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阶段存水率、水驱指数理论图版作为评价水驱油藏效果一种重要模型,在确定油藏合理配水量与井网调整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由于该模型是含有3个未知变量,因此在实际应用运用过程中,我们通常选择控制注采比的大小来确定含水率与存水率、水驱指数的变化规律。运用理论图版对A断块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进行拟合可以看出该图版无法有效判断注水效果的合理性。这说明理论图版适合性有限。为了更好的确定油藏水驱效果,通过水驱油藏注采经验公式与存水率、水驱指数定义式结合推导出合理注采比下阶段存水率、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表达式,应用新的表达式所得到的理论曲线与实际生产曲线趋势对比,若理论的曲线与实际结果一致,说明水驱有效较好。同时在对A油藏运用过程中,我们还能通过该模型得到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好坏时机,所以相比与理论图版,新模型更加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是综合评价注水开发效果的两项重要指标[1]。将存水率与水驱指数定义结合含水率定义公式与甲型水驱曲线公式、含水率定义公式相结合,建立在不同注采比条件下存水率与水驱指数随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变化的理论图版,用实际的曲线与理论曲线对比,评价ND油田26井区的注水开发效果,并得出ND油田26井区目前存水率与水驱指数都是下降的趋势,注水利用率与水驱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3.
李锋  张伟军  张少伟 《辽宁化工》2012,41(6):611-612,638
张金庆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描述水驱油田的不同含水上升规律的水驱特征曲线,该曲线在油田应用较为广泛.本文运用该研究方法将另外两条水驱特征曲线结合起来推导出张金庆水驱特征曲线.并结合现场生产数据,利用试凑法通过改变n值对实际的fw-R*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利用张金庆水驱曲线描述含水率上升是可行的,并且当n值为8.4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梁鹏  刘赛  鲍楚慧  马婧 《当代化工》2016,(2):400-403
低渗透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合理评价注水效果是制定合理精细注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地层压力与饱和压力关系分析压力保持水平级别,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得出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理论曲线,通过与实际曲线位置关系评价开发效果好坏。利用水驱指数与注采比关系,计算得出不同注采比条件下标准图版,将实际曲线与同类油藏存水率、水驱指数标准图版对比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研究表明,N区块生产能力较好,采液量、注水量差异与地层压力变化保持一致,利用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图版、存水率图版、水驱指数图版评价油藏开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水驱体积波及系数是注水油田开展动态分析、评价水驱效果的重要参数,尤其是它直接影响油田水驱的采收率值。尽管水驱体积波及系数的变化趋势,对油田开发决策的评价具有如此重大的参考价值,但对于水驱体积波及系数的变化规律,目前尚不能完全弄清楚。陈元千学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过推导提出了预测水驱体积波及系数与累积产油量,以及水驱体积波及系数与含水率的变化关系式[1]。但是这种方法仅在丙型水驱曲线上获得较好的应用,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极限可采储量的求取。笔者在这里避开这一问题,立足于原始的相渗资料和基本的高压物性数据,利用相关公式导出了不同水驱曲线水驱体积波及系数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导出了水驱体积波及系数与地层压力的关系公式,对水驱体积波及系数评价与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后期高含水开发阶段。高含水油藏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预测,是油气藏工程计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水驱曲线法是油藏工程中最重要的预测方法,不但可以用于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可采储量和采收率及有关开发指标,而且可以对水驱油田的地质储量和可动油储量做出评估。本文将利用多种水驱特征曲线法(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水驱曲线法),分别预测DJ-M水驱油田的地质储量、可采储量、采收率等有关开发指标,通过分析和对比,选择出较精确的方法,对该水驱油田的可动储量和原始地质储量做出有效的预测与判断。  相似文献   

7.
本专题研究表明雁木西油田水驱控制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均比较好,但是由于注水结构不合理导致注水利用率低、平面水驱状况不均衡。采油井产量形势好的主要原因是水驱状况好,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制度不合理。根据第三系油藏存在的问题,利用有关公式确定了考虑气体亏空时的平衡注采比和不同注采比下地层压力恢复速度,并进一步确定出不同井组合理注采比范围。根据油藏实际情况,制定了下步调整的方向和技术对策,为油田注采调整、挖掘剩余油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水驱特征曲线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归纳国内外水驱特征曲线的研究过程和结论,总结了水驱特征曲线的特性研究、有关系数的求法及水驱特征曲线在开发指标预测中的应用。系统分析了不同水驱特征曲线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以期为在水驱油田开发的实际应用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根据区块生产实际,筛选出能反映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作为水驱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单因素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一般是油田最为关注的主要指标,对油田开发评价起着决定性影响,本文主要从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归一化含水率、存水率、水驱指数等对水驱油藏进行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做出了两个低渗透砂岩油藏的甲型水驱特征曲线,通过分析对应曲线形成各个直线段的形态说明油藏开发的效果。并通过不同直线段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油田的原始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说明预测结果的可信性。最后再结合油田背景和生产实际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特征曲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收集油田历史生产资料,通过推导注水指标公式设定固定间隔参数绘制指标图版,将生产数据拟合到图版中,从而实现对水驱效果进行直观的图版分析。本文以定边学庄油田为例,分析结果认为学庄油田水驱效果不理想,近期通过注采调整后水驱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水驱特征曲线是用来预测水驱油田的产量及可采储量的重要方法。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很多种水驱特征曲线的表达式。这些水驱特征曲线在使用过程中至少要求油田稳定生产一段时间或措施后生产一段时间才能使用,而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稳定生产阶段,却不能对整个开发阶段效果进行评价。因此,在分析一些基本水驱特征曲线及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关系式简单、参数求解容易的水驱特征曲线,可以计算阶段可采储量和对油藏或单井在储层改造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分阶段进行评价,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当水驱油藏全面投入开发并进入稳产阶段后,水驱特征曲线是预测油藏开发动态和标定油藏采收率的较为合理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甲、乙、丙、丁四种水驱特征曲线,以罗马什金油田中部S区块7个开发生产单元为实例,分别计算了各个单元的可采储量及采收率等生产指标,并对比分析了各单元的开发现状,为下一步开发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水驱油藏全面投入开发并进入稳产阶段后,其含水率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上升,当含水率达到一定阶段以后,用水驱特征曲线法对油田可采储量和采收率进行重新计算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甲、乙、丙、丁四种水驱特征曲线,并以Z21实际生产区块为实例,讨论在该区块应用水驱曲线法的合理时间,计算了该区块的可采储量及采收率,最后将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讨论几种方法的可靠性,为评价该区块的开发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驱油效率通常采用驱替实验获取,但实际生产中存在油藏采出程度高于测试驱油效率的情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高含水阶段水驱强度与水驱油效率关系的计算方法,结合岩心驱替实验研究水驱强度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标定油田极限水驱油效率的新思路,对油田高含水阶段水驱油效率的认识及剩余潜力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在油田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油田开发规划、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与调整的重要依据。针对大庆外围油田为低渗、低产、低丰度的"三低"油藏的开发特点,利用现有的动态资料,应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指数递减模型与甲型水驱曲线联解法和广义翁式模型与甲型水驱特征曲线联解法分别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预测结果是合理的,为大庆外围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注采系统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贝尔油田于2007年投入开发,2009年7月实施注水开发,截止目前,累计注采比达到1.0,部分油井呈现出产量恢复、含水上升等受效特征。本文运用动、静态资料,分析油井受效特征,总结水驱特征与注水强度关系,摸索出通过控制合理的注水强度,提高水驱效果为中心的水驱调整技术,对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驱油田的含水率是油田开发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一个综合指标,目前,通常用水驱特征曲线法研究水驱油田含水变化规律,但水驱曲线不能进行水驱开发的全程预测,只有当油藏含水率达50%以上才可有效应用。应用Gompertz模型是目前水驱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的预测方法之一,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预测精度尚有提高空间,本文根据葡萄花油田实际开发情况,通过对该模型中的公式进行修正,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使此种预测方法不仅简单且具有较高精确度。  相似文献   

19.
A区块开采目的层为低渗透扶余油层,在300×300m反九点面积井网水驱开发条件下,区块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低,单向及不连通水驱储量超过总水驱储量的50.9%。为了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对A区块实施对角线加密调整,进一步完善油水井注采关系。区块水驱控制程度和水驱采收率分别增加5.9和6.6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低渗透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驱特征曲线法是一种重要的油藏工程方法,常用于预测可采储量及评价生产措施效果。水驱特征曲线种类较多,科学地选择水驱特征曲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大量的油田实例对比,笔者认为水驱特征曲线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水驱特征曲线中直线段的稳定性,不同驱替类型油藏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仅依靠原油粘度选择水驱特征曲线的俞启泰方法尚有不足之处。本文通过绘制典型水驱油田的累积水油比与原油粘度半对数图版,分析了水驱类型、原油粘度与水驱特征曲线适用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油藏的水驱类型是选用水驱特征曲线时应考虑的第一要素,原油粘度为第二要素,应在同一水驱类型内考虑按原油粘度来划分水驱特征曲线的适用范围,俞启泰法更适用于注水开发油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