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不同类型用水的特点,采取重点调查、分类统计、以点推面的原则,较全面地统计分析了黄河流域片工业与生活用水规律、发展过程及现状。黄河流域片工业与生活用水量1989年已达到86亿m^3,按1985-1989年用水发展水平,预测2000年工业与生活需水量将达到257亿m^3,水源紧缺,工农业用水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降低用水指标,提高用水效益,开源与节流并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水供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是根据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要求进行编制的。根据该成果,我国现状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到5600亿m^3以上,水开发利用率达19%。预计到2010年全国总需水量6600亿~6900亿m^3,总供水量6400亿~6700亿m^3,缺水170亿~300亿m^3。  相似文献   

3.
图们江地区水资源开发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们江地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50.9亿m^3,地下水资源量12.14亿m^3。目前,流域开发利用程度为17%,流域总体上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各支流不平衡,通过对该地区需水量的预测,分析了图们江地区水资源开发趋势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灌溉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水量供需平衡状况分析,估算出全省典型年水稻总净灌溉需水量为103.9亿m^3,旱作物为28.94亿m^3,总计132.84亿m^3,占地表可供水量的80.6%,由此得出结论,我省水的供需矛盾突出,节水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引滦入唐输水工程由引滦入还输水工程、邱庄水库枢纽工程和引还入陡输水工程三部分组成,是国家为解决唐山城市工农业用水兴建的综合性跨流域供水工程。引滦入唐工程以大黑汀水库引滦分水枢纽闸为起点,经引滦入还输水工程使滦河水进入还乡河,实现第一次跨流域供水;经邱庄水库调蓄后,滦河水再经引入陡输水工程进入陡河水库,实现第二次跨流域供水。 1989年引滦入唐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截至1998年已累计跨流域供水20.48亿m3,其中城市供水5.71亿m3,为陡河、还乡河下游农业供水14.77亿m3,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6.
湟水流域蚕豆需水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海省湟不流域中、上游地区蚕豆的全生育期需水量、需水规律、需水强度以及产量的试验分析表明,在一定的产量水平条件下,畦灌需水量4500-5250m^3/hm^2,水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若再提高产量,则主要取准地土壤肥力、作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忻州地区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组成部分,到2000年P=50%和P=75%,分别缺水1.41亿m^3和2.49亿m^3,滹沱河南庄区域来水稳定水,水质发,济胜桥==南庄区间实测年径流值3.08亿元m^3,最枯年份年径流1.3亿m^3,通过来水,供水保护分析基本满足所引水1亿m^3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充分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水河流之一--雅砻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流域各河段不同水平年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和预测,论证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雅砻江调水入黄河的可行性及可调水量规模。分析认为从雅砻江调水45亿m^3人黄河是可行的,对流域用水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弯暖将对海河流域未来水资源产生不利影响。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将分别减少约30亿m^3和20亿m^3,水资源更趋匮乏;农业灌溉用水量将增加约60亿m^3,保证率P=75%干旱年的供水量将减少约25亿m^3,缺水量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85亿m^3,隐伏着更为严重的缺水潜势。水资源规划和未来水资源的方略安排,要研究其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开展超前的适应性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总被引:61,自引:6,他引:55  
《中国水利》2000,(8):5-17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按1997年人口统计,人均水资源量为2230m^3,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m^3。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m^3为用水紧的国家,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不足、对黄河客水依靠程度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通过建设滨海骨干生态河道、完善灌区灌排干支渠、增设必要蓄水设施、构建生态水网等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初步估算黄河以北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可达22 390万m3/a,黄河以南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可达14550万m3/a,这部分水经深度处理后可作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补水水源或当地工农业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12.
山西大水网是解决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用水需求和应对特大干旱而提出的一项战略规划,其总体架构为两纵十横,以山西纵贯南北的黄河北干流和汾河两条天然河道为主线,以覆盖全省六大盆地和11个中心城市的十大供水体系为主骨架。供水区包括91个县(市、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2%,受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4%,GDP占全省的88%。到2015年,大水网基本建成后,全省总供水能力达到91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37亿m^3,提引黄河水24亿m^3,地下水供水量将压减到30亿m^3,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应对特大干旱能力加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张会言  谢宝萍 《人民黄河》1999,21(2):29-31,37
根据黄河供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水资源利用现状,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和有关政策,结合流域内和下游沿黄地区的土地与矿产资源条件,对2010年和2030年水平黄河供水地区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论述了黄河供水地区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程度,为国家决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上马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天津滨海平原水库普遍存在的水质咸化问题,以北大港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方法,识别了北大港水库不同季节水质咸化垂直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水库水质咸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电导率、氯离子和总溶解性固体(TDS)等代表性咸化指标来看,相对于引黄水,水库水各站点均存在咸化现象,并且出库口水质咸化程度明显高于进水口;不同站点电导率、氯离子浓度和总溶解性固体(TDS)值分别为867.5μS/cm、0.41g/L和1.46g/L,水体呈弱碱性;北大港水库水质咸化程度有季节性变化,为夏季略高于春季;水库各站点氯离子浓度和TDS值垂向上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不明显;而电导率则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变化明显。研究还发现,水库水质咸化受土壤含盐量、温度和混合作用的影响:从各站点水平分布来看,越靠近海岸线土壤含盐量越高,水质咸化现象越严重;温度的升高会影响底泥盐分的释放,温度越高,底泥中Cl-越容易释放;引黄水进入水库后,水库水体垂向发生了混合作用,导致氯离子和TDS垂向方向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5.
1997年汛前,黄河河防部门为保证安全度汛,做了一系列防汛保安工作,如加强水毁工程修复和度汛工程建设、加大了河道清障力度、修订各项防洪预案及注重黄河防汛宣传等。8月4日花园口站出现4020m^3/s洪峰流量,8月6日洪水安全入海。地淤积1997年黄河中下游地区以了1951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特大干旱,利津站全年断流13交累计断流226d。在黄河防部的安排部署及沿黄各省的配合下,实施4次向黄河下游大规  相似文献   

16.
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Zhang  X. W.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2002,16(3):239-261
The water resource issue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blemsthat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ill face this century, and one which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by public and government for several years. Water authorities will face great challenges in meeting the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and providing more water for growing populations,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In order toevaluat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water resource system inthe study area, an object-oriented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has been used to develop a model for the water resourcessystem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hich is referred to asthe Water Resources System Dynamics (WRSD) model. It hasbeen developed for simulating a water resource system andcaptur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 of the main elements affectingwater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 study area. For thebusiness-as-usual (BaU) scenario, the water demands in theYellow River basin are estimated 50.9, 56.5, and 59.5billion m3 for 2010, 2020, and 2030. The existing andpotential water supplies from surface water, aquifers andtreated waste-water are estimated, and potential waterdemands for domestic,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uses areprojected. Various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scenarios havethen been explored by changing variables and parameters,and the sustainability index of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isestimated for different sub-regions over various periods.  相似文献   

17.
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对下游河道行洪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东省东明县高村河段在黄河下游河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世纪90年代,由于黄河下游持续小水高沙,低水期延长,主槽发生严重的淤积,河道行洪能力明显下降.2002年以来,黄河水利委员会通过小浪底水库进行了三次调水调沙试验,使该河段主河槽泥沙得到有效的冲刷,仅2003年5月至12月,山东河道(高村至汊2)主槽冲刷就达11756万m3,冲刷厚度0.23m,行洪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量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入水量前后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2020年调水40亿m^3,2030年调水100亿m^3,2050年调水190亿m^34进行了分配研究,提出了重点水资源利用的水源工程和不同调水量的受水区范围,并建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第一期工程应加快前期工作步伐,尽快实施以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的工作,全流域有1/3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现,治理保持面积达15.38万km^2,其中建设基本农田516.97万hm^2,造林种植1021.3万hm^2,还修建了大量治沟骨干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和小型水保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沙,促进了流域经济发展,截至1995年底止,黄河流域水措施共增粮食621.49亿kg,果品250.73亿kg  相似文献   

20.
黄河调水调沙以来山东引黄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黄河调水调沙以来山东段河道来水及引水条件的分析,认为影响山东省引黄闸引水的主要因素是黄河用水需求量的增大、河道来水量的减少和渠道的淤积,河道刷深也对部分引黄闸引水有影响。提出保障引黄灌溉与供水的对策:在工程措施上,应及时清除闸前和闸后渠道淤积泥沙、稳定河势、建设提水泵站、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平原水库建设;在管理措施上,应加大山东段黄河引水期的下泄流量,实施水量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加强对灌区尾水和其他水资源的利用等;在政策措施上,应出台有关平原水库建设的政策、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法制建设、理顺灌区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