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无线自组网中多址接入协议对网络性能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特点,重点研究了无线自组网多址接入协议层信道接入技术,分析了现有的主要的无线自组网多址接入协议.基于CSMA/CA信道接入协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中小型无线自组网多址接入协议.改进的无线自组网多址协议采用控制信道和接入信道分离设计,改善了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和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多数自组网Qos路由协议只支持单个QoS参数,支持多个QoS参数的却很少,对自组网QoS路由协议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组网Qos路由协议(GAQR),使用了两个QoS参数.通过仿真实验表明,GAQR协议在分组传输率和时延上性能比Q-AODV协议优越.  相似文献   

3.
为了协调服务发现技术的性能和开销,提出柔性转发概率概念及柔性转发概率无线自组网服务发现协议FFPSDP.OPNET仿真结果表明,FFPSDP能在保持协议性能无明显恶化的同时,显著减少数据包的发送量,使协议性能开销比提高1倍以上.该协议适用于节点密度不太小,服务节点较多,服务需求包跳跃距离较大,节点移动速度不太高的场景中.是无线自组网服务发现技术的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短波自组网通信中的3种路由协议,重点研究了基于路由表的路由协议,并设计实现了基于路由表的短波自组网。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路由表的路由协议适用于短波自组网.同时可提高短波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无线自组网环境下TCP协议的数据吞吐量,仿真并分析了无线自组网TCP数据流拥塞丢包数与队列长度和发送窗口大小的关系,在已有无线自组网链路吞吐量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演算理论推导了保证数据流拥塞丢包率为零的TCP发送窗口上限WThreah;基于WThreah的改进协议TCP-WThreah能在拥塞窗口上限范围内准确判断丢包为非拥塞丢包,有效避免TCP误启动拥塞控制机制,在拓扑形式确定的无线多跳网络环境下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6.
针对分析模型和仿真模型研究车载自组网IEEE 802.11p广播模式网络性能存在的不足,采用层次随机着色Petri网( HSCPN,hierarchical stochastic colored Petri net)对协议的媒体访问控制层进行建模,模型着重描述了消息的产生、重传、退避和虚拟碰撞的过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网络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优先级队列的消息具有较小的时延和时延抖动. HSCPN建模方法的采用可直观地了解协议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协议的改进,并可为车载自组网的部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机器人自组网群组运动控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机器人自组网运动控制模型无法真实反映机器人运动规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群组运动控制模型(groupmovementcontr01model,GMCM)。该模型基于机器人通用运动学模型,采用群组控制算法,对传统群组随机运动模型——参考点群组运动模型(referencepointgroupmobility,RPGM)进行修改,可描述机器人编队解散和集合的运动状态,满足群组分割与合并的需求。进一步实现GMCM模型,并基于GMCM,RPGM,DRGM模型对机器人自组网路由协议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GMCM模型仿真时协议性能有所降低,较为真实地模拟了机器人编队运动,对机器人自组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车载自组网能有效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安全信息传输是车载自组网最为重要的部分,安全信息快速、可靠传输需要设计有效的MAC协议。介绍VANET安全信息分类及相应MAC协议设计需求。对现有交通安全信息传输的MAC协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网络可靠性是网络性能评估指标的一个方面,对于网络系统级的性能评估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构建随时间变化的表征网络节点连通性状态的关联矩阵,在节点故障和移动性变化的情况下,对自组网网络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提供了一种自组网可靠性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大量的随机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验证自组网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移动自组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采用的先入先出(FIFO)队列容易出现队头阻塞现象,影响后续到其他目的地的分组的发送。本文在功率控制多址接入协议(PCMA)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队头阻塞的PCMA+协议。大量仿真结果表明,PCMA+协议相对于采用FIFO队列的PCMA协议在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快速以太局网中分布式并行服务器通信特点和对网络协议栈的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操作系统传输协议。该协议在维持通用编程接口的同时,精简网络协议栈底层的冗余操作,减少操作系统干预和协议自维护开销。在8个节点的服务器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分布式操作系统传输协议获得比用户数据报协议更小的往返延迟和系统开销,应用环境下有约20%的增益,能有力地支持系统扩展和大并发访问服务。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声传感器网络长时延和高能耗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距离门限的自适应路由协议ARBDT(Adaptive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Distance Threshold)。该协议采用单路径逐跳信息传输方式,节省了路由开销;同时根据网络密集程度自适应地调整距离门限,抑制了冗余节点的回应,降低了控制包冲突的概率,使发送节点能快速获取转发节点。仿真结果表明,与SBR(Sector-Based Routing)协议相比,ARBDT协议能缩短时延,降低网络能耗,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移动社会网络是一种具有间歇连通特性的延迟容忍网络,因此路由具有挑战性.同时移动社会网络具有一定的社会结构特征,节点的社会行为具有一定规律性.利用网络节点的访问地点偏好性而形成的城市热点区域以及节点移动的规律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区的网络路由协议HRP.HRP协议在进行数据路由时依据节点对区域访问的频度,区域访问频度越高的节点活跃度越强,因此有更高的概率遇到目标节点.实验结果表明,HRP协议的平均数据传输成功率比BUBBLE协议的约高10%,而平均数据传输次数则比其约少30%,获得了较好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缓解区块链中不断膨胀的状态数据给节点带来的存储压力,针对以比特币为代表的UTXO模型区块链,提出基于双RSA累加器的无状态交易验证方案.该方案利用固定大小的密码学承诺取代状态数据,在保证节点能够独立验证交易的基础上,大幅降低本地存储.基于RSA累加器的特性,利用2次高效的添加操作替换了复杂的删除操作,以较少的通信开销为代价,大幅降低系统的计算开销,保证交易验证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区块链拥有较高的节点存储压缩率,相比于其他无状态方案拥有固定的额外通信开销及较高的交易验证效率.  相似文献   

15.
Ad hoc网络中现有的预测路由协议在路由失效前提前修复路由却增大了路由开销.针对路由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并结合两种路由维护方式的预测辅助路由协议.协议中的每个节点都可能发起路由维护,根据节点在路由中的位置选择对应的路由维护方式;根据网络中节点移动特性与网络规模计算节点判决路由失效的能量阈值,确定是否发起路由维护.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在保证网络可靠性的基础上比传统预测算法降低了3% ~5%的网络路由开销,尤其适用于节点数目较多且移动速度较慢的网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时隙分配中的预留冲突和网络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海上无线环境的高效分布式动态按需TDMA时隙分配协议——DRSA(on-demand random slot assignment protocol).该协议可以根据网络节点自身的业务负载情况,在两跳范围内随机地为各节点分配时隙资源,且在分配时隙的过程中无需任何有关具体网络拓扑结构的先验信息.模型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拥挤网络环境下DRSA协议仍然能够保证信息时隙的有效分配,使得网络以较高效率运行;对于因节点移动、业务分布变化而引起的网络环境及网络规模变化,DRSA协议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健壮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Ad Hoc路由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Ad Hoc网络的路由算法GLFCFR(Greedy and Local FiniteClose Face Routing),该算法以RNG(Relative Neighborhood Graph)图作为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利用节点中存储的邻节点位置信息和网络局部有限闭平面上的节点位置信息实现了数据分组的转发.随着网络中节点数的增加以及节点移动性的增强,该路由算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通过仿真可看出GLFCFR算法在路由分组开销和数据分组的成功传输率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具有组移动模型的移动Ad hoc网络,分析了传统LANMAR分层路由协议的原理。以LANMAR协议为基础,设计了能够满足上述移动Ad hoc网络要求的包含骨干网节点的物理分层网络体系结构,包括信道设置及接入方法,形成了一种指定群首的分层(DC-LANMAR)路由协议。该指定群首安装了更强大的通信设备,使用高性能的骨干网链路进行群间通信来减少路由的跳数。通过计算机仿真比较了LANMAR和DC-LANMAR协议的主要性能,证实了DC-LANMAR协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移动Ad hoc网络是移动节点动态临时组建的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一直是Ad hoc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使用网络模拟器NS-2,设定特定的仿真环境,在不同节点密度、节点移动性、网络负载条件下,对Ad hoc网络路由协议DSR、DSDV、AODV、TORA的分组投递率、路由负荷、端到端延时等性能进行了详细比较与分析,给出了性能曲线并阐明各协议的特性与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20.
Wireless sensor nodes have the advantage of being low-cost, easily deployed and of good mobility. If deployed in an underground mine with existing underground transmission systems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an improve the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To get good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for 2.4 GHz wireless sensor nodes at the working face we calculated the reflection propertie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from a fiat metal plate. Using the cascade impedance method (CIM), we studied transmission attenuation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to actual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ive transmission distance of 2.4 GHz wireless sensor nodes meets the stipulations of the ZigBee protoc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