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分析兴隆庄煤矿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供电问题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矿用隔爆型高压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能根据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的变化 ,自动投切电容器组 ,达到提高功率因数、改善供电质量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近日,台达成功为汽车行业提供SVG无功补偿解决方案,赢得了行业客户的认同。众所周知,汽车行业的焊接和冲压生产线应用了大量非线性用电设备,这些负载产生无功功率,造成系统功率因数低。在工作过程中,也产生大量谐波,引起线路电压波动,降低电能质量,对自身及其他设备的运行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无功补偿方式会造成过电压、过电流而严重危害电网电能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控投切技术的无功补偿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相控投切技术原理、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及软件设计;针对系统的两大关键问题,提出一种电压过零点信号提取方法和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分合闸时间预测的方法。该系统在电压、电流信号过零点处投切电容器组,实现了对电网功率的无功补偿。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实时地补偿电网所需的无功功率,提高电网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网无功配置不足或过剩将会造成电网电压波动、电网调度运行管控困难、设备利用率低、电网投资浪费、不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问题。本文从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角度出发,提出了电网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原则,明确了接入电网的基本要求和功率因数的补偿要求,同时在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变电站无功补偿配置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中无功负荷(损耗)、无功电源等计算过程,对电网工程无功配置设计中普遍存在无功负荷统计值偏大、忽略无功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和忽视电容器组投切电压波动及谐波校验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变电站无功补偿选型设计和评审过程中关注的要点,以达到在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经济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提高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水平,节省电网工程建设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杨益  方潜生  潘亚林  武江 《微机发展》2007,17(11):215-217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由于大量无功功率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线路损耗的增加,给用电设备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因此,改善和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必须对电网进行无功功率补偿。采用电容器组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提出一种将循环投切和编码投切控制方式结合起来的投切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不仅大大提高无功功率补偿精度,而且可以延长整体电容器组的使用寿命。整个软件系统采用Handel-C语言进行编程,并最终在FPGA上实现电容器组投切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调节判据,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此种判据能够减少载调压器的分接头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组动作次数,提高系统的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由于大量无功功率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线路损耗的增加,给用电设备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因此,改善和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必须对电网进行无功功率补偿。采用电容器组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提出一种将循环投切和编码投切控制方式结合起来的投切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不仅大大提高无功功率补偿精度,而且可以延长整体电容器组的使用寿命。整个软件系统采用Handel-C语言进行编程,并最终在FPGA上实现电容器组投切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8.
李建新  张玉强  董军堂  李博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2):303-304,266
现代电网广泛采用电力电容器组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当某相电容器发生故障以后,由于熔断器熔断,将故障电容器切除,从而引起电容器组三相电容值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压不平衡来启动保护电路,动作于开关跳闸。基于电压检测器(AN051A)的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的不平衡电压保护电路,具有结构筒单、性能可靠、安装方便和保护灵敏度高等特点,经试用发现,能有效保护补偿电容器组,使电网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李炜  杨扬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25(10):176-180, 185
为了解决油田无功补偿装置爆电容现象,本课题在现有无功补偿装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与静止无功发生器相结合的补偿方案;将SOGI-FLL算法应用于电压精准锁相和无功功率的准确计算中,其结果分别用于确定Matlab仿真模型中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投入时刻和提供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参考信号,从而实现谐波和无功电流的有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实现了无功功率的有效补偿,而且进一步降低了油田配电网无功损耗,提高了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0.
无功补偿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电力设备的能源消耗,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设备耗用无功功率、供电电压超出规范这两种情况下低压电网功率因数受到的影响,然后结合当前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现状,就无功补偿技术的配置、应用方法和应用优势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于众多供电企业来说,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网中的电能损耗和功率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波动和电压损失,而且关系到电能的节约和供电的质量。为此,如何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已成为众多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提出了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低对电网的所带来的影响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然后再给出了具体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一定参数进行了功率因数提高的仿真。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提高功率因数的基本办法,符合了众多供电企业功率因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局域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补偿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供电系统存在的电网电压跌落及电压波动、功率因数低、大量的高次谐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能质量综合补偿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硬件结构,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分析了α-β坐标中电压发生畸变及不对称情况下的检测算法,并对该检测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能质量综合补偿系统在0.02~0.1 s时能实时地检测出电压跌落的起始时刻、终止时刻及跌落幅值大小;可较好地检测出合成电压信号中的谐波电压,数据检测和计算处理基本没有造成时间上的延迟。  相似文献   

13.
付扬  宋磊 《测控技术》2018,37(9):84-87
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减小输电线路的损耗,提高功率因数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将Multisim仿真技术应用于功率因数提高中,在保证感性负载额定工作状态不变的原则下,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以实现整个线路的功率因数提高。仿真电路测试在并联不同电容时的功率因数和线路电流,并将其仿真研究应用于实际电路。仿真和实验表明,Multisim仿真在电路设计中优势凸显,它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并联电容器对线路电流和功率因数的影响,对实际电路功率因数提高的设计实施起着指导作用。感性负载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的电能质量检测设备。利用DSP芯片强大的计算功能进行电能质量实时分析,实现对电网电压、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电网频率测量,同时具有谐波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电力电容器,具有改善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和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熔断器会出现群爆现象,从而导致电容器无法正常工作。分析了电容器火灾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电容器群爆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6.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VQC)装置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电压合格和无功基本平衡,是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保障,可以达到降损节能的效果,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VQC的控制策略主要采用九区图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控制简单、方便,但实际使用时某些区域对控制结果容易产生振荡现象以及装置频繁动作的问题,因此文中采用优化的九区图控制策略进行VQC系统设计,用Handel-C语言对VQC系统进行描述,最终在FPGA上实现其控制功能,弥补了装置频繁动作和振荡的缺陷,减少了变压器分接头调节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组投切次数,提高了电压稳定性和无功补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无功补偿可以调整功率因数,依据功率因数可测算配电网络的电能损失。利用无功补偿装置,可使低于标准要求的功率因数达标,从而实现降低线损的目的。分析无功补偿的作用和补偿容量的选择方法,着重论述配电网络和异步电动机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结合应用实例,说明采用无功补偿技术是提高配电网络和用电设备功率因数实现降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功率因数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概述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往往安装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即所谓固定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无功功率补偿容量是按下面公式确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运用较多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设备的原理和缺点进行了分析,并首先提出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来实现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方法。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既可保持变电站电压在合格的范围内,尽量维持无功功率平衡,而且具有较好的寻优能力,有效减少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的切换次数和电容器组的投切次数,提高了变压器和电容器的运行寿命,提高了经济效益,是一值得进一步探索和运用的较为先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