多智能体系统所使用的一种最常用的通讯语言--KQML,重点分析了多智能体技术在几个有代表性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多智能体系统技术的应用前景做出了系统的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和分析了移动Agent系统中常见的四个通信技术问题。这四个问题分别是:移动Agent的命名,移动Agent的定位,移动Agent的消息处理及移动Agent通信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迁移工作流系统中的移动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迁移实例作为一种分布式计算和移动计算的支撑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由于迁移实例的迁移执行,引起了全新的安全问题:如何保护迁移过程中的迁移实例?如何保护迁移实例免受恶意主机的攻击?针对这些问题,对当前迁移工作流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介绍,并使用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安全认证机制来保证系统既可以快速、方便地运行,又可实现系统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一种专门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轻量级本地入侵检测系统(单机IDS)的设计方案.采用监视、检测、响应和控制4个代理模块,1个数据库连接接口和1个响应接口实现这一系统;每个代理模块独立运行,各自执行系统分配的任务.在检测代理模块实现中,文章提出采用一种基于GM(1,1)的智能优化预测算法作为检测技术,经实验分析该算法在建模数据较少的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增量时间戳安全技术的Mobile Agent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燕  孙永强  朱向华  唐进 《软件学报》2002,13(7):1331-1337
安全技术决定了Mobile Agent的实用性,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防范恶意Mobile Agent的重复攻击和越权攻击.在介绍了Mobile Agent的概念、特点及安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增量时间戳的概念及优点,并给出了具体例证.采用增量时间戳的Mobile Agent系统能够较好地避免执行系统受到恶意Mobile Agent的损害.增量时间戳技术已经在基于Lucent公司的Inferno系统上开发的Mobile Agent系统中得到了验证和实现.  相似文献   

20.
Agent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31,自引:1,他引:230  
刘大有  杨鲲  陈建中 《软件学报》2000,11(3):315-321
对有关Agent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和讨论,试图勾画出目前Agent研究的脉络、重点及其发展趋向.主要内容包括:(1)智能Agent的特性、表示和推理;(2)多Agent系统的联合意图、协商和规划;(3)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最后,简单讨论了Agent技术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