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等压出油阀与等容出油阀在结构原理、性能等方面的分析及对比,对等压出油阀的工作原理及供油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等压出油阀的结构及调整参数对燃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提出了采用等压出油阀后对燃油系统和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董尧清  王志华  翁立克  赵瑜 《柴油机》2005,27(5):22-25,34
对配有常规等容阀、带削扁的等容阀、阻尼阀、等压出油阀的双弹簧喷油器燃油系统高压喷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消除本研究系统中出现的二次喷射,对这四种不同出油阀选择方案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分析了出油阀的主要结构参数对喷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出油阀的液力特性(出油阀有效流通截面及其升程的关系曲线),在目前被广泛用来确定出油阀的制造质量,以及在柴油机燃油供给设备元件配套使用时作为研究对象来评定它. 出油阀的液力特性虽然不能揭示阀工作时的动力性能,但可以最全面地反映出它的结构性能和它的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模拟计算程序和试验装置对柴油机装有缓冲式出油阀燃油喷射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了缓冲阀能防止燃油系统产生二次喷射和穴蚀的机理,找出了卸载性能随缓冲阀结构参数变化的定量规律,发现了用缓冲式出油阀取代普通等容式出油阀后,喷射系统出现的几种特殊现象及其对喷射特性和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对16240ZB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简要分析,弄清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缓冲阀与整个燃油喷射系统零部件的匹配试验和计算,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改变喷油泵出油阀弹簧刚度及开启压力 ,借助特制的透明出油阀紧帽腔、CCD摄像机、高速A/ D采集卡、图像采集卡和微型计算机等测试及处理设备 ,对喷油系统中的汽泡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 ,揭示出了出油阀弹簧刚度及开启压力对出油阀紧帽腔中汽泡数量和汽泡分布区域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16V240ZB大功率柴油机缓冲型出油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财鹤 《柴油机》2000,(2):18-23,27
本文运用模拟计算程序和试验装置,对装用缓冲型出油阀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探讨了缓冲型出油阀能防止燃油系统产生二次喷射和穴蚀的机理;同时对低碳少铝23Cr3MoA1氮化钢在大功率柴油机出油阀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采用低碳少铝23Cr3MoA1新氮化钢的缓冲型出油阀后,收到了防止出油阀裂损、减轻二次喷射效果,初步解决了喷油嘴的穴蚀,提高了燃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不同类型出油阀喷油特性的模拟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砾  周校平 《柴油机》1999,(6):17-21
随着柴油机高压喷射技术的广泛应用,喷油系统穴蚀的不规则喷射出现的可能性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由定容出油阀逐步发展出定压出油阀、阻尼出油阀、缓冲出油阀等.作者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几种出油阀系统的边界条件及运动特性方程,开发了喷油特性通用计算程序INJECTION.文中比较了不同机型变工况下计算与实测的喷油特性,并运用程序分析了各种出油阀对喷油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1故障现象有一台日本小松挖掘机的喷油泵,在喷油泵试验台上试验时,发现出油阀漏油。开始认为是出油阀垫损坏所致,然而,当更换新出油阀垫后仍然漏油;后来又认为是出油阀有缺陷,于是就又更换了新出油阀,更换后还是漏油。奇怪的是6个出油阀全部出现漏油。1.2原因分析经分析认为,出油阀弹簧可能有问题,于是就对出油阀弹簧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这种出油阀弹簧的长度比国产同类型出油阀弹簧的长度短一些。这是因为经过长期使用后,出油阀弹簧疲劳变短,出油阀弹簧对出油阀阀芯的预紧力就会变小;若其预紧力小于喷油泵低压油路中的柴油压力,出油阀…  相似文献   

9.
以无锡威孚公司目前机械直列喷油泵产品中强化程度较高的PMS喷油泵为基础 ,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 ,对比测试与分析等压出油阀、阻尼阀、等容出油阀喷油泵性能数据 ,研究 3种基本出油阀偶件在高喷射压力强化条件下 ,对喷油泵泵端压力、嘴端压力、喷油规律与燃油液力系统穴蚀、二次喷射的影响规律与程度。研究表明 ,等压出油阀偶件相对等容出油阀、阻尼阀在残余压力与喷油定时稳定性及解决燃油液力系统穴蚀、二次喷射问题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从ADN型高压单缸喷油泵的结构特点出发,提出出油阀升程的霍尔测量方案;同时对霍尔芯片的耐压能力进行了模拟验证试验,对传感器的封装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确保了测量方案的可行.最后,对出油阀升程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并通过试验来分析了传感器安装对供油特性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以某型高压供油泵为模型,利用Hyd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燃油可压缩性和泵油部件中柱塞腔余隙容积、电磁阀、回油螺钉以及出油阀等主要结构参数对供油泵容积效率的影响,为供油泵的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容积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研制新一代高压单缸喷油泵的过程中,为了了解并掌握出油阀的运动规律,利用霍尔传感器对ADN型高压单缸喷油泵的出油阀升程进行了测量,通过改变喷油量、喷油泵转速及燃油系统结构参数等,分析了它们对出油阀运动产生的影响,并找出了对出油阀运动有较大影响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1 故障现象有一台大连油泵油嘴厂生产的A型喷油泵维修时,更换了柱塞副,齿条移动灵活。然而当将出油阀装入,并将其出油阀紧座按规定扭矩上紧后,齿条就出现不灵活现象。而后经过按序逐一拧松每个缸的出油阀紧座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当松开第2缸出油阀紧座后,齿条移动就灵活了,这说明问题在第2缸单元泵上。一般来说,齿条不灵活是由于柱塞副头配合不佳,二者配合滑动性太差;柱塞在其套筒内转动和移动不灵活、齿条和齿圈有缺陷、出油阀垫圈不规则等所致。于是就首先更换了第2缸的出油阀垫圈,经过几次更换均不奏效。而后又将第2缸柱塞副从泵中取出,…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高压泵内部液力过程仿真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模拟分析了关键结构参数对缸内直喷(GDI)高压泵供油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高压泵有效供油区间主要由控制阀板和出油阀的运动过程决定;减小高压腔死区容积,加大阀板弹簧预紧力,增加出油阀弹簧预紧力或弹簧刚度,均可有效增加高压泵供油量。  相似文献   

15.
阻尼出油阀柴油机喷油系统液力过程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永革  李径定 《内燃机工程》2000,21(3):28-31,36
论述了由阻尼油阀组成的柴油机喷油系统的液力过程的计算与分析,着重讨论了阻尼出油阀结构对油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AMESim中建立了电控组合泵单缸及多缸系统计算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电控组合泵高低压系统的强耦合作用引起单缸、多缸循环喷油量波动及系统在配置长高压油管时的不正常喷射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增加阻尼出油阀和改善低压供油压力的高低压系统解耦方法,并且利用AMESim计算确定了出油阀关键结构参数及全工况平面内的临界低压充分供油压力map图。对解耦方法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带出油阀后,高压系统对低压系统的敏感性降低;系统在配置长高压油管时,随着喷油脉宽增加,喷射压力波形均无穴蚀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17.
以PW 2000喷油泵等压出油阀偶件为例,通过零件可靠性设计与工艺改进、参数优化计算与试验分析,研究高喷射压力强化条件下等压出油阀偶件可靠性质量的设计改进与提高。研究表明,根据燃油喷射系统喷油泵实际强化程度与性能要求,通过设计与制造工艺的改进如合理调整回油阀开启压力、回油阀座座面角度,控制回油阀升程、优化回油阀弹簧及其上下座细节性设计、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提高等方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和改进等压出油阀偶件可靠性质量。  相似文献   

18.
咨询服务     
《柴油机》1998,(2)
答:喷油泵出油阀偶件自动流油会殃及柴油机喷油器,使之滴油严重,导致柴油机功率下降、油耗上升,严重时工作间断不稳.故障判断方法:拆下出油阀紧座上的高压油管螺母,旋转曲轴带动喷油泵凸轮轴转动.当该缸滚轮体总成移至下止点时,用输油泵的手压泵供油,此时出油阀紧座出油口油面应无升起和冒气泡现象.否则说明出油阀与阀应密封不良.引起故障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a.出油阀偶件卡死出油阀偶件卡死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出油阀卡住在关闭位置时,出油阀芯就没能顶起,则喷油泵不能供油;另一种是出油阀卡住在开启位置,此时出油…  相似文献   

19.
在装配喷油泵时,有时会出现齿杆阻滞现象,但当松开某缸出油阀紧座时则恢复正常。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a.柱塞顶住了出油阀,转动时与出油阀底部平面摩擦,而使齿杆运动不灵活。出现柱塞顶出油阀的原因常常是因为挺杆上的固定螺母松动,而使调节螺钉松动旋出。...  相似文献   

20.
《内燃机》2021,(1)
本文对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紧帽在使用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就喷油泵出油阀紧帽的制造、使用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喷油泵出油阀紧帽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