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本文对目前国内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物理及材料科学类课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96%的高校开设了物理及材料科学类的课程,作为必修课的高校有64%,使用通用教材的高校有78%,认为开设此类课程有必要性的高校有95%,认为对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有作用的高校为100%,从而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专业规范和发展战略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2.
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培养宽口径和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学校特色,探讨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通过实验内容革新和建立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创新实验基地,探讨将科研课题的内容转化为专业实验教学的实验项目,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工程光学"教学改革初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光学"课程讲述了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的基本理论,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工程光学"具有抽象性强和枯燥乏味等特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且"工程光学"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侧重于对实际光学问题的解释。根据该课程特色,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探讨了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并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器件物理"是微电子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联系半导体物理和集成电路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教育背景下,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教学模式可以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实现理论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信学报》2008,29(12)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1958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学院前身为原自动控制系、自动化工程系。学院现设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微电子学7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名牌专业”。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有源器件和无源元件是构成各种集成电路的基本要素,其中半导体有源器件是决定集成电路性能的核心元件,"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针对学生专业基础薄弱、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纯理论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构建系统知识框架、探索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模式、建设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等改革措施.通过以上措施夯实学生微电子专业基础,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通信学报》2006,27(7):F0003-F0003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于1998年.设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通信工程系、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电子工程系4个系及1个实验中心和1个新技术研究所;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专业)、通信工程(省级重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8.
《通信学报》2005,26(7):F0002-F0002
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是在1984年原煤炭高校中第一个建立的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在校学生近2600名,其中研究生100余名。经过2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教师队伍年富力强,大部分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20多人。通过与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5个IT企业的密切合作,建立了一流的通信系统与网络技术实验室,成立了煤炭专用通信网试验…  相似文献   

9.
《电子科技》2010,23(8):109-1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等4个硕士授权专业;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博士授权专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为例,介绍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新专业教学实验室的探索经验。领导重视是保证,合理定位、科学决策、统筹规划是关键,围绕学科特色力求实效。其建设经验对一般院校新专业实验室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智能建筑技术是由多个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技术,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智能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尚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和方法.本文从智能建筑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入手,分析了该领域人才培养的现状.然后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基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智能建筑专业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培养方法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大学本科电气信息类专业,必须立足于实践,将最新的技术成果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是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当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工程实践、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电子科技活动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进行论证,并对实践教学的新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新模式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着重论述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方向设置、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在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建设电气类专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既是理论基础也是实践基础,对电气电子信息领域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中外合作UC电气专业的“Electronics”系列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体系,展示了 “理论课程重基础,以实践课程深化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通过PB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电子电路知识体系的教学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5.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实践创新人才。本文在分析电子科学与技术自身专业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结合三个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基础平台+专业实验链+实践创新平台"为架构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注重专业规范教学,同时便于发挥自身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结合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探索并梳理出"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理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模式及设置程序。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结构,构建了实现这些能力结构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电子类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我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联合的培养模式,目的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设置可供选择的专业方向模块,这些模块与研究生教育专业的二级学科和我系特色科研方向相吻合,符合学科发展规律。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进行柔性培养电子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光电子技术"课程教改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课教学环节是理工科大学的重要教学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专业课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体现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专业技术的应用.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跟踪反映一些国内外的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为此,笔者结合我校"光电子技术"重点课程的建设计划,从课程内容的安排、科技论坛的组织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现整理出来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