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海绵城市自提出以来备受关注,作为源头减排建筑类型之一的新建海绵型小区的创建也尤为重要。本文以对新建项目的建设全过程巡检为基础,主要论述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新建海绵型小区中低影响开发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重点。希望对以后新建海绵型小区的建设提供参考,保证新建海绵型小区建成后实现有力发挥源头减排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正在迅猛开展,其建设效果尤其径流控制效果是衡量建设工作的首要标准,也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SWMM软件搭建北京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区内某小学的排水数值模型,根据其海绵改造方案进行海绵设施设置,并分别选取设计降雨和实测降雨进行模型模拟,以分析其海绵改造后的径流控制效果,以期为建筑小区类项目海绵改造径流控制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源头径流控制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含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对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雨水径流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等的作用不可或缺。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设施运行维护规程还不成熟,缺少相应的运行维护体系。为此对源头径流控制设施维护过程中关于责任分配、维护人员要求、维护要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海绵城市源头径流控制设施的健康长久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广,老旧小区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实现载体,直接关系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成败。因老旧小区存在较多的遗留问题,对老旧小区进行海绵城市改造,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的重点任务。在对老旧小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摸排的前提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人民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采用实用的技术手段、精心的施工组织、严格的验收流程,推进了老旧小区海绵改造的实施;同时配以有效的运维管理制度,确保了海绵设施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沈敏  王沛永  贾海花  阳烨 《风景园林》2020,27(10):85-9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是在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过程中源头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以西宁市试点区湟水花园为例,探讨在西北地区半干旱气候条件下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方法和技术,实现径流控制、削峰延时、环境提升等综合目标。利用地表组织径流雨水,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调蓄雨水,并局部结合管渠排水的方式,增加了小区雨水调蓄、传输、排水能力。在3年一遇2 h降雨条件下,小区2处雨水管网排出口流量值分别降低了44.07%、50.38%,峰值时间分别延迟了5、3 min,起到了一定的削峰延迟效果;在5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小区无内涝积水现象。同时,通过构建SWMM模型,以2018年全年连续降雨进行模拟,得出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2.5%,实现了设计目标要求;充分说明了湟水花园采用的改造方法成功有效,能够为今后西北半干旱地区老旧小区的海绵化改造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从海绵城市问题导向和景观环境全面提升的角度,对深圳已使用20多年的居住建筑小区——天健花园进行海绵化改造。在解决小区局部积水、地下室顶板渗漏等痛点问题的同时,改变场地径流组织,重塑景观格局,将海绵城市技术融入景观方案,通过三区立体海绵设施布局,赋予庭院雨水自然积存、滞、蓄、净化功能,形成丰富的雨趣文化。通过薄型下凹绿地和轻质透水铺装等技术创新,解决地下室顶板荷载限制下海绵设施设置问题。对雨水总排口的长期监测表明,改造后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从约17%提升至大于65%,是老旧小区宜居改造和海绵城市达标改造的一次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的提出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武汉市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首批试点城市之一,试点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雨洪控制效果未得到验证。笔者以武汉市青山某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SWMM建立海绵城市小区模型,针对汇水区的划分、海绵设施的定义、参数率定及模型验证、设计降雨的选择等方面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小区,海绵城市小区能够有效削减雨水年径流总量和典型场降雨的峰值流量、径流总量,但对洪峰迟滞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润玉园小区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应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对其进行雨水设施体系和中心湖的改造,从而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5%、SS控制率 45%、水体为地表水Ⅲ类水质的目标。此项设计中充分利用场地现状、当地材料、乡土植物等因素,综合构建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海绵系统,通过LID设施组合,如雨水花园、植草沟、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等,实现了8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排水防涝标准达标,满足水量控制、内涝防治、水质控制等要求。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设计流程和设计指引。针对天津市某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项目,按照笔者确定的技术路线进行海绵城市改造设计,并采用雨洪管理模型对海绵城市改造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模拟2年一遇120 min降雨分析后发现,实施海绵城市改造后的总径流量削减率可达到57.98%,径流峰值削减效果显著,LID设施发挥了较强的蓄水、滞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江靖 《市政技术》2020,(2):185-188,195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城市内涝、黑臭水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的海绵化改造技术能降低对已建城区的影响。以福建电信小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已建城区海绵化改造方案。针对改造要点,详细讨论了汇水分区设计方案,并且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控制率2项指标进行了核算。项目的成功实施为福州市已建城区海绵化改造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评价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果、积累海绵城市技术措施相关数据、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建设经验,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立了监测评价体系。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 51345—2018)的要求,以嘉兴市典型海绵改造小区烟波苑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合理的监测方案,有效监测其海绵改造后各项出流数据,计算监测期间该项目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同时利用监测数据对该项目DigitalWater排水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并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与排水模型模拟数据的双重分析,提高了项目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计算准确性及科学性,更好地支撑该项目的海绵改造效果定量化考核评估,并可为同类型小区海绵改造提供相关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以厦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内某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道路净、渗、蓄、缓排的系统建设模式,介绍了海绵型城市道路生物滞留设施、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透水结构以及附属设施的设计,并对改造设计条件下的城市道路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污染控制、渗透设施设计与排水防涝能力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该改造设计方案可满足海绵城市控制目标。另外,提出了海绵型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的相应措施,以期为城市道路海绵城市改造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北某市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解决水土流失、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干旱缺水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以该市某学校地块的海绵城市改造为例,介绍了黄土高原寒冷地区学校海绵城市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通过系统化方案梳理,以年径流总量控制为主要目标、兼顾污染控制和雨水资源化利用,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雨水回用和项目效益等多方面对学校海绵城市改造进行了分析,结合"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实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1%的目标,可为低影响开发技术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寒冷湿陷性黄土地区学校海绵城市改造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昆山市某高级中学为例,对校园海绵化改造系统方案进行了研究。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校园场地分区的海绵化改造策略,根据场地绿化、竖向等条件,结合景观需求合理确定汇水区径流组织形式,将校园分为分散式源头处理区、蓄水池收集处理区、生态湿地处理区,详细布置生物滞留池、蓄水池、生态湿地等海绵设施。同时,采用SWMM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校核,结果表明,校园海绵化改造方案合理可行,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提高了项目规划设计科学性,也为其他校园海绵化改造项目的方案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是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老旧小区作为海绵城市控制目标的重要实现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如何将已建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提标改造,并与海绵社区建设相结合已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对老旧小区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中的设计要点。以上海某老旧小区为例,介绍实际改造中的要点,以期对其他上海地区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方案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海绵城市的水分特征与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提出了对雨水径流的源头实施减控、建立滞流量控制设施的调控系统、健全组织机构等海绵城市的建设路径,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相似文献   

17.
何海静 《中国市政工程》2016,(4):46-49,55,103
应用海绵城市规划系统,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总体目标,得出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在城市用地现状基础上,结合临沂市火车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筛选各种不同用地类型适宜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对径流控制率进行目标分解,提出详细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方案可为旧城改造中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海绵城市建设中,对于一些建设年代较新、绿地率低、地下空间开发比例较高的小区,要实现其年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要求,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住建部倡导通过项目周边的绿地公园等的改造协调控制这些小区的雨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到部门协调、设计协调、项目统筹审查等问题。本文结合鹤壁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案例和实践尝试,探讨了这种跨地块雨水协调控制机制的实现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同类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北方某城市的典型易涝区域整治项目为例,介绍了系统化方案的编制方法和实施效果。首先从汇水分区的尺度分析内涝积水成因,然后根据目标要求制定汇水分区优化、源头减排系统改造、排水管渠系统改造、排涝除险系统建设相结合的系统化方案,并建立排水模型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在案例项目中,通过局部排水管线调整将汇水分区范围减少约24%;通过小区和道路海绵化改造,实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70%、年SS削减率不小于60%的目标要求,同时显著降低了径流峰值;通过雨水管渠提标改造将管渠排放标准提高到2年一遇;通过在人行道设置多处超标径流入河(绿地)通道,提高了排涝能力和调蓄能力,达到了3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该系统化方案通过雨水径流的合理组织和排水防涝设施系统改造建设,在消除城市内涝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景观提升和地下水涵养等多重目标,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厦门市实施了大量建筑小区的海绵城市建设,但许多建筑小区存在景观效果不佳、海绵设施功能发挥不理想等问题。根据现状调研情况,分析了建筑小区海绵城市理念落实不足、与景观设计相冲突、海绵设施设计不合理等现象及原因。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融合原则和管控流程,强调从方案设计进行把控,全过程指导并监管项目施工。在海绵设施层面,对生物滞留设施、屋顶绿化、透水铺装、辅助调蓄设施、植物选型提出了优化思路,并提供优秀的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融合案例,以期为其他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