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设计及运行参数的特性,分析了磨煤机的风量、煤粉分配均匀性、磨煤机负荷率、煤粉细度、煤质变化等因素对大型煤粉锅炉燃烧系统的影响。在锅炉运行中,需根据制粉系统的特性优化调整锅炉的运行参数,达到制粉系统与锅炉燃烧系统的耦合匹配。  相似文献   

2.
600 MW机组是目前我国电厂的主力机组。对某电厂600 MW锅炉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研究了煤粉细度、氧量、一次风压、二次风旋流强度、磨煤机组合方式等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得到了合理的运行控制方案:锅炉的经济煤粉细度R90控制在12.5%~14%,省煤器出口氧量控制在3.2%,一次风压在2.6~3.0 kPa,二次风旋流器的位置推进到30 mm,建议投运BCDEF磨煤机运行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一台1 100t/h锅炉的磨煤机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了给煤质量流量、一次风量和分离器转速对煤粉细度和制粉单耗的影响,并确定出3个因素对煤粉细度和制粉单耗影响的主次顺序,预测制粉系统的最佳运行方式.结果表明:给煤质量流量和分离器转速对煤粉细度和制粉单耗的影响较大;磨煤机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调整运行参数以保证制粉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所得的拟合曲线可以较好地指导机组实际运行.  相似文献   

4.
以某66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方法,研究了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如煤粉细度、一次风量、磨煤机出口温度、煤粉分配均匀性及磨煤机组合方式等对锅炉出口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粉细度对NO_x排放浓度影响较大,煤粉粒径越小,NO_x排放浓度越低;随着磨煤机入口风量的降低,NO_x排放浓度呈先降后增的趋势;磨煤机出口煤粉分配偏差的改善使主燃烧区的热负荷更均匀,从而抑制了NO_x的生成;提高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NO_x生成量增加,排烟温度降低;而磨煤机的组合运行方式通过改变炉内的燃烧状态和温度分布来影响NO_x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技术特点和煤粉细度调整优化试验。该型磨煤机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响应负荷变化速度快、调节范围宽、对煤种适应性强、系统布置紧凑。但在某电厂的运行中发现,煤粉细度偏粗,导致煤粉燃烧不充分,锅炉的效率低。通过对磨煤机的试验调整,降低了煤粉细度,提高了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旋流燃烧锅炉投产后锅炉燃烧均衡性较差,锅炉热效率和一、二次再热汽温偏低,NOx排放质量浓度偏高等问题,通过改变O2体积分数、煤粉细度、一次风量、外二次风挡板开度、异层燃烧器风量分配方式、燃尽风直流风水平摆角和燃尽风量等参数对其进行了性能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O2体积分数运行和磨煤机动态分离器转速,以及合理设置外二次风配风方式、燃尽风直流风水平摆角及燃尽风风门开度,有效降低了灰、渣碳质量分数和CO排放浓度,提高了一、二次再热蒸汽温度。在各影响因素中,同层煤粉燃烧器外二次风风门开度和燃尽风直流风水平摆角的配置,对锅炉燃烧均衡性的影响至关重要;运行O2体积分数和燃尽风量大小对NOx排放影响最大。通过综合优化调整,锅炉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各项主要性能参数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W火焰锅炉在燃烧无烟煤过程中对煤粉细度的要求,几乎所有W火焰锅炉均采用了配备钢球磨煤机的制粉系统。控制磨煤机出口煤粉细度、一次风煤粉浓度,并使其维持在最佳值附近是保证锅炉燃烧效率的基础条件。研究了不同直径钢球装载比例对磨煤机煤粉细度特性的影响,通过优化磨煤机不同直径钢球装载比例、多点修正一次风流量测量偏差等技术,提高了磨煤机出口煤粉细度,减小了一次风流量测量偏差,从而改善了锅炉运行特性,提高了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3台锅炉冷灰斗斜面均出现结焦情况,调整磨煤机分离器挡板角度使煤粉细度接近设计,再调整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保证合理的一次风粉管风速及其出口温度,优化磨煤机运行参数,并通过调整主燃烧区二次风和燃尽风挡板开度、炉膛出口氧量和运行负荷,考察锅炉在不同工况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清除冷灰斗上面的浇筑料降低了炉膛的温度场;锅炉在均匀配风方式下,炉内燃烧情况较好,飞灰含碳量较低,排烟温度较低,炉效较高;高负荷下,炉膛氧量宜控制在4.0%~4.5%。  相似文献   

9.
针对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号锅炉近期飞灰含碳量偏高的现象,对其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主要研究了磨煤机运行方式、燃烧器配风方式、炉膛氧量及煤粉细度的变化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采取了相应的优化调整措施,使得3号锅炉飞灰含碳量降低到2%以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机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李云峰  曹宇飞 《节能技术》2010,28(3):280-282
为解决直吹式制粉系统一次风机电耗较大、中速辊式磨煤机静环吹损较严重、煤粉细度偏小等问题,通过对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磨煤机入口风压等关键点的控制,较系统的优化制粉系统通风量,达到降低能耗、提高锅炉效率的试验目的,对同类型机组的优化试验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