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u-Ni-Ti合金钎料对Si_3N_4陶瓷的润湿与连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座滴法研究了C4-Ni-(27—56)Ti合金(原子分数,%,下刚在Si3N4陶瓷上的润湿行为选用真空熔炼合金Cu38Ni30Ti32和Cu34Ni27Ti39作为钎料时,获得的Si3N/Si3N4接头的强度不理想在降低钎料含Ti量的同时适当降低含Ni量,重新设计了两种Cu-Ni-Ti(Si,B)合金钎料,并采用膏状形式改善针料成分的均匀性,在1353K,10min的针焊条件下获得的Si3N4/Si3N4接头最高三点弯曲强度分别提高至338.8和2069MPa,并对Si3N4/Si3N。接头的界面反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活性元素Ti在Ni基钎焊合金/Si3N4界面上动态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润湿性试验研究了Ni-Ti合金及(BNi-2+Ti)合金中Ti在Si3N4表面的动态行为。利用EPMA和X-Ray技术,分析了Ni基钎焊合金与Si3N4陶瓷间界面元素分布像及界面相产物。高温Ni基钎焊合金中Ti与Ni的亲合力很强,使合金中Ti难于向Si3N4侧偏聚而失去活性。热力学计算表明合金中Ti与Si3N4的界面反应不仅与反应吉布氏自由能△G有关,也与Ti在合金中扩散激活能及Si3N4的分解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Si3N4—钢铁针接用银—铜—钛钎料及其钎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合金Ag-Cu-Ti钎料成分对Si3N4浸润性及针接温度对该钎料钎接Si3N4-钢铁的钎接强度的强度。用该工艺进行了Si3N4发热体与金属外套的钎接。经综合测试可知满足Si3N4电热塞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热处理后前后变形Ni-Cu-Fe-Mn-Si合金中的Si的存在形式,在晶界及晶内的分布状态和结构,并研究了在热处理状态下,合金性能的变化,XRD分析表明:Ni-Cu-Fe-Mn-Si合金基体为面心方立结构,在热加工状态(R态)下,Ni-Cu-Fe-Mn-Si合金除Ni3Si相外,还出现了Ni31Si12相。该相为立方结构。TEM分析表明:第二相(Ni3Si)在晶界和晶内弥散分布,少量在晶界聚  相似文献   

5.
经过急冷处理的Cu(5 ~25)Ni(16 ~28) TiB 钎料的组织比未经急冷处理的钎料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Si3N4/Si3N4 接头的强度。当选用的钎料层厚度为40 μm 和80 μm 时, 接头的三点弯曲强度值分别达到402 MPa 和380 MPa 。分析了接头中元素Cu , Ni, Ti 的面分布。钎料层厚度大小影响接头的强度, 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合金型Ag-Cu-Ti钎料成分对Si_3N_4浸润性及钎接温度对该系钎料钎接Si_3N_4-钢铁的钎接强度的影响。用该工艺进行Si_3N_4电热塞中Si_3N_4发热体与金属外套的钎接,经综合测试可知满足Si_3N_4电热塞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用非晶态合金作中间层对Si_3N_4陶瓷进行扩散焊连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阳  任家烈  庄丽君 《金属学报》1994,30(20):361-365
研制了两种非晶态物质Cu_(50)Ti_(50),Cu_(50)Ti_(50)B作为对Si_3N_4扩散焊连接的中间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用非晶态作为中间层可改善工艺条件,降低扩散焊温度;非晶态中间层接头比其相应晶态中间层接头的剪切强度有明显提高.其中硼对提高接头剪切强度贡献很大.用非晶态Cu_(50)Ti_(50)B作中间层时,接头强度最高可达340MPa用晶态和非晶态Cu_(50)Ti_(50),Cu_(50)Ti_(50)B作中间层对Si_3N_4进行扩散焊连接的机制是:活性元素Ti向陶瓷界面扩散和富集并与Si_3N_4发生反应生成界面相TiN,TiSi_2等.从而实现连接.  相似文献   

8.
ICP—AES法测定合金中的杂质元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继升 《贵金属》1998,19(3):46-50
研究了Au-Ni(Y,Gd),Au-Cu,Au-Ni-Cu,Au-Cu-Ni-Zn(Mn)合金中的杂质元素(Pb,Sb,Bi,As,Sn,Fe,Al,Zr,Be,V,Ti,In)用Y作载体的共沉淀分离富集方法,富集物转成盐酸液后用ICP-AES法测定,试液中共存元素间的干扰用等效浓度法校正,取试样1.25克时分析范围0.0004%~0.20%,RSD一般不超出±10%。  相似文献   

9.
用Fe—Ti合金扩散连接SiC陶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e-Ti合金在1473-1723K,0.9-5.4ks的接合条件下对常压烧结SiC陶瓷进行了真空扩散连接,接头中形成TiC,FeSi,Ti5Si3反应相,试验结果表明,用Fe-50Ti(at%)合金,在1623K,2.7ks的接合条件下,接头的高温(973K)剪切强度达到133MPa。  相似文献   

10.
SiC陶瓷与TC4钛合金反应钎焊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会杰  冯吉才 《焊接》1998,(11):22-25
采用Cu箔对常压烧结的SiC陶瓷与TC4钛合金进行了接触反应钎焊,并对接头的微观组织,形成机理和室温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u箔可以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实现SiC与TC4钛合金的连接。接头界面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即由Ti-Cu-Si合金层,Ti-Cu合金层和富Ti的Ti-Cu-Al合金层组成。在1273K的条件下连续5min,接头室温关照切达到186MPa。  相似文献   

11.
玻璃组分与Cu—Ni熔体过冷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真空下,研究了50 % (79 % Si O2 + 12 .5 % B2 O3 + 2 .2 % Al2 O3 + 0 .6 % Ca O + 5 .7 % Na2 O) ( 简写为 Na Ca Al B Si) + 50 % ( Na2 B7 O4) 对 Cu50 Ni50 和 Cu70 Ni30 合金熔体循环过热过程中过冷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 Na Ca Al B Si) + 50 % ( Na2 B7 O4) 玻璃对合金熔体的净化过程为物理—化学复合净化, 且在( Na Ca Al B Si) 净化剂中加入( Na2 B7 O4) 玻璃形成的净化剂粘度适中,因此合金熔体在2 ~5 次循环过热过程中可以获得稳定深过冷。  相似文献   

12.
生产电解二氧化锰用钛合金阳极的抗钝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Ti-1.5Ni、Ti-0.5Fe、Ti-1.5Ni-0.5Cu、Ti-1.5Ni-0.5Fe-0.3Cu4种合金在95℃,40g/L H2SO4+80g/L MnSO4电解二氧化锰溶液中作阳极时的抗钝化性能。研究表明:以上4种合金都具有比TA2优异的抗钝化性能,TiNiFe的最为优异,在电流密度低于80A/m^2时,阳极表面不生成氧化膜,析出相Ti2Ni对提高抗钝化性起关键作用。TiNiF  相似文献   

13.
大块非晶Fe┐Al┐Ga┐P┐C┐B┐Si合金的热稳定性和磁性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具有大玻璃形成能力的多元系非晶合金,如Mg-Ln-(Ni,Cu)、Ln-Al-TM、Zr-Al-TM、Zr-Ti-Al-TM、Zr-Ti-TM-Be、Pd-Cu-Ni-P...  相似文献   

14.
用伯胺N1923、L113B、煤油和内相NaOH水溶液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Te(Ⅳ)的迁移富集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Te(Ⅳ)的迁移率达99.5%以上。在此条件下,许多共存离子如Pb^2+、Fe^3+、AI^3+、∑RE^3+、Zr^4+、Ti^4+、Mn^2+、Cr^3+、Co^2+、Ni^2+、Zn^2+、Cu^2+、Cd^2+、大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SiO3^2-、SO4^2-、PO4^-3、F^-、CI^-、NO3^-、CIO4^-等,都不会影响分离富集碲。只有Te(Ⅳ)能从这些离子中得到满意的分离。此法用于富集测定铅锌矿、铜矿、铁矿和合金中的微量碲,结果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15.
ICP-AES法测定金合金中的杂质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u-Ni((Y、Gd)、Au-Cu、Au-Ni-Cu、Au-Cu-Ni-Zn(Mn)合金中的杂质元素(Pb、Sb、Bi、As、Sn、Fe、Al、Zr、Be、V、Ti、In)用Y作载体的共沉淀分离富集方法。富集物转成盐酸溶液后用ICP-AES法测定,试液中共存元素间的干扰用等效浓度法校正。取试样125克时分析范围00004%~020%。RSD一般不超出±10%。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1995年~1996年间若干磁性功能材料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内容包括:(1)新的Fe-Si软磁材料,包括具有优良高频电磁能的Fe-Si合金粉末和超薄(约5μm~8μm)的Fe-Si合金薄膜;(2)磁性金属/非金属多层磁膜,其中金属为Ni-Fe合金,非金属为SiO2,Si3N4,Al2O3或AlN,它们具有良好的高频(~100MHz)磁性;(3)磁电阻抗材料,如Co-Fe-Si-B和Fe-Si-  相似文献   

17.
平德海  谢天生 《金属学报》1995,31(5):B202-B205
Ti70Ni20Si10非晶合金在500-800℃范围内经1h退火后,可形成平均晶粒度为8-120nm的纳米合金,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的结果表明,不同平均晶粒度的纳米合金样品中,相的组成相同,即Ti2Ni和Ti5Si3以及少量的α-Ti晶体相,显微硬度(HV)的测量表明,纳米合金样品的显微硬度值比铸态或非晶态样品高一倍左右。但是,随着平均晶粒度的减小,硬度值的变化并不满足线性的  相似文献   

18.
Cu—5Ni—4Sn—3Al合金的时效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合金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利用XRD,TE几SEM技术研究了Cu-5Ni-4Sn-3Al合金的时效强化。结果表明:350℃下时效时,力学性能增加,边带分析有边带效应,且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调幅波长增加。电镜下观察到调幅结构,说明该合金是调幅分解强化的合金。同时,铝的加入没有改变合金的相结构,但是,对合金的强化起着重要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合金在时效过程中,调幅分解的同时还形成DO22(TiAl3)型结  相似文献   

19.
用非晶态合金作中间层对Si3N4陶瓷进行扩散焊连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阳  任家烈 《金属学报》1994,30(8):B361-B365
研制了两种非晶态物质Cu50Ti50,Cu50Ti50B作为对Si3N4扩散焊连接的中间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用非晶态作为中间层可改善工艺条件;降低扩散焊温度;非晶态中间层接头比其相应晶态中以接头的剪切强度有明显提高。其中硼对提高接头剪切强度贡献很大。用非晶态Cu50Ti50B作中间层时,接头强度最高可达340MPa。用晶态和非晶态Cu50Ti50,Cu50Ti50B作中间层对Si3N4进行扩散焊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体积液态金属的微观净化技术,在Ni-Ni3Si合金中使Ni-(6.07-19.7)%Si和Ni-(20.5-22)%Si两组合金分别获得了最大达344和265K的极限形核过冷度,并使其极限过冷度保持20个循环过热周期不衰减。实验发现,Ni-Ni3Si系近共晶合金深过冷凝固时,Ni3Si总是领先于α相形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