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经甲醛鞣制的皮革在不同条件下存放时,革内甲醛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存放时间、存放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空气流通状况对革内甲醛含量均有影响,革坯的pH值对革内甲醛含量无明显影响。环境条件对革内甲醛含量的影响,主要源于其对革坯内未牢固结合甲醛的水解反应的影响,及对游离甲醛挥发释放的影响。合理地控制存放条件,如延长存放时间(〉20d)、提高存放温度(30~40%)、提高存放环境的相对湿度(〉75%)以及在空气流通环境下存放,可以显著降低革坯的甲醛含量。  相似文献   

2.
将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NH2-HBP)应用在绵羊服装革除醛工艺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对NH2-HBP的加入用量和作用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NH2-HBP加入用量为4%,作用时间为20 min时,坯革的游离甲醛含量由649.23 mg/kg减少至111.473 mg/kg,减少了82.83%。同时也检测了NH2-HBP在本工艺条件下对坯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NH2-HBP的加入可以改善坯革的增厚率,提高其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的条件下,毛皮在水中与在空气中存放,甲醛含量的变化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毛皮,在水的作用下,甲醛含量均会显著提高。但受毛皮鞣制工艺以及除醛剂的影响,不同的毛皮甲醛含量的最高值变化随温度变化趋势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选用改性戊二醛GTW45、脂肪醛PF、双氰胺RS以及三聚氰胺AR对绵羊蓝湿革进行复鞣,通过考察复鞣后革坯的收缩温度、填充增厚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和游离甲醛含量,对复鞣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上复鞣剂的补充鞣制作用不明显,收缩温度提升有限;三聚氰胺AR有很好的填充增厚作用,增厚率为69.64%;改性戊二醛GTW45有很好的增强作用,经其复鞣后革坯的撕裂强度可达57.37 N/mm,抗张强度可达9.10 N/mm2;以上复鞣剂复鞣后革坯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均较高(100 mg/kg),脂肪醛PF复鞣后的甲醛含量最高,达228.99 mg/kg。要安全使用以上复鞣剂,需注意甲醛的控制和去除。  相似文献   

5.
在制革生产中,常用的干燥方式是对流干燥和传导干燥。所以,影响湿坯革干燥的因素主要是温度、空气的湿度、流速、气压等。此外,湿坯革的状态,如坯革前处理、厚薄、水分含量以及坯革内所含吸湿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如糖类非鞣质、甘油及硫酸化油)。  相似文献   

6.
蛋白鞣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对铬革屑水解后的残渣--铬泥的利用进行了研究,采用碱水解和酶水解的方法将铬泥进一步水解提取胶原蛋白,用甲醛对胶原蛋白进行改性制备蛋白鞣剂回用于制革生产中,实验结果表明,用12%的甲醛(以胶原重计)改性得到的蛋白鞣剂用于猪皮鞣制,坯革收缩温度可达85℃,其填充性能好,且革坯色白,存放过程中基本不变色。  相似文献   

7.
不同贮存温度下龙头鱼和蓝鳕中甲醛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永芳  周德庆  王智 《食品科技》2006,31(7):107-110
将两种海水鱼在25℃、4℃和-20℃不同温度下存放,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取样测定甲醛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25℃和4℃存放的鱼肉样品甲醛含量明显下降,而且25℃存放的样品甲醛含量下降速度比4℃快的多;-20℃存放的鱼肉样品甲醛含量在8个月内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前2个月上升最快,从2个月到6个月,甲醛含量仍然呈上升趋势,但速度减缓,6个月后,甲醛含量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把已知游离甲醛含量的甲醛鞣制的白色兔毛皮置于四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对其甲醛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对甲醛鞣制的毛皮成品所含的游离甲醛的挥发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在光线良好,空气流通顺畅的环境条件下,毛皮成品中游离甲醛的挥发速率大,挥发率高;在相对密闭,甲醛浓度含量过高的环境条件下,毛皮成品会吸附空气中所含的游离甲醛,使得自身的甲醛含量变大。参照这一结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用的甲醛鞣制的毛皮制品,不应该一直放在密闭的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自制"竹炭革"对甲醛的吸附性和脱附性能。包括吸附温度、甲醛浓度对吸附平衡时间和平衡吸附量的影响;"竹炭革"用量对比吸附量和总吸附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竹炭革"不仅本身不含甲醛,而且对甲醛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吸附后的甲醛易脱附,温度越高,其脱附效率越高。用一定量的"竹炭革"对汽车内的甲醛进行实用性吸附,取得较好的吸附效果。因此,"竹炭革"不仅具有皮革的功能,同时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有去除功效。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制的CO2超临界流体制革设备,考察了CO2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条件下的铬鞣因素:初始pH值和温度的影响。通过对各实验条件下坯革的收缩温度、铬含量、铬的渗透以及革坯的状态等进行评价鞣制效果,得到了在CO2超临界流体条件下的铬鞣的最佳初始pH值为3.5,最佳鞣制温度为34℃。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生物基醛鞣剂(BAT)鞣制坯革的物理性能,以双醛海藻酸钠(DSA)鞣制白湿革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非铬金属鞣剂(硫酸锆、硫酸钛、硫酸铝)对DSA鞣制白湿革的复鞣性能。结果表明:3种复鞣革坯的收缩温度较DSA鞣制白湿革降低了5~10℃,但粒面平细、毛孔清晰;在较低用量下(不超过1%,以金属氧化物质量计),坯革的力学强度、柔软度和延伸性均得以提高。在3种鞣剂中,硫酸铝对坯革物理性能的增强效果最好,在0.5%的用量下即可大幅提高坯革的力学强度,并显著改善其柔软度和延伸性。因此,可在适宜条件下采用硫酸铝对DSA鞣制白湿革进行复鞣以制备具有更高物性的无铬皮革。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分光光度法考察样品存放条件对甲醛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样品在相同存放条件下的甲醛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氧化海藻酸钠(OSA)鞣制牛皮的条件,并与有机膦盐、TWT和戊二醛的鞣制性能进行了对比。在优化条件下,OSA鞣制白湿革的收缩温度达到85℃以上,纤维分散程度高,色白且粒面平细。OSA鞣制白湿革的等电点为4.71,低于有机膦盐和TWT鞣制白湿革(5.04和5.05),这使得其对染整材料的吸收率也稍低,但仍达到了90%左右,而其染色均匀性较好。作为一种不含游离甲醛的有机鞣剂,OSA鞣制坯革的综合物理、感官性能略优于其他有机鞣坯革。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氧化海藻酸钠(OSA)鞣制牛皮的条件,并与有机膦盐、TWT和戊二醛的鞣制性能进行了对比。在优化条件下,OSA鞣制白湿革的收缩温度达到85℃以上,纤维分散程度高,色白且粒面平细。OSA鞣制白湿革的等电点为4.71,低于有机膦盐和TWT鞣制白湿革(5.04和5.05),这使得其对染整材料的吸收率也稍低,但仍达到了90%左右,而其染色均匀性较好。作为一种不含游离甲醛的有机鞣剂,OSA鞣制坯革的综合物理、感官性能略优于其他有机鞣坯革。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条件下不同铬鞣条件坯革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对比了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SCF-CO2)条件下及常规条件下浸酸铬鞣、不浸酸铬鞣,及其所得坯革中铬的分布,得革率、坯革厚度以及油脂和孔率等变化情况,得出了在SCF-CO2条件下不浸酸铬鞣是可行的,其坯革面积得率比常规不浸酸铬鞣提高了4.09%;不仅如此,SCF-CO2条件下浸酸铬鞣坯革中的铬分布和孔率,比常规铬鞣所得坯革均有提高,铬在坯革中的分布均匀度几乎提高了3倍,孔率提高了1.27倍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坯革的收缩温度(Ts)和感观的测定,考察了自制的改性纤维素鞣剂的用量、鞣制温度、pH和时间对其鞣制效应的影响,确定了该改性纤维素作为主鞣剂时的最佳应用工艺参数,即:用量25%、温度30℃、鞣制初始pH4.5、终点pH7、鞣制总时间10h.该鞣剂具有一定的鞣革性能,能使坯革的Ts提高20.8℃,坯革色浅,粒面平细,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和丰满度.  相似文献   

17.
将有机酸蒙囿铝配合物鞣剂(HET)用于少铬鞣制工艺中,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铬铝结合鞣制、鞣剂的用量及鞣革工艺条件进行系统考察。从坯革的收缩温度、废鞣液铬含量和坯革物理性能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铬铝结合鞣的影响。结果表明:HET的用量对废鞣液铬含量影响效果明显;采用最佳铬铝结合鞣工艺可节约铬鞣剂44%,废鞣液中铬含量在500mg/L以下。鞣制的革坯柔软丰满,经复鞣加脂后,革身柔软丰满有弹性;其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满足鞋面革要求;成革中六价铬小于3.0mg/kg。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铬鞣剂用量、加脂剂和复鞣剂的种类及干燥温度对坯革中六价铬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铬鞣剂用量越大,坯革中六价铬的含量越高;加脂剂对坯革中六价铬含量的影响很大,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加脂剂有利于六价铬的形成;不同类型的复鞣剂抑制皮革中六价铬生成的效果不同,栲胶的抑制效果最好;干燥温度对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有显著影响,干燥温度越高,皮革中六价铬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9.
就有机酸蒙囿铝配合物鞣剂(HET)和铬鞣剂用量及初鞣pH等因素,对HET-铬结合鞣坯革状态、收缩温度以及废液铬含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少铬鞣时HET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HET-铬结合鞣最佳鞣制工艺为:初鞣pH 3.5~3.6、HET用量3%、铬鞣剂用量4%,所得坯革粒面细致、革身丰满、部位差小,收缩温度达95℃。HET的加入可改善坯革粒面细致性,提高初鞣pH。在该结合鞣工艺中,铬鞣剂用量仅为常规用量的50%,废鞣液铬含量降低至130 mg/L,较常规铬鞣减少84%,坯革中六价铬含量仅为0.45 mg/kg;经复鞣加脂后坯革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及规定负荷伸长率满足鞋面革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用氙灯光源代替太阳光来模拟光老化对无铬鞣革内部结构稳定性的研究,以光照后萃取液中游离甲醛、单宁、苯酚和丙烯酰胺的含量变化,来表征其光照稳定性。试验设定温度50℃,湿度50%,辐照度800W/m2,分别光照0、30、60、90、120、150和180h,后将各对应光照时间的样品进行测量分析,试验发现,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游离甲醛含量降低,单宁和苯酚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烯酰胺含量几乎为零,且样品经一段时间的光照后,革样的表面色度逐渐变浅。由此可以得出,无铬鞣革在光照下,其革内结构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