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2019年重庆市水果类监督抽检结果, 分析新鲜水果类食品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风险。 方法 整理汇总了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发布的44个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 提取食用农产品中新鲜水果类的数据, 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重庆市共抽检了3785批次水果类食用农产品, 包括了29个水果品种。不合格数37批次, 不合格率为0.98%, 包含柑、橘,香蕉,苹果。柑、橘不合格率为2.08%, 不合格项目是丙溴磷; 香蕉不合格率为15.98%, 不合格项目是吡唑醚菌酯; 苹果不合格率为0.11%, 不合格项目是敌敌畏。其余水果品种未发现不合格样品。结论 2019年重庆市水果类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良好, 但应警惕柑、橘水果中的丙溴磷和香蕉中的吡唑醚菌酯的违规使用。  相似文献   

2.
2017年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统计分析全国各省,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总局官网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公告的信息,整理出了2017年我国抽检的各类食品的不合格情况,重点对不合格率较高和问题比较集中的食品品种进行了分析,并对引起食品不合格的项目进行了统计和归类分析,为食品安全精准监管和靶向抽检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结果表明:2017年我国共抽检34大类(包括餐饮食品和食用农产品)460859批次食品,其中不合格食品9713批次,不合格率2.11%,出现的不合格项目共251项。看来食品安全整体形势稳中趋好。不合格产品主要来源于流通环节的农贸市场和小、微型加工企业。不合格率排在前10位的食品种类依次是方便食品、冷冻饮品、饮料、酒类、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水果制品、蔬菜制品和餐饮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污染仍是导致我国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21—2022年我国口罩监督抽查的不合格数据作为依据,对我国口罩产品主要不合格指标和不合格项目区域分布做分析,提出对应的不合格改进建议,同时比较不合格指标在不同口罩标准中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为进一步全面提升我国口罩产品质量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电子商务丝绸围巾产品的质量状况,对电商销售平台采样的丝绸围巾进行风险监测检验。通过分析检验结果,按检验项目统计了不合格率,指出当前电商丝绸围巾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为色牢度、p H值和纤维含量。对风险监测发现的3个不合格项目进行解析,从生产企业和电商平台两方面分析了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翁宏力  郑美琳 《中国纤检》2003,(7):11-11,13
为进一步提高防治“非典”产品质量,规范防治“非典”产品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国纤维检验局有关文件精神,浙江省纤维检验所迅速对全省普通脱脂纱布口罩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一、基本情况本次共抽查41家脱脂纱布口罩生产企业的41批次产品。经检验,合格23批,合格率为56.1%;不合格18批,不合格率为43.9%。各地区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抽查合格率见表1:二、质量分析通过此次专项检查,我们发现普通脱脂纱布口罩主要存在以下质量问题:1.微生物指标:本次抽查的41批次中有6批产品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占抽查总量的1…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家用燃气灶具产品的强制性质量管理制度.统计分析了已发布且明示了不合格项目信息的2021年家用燃气灶具监督抽查结果,包括国家监督抽查和多省市组织的监督抽查.对不合格率、不合格项目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南充市2018~2020年米粉质量安全形势,消除米粉食品安全隐患。方法 对南充市2018~2020年不同类型和不同环节来源米粉产品进行中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微生物污染、非食用物质等176个项目进行抽检专项抽检,对安全状况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评价分析。结果 2018~2020年期间共抽检米粉200批次,检出不合格项目24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21批次,样品合格率为89.50%。3种类型米粉均检出不合格样品,半干米粉、鲜湿米粉和干米粉不合格率分别为36.00%、9.30%、4.49%;,3种抽检环节均检出不合格样品,餐饮环节、流通环节、生产环节不合格率分别为5.00%、4.50%、1.00%;,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霉菌、脱氢乙酸、水分水份,不合格率分别为18.00%(9/50)、12.00%(6/50)、3.00%(3/200)、1.50%。结论 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是当前米粉中主要质量安全风险关键点,应引起重视和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6~2018年我国坚果炒货食品的安全形势。方法 汇总2016~2018年坚果炒货食品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对其不合格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共抽检坚果炒货食品2554批次, 检出不合格样品50批次, 总体不合格率为1.96%, 且3年来不合格率逐年上升。网购产品的不合格率显著高于非网购产品。开心果类、松仁类、核桃类坚果炒货食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7.64%, 7.41%和7.27%, 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霉菌、二氧化硫残留量、过氧化值、酸价和大肠菌群等。此外, 花生类坚果炒货食品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超标产品3批次。结论 开心果类、松仁类、核桃类坚果炒货食品的不合格率偏高, 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霉菌、大肠菌群污染和过氧化值超标, 花生类的黄曲霉毒素B1污染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近年来我国蜂蜜产品的食品安全形势。方法 汇总2015~2018年蜂蜜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对其不合格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共计完成蜂蜜抽检2279批次, 检出不合格样品41批次, 总体不合格率为1.80%, 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检出禁用兽药氯霉素和菌落总数、嗜渗酵母计数等微生物超标, 其中氯霉素的不合格率在二季度最高, 微生物项目的不合格率三季度最高。根据生产日期分析, 2014~2018年蜂蜜的不合格率分别为4.55%、2.34%、1.56%、0.99%和0.45%, 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我国蜂蜜的食品安全形势近年来有所改善, 违规使用氯霉素是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东省糕点受霉菌污染状况,为糕点食品生产企业提供防控建议以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监管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方法对广东省2019年共29171批次糕点进行检验。结果 广东省2019年监督抽检中,有7个地级市的糕点霉菌项目不合格率低于全省26个地级市的不合格率的平均水平(0.08%),不合格批次均出现在5、6、7、8、9、10月6个月份当中,且以8月份不合格率最高。与2018年相比,广东省2019年监督抽检中糕点的霉菌不合格率高出0.01个百分点。结论 2019年广东省糕点受霉菌污染的状况总体良好,但个别地级市糕点霉菌项目不合格率高于全省不合格率平均水平,以东莞市不合格率最高,不合格批次中以8月份的不合格率最高。相比2018年,广东省2019年糕点受霉菌污染有加重的趋势。糕点生产企业应重视糕点生产加工过程受霉菌污染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糕点食品的安全监管力度,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庆市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方法用SAS9.4软件对重庆市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抽样区域、抽样场所、食品亚类和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用R4.0.2软件绘制重庆市区县的不合格率地图。结果本次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2495个批次,其中合格样品为2420个批次,不合格样品75个批次,合格率达96.99%,不合格率为3.01%。结论重庆市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整体形势较好,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餐饮行业的督查力度。  相似文献   

12.
振荡冲击性能是旅行箱包产品质量检验中容易不合格的项目,在监督抽查中振荡冲击性能不合格产品往往占总不合格产品的90%以上,本文对该项目的检验方法原理、不合格样品破坏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旅行箱包产品振荡冲击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而分析可能导致旅行箱包振荡冲击性能不合格的原因,并为企业加强质量管理、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提出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济南市2019年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总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市12个区县的食品进行监测,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和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验、评价和分析。结果 2019共采集14类1505份样品,监测项目67种,超标率为4.8%(72/1505)。从不合格样品种类来看,肉及肉制品不合格率最高,为11.2%(19/170),其次分别为食用菌和蔬菜,7.5%(6/80)、6.4%(21/330)。从不合格项目来看,铅、镉不合格率高于汞、砷;对硫磷、克百威等高毒农药在蔬菜中不合格率较高,分别为1.8%(6/330)、1.2%(4/330);禁用药物克伦特罗在生畜肉内脏中不合格率最高为6.5%(11/170);漂白剂二氧化硫在干食用菌中不合格率为5.0%(4/80)略高于面制品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率4.1%。结论 济南市2019年总体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的问题为生畜肉及其内脏中“瘦肉精”类物质不合格率较高;面制品、干食用菌中违规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个别蔬菜中高毒农药项目不合格等,下一步仍需要加强隐患食品种类和项目的监测和监管,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以2011年~2014年的国内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对葡萄酒质量指标数据展开统计。结果表明,葡萄酒中干浸出物不合格率为0.8%;总SO2不合格率为0.5%;甲醇不合格率为0.08%;铁和铜的不合格率分别为2.3%和0.2%。葡萄酒中山梨酸、苯甲酸和脱氢乙酸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2%、0.3%和0.2%;防腐剂总不合格率为1.7%。葡萄酒中合成色素不合格率为1.4%,甜味剂总不合格率为1.0%。菌落总数检出率和不合格率分别为1.4%和1.2%,大肠菌群、致病菌均未检出。甜型葡萄酒菌落总数的检出率和不合格率均为3.6%。以上述数据为基础,对葡萄酒指标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昆明地区米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抽样场所、包装分类、指标分类等角度描述了米线不合格产品情况。结果表明,214批次样本中,不合格产品24批次,不合格率为11.2%,不合格项为山梨酸(1批次)、苯甲酸(1批次)、脱氢乙酸(4批次)、二氧化硫残留量(13批次份)、菌落总数(8批次)和大肠菌群(3批次)。小食杂店不合格率最高,为50.0%,散装不合格率高于预包装。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民用口罩的常见不合格项——过滤效率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并研究了颗粒物(NaCl)流量对过滤性能的影响,并对过滤效率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致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⑴生产者为追求高利润,选用低成本的熔喷布,从而导致口罩过滤效率达不到标准要求。⑵口罩生产企业对熔喷布质量要求的认识不足而导致。  相似文献   

17.
正儿童口罩具备合格的防护性能是必要条件,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样是对儿童产品考核的重点要求儿童口罩具备合格的防护性能是必要条件,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样是对儿童产品考核的重点要求。近日,GB/T 38880-2020《儿童口罩技术规范》起草人——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基从口罩的防护性和舒适性两方面对《儿童口罩技术规范》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统计汇总并筛选了基于靶向性的2020年深圳市餐饮环节餐饮食品及原料抽检数据,对其不合格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讨论了不合格项目的危害及产生原因,为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11—2015年河北省瓶(桶)装饮用水产品的检验报告进行分析,了解产品质量状况。方法 分析2011—2015年河北省矿泉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瓶(桶)装饮用水产品检验报告共计317份,统计各产品合格率和主要不合格项。结果 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87.50%(35/40)、94.03%(63/67)和80.48%(169/210),总合格率为84.23%(267/317)。主要不合格项为标签、溴酸盐和菌落总数。结论 瓶(桶)装饮用水产品不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质量·曝光     
《中国纤检》2015,(8):17-18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山东省质监局日前发布了今年首批省级监督抽查结果,其中检出4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8.5%。文胸、婴幼儿服装等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居前。结果显示,儿童服装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7.4%,婴幼儿服装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7.9%,文胸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2.5%,床上用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2.9%,纤维含量、水洗尺寸变化率等为主要不合格项目;卫生巾(卫生护垫)不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