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植酸与增效剂对草莓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天然保鲜剂植酸对草莓进行保鲜,结果表明,植酸与增效剂复合使用效果好;温度对结果有影响,实验得出最佳保鲜条件:在低温条件下,保鲜液组合为植酸浓度1%,柠檬酸浓度0.1%,抗坏血酸浓度0.05%。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富贵菜[Gynura divaricata(L.)DC.]为实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组合护色保鲜剂,并使用其保鲜鲜切富贵菜,在贮藏期间定期检测鲜切富贵菜的色泽(L值)、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对鲜切富贵菜外观色泽影响的主次因素依次为:A(抗坏血酸)>B(柠檬酸)>C(氯化钙)>D(植酸),复合护色保鲜剂最佳组合:0.1%抗坏血酸+0.1%柠檬酸+2.0%CaCl2+0.4%植酸。对鲜切富贵菜的生理品质指标的影响发现,该护色保鲜剂可以较好地抑制鲜切富贵菜的褐变和PPO活性,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Vc含量、POD活性和较低的丙二醛含量。  相似文献   

3.
以鲜辣椒为试材,用浓度0.4%、0.6%、0.8%的植酸溶液浸泡30s,取出晾干,室温下袋装贮藏,研究植酸对辣椒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过植酸涂膜处理,能降低辣椒的失重率、红果率、腐烂率,减缓辣椒VC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损失,具有良好地保鲜效果。其中浓度为0.6%的植酸溶液涂膜处理辣椒保鲜效果较好,室温下贮藏可延长辣椒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以东北油豆角为原料,研究抗坏血酸、植酸和壳聚糖三种保鲜剂的复配对鲜切油豆角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蒸馏水为对照组,选取褐变度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并选取叶绿素含量、抗坏血酸含量等作为指标,验证复配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抗坏血酸、植酸和壳聚糖三种保鲜剂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25%,0.25%和1.0%;正交试验得出,鲜切油豆角的最佳复配保鲜剂由1.0%的壳聚糖溶液、0.30%抗坏血酸溶液和0.30%植酸溶液组成,影响顺序为:抗坏血酸植酸壳聚糖,得到的复配保鲜剂对鲜切油豆角有较好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5.
天然果蔬保鲜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天然果蔬保鲜剂的研究与应用概况。芸香科的九里香属、樟科的樟属、菊科的蒿属植物及其它科属植物已被开发利用在果蔬防腐保鲜上。高良姜、魔芋、百部、麦门冬等传统中草药的煎剂或浸泡提取物,可用于对柑桔、苹果、草莓、食用菌等果蔬的保鲜;大蒜提取物可用于柑桔类果实的保鲜;植酸及以植酸为原料配制的保鲜剂,可延长草莓、香蕉、哈蜜瓜、食用菌等易腐果蔬的贮藏期,并能较好地保持果蔬的新鲜状态;另外,雪鲜、森柏、节肢动物外壳提取物、岩盐提取物等对果蔬也有较好的防腐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岚  黄教艳  许金蓉 《食品安全导刊》2023,(10):128-131+135
以新鲜莲藕为试验材料,利用丁香酚、植酸、茶多酚、EDTA 4种保鲜剂的协同作用,组成复合保鲜剂,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配比的复合保鲜剂对鲜切藕片的保鲜效果,同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保鲜剂中丁香酚、植酸、茶多酚、EDTA的最佳添加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丁香酚制作的复合保鲜剂对鲜切藕片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能有效抑制鲜切藕片中PPO的活性。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浓度配比为0.060%丁香酚+0.010%植酸+0.032%茶多酚+0.017%EDTA。本次试验结合真空包装和冷藏保存技术,解决了鲜切莲藕片在贮藏期间的褐变、失重等问题,提高了鲜切藕片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荸荠为原料,结合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根据褐变度研究酸液烫漂和护色剂浸泡对荸荠护色效果的影响,筛选出鲜切荸荠的最佳护色组合。结果表明,酸液漂烫和护色剂浸泡对鲜切荸荠都具有较好的护色效果。鲜切荸荠的最佳漂烫工艺条件为70℃下0.3%柠檬酸溶液中漂烫90 s;最佳护色工艺条件是将漂烫过的荸荠浸入1.0%氯化钙溶液+0.15%亚硫酸氢钠溶液+0.3%植酸溶液中浸泡20 min。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紫糯玉米为原料,采用壳聚糖、山梨酸钾、焦亚硫酸钠、VC、柠檬酸作为复合保鲜剂,对其进行护色保鲜,并分析预煮工艺和保鲜剂对保鲜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紫糯玉米的最佳护色保鲜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紫糯玉米60℃下预煮5 min;保鲜液配方为:壳聚糖添加量0.8%,山梨酸钾添加量0.02%,焦亚硫酸钠添加量0.08%,VC添加量0.10%,柠檬酸添加量0.20%;真空包装,110℃水杀菌10 min,室温保存,可使紫糯玉米保质期达到半年以上,基本实现紫糯玉米的全年供应。  相似文献   

9.
虾类中因富含大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微量营养素而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虾类的基本信息及其在储藏加工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黑变问题和机制,以及各种虾保鲜、抑制黑变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化学方法,包括现阶段正在使用或已被研究的化学合成试剂及天然试剂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主要的化学合成试剂有乙二胺四乙酸、4-己基间苯二酚、亚硫酸盐、焦亚硫酸钠、氯化钠等。天然试剂主要包括抗坏血酸、植酸、阿魏酸、曲酸、麦角硫因、儿茶酚、葡萄籽、竹叶抗氧化物、茶黄素、壳聚糖、紫菜多糖、鳄梨等;物理方法包括调控温度、气调保鲜、辐射、可食用性涂抹材料、冰保鲜冰、压力调控、臭氧等;其他新兴方法包括乳酸菌法、饥饿法、酸性电解冰法等。还介绍了近几年应用于虾保鲜的综合应用方法,如冷藏和气调保鲜技术相结合,用壳聚糖包裹再添加石榴皮提取物,用橙子油和明胶复配,焦亚硫酸钠和绿茶与迷迭香提取物的同时使用,壳聚糖与虾蛋白脂浓缩物等;最后提出对于新型廉价的保鲜方式的开发,各种天然抑制剂的研究,以及将2种或2种以上试剂进行搭配使用以取得更好的协同效果的研究将成为今后虾保鲜抑制黑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鲜切莴苣护色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贮藏条件及抗坏血酸、植酸和柠檬酸等护色剂对鲜切莴苣色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藏可较好地抑制酶促褐变,把鲜切莴苣片置入0.05%抗坏血酸、0.25%植酸、0.05%柠檬酸和0.5%氯化钙组成的复合护色液中,浸泡5min可有效护色,护色时间可达5d。  相似文献   

11.
在刺嫩芽饮料的生产中,对原料护色液的组成进行筛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的组合,即0.5%的抗坏血酸,0.3%的柠檬酸和0.4%的亚硫酸钠,为防止鲜剌嫩芽氧化变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SO_2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菠萝果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在菠萝果汁中分别添加亚硫酸和偏重亚硫酸钠产生SO2的方式,研究SO2不同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菠萝果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添加方式优于偏重亚硫酸钠,其理想用量为100mg/L。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纳米浆料助剂的稳定性对淀粉浆料性能的影响,分别以Na3PO4,Na4P2O7,(NaPO3)6和Na5P3O10为分散剂制备纳米SiO2浆料助剂,通过离心透光率、沉降积等指标表征该磷酸盐-硅系纳米浆料助剂的分散稳定性,研究其分散稳定性对淀粉浆液、浆膜及黏附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Na3PO4,Na4P2O7,(NAPO3)6和Na5P3O10的分散稳定能力依次增强,质量分数分别为0.5%,4%,8%和10%时分散效果最佳;这种助剂对淀粉浆液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对浆膜断裂强度及黏附性能的促进作用随着分散体系稳定性的提高而增强;以Na5P3O10为分散剂的纳米浆料助剂对淀粉浆料性能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荸荠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ton反应法、Na_2S_2O_3-I_2滴定法研究了荸荠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荸荠皮提取物的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当浓度为0.10g/L时,对超氧高子自由基(O_2~-·)的抑制率为48.45%,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67.52%,其0.1%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优于0.02%的抗氧化剂BHT,且其活性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荸荠皮提取物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资源。  相似文献   

15.
咖啡渣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猪油为底物,采用碘量法研究了咖啡渣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及与其它物质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乙酶和丙酮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抗氧化效果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加强;Vc和柠檬酸对咖啡渣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且Vc的增效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红甘蔗皮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红甘蔗皮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和基本性质.结果表明:红甘蔗皮红色素溶于乙醇溶液、水;难溶于苯等有机溶剂.对有机酸、碳水化合物稳定;金属离子对其有一定影响;但对光、热不稳定;pH值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大,酸性下稳定;Na2S2O3、NaClO、Fe3 和Al3 对此色素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速冻草莓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不同预处理方式处理的速冻草莓在冻藏期间花色苷含量的变化.速冻预处理溶液采用蔗糖和氯化钙溶液,通过改变浸蘸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浸蘸时间来改变处理方式.研究表明,质量分数为20%的糖液浸蘸15 min的预处理方法花色苷的流失最少;5 g/L CaCl2溶液处理10 min的效果最为明显;混合预处理方式与以上两种方式相比,则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白藜芦醇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花生油、猪油为底物,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了白藜芦醇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动植物油脂均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在白藜芦醇浓度为120、2403、60 mg/kg 3种油样中,240 mg/kg的油样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在对猪油的抗氧化试验中,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效果强于同浓度的茶多酚。  相似文献   

19.
铁离子对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Fe(Ⅱ)、Fe(Ⅲ)对H2O2催化分解的影响以及保护剂、螯合剂的使用对H2O2的保护效果。通过实验得出:随着pH值升高,铁离子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逐渐加剧;Na2SiO3和MgSO4同时使用且用量为0.1%时,对H2O2的保护作用最佳;保护剂与螯合剂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纪涛  齐国胜 《丝绸》1990,(6):8-11
对柞蚕茧解舒剂Na_2CO_3、Na_2SiO_8和H_2O_2混合水溶液的解舒机理进行研究,首次搞清三者的作用及其协调作用。Na_2CO_3溶解丝胶,Na_2SiO_3溶解丝胶和丝素,在碱性溶液中的H_2O_2破坏龙胆酸与丝蛋白交联物的交联键。三者搭配得当有益于柞蚕茧解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