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随着我国区域化战略的全面启动,各类同城化现象不断涌现,并成为我国区域协调的一种新模式.由于同城化并不是简单的城市合并,而是要让要素和资源在城市间自由流动及进行优化配置,因此同城化的核心问题是跨界的城市管治.本文引介西方国家的跨界管治理论,以广佛同城化地区为例探讨了中国同城化跨界地区的管治建构模式和特点,以及其与欧洲跨境区域管治的异同,期望能为我国其他区域化地区跨界合作的建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0余项区域规划,将区域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同城化"作为一个新的区域发展理念,也成为规划实践的"热点".成为国内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协调的一种新的模式。广佛、郑汴、沈抚、长株潭、西咸等地的同城化、一体化规划不断涌现。但当前同城化规划的实施情况如何?地方政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这对规划的实施又有何影响?以《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年)》为例,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同城化过程中的个案分析视角切入,对同城化规划的实施效果以及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的"对话"过程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新一轮区域规划实施及其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规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多层级的管制平台尚未建立、相关鼓励机制欠缺、专职的管治机构有待设立,城市规划管理和编制方面缺少对话的基础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岩  程茂吉 《规划师》2013,29(5):47-50
目前,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相邻地区的区域合作日益加强。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迫切需要拓展发展腹地,通过与毗邻地区的联动发展来提高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和影响力,其与镇江的一体化发展将对提升长三角核心区的整体实力发挥重要作用。在《宁镇扬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的指导下,宁镇相邻地区规划成为实现区域共建、谋求同城效应、迎接同城时代的基础和前提。规划按照区域空间整体谋划、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整体塑造、空间效率整体提升的要求,明确总体空间发展格局,科学进行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设施建设等布局规划,以期为城市相邻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同城化经历了从2005年前后开始的以政府推动的、承接产业转移扩散的同城化发展战略向2010年前后以市场带动的、房地产开发引领的同城化转型,不同阶段的同城化形式与动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章通过对环北京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历史演变的追溯,系统地揭示了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同城化的历史演变、空间扩张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认为区域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以及房地产经济的逐渐升温是刺激房地产引领的同城化现象的外部显性因素,而行政区划和行政等级等制度背后所附着的公共资源配给问题,是导致环京地区同城化由实体产业转向房地产业的深层次结构原因。探索扁平化行政管理,推动公共资源配置与行政等级脱钩,有助于推动区域协调和同城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同城化是立足于几个相邻城市的资源整合及产业互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全面、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同城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及发展阶段。本研究通过分析台州三区两市现状基础,明确区域同城化所处阶段及问题,通过规划、产业、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等五方面发展路径确定台州三区两市同城化发展框架,推动区域同城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在城镇化程度高的城镇密集地区,跨区域、跨城市的规划合作日益得到强化。"广佛同城"作为区域合作的一种形式,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和示范。广佛同城化城市规划基于广州"西联"、佛山"东承"的战略研究,建立区域生态资源共同保护机制、统筹设施布局与建设的规划思路,按照点、线、面统筹兼顾的方式,开展城镇空间发展战略、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重点交界地区同城整合建设项目库指引和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鉴于我国区域发展和地方管治的状况和存在的矛盾,探讨纵向政府关系及空间规划对城镇空间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基于理论分析形成"政府管治-空间规划-空间发展"分析框架,结合皖江城市带和济南都市圈的实证研究,考察区域和地方尺度的空间发展状态,总结区域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划协调机制,探讨当前空间规划工作中的协调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东建设信息》2004,(11):31-32
从城镇群的角度着眼于整个珠三角的规划,以九类政策分区和四级空间管治突出政府在区域统筹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最大亮点。《规划》创新性地引入“政策分区”、“空间管治”理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产业、交通发展的要求,根据对区域内不同类型城镇地区的扶持、提升要求,将区域内生态环境、城镇、产业与重大基础设施地区划分为9类政策区.不同分区实施不同的空间管治.实施不同的引导和控制要求.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仍是一直以来沿用的行政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城市与城市之间各自为阵,无法形成资源的优化整合与最大化利用.并直接造成了城镇规划的落后。小而散、小而全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制约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障碍。此次珠三角通过这个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以战略的高度将政策分区和空间管治这一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新理念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打破了过去的行政管理思维,无疑为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科学路径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半期以来,区域特别是城市区域重新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而区域管治作为应对一体化困境的新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盛行.本文以珠三角的跨行政边界基础设施建设案例为实证,通过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深度访谈和对典型事件的分析,展现处于特殊制度背景下的珠三角区域管治新图景.研究表明,在政府所主导的珠三角"城市区域"重构中,对空间性的跨境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正成为实施管治最为重要的手段.正是通过空间,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权力才得以流通,管治目标才得以达成;同时,对空间管理权的争夺也重置了各层级政府的管理边界,并有可能进一步促进城市、区域和国家的政治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后半期以来,区域特别是城市区域重新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而区域管治作为应对一体化困境的新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盛行。本文以珠三角的跨行政边界基础设施建设案例为实证,通过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深度访谈和对典型事件的分析,展现处于特殊制度背景下的珠三角区域管治新图景。研究表明,在政府所主导的珠三角“城市区域”重构中,对空间性的跨境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正成为实施管治最为重要的手段。正是通过空间,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权力才得以流通,管治目标才得以达成;同时,对空间管理权的争夺也重置了各层级政府的管理边界,并有可能进一步促进城市、区域和国家的政治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随着人口、资本的快速流动,城市群地区跨界协调已经成为区域治理的现实话题。由行政分割带来的交通设施、生态环境、邻避设施等的跨界矛盾日益凸显,阻碍着区域整体发展,因而寻求行之有效的区域协调路径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江苏省若干跨界协调规划案例,在总结区域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跨界协调规划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区域治理新路径,规划具有行动性、过程性、政策性以及有限目标等特征,重点通过规划项目化运作来搭建横向对话平台,促进跨界项目的协调对接,实现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跨界发展与融合——港深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港深两地跨界城市发展与城市融合的进程。香港和深圳已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融合,制度层面上的融合也有一定的进展,但社会层面上的融合显著滞后。香港和深圳居民对边界另一边的对方缺乏充分认识。超过57%的香港和深圳居民不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另一个城市。超过四成的香港和深圳受访者认为价值观的差异是构建港深大都会的最主要的障碍。港深大都会的跨界社区尚未融合。香港和深圳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两地之间难以实现完全的融合。港深两地有必要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以提升两地城市竞争力与方便居民跨界居住与工作为出发点,推动城市跨界发展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徐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等跨界都市圈,日益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但在实践中,行政分割、恶性竞争等问题依然阻碍大都市圈经济的整合与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跨界都市圈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不足或滞后所致。本文在总结我国跨界都市圈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跨界都市圈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西方跨界区域规划经验,提出了我国跨界都市圈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一个以大都市区为主的地方政府多元化、复杂化的国家,但在其无序化的背后保持着区域治理的有序化和有效性。通过研究美国特区政府的运作模式发现,其跨界治理具有明显的有效性,具体而言,特别区能够提供区域性、专业化、多元化的公共服务,这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价值;特别区具有独立的政府特权,为独立自主地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特别区是美国协调地方政府横向关系的常规化制度安排。这些对我国大都市区的跨界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提出我国在行政区划不做大调整的前提下应尝试"跨界功能区"的实践探索,尤其是在长三角、京津唐等成熟区域率先设立跨界"特别规划区"的跨界治理新单元。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跨界规划实施的特点与问题基础上,结合广佛同城规划实施的探索,阐述了广佛同城规划实施保障的解决思路,指出跨界规划是一个长期协调的过程,要使其行之有效,单靠规划编制的手段是不足够的,必须在行政管理、技术、法制等各层面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共同搭建跨界规划实施协调平台,充分协调、解决跨界规划实施给各城市带来的利益冲突,有此基础,跨界规划方可成为协调各方利益分配、统一发展思路、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examines how structural economic change and recent population trends are affecting Victoria's provincial centres. It also reviews regional policy changes occurring overseas and in Australia and concludes that the days of big spending regional programs are over and are being replaced by State and Commonwealth Government policies that foster local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7.
宁夏建筑地域特色因现代建筑设计思潮的冲击而渐渐弱化,地域、民族特色与建筑设计如何结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直喻式、抽象式、隐喻式三种建筑设计方法对宁夏银川现代建筑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地域元素在宁夏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回应气候的地方建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扬 《新建筑》2006,(6):106-109
从气候文脉入手,研究了传统地方建筑中回应气候的技术措施以及它们在当代建筑中的创造性应用,指出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空间是一种资源,可以通过精心营造达到节能和创造宜人微气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形态的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武廷海 《城市规划》2002,26(4):18-22
总结了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等学科中有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形态的影响研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 :大型基础设施影响区域形态变化有着多重路径 ,进一步研究要注重区域空间形态变化的过程 ,要运用新技术、新观念以加强定量的与整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应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要求,以支撑区域格局优化和北京空间结构调整为导向,从三个方面提出北京交通发展模式的转变思路,即:①调整区域运输格局,推动“以北京为单核”向“京津石三枢纽、多节点”转变,相应优化调整北京枢纽功能;②主动谋划以轨道为主体,建立以北京为中心“圈-轴”式的空间与交通组织,提出多层次轨道系统布局思路;③构建与城市发展方向及区域衔接方向相匹配、与城市功能组织耦合布局的北京枢纽体系.基于新的交通发展模式,提出了适应区域新型网络结构的大北京空间结构优化建议,重点构筑CBD、中关村、金融街、丰台站-丽泽、大红门-南苑、通州副中心(通州站)等6大面向区域的功能辐射枢纽,形成通州新城、大兴新城、亦庄新城等3大区域联系轴线上功能集聚枢纽(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