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项目规模:74,000m~2设计起止时间:2011.06-2015.07项目竣工时间:2015.07天桥演艺区南区公建项目位于北京城南,坐落在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东至天桥南大街,南至南纬路,西临天桥剧场新农街,北至市民广场南边界。市民广场东至天桥南大街,南临南区公建项目北边界,北至北纬路,西至新农街。延续着旧城的传统与历史,肩负着天桥文化的复兴使命。  相似文献   

2.
北京是一座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不仅因为北京旧城有着东方古代城市独特的建筑风貌,还在于它有着3000多年绵长的文化根基.对于北京城的评价,梁思成先生在1951年的"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指出:"北京是中国(可能是全世界)文物建筑最多的城.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北京三里屯SOHO项目,分析了建筑师隈研吾的设计理念与手法,提出该项目具有高密度、高亮度的特点,对周边环境而言是缺少对话的"强建筑",但是对项目自身内部来说则仍然依循建筑师一贯的"负建筑"理念,由此认为该项目体现出一种"自我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正>射击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奥运项目,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产物,有着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独特文化。射击运动又是一项以静制动、以巧搏力的项目。射击运动源于森林狩猎,是一项非常贴近自然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草地、蓝天和阳光下,追求精准,以静制动,进行耐力和心理素质的较量,使这项运动展现出入与自然的相融和谐,建筑与环境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抛弃追求彰显"国家象征"的宏大叙事式的立面追求,强调建筑空间与自然的对话,体现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回归建筑的本原,应该是本设计最本质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正在传统北京胡同院落的局促空间中,"微胡同"项目以35m~2的主体建筑面积,进行了极小尺度的居住实验。设计将庭院回归到流线组织的重心,通过将活动空间引入到建筑内部庭院,来创造与城市文脉的直接联系。庭院不仅提升了内部空气与光线的流动,也联结着形式多样的方形体量及面向城市的门廊。这个灵活的城市居住空间成为位于较私密生活空间与具城市性的街道间的过渡空间,同时也成为可供"微胡同"居民及社区邻居共同使用的半公共空间。"微胡同"建筑主体是由墨汁混凝土现场浇筑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馆是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由崔愷院士领衔设计。设计从园艺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出发,整体场地布局将山、水、林、田、湖浓缩成一座中国盆景,堆土营造出古老农耕文明的独特景观——"梯田",并借鉴中国传统斗栱、榫卯工法,采用轻盈优雅的钢结构屋架,将建筑置于"梯田"之上,形成龙脊抱月的空间关系,使建筑充分融入山水环境之中。建筑环抱的半围合形式,既形成开放的遮雨遮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武夷山城村完整地保留着传统聚落选址、街巷格局以及古民居等方面的信息,是闽北古建聚落的典范。该文以城村为例,从聚落选址与结构、街巷等级与形态、建筑类型与风貌等多个方面展开闽北古建聚落的研究,指出城村选址与古汉城遗址的关联性以及村落规划中体现出"城"与"村"双重特征的原因,并归纳出城村古建筑的庭院式、单栋式与独立式三种建筑类型,为历史文化名村文化脉络的传承、历史风貌的延续乃至古民居的更新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北京,一座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历经金、元、明、清历代发展,积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留下了众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珍贵文物史迹.然而,地处北京城中轴线南段的天桥地区则通过一种别样的表现形式,令人们熟识,行最终成为北京南城生活形态和社会文化的缩影,也从另一视角记录着北京城的城市变迁.那么,历史上的天桥究竟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9.
谷建 《工业建筑》2005,35(10):90-91
《大宅门》的原汁原味在于其潜意识里的文化内涵与北京城的契合,我们可以跨过这座大宅门看到里面的北京城。这种文化基因也浸润着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深厚而浓重,影响着城市面貌、建筑、社会风气和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本项目地处昆明市区核心地段,南邻金碧路,东西两地块隔历史保护建筑相对而望。特殊的地段与环境条件、面向高端市场的定位,要求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必须在延续历史文脉和追求现代气息之间取得平衡。基于此,我们把传统元素融入到代表着简洁、高效的现代风格之中,从而衍生出了总体的设计概念:基石上的水晶。"基石"呼应传统文化的积淀,"水晶"呼应现代文化所追求的简洁与高效。水晶落座于基石之上,象征着现代文化正发萌于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上。由于条件所限,办公塔楼体量  相似文献   

11.
邵韦平 《世界建筑》2015,(3):112-117
<正>凤凰中心项目位于北京朝阳公园西南角,占地面积1.8hm~2,建筑高度55m。除媒体办公和演播制作功能之外,建筑安排了大量对公众开放的互动体验空间,以体现凤凰传媒独特的开放经营理念。建筑的整体设计逻辑是用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外壳将具有独立维护使用的空间包裹在里面,体现了楼中楼的概念,两者之间形成许多共享型公共空间。在东西两个共享空间内,设置了连续的台阶、景观平台、空中环廊和通天的自动扶梯,使得整个建筑充满着动感和活力。此外,建筑造型取意于"莫比乌斯环",这一造型与不规则的道路方向、转角以及朝阳公园形成和谐的关系。整个建筑也体现了绿色节能和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建筑柔和的外壳缓和了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设计》2015,91(4):144-151
<正>售楼处是中国新建筑的一个独特的建筑类型,也代表了一种独特的中国现象。每个住宅开发项目建设之前,总会有一售楼处率先出现。这些标志性的"小品"建筑大多数与其所服务销售的住宅项目没有直接关系,但通常都会在设计上标新立异、奢华夸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售楼处是一种难得的给予建筑师创作自由的建筑类型,不仅成就了先锋建筑师们的设计实验,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住宅的形式与内涵日益丰富,而且逐渐成为文化的载体。北京四合院作为中国民居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草原式住宅也是植根于美国本土文化的。北京四合院与草原式住宅在选址、布局、造型和色彩装饰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它们鲜明地反映了各自的社会文化与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将两者进行对比发现东西方建筑的特征与差异,并由表及里,进而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此来探讨文化差异对于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卫伟 《建筑》2008,(19):60-62
北京四合院建筑是北方四合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映,由于工作原因,我几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的四合院,对其建筑意境、寓意及文化底蕴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5.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是一所由中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共同创办,专门培养国际化高级管理人才的非赢利性中外合作的高等学府,其北京校园选址于中关村软件园中.按照软件园总体规划,项目用地是一块如同"浮岛"般的不规则椭圆形、总体建筑高度不能超过13m.这些限定条件对于有着教学大空间要求的中欧北京校园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有着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学校马校长,一再强调每个教学、办公房间一定要有自然通风采光的要求,也同样需要建筑师给予有效地应对.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是一座伟大的城池,是用几千年建筑经验形成的表达模式。时代变化着,古老的城墙与城门也随着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改变、消亡或继续"生长"。在车流滚滚、生生不息的现代场景中,这些古城的遗迹所表达的正是生活的体验、文化的传承,还有质朴、美好、有序、和谐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北京城古老城门和城墙历史与现状的描述,为中国建筑设计及文化传承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北京是世界级的古城,"辨方正位"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城市选择基址与规划布局上的重要原则.城市一般是先做建筑,然后形成城圈,元大都则是历史上少有的统一规划、统一建筑、统一搬迁的都城.明清作为基底的北京老城格局之讲究、文化内涵之丰富,堪称中国历代京城之最.如何使北京城的现代化建设不以牺牲自己的历史文脉为代价,如何在"城市更新行动"中不违背"尊天敬地、天人合一"的传统格局,这是北京老城文化建设与复兴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8.
正展览"营造Contemplating Basics"展示了来自中国北京由张轲于2001年创立的建筑事务所标准营造的建筑作品和工作方式。标准营造的建筑代表了中国一种既现代又深植传统的建筑语言。项目范围不仅涵盖在城市背景下的小尺度建筑介入及大尺度的文化项目,也包括一系列微妙的在自然景观中嵌入的建筑创作。针对每个项目,事务所发展出  相似文献   

19.
绍兴体育中心体育场、重庆国际马戏城、珠海歌剧院,听上去就感觉是三个气势恢宏的建筑项目,同时又各自独具一格,不落窠臼。其实,这三个建筑项目都出自一家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院")。"复杂形体、复杂空间、复杂的功能和性能以及高品质要求,是这三个建筑项目的共同点。"北京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现代观演的发展以及北京天桥演艺区规划建设的大背景,对于北京天桥传统演艺的观演空间进行总结与研究。首先对于北京天桥传统演艺的传承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复兴与传承的意义。之后对于北京天桥传统演艺进行研究.最后是分别通过文化的角度,从民俗表演、曲艺表演、戏曲表演三个方面来进行观演空间的研究。近期可以为在设计中的天桥演艺区规划建设给予一定的参考作用,远期可以为天桥复兴伟大规划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