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Camera Link接口图像采集与控制系统。系统硬件采用DS90CR288A作为CameraLink解码芯片,EP1C6Q240芯片实现系统的逻辑控制,PCI9054作为PCI接口芯片;软件以Driver Works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了WDM驱动程序,以Microsoft VC++6.0开发了应用程序。图像采集采用DMA方式,指令传输采用I/O读写方式。实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MC1360相机的图像采集,以及帧频、积分时间及像素时钟等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分辨率图像的实时播放、存储,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DSP架构的图像实时采集处理方案.本方案以两片TI DM368系列DSP为核心处理器,采用H.264编解码方式进行图像的编解码,以EP2C35系列FPGA芯片作为协处理器进行图像的采集、颜色空间的转换及编解码后图像的传输.该方案能够对红外、可见光两路视频图像进行处理,运行可靠稳定,接口易更改,经过简单修改实现多种格式视频码流的采集处理.  相似文献   

3.
以基于DSP的视频图像压缩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为实现电视监视系统,利用DSP构成一个能在信源端对全电视信号进行采集和压缩并可以通过电话线来传输的远程监视系统.整个流程可分成初始化、图像采集、压缩编码和数据传输4个主要模块.通过视频采集电路完成图像数据的采集;采用DSP芯片C5402实现图像压缩.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目视觉的位姿测量系统中两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不同步和不能并行运算的问题,设计了基于FPGA的单个以太网口的双目图像采集系统.系统采用两片数字图像传感器OV5640完成对前端图像数据的采集,以FPGA芯片作为控制核心,把采集的两个摄像头图像数据通过两个写FIFO交替存储在SDRAM存储器,再通过计数器的计数值交替变换两个读FIFO的读请求继而交替读出存储在SDRAM存储器的图像数据,最终数据以UDP协议通过MII接口发送给PH Y芯片再以网线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根据辅助信息即可实现两个摄像头的实时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实现了两摄像头同步工作、并行运算,并且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传输稳定等优点,可满足双目视觉的位姿测量系统中对图像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图像采集与验证系统。系统采用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USB(Universal Serial Bus)的模式,以FPGA芯片Cyclone III系列EP3C120F484C7N为核心控制芯片和以CYPRESS公司的CY7C68013A芯片为USB2.0接口芯片。系统创新性地把图像采集系统和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测试相结合,实现了实时图像的快速采集处理,最高采集速度能达到30帧/s,经验证完全满足测试要求,为芯片的流片提供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数据传输速度快、数据量大的特点,为了满足高性能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要求,基于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CIS2521芯片,通过研究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工作方式及驱动控制特点,设计了一套以FPGA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处理器件,搭载CameraLink作为传输接口,以此来实现对高速图像数据的采集、缓存和传输等功能,为此本文给出了详细的硬件设计和实验结果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性能、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集成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选用ADI公司Blackfin DSP系列产品中性能优良的ADSP-BF533芯片作为图形采集系统处理单元,对小波变换在ADSP-BF533芯片上的算法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结果表明,利用该DSP芯片处理图像能够达到图像处理的实时性要求,且图像处理质量高,能够更好地解决无线网络中对图像的编码要求.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无线图像采集系统,利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并按照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标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压缩,下位机以ARM处理器(LPC2131)为核心,通过无线射频芯片CC1100,把图像发送至装有驱动程序的远端计算机.结果表明,设计的无线图像采集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可移植性,能实现图像的采集、压缩、无线传输和远程显示,从而实现无线监控.  相似文献   

9.
所述系统是以Anaconda-LVDS卡为图像采集、处理平台。在Anaconda-LVDS中的Vir-tex-Ⅱ Pro20FPGA芯片上构建图像边缘增强处理模块;以Visual C 编写控制程序,首先下载图像处理模块的电路配置文件至FPGA,之后实时查看相机采集的原始图像和经FPGA处理后的图像.最终实现了在上位机监控FPGA图像处理结果的系统,该系统在工业生产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偏振成像是一种获取目标物表面光学反射偏振特征的新型成像技术,与传统成像相比可以获取更多的目标物信息。本文设计了一种简易轻便应用于多场景下的偏振成像采集系统。系统由光学成像模块、FPGA主芯片、上位机图像获取三部分组成,实现图像的采集、传输与显示。通过FPGA主芯片驱动图像传感器,利用偏振分光棱镜,将携带目标物表面信息的反射光分解成垂直方向(S分量)和水平方向(P分量),收集并解析获取目标物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偏振图像;同时分析了系统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成像系统在不同场景下,均可稳定、实时采集到P分量和S分量图像,解析出偏振度图像。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单片机实现了一种货物的精确定点搬运,以及物体固定轨迹移动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AVR单片机作为二维物体运动平台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利用高耐压大电流的达林顿芯片作为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结合软件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向和转速,给予可靠的硬件设计和精确的软件算法实现了物体的定点运动控制和轨迹运动的设定。并且通过矩阵键盘和LCD液晶模块作为系统的输入和显示部分,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结合系统的开环式控制模式,该系统使用AVR内部自带存储步进电机运动参数,以实现对运动物体的准确定位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以FPGA为主芯片对目标物体进行识别与跟踪的系统。采用MT9M011数字图像摄像头采集初始图像;利用基于模型匹配的Sobel边缘检测算法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识别;运用基于边缘特征检测和基于区域特征检测相结合的跟踪算法实现对目标物体的稳定跟踪。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能够有效稳定地对目标物体实施跟踪。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自动化生产车间物流装置运动轨迹的柔性控制,开发了一种以计算机采集CCD图像作为位置反馈信息,从而控制单片机实现模糊逻辑运动控制的双CPU的物流装置系统。经实验论证,该装置轨迹规划灵活,应用于现代化柔性制造系统物流运输,能大大提高整个制造系统的柔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嵌入式图像检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以TI公司的TMS320DM642作为核心芯片,通过视频通道,对CCD摄像机采集到的交通图像信息在前端实时处理.处理程序主要通过移植基于OpenCV的EM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实现,可以实现目标识别和跟踪的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车辆,满足交通图像处理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DM642的高速网络摄像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基于PC网络摄像机的稳定性差、效率低以及系统结构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DM642的高速网络摄像机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流媒体协议的研究,对基于DM642的高速网络摄像机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了视频采集、视频信号处理、网络实时传输、过程控制等功能的集成.结果表明,使用DM642专用视频处理芯片设计的网络摄像机可以显著提高网络摄像机的整体效率和性能,较好地解决传输速率与图像质量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利于产品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nRF401、CC1020、nRF903三种典型无线数传芯片的功能、应用领域及工作特性,给出了典型应用电路,提出了一种无线数传芯片性能的横向比较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芯片的性能差异,为系统设计时快速有效的完成无线数传芯片的选型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为整个系统性能的保障和系统设计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方法对其它芯片选型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效能是超级计算机今后发展的趋势,其中处理器的高效能是计算机高效能的基础。通过对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创新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如可重构计算体系结构、新型存储体系结构和基于多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可提高系统效率、可编程性、程序可移植性和系统鲁棒性;对功耗问题在电路层、体系结构层和操作系统层进行综合考虑,降低使用、维护费用;通过对并行编程和编译进行讨论,提高系统并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传统中值滤波算法不能满足图像预处理系统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比较编码的图像中值滤波快速算法,并运用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在Xilinx公司的FPGA上进行了设计实现和功能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完成图像3×3窗口的中值查找运算需要6个时钟周期,16次数值比较,远高于其他算法的处理效率,非常适合应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严苛的图像预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政府形象反映政府的执政能力,影响政府的威信、凝聚力、感召力。政府形象传播是政府借助媒体等传播中介,为塑造良好的形象而与其相关公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形象传播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了解其传播对象、服务对象,避免主观和盲目灌输的宣传。政府形象传播的构成要素包括政府形象传播的主体、政府形象传播的客体、政府形象传播的中介。政府形象传播应着眼于构建公众服务型政府,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及加强政府公关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