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我国区域化战略的全面启动,各类同城化现象不断涌现,并成为我国区域协调的一种新模式.由于同城化并不是简单的城市合并,而是要让要素和资源在城市间自由流动及进行优化配置,因此同城化的核心问题是跨界的城市管治.本文引介西方国家的跨界管治理论,以广佛同城化地区为例探讨了中国同城化跨界地区的管治建构模式和特点,以及其与欧洲跨境区域管治的异同,期望能为我国其他区域化地区跨界合作的建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呼包鄂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呼包鄂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呼包鄂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及适宜发展模式,从而为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健康发展寻求理论支撑及发展路径、政策措施等,以加快呼包鄂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更好地带动周边地区城镇空间发展并推进我国区域发展与规划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行政边界的"屏蔽效应"特征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中国行政区划存在"地方市场分割"发展问题,政府通过"经济区建设"、"撤县(市)设区"等行政兼并方式具有负面效应,而"同城化"将逐步成为协调区域发展的新的区域管治模式,是中国区域空间管治转向的重要标志。但同城化地区管治面临管治主体层级差异、规划内容衔接失效和跨界合作激励缺乏三方面的困境,而同城化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交流和协商来解决矛盾和实现协调成为共识达成的平台,为未来区域管治转向的重要手段。随后,本文提出从基本任务、工作框架和编制程序三方面来构建同城化规划编制的整体框架,为同城化地区规划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粤港地区区域合作发展分析及区域管治推进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粤港地区区域合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现阶段粤港地区区域合作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推进粤港地区区域管治的策略措施,如围绕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深化区域管治组织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4)
作为当今世界区域发展最为成功、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欧盟一体化发展领先于世界其他经济一体化组织,其旅游一体化进程与模式也值得参考和借鉴。欧盟旅游一体化从政策环境、区域机构、资金支持、文化融合、交通运输、平衡城乡发展等方面一直不断深入发展。欧盟旅游一体化的经验对于我国长三角地区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制度化,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注重"刚性"的制度联合;注重区域旅游合作,实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都市密集地区区域管治中行政区划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行政区划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体现为不同的作用 ,也是城市—区域管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研究视角 ,在都市密集地区更是如此。本研究从行政区划着手 ,分析了其内在的运作机制及外部效应对区域发展的种种影响 ,重点剖析了中国行政区经济壁垒、都市区域体制等的问题与原因 ,评估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基于未来中国社会经济总体走向 ,提出中国都市密集地区区域管治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7.
多中心城市区域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在这一城市区域空间内也出现了多层次的管治,以应对全球化环境下愈演愈烈的城市竞争。本研究对长江三角洲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长三角正在呈现多中心的发展态势。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的非理性发展,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投资争夺、基础设施建设冲突和产业结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从国家到县(市)的不同层面,出现了各种管治新形式,相互交织,并正在逐渐形成多层次的区域管治体系。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多中心城市区域与多层次管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中心城市区域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在这一城市区域空间内也出现了多层次的管治,以应对全球化环境下愈演愈烈的城市竞争.本研究对长江三角洲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长三角正在呈现多中心的发展态势.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的非理性发展,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投资争夺,基础设施建设冲突和产业结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从国家到县(市)的不同层面,出现了各种管治新形式,相互交织,并正在逐渐形成多层次的区域管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古代都江堰灌区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发达的人工水系统,与此相协调形成的地区管治体系对保障地区水系统持续发挥多样的服务功能起到重要作用,为地区居民带来广泛福祉。本文通过系统发掘相关历史文献研究这一地区水系管治的历史经验,从国家决策与地域监管、多县统筹与地域整合、县域管理与乡村自治等三个方面反映古代都江堰灌区水系统建设、维护中的地区协作特征,并以此启发当前中国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认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地区整体观、重视"均和性"的建设原则、广泛的社会共识与多层次的地区协作。  相似文献   

10.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成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由此,西成一体化上升到了区域战略的高度.文章首先对西咸一体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和区域协调机制三个方面总结国外区域一体化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外区域一体化实践对西咸一体化在发展理念、核心原则.开发运作要点和规划设计策略四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商品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迈进一个全新的阶段,区域一体化建设成为谋求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选之路,而合理的空间规划在改善空间结构、提高区域竞争力和推进区域一体化上发挥重要作用。以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当前所取得的成就为基础,从重点区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行政与政策协调机制、生态环境同治等方面分析空间规划对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姚涵 《建筑创作》2012,(3):65-71
本文以对高铁枢纽地区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提出应用整合策略来开展枢纽地区的规划建设,以解决在多层次空间利用、功能定位、交通组织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具体对策包括TOD模式、多元功能的综合组织、混合集约用地与弹性开发、交通网络一体化发展、门户景观与形态塑造等。以京沪高铁沿线的南京南站地区为例,从功能整合、空间整合、交通整合和景观整合等方面探讨了整合策略在高铁枢纽地区的实际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区域主义背景下,联合跨界合作作为区域经济系统构筑的重要推动力,对商业贸易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有显著影响,已受到西方学术界广泛重视。本文对区域联合跨界合作的典型模式与特征进行梳理,研究表明联合跨界合作需因地制宜,根据区域融合目标和总体发展策略选择适宜的空间管治模式。  相似文献   

14.
谢涤湘  江海燕 《规划师》2011,(1):16-19,24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近年来推出的重要区域规划之一,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珠三角地区应以该规划纲要为指导,在城乡规划编制中体现公共政策性和法律约束性,建立以城乡规划为核心的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区域治理和区域整合,构建多中心的城市区域结构,努力建成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在城镇化程度高的城镇密集地区,跨区域、跨城市的规划合作日益得到强化。"广佛同城"作为区域合作的一种形式,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和示范。广佛同城化城市规划基于广州"西联"、佛山"东承"的战略研究,建立区域生态资源共同保护机制、统筹设施布局与建设的规划思路,按照点、线、面统筹兼顾的方式,开展城镇空间发展战略、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重点交界地区同城整合建设项目库指引和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响应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治理的发展趋势,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一体化治理构架,本文结合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载体”的跨界一体化地区治理逻辑,以及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共同目标-关键行动-示范项目”的技术逻辑,总结归纳了示范区一体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符合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要求的前提下,响应治理逻辑下的三个创新:一是从自上而下的指令性安排转向自下而上的“共识”和“契约”;二是从面面俱到转向聚焦“有限目标”、直指跨界协同难点的“战略破题”;三是从理想终极蓝图转向适应市场不确定性的渐进式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7.
区域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发展景观的客观反映,又具有动态演化特征。空间结构合理与否对区域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当前粤东地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已明显不能适应其一体化发展的主导战略思想。研究在客观分析粤东区域空间结构现存主要问题基础上,从空间一体化角度提出了粤东地区"一极两带三轴"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解析并指出区域增长极,即潮汕揭联合大都市区的成功构建是粤东区域空间结构能否向空间一体化优化模式演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生态补偿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调解区域生态利益冲突,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式。综述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研究进展,强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角下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对长三角地区典型生态补偿实践进行概述,指出当前生态补偿实践的现实问题。提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路径:衔接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机制,厘清生态补偿主体与标准;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一体化网络,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渠道;构建生态补偿价值目标清单,发挥生态补偿的"政策工具箱"作用;协同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保护,构筑一体化组织协调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有限干预”是指导城市空间组织的重要规划理论,对于近几十年我国城市空间组织起到了较好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对于指导区域规划层面,特别是后发地区区域协同发展还处于理论研究初步阶段。在国家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新背景下,后发地区在完善自身功能的基础上,需要探索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研究聚焦库区城镇协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以“有限干预”为理论指导,以次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为导向,突出“柔性治理、求同存异”的价值取向,聚焦一体化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深度,做好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和程序安排分析,是当前和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后发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环首都地区与北京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石良 《城市规划》2011,35(9):89-91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意味着"首都经济圈"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战略既延续了京津冀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与思路,又突显了首都的地位和作用,即围绕首都功能的实现和首都资源的辐射带动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形势与新背景下,河北省环首都地区与北京的协调发展在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产业协作、生态保护、协作机制创新等方面需给予重点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