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液体溃散剂,该剂加入到水玻璃粘结剂中,可以和水玻璃无限互溶,提高水玻璃砂的粘结强度,减少型砂中水玻璃的加入量。加入该剂的水玻璃砂,可加热硬化,也可吹CO2气硬化,不降低使用强度,但却极大地降低水玻璃砂浇注后的残留强度,从而改善其溃散性。  相似文献   

2.
MIXUT-1型水玻璃砂溃散剂系一种以改性矿物油为主体的有机、无机复合型溃散剂。本文研究了该溃散剂对水玻璃砂各种性能的影响,并与英国Dexil-60型溃散剂迸行对比。试验表明:该溃散剂全面压低了水玻璃砂在1000℃以内的残留强度,尤其压低和削平了200℃和800℃左右的残留强度,浇注后出砂指数低,具有良好的溃散性能。同时该溃散剂使水玻璃砂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能和硬化强度(包括保存性、CO2即时强度、CO2-烘干强度和硬化后存放强度等)。该溃散剂胶状液在上海大隆铸锻分厂、大连机车厂等工厂各种类型铸钢件上生产试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活性酯硬化水玻璃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焙烧活性砂混制而成的活性酯硬化水玻璃砂与普通酯硬化水玻璃砂相比,强度成倍提高,从而减少水玻璃的加入量,改善水玻璃砂的溃散性。实验证明:原砂的表面活性直接影响在水玻璃砂中水玻璃的加入量,是改善水玻璃砂溃散性的关键之一。焙烧活性砂的水玻璃加入量只要1.5%~2.0%,即能满足实际生产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敏  张哲 《铸造》1996,(6):27-30
采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酯硬化水玻璃砂比CO2硬化水玻璃砂强度提高的机理。研究表明:酯硬化水玻璃砂的粘结桥结构完整,裂纹缺陷少,粘结膜中硅凝胶颗粒尺寸小,数量多,排列紧密,能提高水玻璃内聚断裂强度;有机酯对砂粒表面有一定的活化作用,能提高水玻璃与砂粒间的附着强度。因此酯硬化水玻璃砂的强度高,可减少型砂中水玻璃的加入量,明显改善水玻璃砂的溃散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水玻璃的加入量增加和有机酯的加入对水玻璃砂的残留强度和24h熟强度的影响程度大小,结果表明:有机酯的加入使水玻璃砂的24h终强度达到了普通水玻璃砂的要求;水玻璃加入量的减少,使有机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溃散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水玻璃的强化与水玻璃砂溃散性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健  崔晓莉 《铸造》2001,50(4):231-232
水玻璃的强化是为了提高它的比强度,从而降低在型砂中的加入量,有效地改善水玻璃砂的溃散性。本研究以YM碱金属无机盐为增强剂对水玻璃进行强化处理。当强化永玻璃加入量为3.46%时,水玻璃砂的最大强度可达1.82MPa,且使水玻璃砂的溃散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车广东  刘向东  刘景顺 《铸造技术》2006,27(12):1319-1321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硬化水玻璃砂,用电阻炉加热模拟型芯在铸造过程中的受热情况,测试砂型试样的溃散性,分析水玻璃加入量和水玻璃模数对微波硬化水玻璃砂残留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微波加热功率为539 W、微波加热时间为20 min、电阻炉中保温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当水玻璃加入量在5.0%~2.0%范围内,每下降1.0%时,砂型试样的残留强度平均值下降约5.0%;水玻璃的模数由2.3增加到2.5时,砂型的残留强度平均值有所降低。采用微波加热新工艺提高了水玻璃的粘接效率,降低了水玻璃的加入量,改善了水玻璃砂的溃散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硬化剂炉渣粉、溃散剂滑石粉单独及复合使用对水玻璃砂初始强度、残留强度、可使用时间及抗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剂能大幅度降低水玻璃砂的残留强度,溃散性优良,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是生产铸钢件较理想的造型材料,它具有强度高,残留强度低,硬化速度快等优点,我厂铸钢件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新开发的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工艺,可使水玻璃加入量降到3%以下,溃散性明显改善,而且旧砂回用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新型酯硬化水玻璃砂的优点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玻璃砂的常温强度越高,其溃散性通常越差。在保证水玻璃砂具有足够的常温强度的条件下,获得好的溃散性一直是铸造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笔者介绍了新型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点,就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常温强度和溃散性的影响因素与改进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胡小斌 《铸造技术》2007,28(2):283-285
真空置换硬化(VRH)法是我公司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先进造型工艺,该工艺主要是砂型在真空室内经过真空脱水后,再吹入CO2进行硬化。与普通CO2水玻璃砂工艺相比,它的水玻璃加入量较少,型砂溃散性有所改善,但由于它的本质还是CO2吹气硬化,所以铸型强度和溃散性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为了适应与之配合的机械震动落砂和干法再生,只有降低铸型残留强度,来改善溃散性。目前常用方法是不断减少水玻璃加入量,但势必降低了铸型强度,特别是铸型表面强度,从而引起高锰钢辙叉夹砂、砂眼等缺陷。对于这一矛盾,我们在VRH造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玻璃一树脂联合硬化工艺,通过水玻璃、树脂和原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复合粘结剂,再通过吹CO2气体硬化后,形成的硅胶膜和树脂膜相互粘结,从而提高强度,浇注后,树脂被焦化,破坏了粘结剂之间的连接,极大的降低了残留强度,从而改善了溃散性。  相似文献   

12.
水玻璃粘结剂改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酯硬化水玻璃砂应用特点,介绍了水玻璃粘结剂改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水玻璃粘结剂改性的本质可概括为提高纯净度(降低杂质含量)、减少老化现象(加入抗老化物质)、提高水玻璃砂的强度、溃散性、抗湿性、操作性等.水玻璃的模数是水玻璃砂性能的主要性能控制指标,调整水玻璃的模数是调整水玻璃砂硬化速度和强度的主要手段.普通干法再生砂能实现循环使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采用模数为1.6~2.0的超低模数的水玻璃.目前,水玻璃砂的抗湿性问题、干法再生砂循环使用后溃散性快速恶化问题、酯硬化水玻璃砂厚大砂型的硬透性问题等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及其实用技术的开发是水玻璃粘结剂改性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着重研究水玻璃砂真空硬化工艺的参数及其影响因素,并借助于扫瞄电镜对试样断口的分析,找到了影响水玻璃砂 CO_2硬化强度、溃散性及其他性能好坏的原因。生产验证证明,该工艺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水玻璃砂溃散性差及旧砂回用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玉华  刘绍义 《铸造》1993,(1):39-41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附加耐火粘土可改善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溃散性.生产应用证明,附加少量粘土,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残留强度可降低50~60%,可生产内腔形状复杂、难清理的铸件.  相似文献   

15.
文本研究了KSZ—Ⅱ溃散剂对CO2水玻璃砂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KSZ-Ⅱ溃散剂在水玻璃加入量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初始强度(抗压7kg/cm2左右)与存放强度(24小时后抗压222g/cm2左右),而型砂残留强度却大大降低,从而改善了存放性和溃散性。本文还详述了KSZ—Ⅱ溃散剂的使用方法及用于生产铸钢件、铸铁件、铸铝件的效果。通过试验和应用得出:1.要改善CO2水玻璃砂的性能,序;除加入有效的溃散剂外,还需要选用合适的原砂;2.应采用先硬化后起模的操作程3.制定正确的吹气工艺防止铸型或芯子硬化不均匀和过吹。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铸铁件水玻璃砂溃散性差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工艺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加入0.7%左右的自制复合淀粉,可明显降低铸铁件水玻璃砂的残留强度,改善其溃散性。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CO2硬化水玻璃砂溃散性差,铸件清砂困难,旧砂再生率低的问题,将炉渣按一定比例掺入其中进行了试验.对比了加入炉渣与不加入炉渣、加入转炉炉渣与加入冲天炉炉渣对水玻璃砂性能的影响,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配比.结果表明:当加入5%的75目转炉炉渣时,采用0.8 m3/h、时间为30 s的吹CO2工艺,使水玻璃砂即时强度提高了41%~49%,24h强度提高了80%~86%,800~1 000℃残留强度降低38%~43%,表面稳定性提高到99%以上,提高了水玻璃砂的综合性能,改善了型芯砂的溃散性.  相似文献   

18.
型砂采用改性水玻璃和酯硬化,选用优质天然硅砂,使水玻璃加入量降低到2.0%,既保证型砂强度,又改善了溃散性。320℃热干法再生,针对水玻璃旧砂的特点设计沸腾床、风选和冷却器,使旧砂的残留水玻璃脱膜率≥50%,残钠≤0.3%。恒温双料桶加料,使液料定量加入,达到单一型砂。除自然损耗外,无废砂排放。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了钠水玻璃砂各种硬化方法的基础上,认为尽可能抑制化学硬化,加强物理硬化,则有利于自硬砂强度的提高.为此研究出了由有机酯MDT-901与BS干燥剂组成的新型复合硬化剂.在钠水玻璃用量为3%时,加入复合硬化剂0.3%可以提高固化速度获得较高强度通过研究还指出了不同模数及比重的钠水玻璃可以有效地调节固化速度及强度,应用此复合硬化剂还可降低成本,降低砂芯吸湿性,改善溃散性。应用于生产集装箱箱角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研制了一种改性水玻璃和增强剂,并开发了HYT水玻璃硬化新工艺,设计制造了水玻璃砂吹气硬化仪,水玻璃加入量可低于2%,强度是普通水玻璃砂吹CO_2硬化法的三倍以上,旧砂可再生回用。该技术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已在多家工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