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1.多环自适应旁瓣对消器在本文的第一部分,讨论了单环对消器的问题。第二部分将研究具有N个副天线,受到γ个干扰源干扰的自适应旁瓣对消器的一般情形。众所周知,雷达天线自适应旁瓣对消是widrow等提出的自适应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应用,由于这一技术在雷达、通信等工程领域中为实现自适应天线和抗干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多年来国内外有关这一论题的文献已十分丰富了,工程上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多环对消器的分析一般要比单环分析复杂得多,本文主要给出了对消剩余的一般表达式。这个理论结果可以用来解决象副天线的数目,排列的位置与对消性能的关系等一些有兴趣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实现次最佳自适应空间滤波器(即所谓旁瓣对消器“SLC”)的数字方法。自适应空间滤波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抑制或至少是减少雷达天线旁瓣所收到的空间分布的干扰。最近制造了一个多到6个付天线单元的实验系统,它是一个模拟旁瓣对消器的对应物。由于模拟旁瓣对消器已使用多年,并已进行过广泛研究,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对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能力作直接比较。同模拟系统一样,数  相似文献   

3.
现代雷达普遍采用旁瓣对消技术抗有源干扰,该技术大大降低了从雷达天线旁瓣进入的干扰信号功率,使得从雷达天线旁瓣进入的有害干扰信号不至于严重妨碍雷达工作。文中分析了雷达开环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采用对开环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进行闪烁干扰的理论依据及实施方法,并对闪烁干扰的干扰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证实了闪烁干扰的可行性,为干扰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提出了可行的干扰方案。  相似文献   

4.
徐伟 《火控雷达技术》2012,(1):39-42,55
对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工程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着重讨论了基于广义旁瓣对消结构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广义旁瓣对消结构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应用方案,以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传统旁瓣自适应干扰对消系统,在强近地杂波接收时,由于近地杂波强度太大而影响了对消系统的正常工作,并最终影响到回波有用信号提取这一问题,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收敛权值存储的自适应对消系统,并给出了详细实现方案。经理论仿真和实际设备装调,结果证明利用该方案的旁瓣自适应干扰对消系统能有效解决近地接收时强地杂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首先给出了宽带干扰下自适应旁瓣对消器系统干扰协方差矩阵,然后以干扰对消比为依据,分析了宽带干扰下的系统性能,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王良军 《电子科技》2010,(Z1):42-44
根据旁瓣对消的实现原理,研究基于Gram-Schmidt算法的二路开环自适应旁瓣对消的实现方法,并针对一个干扰源的实现效果作仿真分析。从仿真效果来看,该旁瓣对消系统对消效果较好,能够满足一般的对消要求。  相似文献   

8.
冉小凤  魏青 《电子科技》2011,24(3):56-58,61
介绍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相关系数对旁瓣对消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Matlab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直观形象地验证了相关系数对旁瓣对消系统性能的影响效果.分析表明.信号相关系数的提高,可以使旁瓣对消系统的性能退化,减弱其对消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适应旁瓣对消在雷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适应旁瓣对消(ASLC)是雷达抗有源干扰的有效方法.它采用空间滤波技术,通过辅助接收通道在干扰方向形成波束图的零点,实现对干扰信号的抑制.本文介绍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原理,然后给出了基于DSP的ASLC实现方案,分析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性能.同传统的对消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刘亮 《现代导航》2019,10(5):375-379
现代雷达面临多种类型干扰,旁瓣对消是抗有源干扰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原理及工程实现方法,在某相控阵雷达上设计实现了自适应旁瓣对消模块及其性能测试方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用于雷达的自适应旁瓣对消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振华 《无线电工程》1999,29(2):13-16,58
本文给出了一种雷达用的自适应旁瓣对消器(ASLC),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导出了干扰对消比的理论公式,并由计算机模拟得出了理论曲线。  相似文献   

12.
旁瓣对消器形式的自适应性应用于旋转雷达天线时,要求所采用的自适应权值以足够高的速率更新,避免由于主波束移动而引起性能下降。本文描述了采用混合模/数解法实验旁瓣对消器的设计方法和性能。专用数字处理机采取开环算法来计算权值,并通过乘法数模变换器把结果应用到模拟信号通路。选择开环算法,是为了避免与闭环旁瓣对消方法有联系的收敛性问题。本文有一节谈的是实验系统的调定技术。介绍了实验结果,其中包括一些有效地利用动目标显示滤波器把采样的杂波污染减少到最小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旁瓣对消,经过雷达天线23分贝旁瓣进来的干扰,至少减少了大约12分贝。本文还发表了有关采样量和权值更新频率影响对消性能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存在幅相误差的ASLC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存在幅相误差的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ASLC)性能,推导了主辅通道存在幅度不一致性、相位不一致性以及同时存在幅相误差时ASLC系统任意通道间的相关系数公式,以干扰对消比为依据,给出了上述条件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幅相误差对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4.
习江涛 《电讯技术》1991,31(1):35-38
本文论证了自适应天线旁瓣对消器(SLC)的对消性能取决于主、辅天线信号或干扰及有用信号的相干特性,而和统计相关性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旁瓣对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保初  韩松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5):24-28,32
自适应旁瓣对消是一种有效抑制有源干扰的措施。研究了自适应旁瓣对消和合成孔径雷达(SAR)有源遮盖式干扰的基本原理,详细推导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DCT-LMS频域自适应方法,并将其应用于SAR的旁瓣对消系统中。通过与其他自适应算法的对比实验,证明了DCT-LMS算法兼有收敛速度快,计算量小的优点。最终模拟实际环境中的干扰源,利用SAR的实际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CT-LMS算法能有效地抑制有源干扰噪声,确保SAR接收机正常工作,具有较高的干扰对消比。  相似文献   

16.
实现信号处理数字化是雷达装备发展的必然趋势,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在新一代雷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分析了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对抗有源干扰的基本原理,并通过MATLAB进行了仿真试验,其结果表明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可有效对抗有源干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SLC)的方向性图的分析,证明了位于干扰方向的隐零点的存在,首次得出了用单辅助天线即可对付多干扰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消除旁瓣对消器中目标效应的影响,文中提出了辅助天线自适应极化滤波抑制目标信号的方法。辅助天线采用正交双极化通道接收,调整接收天线极化矢量与目标信号极化矢量正交,在极化域滤除进入辅助天线的目标信号,以提高辅助天线的干信比,从而提高旁瓣对消器的对消性能。仿真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李波 《电子科技》2012,25(4):96-99
自适应旁瓣对消是雷达抗有源干扰的有效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基本原理,旁瓣对消模块在某雷达的应用,推导出便于工程实现的理论公式。在实际工作中能满足雷达系统抗干扰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能够很好地抑制旁瓣干扰,但在应用中发现, 自适应旁瓣对消对跟踪的高信噪比目标带来的信噪比损失较大,导致单脉冲和差测角精度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LEAN算法的自适应旁瓣对消方法,首先通过观测目标的先验信息构建目标回波模型,再利用该回波模型剔除对消通道中的目标信息,然后基于剔除目标信息后的对消通道数据,重新计算最优加权值进行主通道的干扰对消,最后仿真和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主通道中目标对消后的信噪比损失,同时也降低了对消后对目标测角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