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粗酚是焦化工业的副产品之一。我厂10多年来一直以GB3705-83为标准来认定产品质量,但始终没有对其组分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本文以GC/MS分析方法分析和研究了粗酚组分,为粗酚的精细加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油粗酚是石油炼制产品的碱洗液,经酸化、分离、蒸馏而制得。它的成份复杂,是一种混合物。呈褐色粘稠液体,有臭味。试验所用石油粗酚系安庆炼油厂产品,氧氯化磷为工业级,石油醚为试剂级。 石油粗酚磷酸酯的合成工艺比较简单。石油粗酚与氧氯化磷在石油醚溶剂中反应,生成石油粗酚磷酸酯。石油醚、石油粗酚和氧氯化磷的体积比为2:1:1。首先将石油醚和氧氯化磷倒入反应器中,开动搅拌器,在室温下逐滴加入粗酚反应1小时,然后升温到65℃反应3小时,蒸出石油醚,室温下水解1小时,弃水后即得石油粗酚磷酸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粗酚生产的洗涤和CO:分解工艺进行分析,找出了洗涤操作波动大、分解塔分离效率差、尾气含酚高等影响粗酚产量和收率的原因,实施了改进洗涤操作方式、调整分解塔生产工艺、改善尾气捕集方法、增加废碱液萃取操作等改进措施,提高了粗酚的产量和收率。  相似文献   

4.
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是实现煤焦油高附加值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掌握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情况、结构特点有助于高效分离方法的开发。针对煤焦油中粗酚的提取及精制,本文综述了碱液抽提法、溶剂萃取法和新型分离方法3类粗酚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粗酚精制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不同粗酚提取、精制方法之间的优势与不足。系统阐述了光谱法、色谱法及核磁共振法3大类酚类化合物组成结构鉴定方法。探讨了该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酚类的分析鉴定需将多种先进手段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其组成及结构;粗酚的提取可以加快环保高效萃取剂的优选,推动新型萃取法的应用进度;粗酚精制在重点开发间、对甲酚及混合二甲酚高效提纯工艺的同时,加强高级酚提取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粗酚精制的工艺来看,存在着酚产品种类少,精制后的酚产品纯度不高,而且颜色比较深,颜色的变化快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粗酚精制工艺的改进进行了探析,从粗酚精制工序的工艺方法、有关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应用新技术等方面来提高粗酚精制后的各项质量指标。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粗酚精制工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技术改进的过程以及进行工序改进后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浓度含酚水脱酚工艺的一种方案-溶剂萃取脱酚。通过含酚水废水与溶剂在萃取塔中逆向接触,利用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实现废水和酚类物质的分离,再通过酚塔将溶剂和粗酚进行分离,粗酚作为产品进行销售,溶剂可进行循环利用。本工艺具有设备投资少,溶剂回收能耗低,酚回收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常,煤焦油中会含有一定量的酚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可以用于化工生产,且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产出率与煤化工的生产过程、煤质等条件有关。阐述了煤焦油生产粗酚的工艺原理和各类工艺方法,筛选了最佳的工艺方案,并分析了粗酚在工业范围内的应用方式,能够为粗酚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大尚 《煤化工》2015,43(3):1-6
综述了目前焦化行业的概况,针对独立焦化企业产品单一、经营状况不断恶化的局面,提出了独立焦化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几种思路。以某3家独立焦化企业为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了3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调整技术方案,并做了简单经济测算。结果显示,经产品调整后,企业可实现扭亏为盈,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建议在初步产品结构调整见效后,还可进行深度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产业链,生产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品。  相似文献   

9.
一、粗酚精制工艺概况 粗酚的分离和精制有常压和减压蒸馏2种不同工艺,由于减压蒸馏可降低操作温度及降低对加热介质的温度要求,避免原料分解和高沸点物质的聚合,节约能源,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产率,改善劳动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粗酚精制大多采取减压蒸馏。  相似文献   

10.
煤焦油集中加工并采用先进加工技术、设备,为分离含量低的组分,扩大焦化产品品种,提高纯度,降低成本和扩大应用范围创造了条件。焦化产品中的不少品种,是难以由合成方法和石油化工取得的,可为精细化工的发展提供原料和中间体。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目前国内外块煤中低温热解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情况,主要介绍了我国3种内热式煤热解技术:神木三江SJ热解技术、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SH热解技术及鞍山热能院ZNZL热解技术的开发利用现状和特点。通过分析目前块煤中低温热解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块煤中低温热解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鞍钢轧钢污环水的水处理工艺及存在的问题.为寻求处理轧钢污环水的新工艺方案,在热轧带钢厂进行了自清洗袋式过滤机的应用试验,并取得成功,解决了轧钢污环水的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环隙式离心萃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环隙式离心萃取器的结构形式和参数、结构改进、流态及速度分布、水力学特性和传质特性等;介绍了环隙式离心萃取分离技术在核燃料后处理、石油化工及湿法冶金领域的应用;指出环隙式离心萃取分离技术是未来萃取技术的发展方向,环隙间传质因素及转子和堰区域的分离因素等是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英  薄德臣  陈建兵  高景山 《化工进展》2016,35(Z2):427-431
针对目前国内甲苯歧化装置反应产物气液分离过程普遍采用冷高压分离工艺导致装置用能不合理的现状,分析了热高压分离工艺的技术先进行以及装置改造成热高压分离工艺需要注意的问题;确定了能够准确分析甲苯歧化反应产物的分析方法及产物组成,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分别对热高压分离工艺过程和冷高压分离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对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由冷高压分离工艺改成热高压分离工艺后对循环氢纯度几乎没有影响。通过热量核算,提出了基于热高压分离工艺的甲苯歧化装置新型换热流程。装置按照新流程改造后,装置运行平稳,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后可使1450kt/a的甲苯歧化装置单位能耗下降5.6kg EO/t,证明热高压分离工艺是可行的及新型换热工艺流程的节能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卤水锂资源开发已成为世界范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膜分离技术,因其优异的一/二价离子分离性能、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性,已成为中国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主流工艺。归纳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在卤水体系中的分离机理、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新型高性能锂离子分离膜的持续研究发展,必将加速提升中国卤水锂资源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报废汽车塑料回收技术的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目前主要的报废汽车塑料处理技术如热解回收技术、物理分选技术(溶剂分选、微分类技术、油浴分选技术等)、再生板材和构件技术及填料技术等,提出了适合我国现状的报废汽车回收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气体膜分离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国外气体膜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性介绍。对我国气体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该项技术的发展特点、膜材料、制膜工艺以及应用过程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描述。指出集成分离过程的研究开发是我国今后气体分离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介绍乙醇脱氢法制备乙酸乙酯的原理和工艺,对其催化机理和催化剂的选择以及分离工艺进行了讨论。并将脱氢法与传统的酯化法进行了比较,脱氢法的成本要低于酯化法,且其实际收率达到了82%,超过酯化法的76.9%。最后分析了国内的乙醇脱氢装置的引进情况以及清华大学的乙醇脱氢装置的经济性,并对国内乙醇脱氢的技术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精细化工与高新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几年新兴精细化工行业不断出现和对精细化工产品纯度要求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运用高新分离技术成为促进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三项高新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及高效离心传质技术。通过与传统分离方法的对比和应用实例说明了新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张逸  刘东昊  丁一刚 《化工进展》2022,41(10):5567-5577
稀土金属元素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因其在高精尖产品中的独特作用,稀土金属元素的分离纯化显得格外重要。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环境友好的分离手段,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将其用于稀土金属分离可明显提升分离效率,降低稀土工业对环境的破坏,但目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将面临较多挑战。本文介绍了膜技术分离稀土金属的三种策略,包括离子印迹膜、聚合物包合膜和液膜,总结了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分离性能,分析比较了膜技术细分类型的特点和利弊。本文还指出离子印迹膜的选择分离性优势巨大,但在吸附容量上仍有提升空间,也是未来几年膜分离技术的研究重点;聚合物包合膜和液膜分离技术,可根据萃取剂类型和用量灵活调整活性位点种类和数量,在膜技术分离稀土金属的工业化应用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