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文文  吴光斌  陈发河 《食品科学》2016,37(16):272-279
目的:研究0.01%秋水仙碱处理对采后莲雾果实在冷藏期间生理品质、活性氧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秋水仙碱影响采后莲雾的衰老机制。方法:分别用0、0.01%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泡莲雾果实15 min,于4 ℃贮藏,检测果实品质、活性氧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变化。结果:秋水仙碱处理可以抑制贮藏期间絮状绵软指数的上升,第4天之后效果显著(P<0.05),处理后的果实质量损失率整个贮藏期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秋水仙碱处理可以减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峰的出现,保持较低CAT活性,显著提高贮藏后期第8~12天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5);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处理组的SDH活性在第4、8、12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CO活性在第2、6、8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秋水仙碱处理还可以减缓贮藏后期ATP含量和能荷水平的下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0.01%的秋水仙碱处理能显著延缓采后莲雾果实絮状绵面积的增加;采后莲雾果实絮状绵软面积与能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793,P<0.05),能量亏缺会加剧莲雾果实衰老;能荷水平与活性氧代谢指标H2O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66,P<0.05),与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802,P<0.05),能量代谢会影响活性氧代谢;秋水仙碱主要依靠调节能量代谢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鲜切苹果褐变控制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的相关性,分析贮藏过程中UV-C处理后鲜切苹果的ROS水平、抗氧化相关酶活力、抗氧化物质(VC)含量以及非酶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UV-C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鲜切苹果的褐变,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H2O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同时,UV-C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抗氧化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以及VC含量,减缓鲜切苹果非酶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在贮藏过程中的下降;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鲜切苹果褐变程度与ROS水平和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抗氧化酶活力和非酶抗氧化能力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且UV-C处理组鲜切苹果的ROS代谢能力高于对照组。因此,推测UV-C处理可能通过调节鲜切苹果的ROS代谢进而控制其贮藏过程中的褐变。  相似文献   

3.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鲜切菠萝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悦  李静  王雷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2018,39(1):258-263
研究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鲜切菠萝贮藏期间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先将完整的菠萝果实在20 ℃条件 下分别用浓度为0、1、10、100 μmol/L的茉莉酸甲酯熏蒸12 h,然后进行鲜切加工并于15 ℃条件下贮藏48 h。结 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处理可促进鲜切菠萝总酚含量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上升,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而对色泽及菌落总数无显著影响 (P>0.05)。其中,10 μ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效果最好,能显著地诱导鲜切菠萝贮藏期间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肉桂 酸-4-羟化酶活力的上升(P<0.05),延缓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活力的下降(P<0.05),从而促进总酚和总黄酮的 积累,提高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这些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处理可保持鲜切菠萝的品质并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中短波紫外线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蓝光联合处理鲜切杏鲍菇,探究光处理对鲜切杏鲍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处理可有效保持鲜切杏鲍菇的色泽,延缓总酚、类黄酮及VC含量下降,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鲜切杏鲍菇经LED蓝光结合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和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后,VD2的含量可达0.77 μg/100 g mw,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贮藏第2天较初始提高了20.85%,在贮藏第10天时还原糖含量是对照组的2.06 倍;LED蓝光结合UV-C/B处理增强了活性氧代谢、次生代谢相关酶的活力,抑制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鲜切杏鲍菇微观结构表明LED蓝光和UV-C/B光波处理均可抑制细胞壁、线粒体的降解。综上所述,LED蓝光结合UV-C/B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鲜切杏鲍菇的贮藏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效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采前苯丙噻重氮(benzothiadiazole,BTH)喷洒对采后低温贮藏期间双孢菇软化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理。方法:用200 mg/L BTH在原基期(双孢菇菌盖为针头大小时)对‘A15’双孢菇进行喷洒(以自来水喷洒作对照),测定低温(4 ℃)贮藏期间双孢菇的质地、质量损失率,并分析几丁质、纤维素、总蛋白含量及相关酶活力。结果:与对照相比,采前BTH喷洒能显著降低冷藏期间双孢菇的质量损失率(第8天时比对照组低34.22%)(P<0.05);显著提高采收时以及冷藏期间双孢菇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和胶着性(P<0.05);显著降低采收时和冷藏期间双孢菇的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活力(P<0.05),显著提高几丁质和纤维素含量(P<0.05);显著降低采收时和冷藏期间双孢菇的中性、碱性和酸性蛋白酶活力(P<0.05),延缓蛋白质的降解。相关性分析表明,双孢菇硬度、弹性、咀嚼性、胶着性与几丁质、纤维素、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质量损失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采前BTH喷洒可显著延缓双孢菇冷藏期间的软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双孢菇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减少采后质量损失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黄金勾豆角在采后极易转紫衰老,影响贮藏品质,为明确一氧化氮(NO)对采后黄金勾豆角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0.2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溶液浸泡黄金勾豆角10 min,(8±1)℃贮藏条件下,测定贮藏过程中黄金勾豆角转紫率、锈斑率、外观品质、色泽、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质量损失率、硬度及相关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与对照组(去离子水浸泡)相比,SNP处理可有效延缓转紫和锈斑的发生,降低黄金勾豆角的质量损失率,维持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抑制贮藏后期花青素含量的降低,减少丙二醛生成,提高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整体上显著或极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P<0.01),抑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P<0.01)。结果表明,SNP处理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变化延缓贮藏期间黄金勾豆角的转紫衰老,维持贮藏期间的品质,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半胱氨酸对鲜切苹果褐变控制的生理机制,以鲜切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0.5 g/L的半胱氨酸溶液处 理1 min,分析贮藏过程中鲜切苹果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 抗氧化酶活力、抗氧化物质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质量摩尔浓度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与蒸馏水处理相比,半胱氨酸处理能够显著抑制鲜切苹果的褐变,在贮藏初期半胱氨酸处理降低了鲜切苹果的PPO 活力,同时在贮藏过程中不同程度提高了鲜切苹果的抗氧化酶活力以及抗氧化能力,减缓了抗氧化物质在贮藏过程 中的损失,并且抑制了MDA的积累。相关性分析显示,鲜切苹果的BI值与抗坏血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力以及抗 氧化能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MDA质量摩尔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半胱氨酸可能是 一方面通过抑制鲜切苹果的PPO活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延缓贮藏过程中的组织褐变。  相似文献   

8.
孙涵  王相友  李玲 《食品科学》2018,39(11):255-262
研究高氧动态气调(high-oxygen dynamic controlled atmosphere,HO-DCA)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几 丁质、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以及细胞壁代谢和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贮藏后期, HO-DCA处理组的双孢蘑菇几丁质含量显著高于静态气调组与对照组(P<0.05),几丁质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 组(P<0.05),说明HO-DCA处理有效抑制了细胞壁中几丁质的降解。HO-DCA处理显著抑制了纤维素酶活力 (P<0.05),维持了较高的纤维素含量,保持了较高的组织抗压力。双孢蘑菇在其贮藏后期,菌柄木质素含量 急剧升高,木质化程度不断加深,菌柄木质化程度大于菌盖。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 coenzyme A ligase,4CL)和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活力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与木质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HO-DCA处理组的双孢蘑菇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说明HO-DCA处理通过抑制双孢蘑菇4CL和CAD的活力抑制了木质素的积累,延缓了其木质化进 程。研究明确高氧动态气调对其细胞壁代谢及木质化进程的影响,可为有效控制双孢蘑菇质地劣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晓航  齐红岩  吕德卿 《食品科学》2014,35(14):262-267
考察促进保鲜配方(enhanced freshness formulation,EFF)和乙醇(ethanol,Eth)对采后薄皮甜瓜果实贮
藏效果的影响。以东北主栽不耐贮藏薄皮甜瓜‘金妃’为试材,分别采用2% EFF浸泡和0.5 mL/kg Eth蒸熏2 个方式
处理采后薄皮甜瓜,以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在15 ℃恒温培养箱(相对湿度85%)中贮藏16 d,测定贮藏期间果实
品质特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两处理均显著抑制了贮藏期间甜瓜果实内源乙烯的释放量(P<0.05),
且EFF较Eth效果显著,推迟了果实内源乙烯高峰的出现。贮藏期间,两处理均延缓了薄皮甜瓜果实硬度下降速
率、水分损失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降低了果实腐烂率;保持了果实的感官品质。Eth蒸熏处理7 d之前效果
较好,而EFF浸泡处理的保鲜期更长。贮藏7 d后,两处理显著抑制了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升高速率及原果胶含量的下
降速率(P<0.05);EFF处理中纤维素的下降速率明显低于Eth处理和对照;两处理均显著抑制了多聚半乳糖醛酸
酶和纤维素酶活性(P<0.05),但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无明显规律。综上,两处理均延缓了采后薄皮甜瓜果
实的软化速率,保持了果实品质,保鲜效果显著,且EFF浸泡的效果优于Eth蒸熏。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activated water,PAW)与常用保鲜剂(抗坏血酸、次氯酸钠)对鲜切莲藕杀菌效果以及对鲜切莲藕褐变、酚类物质和活性氧代谢等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鄂莲五号’莲藕为研究对象,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用PAW、抗坏血酸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分别浸泡鲜切莲藕10 min,于4 ℃贮藏12 d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能有效维持莲藕的贮藏品质;其中PAW抑菌、维持水分质量分数的效果最佳,而抗坏血酸能更好地延缓莲藕硬度和VC含量下降。另外,PAW通过维持较高的活性氧代谢酶活性,有效减少了鲜切莲藕中活性氧的累积,保持了细胞膜结构的完整;同时抑制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诱导了酚类物质的积累,最终减缓了褐变过程。综上,PAW能有效维持鲜切莲藕的贮藏品质,抑制微生物生长及褐变的发生,在鲜切莲藕杀菌保鲜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青圆椒采后冷害生理与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30 μmol/L MeJA溶液浸泡‘京甜3号’青圆椒10 min(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阴干后于4 ℃贮藏。对青圆椒的冷害指数、质量损失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总叶绿素含量、抗氧化物质(VC、总酚、类黄酮)含量和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MeJA处理能明显抑制青圆椒冷害的发生,延缓VC、总酚、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含量的下降,显著提高PPO、POD、APX、CAT等抗氧化酶活力(P<0.05、P<0.01),提高青圆椒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延缓青圆椒品质劣变。结论:MeJA处理能够减轻冷藏期间青圆椒的冷害,维持青圆椒冷藏期间的品质,延长青圆椒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2.
以吊干杏为试材,采用2.0 mmol/L的SA(Salicylic acid,SA)浸泡处理杏果10 min,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将处理后的杏果贮藏于(4~6)℃和(?1.5~?1)℃下,研究水杨酸处理结合冰温贮藏对吊干杏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冷藏(4~6)℃相比,冰温(?1.5~?1)℃贮藏49 d的吊干杏腐烂率与失重率较低,营养物质含量更高,过氧化氢含量与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处于较低水平,体现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膜质受损程度较轻。与冷藏组相比,2 mmol/L SA处理可显著抑制冷藏和冰温贮藏期间吊干杏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P<0.05);显著延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P<0.05);显著抑制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过氧化氢含量、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的上升(P<0.05);并显著提高贮藏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0.05)。结果表明,冰温贮藏较普通冷藏更有利于维持吊干杏较好的采后品质;2 mmol/L SA处理可有效延缓冰温和冷藏期间吊干杏品质的下降,尤其对冰温贮藏吊干杏各指标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红颜’草莓为实验原料,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olide,EBR)对草莓果实的贮藏品质 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μmol/L的EBR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腐烂指数的上升(P<0.05)。同时 EBR处理减少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下降,增加了总酚、花色苷和类黄酮的积累量。EBR处理还 诱导草莓果实3 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增加,并抑制H2O2的积 累(P<0.05)。研究表明EBR处理可提高草莓的耐贮性和贮藏品质,这可能与其维持草莓果实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杼润  张瑞杰  赵津  朱璇 《食品科学》2019,40(7):198-203
为了探究24-表油菜素内酯对杏果实采后抗冷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新疆‘赛买提’杏为实验材料,用质量浓度0.9 mg/L的24-表油菜素内酯减压渗透处理后置于温度0 ℃、相对湿度90%~95%的冷库贮藏,定期测定杏果实的冷害指数、冷害发病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4-表油菜素内酯可明显降低杏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指数、冷害发病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杏果实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含量(P<0.05),降低蔗糖含量(P<0.05)。表明24-表油菜素内酯能够增强杏果实抗冷性,其可能与诱导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一氧化氮(NO)抑制采后芒果软化的作用机理,将"台农"芒果果实在0.25 mmol/L硝普钠(SNP,NO供体)溶液浸泡处理20 min,常温(20±2) ℃贮藏20 d,定期测定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果实相比,SNP处理显著降低贮藏20 d内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p<0.05),显著抑制贮藏10 d内果实纤维素酶(CX)(p<0.05)活性,极显著抑制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活性(p<0.01),但使贮藏15~20 d期间果实CX和β-Gal活性及贮藏第20 d的α-L-Af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SNP处理显著抑制贮藏5 d内果胶甲酯酶(PME)活性(p<0.05),但在贮藏10~20 d期间保持较高的PME活性(p<0.05)。此外,SNP处理极显著延缓原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p<0.01),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p<0.05),从而降低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的损失。硬度与原果胶、纤维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CX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可溶性果胶含量、PG、β-Gal和α-L-Af活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溶性果胶含量与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α-L-Af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G和β-Gal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采后SNP处理可以通过调节果实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减少细胞壁组分的降解,从而延缓芒果采后软化,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6.
探究采前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结合采后1-MCP(1-methylcyclopropene)处理对李子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李子为试材,研究采前SA(1.0 mmol/L)结合采后1-MCP处理(1μL/L)对李子贮藏期间腐烂率、失重率、硬度、丙二醛、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H2O2含量...  相似文献   

17.
外源钙和钙调素拮抗剂对冷藏桃果实耐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晨  谢兵  洪羽婕  王莉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2019,40(1):240-248
以‘白凤’水蜜桃为试材,分别用外源钙(CaCl2)和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TFP)浸泡桃果实,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其对冷藏桃果实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aCl2处理能有效减轻桃果实果心褐变程度,缓解冷害症状,降低相对电导率,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H2O2含量,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产生速率以及脯氨酸脱氢酶(proline dehydrogenase,PDH)活力,提高活性氧代谢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Δ1-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etase,P5CS)、鸟氨酸氨基转移酶(ornithine δ-aminotransferase peroxidase,OAT)、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力;另外,CaCl2处理后的桃果实表现为较高的脯氨酸、VC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而TFP处理后的桃果实冷藏特性与CaCl2处理组相反。这说明钙-钙调素(Ca2+-CaM)复合体参与了采后桃果实抗冷性调控,Ca2+浓度的增加能维持桃果实活性氧代谢平衡,减少低温胁迫下膜脂过氧化与损伤,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的积累,从而减少桃果实冷藏期间冷害的发生,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采后甜樱桃褐变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萨米脱’甜樱桃为材料,分别以蒸馏水、100 μmol·L?1外源褪黑素浸泡处理甜樱桃果实5 min,于0±1 ℃下贮藏,定期取样进行褐变和品质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处理能够显著(P<0.05)抑制褐变指数上升,降低了33.3%腐烂率,并显著(P<0.05)延缓了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褪黑素处理还显著(P<0.05)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P<0.05)抑制了脂氧合酶活性、O2?·产生速率、H2O2水平、丙二醛含量和相对膜透性的上升。同时,褪黑素处理显著(P<0.05)延缓了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上升,并显著(P<0.05)提高了多酚含量。这些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处理抑制甜樱桃果实褐变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保持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和抑制褐变相关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