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臭氧通常位于净水处理工艺的最前端,其对后续工艺的协同和优化作用值得探讨。通过中试,研究预臭氧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工艺处理太湖水中的作用。试验表明,预臭氧具有助凝效果,但对混凝去除有机物的帮助有限。研究发现,预臭氧可有效提升砂滤去除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DOC)的效果,并与臭氧投加量有密切关系。预臭氧投加量为1.5 mg/L时,常规处理(混凝沉淀-砂滤)去除有机物的效果最好。预臭氧还可促进生物活性炭去除BDOC。在本试验中,最佳的预臭氧投加量对整个深度工艺去除有机物为1.5 mg/L,砂滤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给水预臭氧化与预氯化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常规给水处理工艺预臭氧化和预氯化对比试验,研究了预臭氧化工艺对水中浊度、氮氮和CODMn的去除效果,对三卤甲烷生成的影响,及其致突变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预臭氧化工艺沉淀池和滤池出水浊度均低于预氯化工艺,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预氯化工艺,对CODMn的总去除率达53.4%,并能有效去除原水中大量的三卤甲烷前体物,而在致突变活性方面预臭氧化工艺滤后水更安全可靠。同时试验得到在原水CODMn为5-6 mg/L条件下臭氧最佳投加量为1-1.2 mg/L。  相似文献   

3.
代荣  赵安瑜 《给水排水》2012,38(5):16-18
采用预臭氧替代预氯化后,砂滤池具备生物除氨氮功能,对砂滤池中出现的微型生物生长及控制进行研究.06~1.0 mg/L预臭氧投加量和3min接触时间对沙蚕无杀灭效果,应急投加2.0mg/L氧并持续2h对沙蚕杀灭效果好.砂滤池微型生物控制可采用简便易行的提高反冲洗频率、延长反冲洗时间和加氯杀灭等物理、化学措施.砂滤后水直接进清水池,清水池始端加氯宜设置备用加氯管道和加氯点.具备生物功能的滤池,宜建成有观察窗的室内式滤池,减少或杜绝藻类滋生.  相似文献   

4.
臭氧-活性炭工艺在东北寒冷地区的应用较少。某净水厂工程项目位于黑龙江省,针对原水水温低、色度较高及微污染问题,采用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其主要设计参数:预臭氧投加量为0.5~1.5mg/L,主臭氧投加量为1.5~2.5mg/L,絮凝池停留时间为20min,沉淀池上升流速为1.63mm/s,V型滤池滤速为6.8m/h,活性炭池滤速为5.5m/h。净水厂投产2年后的水质检测表明,臭氧-活性炭工艺在冬季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出水水质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除藻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中试除藻试验,研究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除藻效能。结果表明,经过预臭 氧化和常规工艺处理后,深度处理工艺可再去除67%的含藻量。工艺参数:臭氧投加量2 mg/L,接 触时间15 min,活性炭滤池滤速10 m/h,停留时间12 min。探讨了预臭氧化和深度处理两种组合工 艺的除藻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深圳某给水厂原水中NO2--N含量对预臭氧化工艺效果的影响.室内静态试验结果表明,深圳原水的O3消耗量与NO2--N完全去除的比例为51(O3消耗量/NO2--N的理论值约为3.4);当原水NO2--N<0.1 mg/L时,NO2--N对预臭氧工艺无影响,而当NO2--N>0.18 mg/L后,预臭氧化工艺去除有机物效果(以UV254表征)明显降低;水厂生产结果表明,NO2--N含量对预臭氧化工艺中的臭氧投加量及处理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原水中较高的NO2-N还会对后续混凝沉淀和砂滤工序造成不良影响,原水经生物预处理和封闭管道改造后,NO2--N由0.12~1.85 mg/L降低到0.02~0.14 mg/L,CODMn去除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微污染水源臭氧预氧化的生产性应用与生物风险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小试和生产性试验讨论了预臭氧取代预氯化在微污染的黄浦江水源水厂净化中的应用和生物风险.研究表明,臭氧预氧化对平流沉淀系统和ACTIFLO高效澄清系统均有促进混凝沉淀的效果,预臭氧的投加量约0.8 mg/L,后续混凝剂投加量由50 mg/L降至40 mg/L即能达到较好澄清效果,砂滤池出水浊度低于0.1 NTU,出水锰含量可降至痕量.在生产性装置运行中发现,水厂预臭氧后春夏季在澄清池和滤池中有较大型的后生动物,且藻类大量生长,对饮用水构成潜在生物风险.  相似文献   

8.
臭氧氧化工艺溴酸盐控制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m3/h的中试装置研究了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时溴酸盐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1.5mg/L时,臭氧氧化后溴酸盐产生量为0.006mg/L,活性炭过滤出水溴酸盐为0.002mg/L;在相同臭氧投加量条件下,降低原水pH、投加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后溴酸盐生成量分别减少了50%、33%和100%,活性炭后出水中均未检出溴酸盐,同时提高了有机物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原水中铁锰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沙江干流水质较好,但溪洛渡水电站河段铁、锰含量超标。在深入研究除铁、除锰工艺的基础上,提出加氯、高锰酸钾预氧化+曝气沉砂+絮凝沉淀+石英砂V形滤池过滤去除铁、锰的工艺,并将其应用于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施工期生活水厂中。结果表明:洪水期预氧化剂氯气投加量为0.5 mg/L、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5 mg/L的条件下,沉淀池出水铁含量为0.29 mg/L、锰含量为0.16 mg/L,滤后水铁含量为0.04 mg/L、锰含量为0.01 mg/L,出厂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臭氧-生物活性炭-纳滤膜深度处理饮用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纳滤工艺去除城市管网供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研究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3~4 mg/L,接触时间8~10 min,生物活性炭罐滤速3~4 m/s的运行条件下,臭氧-生物活性炭预处理能够大量去除原水中的污染物,保证纳滤工艺的正常运行;纳滤膜在操作压力0.7~0.8 MPa,膜通量为27.3 L/(m2·h)的条件下,既能去除无机污染物,又能够保证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离子不被完全截留;且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的TOC、AOC、CODMMn、色度、浊度及细菌等,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和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