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古建筑的维修加固,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施加于结构或构件上的作用,然后通过作用效应与其承载力相比,才能确定该结构或构件能否继续使用或需经加固后继续使用。施加于结构上的作用直接影响维修加固方案的确定。对古建筑修缮设计基准期进行重新考虑,分别讨论了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对古建筑的影响,另外还对地震作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木材及其加固材料的强度,为古建筑的维修加固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朝历代所保留下来的大量古代建筑,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实物教材。在古建筑的保护维修工程中,除了要继续采用传统有效的工程技术手段,还应探索和尝试使用新的技术手段与科学材料,使维修工程既可以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又能节约更多的资金与原材料。我国将高分子学材料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应用于木构古建筑的维修领域已有一定经验,通过不断调整配方,使其从单一用于木构件的加固用途扩大到对于石构件与琉璃构件的加固和修复,试验也已取得了成功,并将应用于近期的岳阳楼和湘阴县文庙等大型维修工程中。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榫卯节点是一种新型木结构加固方法,本文在榫卯节点试验及受力机理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碳纤维加固榫卯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结合古建筑木结构特点,公式推导考虑了木材老化、尺寸偏差及木材含水率对承载力有影响的因素,使公式更具一般意义.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维修与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徐恺 《建筑与文化》2020,(2):102-103
近些年,随着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材料技术的不断完善,加上其强度高、防水性强、耐腐蚀性强、自重轻、柔性好等特性,该种新材料开始逐渐运用于古建筑木结构的加固修缮上(例如留园曲溪楼的加固修缮、南京甘熙故居的加固维修)。然而国内外学者对CFRP加固木结构的研究基本都是针对其力学特性,往往忽视了CFRP材料对于木材自身特性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CFRP材料对木材含水率的影响及其所带来的危害,对CFRP材料在古建筑木结构保护领域的适用性提出质疑,以期研究人员未来在新材料的选择上能更加审慎。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古建筑,采取现场勘查与分析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以故宫古建筑斗拱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木构古建筑斗拱的典型残损问题与加固方法。基于故宫斗拱构造和受力特点,对其典型残损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汇总,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固建议。结果表明:故宫古建筑斗拱出现的典型残损问题包括糟朽、变形、开裂、松动、脱落、原有加固件失效等;产生这些残损问题的原因与古建大木施工工艺、木材及加固件材性、斗拱构造特征、外力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采取重新安装、局部更换、胶粘、化学加固、铁件加固等方法均可实现斗拱的有效加固。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且也显得越来越急迫。本文对永定振成楼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详细的加固方案,并制定了确保加固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期为同类古建筑的维修加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具有历史保留价值的古建筑进行回收,并异地重建保护.结合工作中的具体工程实例,分析木结构古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设计难点问题,提出准确把握古建筑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古建筑布局,灵活应用现代消防设施,注意加强古建筑结构安全保护等消防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在上海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的发言中谈到对故宫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时,提出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口号:要通过科学保护和维修,使故宫的古建筑“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简短八个字,道出了故宫古建筑保护维修的最终目的,也准确地概括了对所有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的最终目的,简练明确,令人耳目一新。但是,长期以来,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我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始终把“带病”作为它的基本方针,强调只要不塌不漏,能不动就不动,能不修就不修,要让古建筑“带病延年”,并把它们作为古建筑保护…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铁项目建设对古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对该工程沿线的古建筑进行保护,通过类比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古建筑产生的振动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影响。结果表明: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的扰动不会影响古建筑的安全;同时,建设产生的振动影响在古建筑的振动允许限值内。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建设对古建筑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古建筑加固方案和工程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古代砖塔是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类型,全国各地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不同类型、不同高度、不同建造年代的砖塔,如西安的小雁塔、河北丰润车轴山花塔、太原永祚寺双塔、山西汾阳文峰塔等。由于建造年代不同,自然环境影响,保护措施千差万别,每座古塔的残损状态各有不同。我国古建筑的结构状况研究进展较慢,目前仅对古建筑木结构提出了鉴定、维修和加固的规定,对古代砖塔的结构鉴定、承载极端载荷的能力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已有不少专家对国内多处砖塔进行了研究,如山西省太原市永祚寺东塔在原有状态、倾斜纠偏和地基加固后、整体加固维修完工后进行了三次动力特性测试,用动态刚度识别法,从层刚度的变化分析了加固所起的效应,并对维修加固后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危险程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在保护维修中应注意的问题,并  相似文献   

11.
<正>古建筑维修是一项护保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传统的施工工艺及技术的宏大工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古建筑维修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古建筑寿命的长短和历史价值的利用、发挥,同时古建筑维修的质量水平也将融入历史本身,成为历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18日,故宫博物院举行"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启动仪式",至今已经过去两年零八个月。一项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启动两年多后才正式举行开工仪式,这种情况极为少见。这一期间,针对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开展了哪些工作,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养心殿维修保护工程,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可能算不上大事,仅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就有午门-雁翅楼、太和殿、慈宁宫等大体量维修保护工程竣工。相较而言,养心殿古建筑规模和体量  相似文献   

13.
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保护意义重大.本文作者根据木结构古建筑特点,讨论了木结构的不同破坏症状,如开裂、糟朽、挠度及拔榫等.在此基础上,主要讨论了木构件的各种加固方法.如采用墩接法加固柱根,采用嵌补法加固开裂构件,采用铁件加固法加固榫卯节点或裂缝较大构件,采用支顶加固法改善木梁弯曲受力状况,采用化学加固法对结构进行防腐加固,采用FRP法加固梁、柱及榫卯节点等.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对几种常用的加固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加固前后的结构内力及变形数据,得出了对于不同的破坏类型,采取适当的加固方法均可有效提高木结构受力性能的结论.随着科技发展,更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将用于古建筑木结构保护中.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将发生材料老化与结构损伤,这种损伤的积累将导致结构性能劣化、承载力下降、耐久性能降低。本文以蓝田县水陆庵后背墙加固工程为例,对古建筑加固维修进行了分析研究。加固分两段:一是柱于的加固,二是柱间非承重墙加固。在后背墙上取出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以及抗压强度试验,得出此种加固是合理有效的;最后得出一些规律性结论,可以作为同类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对木结构建筑进行维修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本身的价值内容,从木构架的矫正和加固两方面探讨了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修缮方法,指出对木结构建筑进行维修,只有尽最大可能保护原有构件、原有结构方式及原有构筑形态,才能最大程度保留建筑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恢复特色的荡口古镇风貌,对荡口古镇古建筑进行修缮修复.老建筑的保护修缮是在全面勘察测绘和广泛征购旧石材、旧砖材、旧木材的基础上修旧如旧.结合本次修缮修复古建筑工程实践,介绍了古民居建筑修缮修复的原则和方法,对古民居建筑常见结构部分做了归纳总结,其中包括屋顶部分的大木构架、桁条、椽子修缮做法;柱子根据不同情况下的一些加固修复措施;墙体的检查、鉴定、修缮.  相似文献   

17.
《古建园林技术》2006,(1):26-26,50
科学、准确地反映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实际的重要文件《关于中国特色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的共识一一曲阜宣言》已经发表。《曲阜宣言》是在我们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思想路线指导下,在总结我国几十年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部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宪章”。它对指导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木质古建筑房屋的检测、评定和加固处理方法。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成因分析。结合实例工程木结构房屋的特点,依据《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进行了相应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木质古建筑房屋的检测、评定和加固处理方法。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成因分析。结合实例工程木结构房屋的特点,依据《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进行了相应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20.
高春  李理 《中州建设》2009,(17):80-80
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艺术奇苑中的宝贵财富。但大多数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防火是古建筑保护遇到的第一难题。古建筑消防规划不应套用一般消防规划中的常规做法,而应根据古建筑特有的消防安全现状,把握好其消防规划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对古建筑做出消防安全保护的规划,将古建筑的消防规划纳入总体保护规划,已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