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柔性路面结构参数反算的人工神经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传递矩阵的方法,计算出了柔性路面三层结构体系在辆对称荷载作用下,层间完全接触情况的表面弯沉值,利用计算数据训练了三层BP网络,从而得到了较精确的权值和阀值,再利用所得到的权值和阀值对柔性路面结构的模量和厚度进行了反算,并将反算值与实际值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该法速度快、精度高,除了反算模量外,还可反算路面结构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路面结构层厚度误差对模量反算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路面结构层厚度误差对模量反算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 .各层厚度误差对底基层模量反算结果影响较大 ,而对土基模量反算结果影响甚微 .当各结构层厚度误差控制在± 5 %以内时 ,可以使反算的各结构层模量误差不超过± 1 5 % .  相似文献   

3.
利用反分析的结果来评价路面结构的性能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将刚性路面简化为Winkler地基上的多块板系统,利用落锤式弯沉仪所测得的弯沉结果,并结合奇异值分解的基本理论,成功地解决了刚性路面的反分析问题.大量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反算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收敛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刚性路面的承载能力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路面结构是目前国际沥青路面界的研究热点,其中旧路回弹模量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取值变化范围很大,对路面结构力学有重要的影响.文章选取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选用标准荷载,建立三维有限元路面结构模型,分析旧路回弹模量参数变化时的力学响应.分析结果为设计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提供了力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反算土基回弹模量,利用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和冲击荷载沿路面结构下传扩散的特点,建立了路表变形响应与模量反算模型.通过层状弹性体系计算程序计算路表弯沉值,构建结构层参数与路表弯沉值之间一一对应的数据库,并基于此数据库建立了由路表弯沉盆反算土基回弹模量的回归模型.理论弯沉盆和实测弯沉盆反算的算例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反算程序差异不大.距离荷载中心较远位置处的路表变形响应只受到土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吉林通化试验路承载板试验结果,采用传递矩阵法编制了模量反算程序,对具有柔性基层(级配碎石)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级配碎石材料的模量进行了反算,并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的级配碎石材料的模量进行了对比,对沥青路面级配碎石材料设计参数取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路面结构是目前国际沥青路面界的研究热点,其中旧路回弹模量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取值变化范围很大,对路面结构力学有重要的影响.丈章选取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选用标准荷载,建立三维有限元路面结构模型,分析旧路回弹模量参数变化时的力学响应.分析结果为设计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提供了力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落锤式弯沉仪在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落锤式弯沉仪 (FWD)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路面弯沉检测设备 ,利用FWD检测弯沉盆数据能够反算路面结构层的模量 ,进而对路面状况作出评价 .在分析了FWD与传统弯沉检测设备贝克曼梁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和二者的线性相关性的基础上 ,利用基于系统识别原理的模量反算软件SIDMOD ,结合具体工程实际 ,探讨了通过FWD弯沉检测进行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应用技术 .实践表明 ,在道路施工期间 ,FWD弯沉检测技术结合路面结构层模量反算理论能够真实地反映道路实际施工质量 ,识别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或隐患的路段和结构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沥青灌注式半柔性复合路面中油石比对路用性能的影响,对灌注式半柔性复合路面结构进行高温稳定性能能试验、低温抗裂性能试验和抗水腐蚀性试验,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并通过分子模拟技术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油石比为2.7%时,灌注式半柔性复合混合料的性能最佳;根据灰色关联计算结果,油石比对灌注式半柔性复合路面结构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相对变形(PRD)、破坏拉伸应变、劈裂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比、劲度模量、综合稳定指数(C);通过分子模拟技术对沥青在不同Connolly半径下的扩散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在半柔性路面结构中随着油石比增大,路用性能逐渐增强,当沥青量达到某一范围时,路用性能不再增强。  相似文献   

10.
级配碎石基层材料设计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吉林通化试验路承载板试验结果,采用传递矩阵法编制了模量反算程序,对具有柔性基层(级配碎石)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级配碎石材料的模量进行了反算,并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的级配碎石材料的模量进行了对比,对沥青路面级配碎石材料设计参数取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以圆度误差测量为研究对象,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套用多种方法来对圆度误差测量的实验系统。本实验系统采用多种方法对回转类工件进行圆度误差测量,将得到的数据与泰勒圆度仪测得的圆度误差进行比对,验证了此实验系统的可行性。本实验系统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成果和科研效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以圆度误差测量为研究对象,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套用多种方法来对圆度误差测量的实验系统。本实验系统采用多种方法对回转类工件进行圆度误差测量,将得到的数据与泰勒圆度仪测得的圆度误差进行比对,验证了此实验系统的可行性。本实验系统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成果和科研效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近年来在电力工业企业中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践,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将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法与迭代法相结合,是使系统开发获得成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飞行器外形设计这一复杂的多目标问题,开展了相应的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采用系统分解法来降低大系统的复杂度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但是传统的系统分解法在处理多目标问题时通常是把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最后得到单一优化解。利用PARETO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基于PARETO的系统分解法来解决传统系统分解法使用中的这个问题,经过优化可以得到均匀分布的PARETO解集,便于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最后针对具体算例进行气动与隐身特性的综合优化设计,经过一轮优化后,所得到的一系列优化方案其气动和隐身性能都有较大提高,不仅达到了期望的设计要求,而且可以对该解集进行分析比较,以选择需要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三维目标电磁散射分析的矢量有限元-边界元(FEM-BEM)方法。通过构造内视法求解有限元-边界元方程组时系统矩阵的等价形式,分析了不同混合公式系统矩阵的条件数情况。分析显示,不同公式的系统矩阵条件数有很大不同,从而导致混合方法不同公式的稳定性情况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发电,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在传统随机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考虑随机激励下的多机电力系统的p阶稳定性。首先利用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和扩展等面积法将随机激励下的多机电力系统等效为双机系统,同时对等效模型以及原多机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将单机无穷大系统的p阶稳定性判据推广到多机系统的p阶稳定性。然后以四机两区系统为例,通过Euler-Maruyama数值方法对系统的功角、转速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等效转换前后系统的功角的概率密度函数曲线进行模拟,由于概率密度曲线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因此等效转换前后系统的p阶稳定性没有发生改变,从而可以将单机无穷大系统的p阶稳定性推广到多机系统的p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电力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振荡模式密集的现象,振荡模式密集将对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产生较大影响.利用摄动法,通过理论分析阐明了密集振模电力系统发生模态不稳定的机理,给出了判断模态不稳定的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模态不稳定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鉴于DSS中传统的数学方法在解决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广义方法的新概念.给出了广义方法的定义和分类,并设计了广义方法库系统的存贮结构和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格莱姆矩阵是反映线性系统结构特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时不变系统状态方程的分析,将指数矩阵精细积分法的关键思想,即加法定理和增量存储直接应用于格莱姆矩阵的求解,给出了格莱姆矩阵的具体计算方法,得到了其精确数值解.该求解方法不需要矩阵求逆运算,当系统矩阵奇异或不稳定时,均能高精度求解.最后通过两个数值算例的仿真,验证了以上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目的与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发展历程,即确定性评估、概率性评估和可靠性评估.进而从发、输、配电系统等角度分别综述了国内外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评估方法,最后展望了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发展方向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