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评估的工作基础是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分析与结果的展示,大量的工作需要统一规范的平台来对数据进行管理和操作。开发的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评估数据平台,通过对原始数据剖析与整合,搭建电网的表格模型,编写界面操控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实现从BPA电网原始数据中提取可靠性评估相关数据、进行电力电量平衡计算、机组信息统计等功能以及可靠性评估模块程序接口,并通过实际电网数据进行测试运行。这一平台集合了规划与可靠性分析所用的基础数据,结合了规划人员实际工作的计算原则,界面简洁友善,操作灵活可靠,帮助电力规划使用者提高工作效率及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力系统的设备种类大幅增加,导致电网分析计算基础数据管理繁琐、上下级电网协同交互复杂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网省一体化电网分析计算数据平台。该系统首先建设网省一体化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电网分析计算设备信息共享及分级、分层管理,并采用工作流实现多级审核机制确保数据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实现电网运行方式下发、上传及方式自动合并闭环管理流程;通过对PSD-BPA计算结果信息的统计和挖掘,实现电网运行方式辅助决策分析。该系统在南方电网总调及所辖五省七个中调成功应用表明,系统智能、可靠,能有效提高电网分析计算数据管理效率,提升电网分析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及网省两级电网一体化运行方式协同分析效率,为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提供技术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由于PSD-BPA等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的广泛使用,并且SCADA几乎覆盖了主网的所有设备,因此可以将SCADA实时数据作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数据源。这种实时数据源遵循IEC 61970标准中的公共信息模型规范,它为各家应用提供了与平台无关的统一的电力系统逻辑描述,理论上具有优秀的兼容性。但是BPA软件所要求的数据格式与实时数据源提供的格式并不兼容,且在工程实际中经常需要对某个时间断面下的电力系统进行潮流反演,目前一般通过手工方式填写BPA数据文件,工作量巨大。为解决这个困难,从标准入手,对公共信息模型的主要内容做了研究,探讨了CIM/XML、CIM/E与BPA的数据格式,以拓扑分析为技术核心,开发出了一种数据接口程序,可以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将基于CIM的电力系统实时数据快速转换为供BPA潮流软件计算用的数据文件。详细介绍了程序主要模块的原理与工作流程,并利用广西电网实时数据对程序进行测试,将转化出来的数据文件送入BPA进行潮流计算,计算结果收敛,且较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网络拓扑分析是电力系统仿真和分析计算的基础,其功能是根据电网的开关状态分析判断出电网的结构,也就是根据开关状态把各种设备连接的电网表示成能用于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结点一支路模型.……  相似文献   

5.
摘要: 电力负荷模型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基础,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基于现代大区互联电网规模过于庞大、传统建模方法用于实际工作时仍存在很多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大区互联电网的负荷模型参数的拟合方法。统计大电网内的负荷特性,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或负荷手册的推荐参数初步估计其负荷参数。将大电网按照管理和结构特征,划分为若干较小区域,调节每个小区域中负荷模型的某些重点参数并进行仿真计算,得到重点参数对全网仿真结论影响的灵敏度。根据实际电网的录波场景,分区调节负荷的重点参数,使得最终的仿真拟合效果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得到适用的负荷模型参数。采用实际的电网扰动场景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电力的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分析也越来越重要。为实现系统实时状态下的低频振荡分析与控制,基于现代内点理论设计了一套满足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要求的电力系统实时低频振荡分析和最优校正控制软件。其通过解析电网的实时运行数据和形成电网机组参数数据文件,进行潮流计算和小干扰稳定计算校验,在不满足小干扰稳定的运行方式下对系统进行最优校正控制,优化全网的机组出力、PV节点电压等,提出优化策略,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测试系统验证了该软件能准确快速地判断出系统的稳定性及给出相应的满足小干扰稳定运行的优化配置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已经无法解决爆发式增长的电力数据,导致智能电网无法跟上市场变化,阻碍着电力行业的发展。根据智能电网中大数据处理的特征,提出了电力大数据占有的绝对优势,并从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数据处理和数据展现4种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电力大数据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效果。应用结果表明,电力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电力系统的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简化无功优化计算流程,研究并提出了一种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BPA软件和无功优化计算程序整合开发的地区电网无功优化软件。开发过程采用面向对象与针对接口编程的开发方法,通过分析当前使用较多的电力软件的不足,确定该软件应该实现的功能。以BPA文件作为无功优化计算数据文件,大大简化了计算流程,完善了用户使用体验。该软件的投入使用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配电网自动化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对继电保护整定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奉贤电网早期运行多种电力软件系统,存在系统间数据不能挖掘交互享用等问题,研发了与生产管理系统(PMS)相结合的配电网继电保护图形化整定管理软件系统。介绍了借鉴主网保护整定并在故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奉贤配电网的特点及电力信息化的现状,在权限分配、系统建模以及数据存储等设计上与PMS结合,构建1套具有系统建模、故障计算、整定计算、数据生成、定值单生成和数据管理功能的电网整定计算软件系统。该软件不仅减少了重复建模的工作量,还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已在奉贤供电公司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0.
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电网营销模式。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大量电力市场数据资料中进行快速查询和统计,同时也能够将其作为电力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和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电力市场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与管理,能够揭示其所包含的规则,获得相关知识与信息。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电力市场营销系统中去,对增强电力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从电力市场营销重要性作为切入点,对数据挖掘技术特点以及在电力市场上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的是为我国电网运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电网2008年年底大方式为基础,采用PSD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对各种故障扰动下福建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进行数字仿真计算和分析,模拟了三相故障永久性跳闸、发电机组失磁、两台联变故障、电厂全停等多重故障形式.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研究动态电压特性有效,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可提高电网可靠性和系统抗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网的有效调节工具,需要频繁地通过过渡过程工况转换等来满足电网需求,过渡过程的稳定性是影响安全运行及电网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业内要求在电站建设的每个阶段均需要根据当前阶段的具体参数开展过渡过程计算分析.为提高计算分析的准确性,对过渡过程现场实测数据与计算数据的对比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种反演分析方法对电站过渡过程实测数据与计算软件的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验证了前期广泛采用的两款过渡过程软件SIMSEN及浪淘石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形成了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的过渡过程反演分析技术,并总结了造成计算与实测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促进过渡过程计算的准确性,保障电站过渡过程的安全性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荆光  付忠和 《节能》2005,(4):42-44
本文从变压器与电力线路功率损耗基础计算式出发,总结归纳了电网经济运行与电网负载经济调度专用计算式。并举例说明采用电网经济运行技术不仅能挖掘节电潜力,还能提高电网运行的管理水平,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王彦  陆海  杨洋  张旭东  苏适 《节能技术》2021,39(2):153-158
由于目前电网用电信息分析过程中受到数据量较大的影响,存在分析耗时长、运算复杂等问题,为了提高电网系统中用电量数据的分析效率,提出基于数据融合算法的电网用电量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前挖掘相关用电数据,根据电网中用电的特点,确定对应的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引入电力用电数据挖掘体系结构,结合数据融合算法分析用电量数据,提高了数据分析的速度.由于用电量数据极易丢失,设计数据融合算法调整指标权重,进而加快了算法的收敛性.利用数据融合算法的计算优势,完成用电量数据分析的改进设计.结合数据分析流程,实现电网中用电量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种数据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数据分析耗时低于5s,收敛次数平均低于20次,运算性能较好,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网基建项目设备费统计基于形象进度估算难以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及时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实物 ID(资产实物统一身份编码)的智能物联统计算法。该方法基于设备信息采集,建立设备购置费计算模型,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将实物 ID 贯穿电网项目投资管理全流程,实现对项目执行过程中设计、采购、建设等阶段变电站设备购置费用相关信息的自动采集、自动统计。研究表明:所提方法有利于提高电网公司的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对电网投资项目管理实现数字化管理、精细化管控、全局性决策、 最大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营配贯通"工作中电网资源产权归属关系和服务班组关系无法变更的问题,加强对用电客户及电网资源的专业化管理,满足相同电网资源在不同专业中的业务管理和决策应用需求,文章通过组织机构编码的统一设计和管理、电网资源数据结构优化设计以及完善电网资源相关的不同专业管理归属数据信息,设计了资产产权变更业务,并通过信息系统对其进行流程化管理,从而实现了对电网资源资产关系变更的实时、规范化管理,营销和运维检修专业可根据专业需要对同一电网资源进行管理和决策分析,提高了电网地理信息数据对营销、配电管理等工作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7.
毛省民 《江西能源》1999,(4):12-13,36
电网的网损计算是电网经济运行、无功优化和电网技术改造的基础,《线损管理条例》要求各级电力部门必须定期开展电力网损耗计算。但是理论计算的关键是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典型的电网正常运行方式和潮流分布能代表计算期的正常情况。现在,电力系统普遍使用了微计算机和调度自动化系统,正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准确度更高的实时网络状态信息和完整可靠的实时数据。以及不断改进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为网报的理论计算和实时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近年来吉安地区的用电负荷迅速增长,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与新建也跟了上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  相似文献   

18.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于2013年完成了统一权限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业务系统组织机构、用户、角色、菜单功能等数据的统一管理和业务系统的安全认证。在实现业务权限统一管理的同时,面对庞大的业务系统注册资源数据量,如何实现业务权限的安全管理,是统一权限平台需要研究的重点。结合甘肃电力业务应用实际情况及业务特点,着力于业务系统权限资源安全性及合规性管理方案,采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开发设计平台SG-UAP为基础平台,利用已经建成的统一权限平台中的敏感、互斥资源数据,通过采集业务系统用户行为日志进行分析及预警,以实现对甘肃电力业务系统权限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6月25日,随着甘肃省所有35 kV、110 kV输电线路GIS数据采集工作的全面完成,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通过电网GIS"大数据"实现对电网的可视化、空间化和自动化管理,从而使整个电网变得更智能。电网GIS空间信息平台是通过采集地理矢量数据、影像数据,为电网设备提供精确地理定位,利用平台空间数据模型构建的数字化电网,实现对电网各类资源及网架结构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展现。为更好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和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智能电网研究和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和需求,结合分布式状态估计技术在苏州智能变电站的实际应用情况,详细阐述实现方案和关键技术,从调度和变电站两端总结分布式状态估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分布式状态估计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提升了变电站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加快了二次信息缺陷的处理,提高了变电站智能化水平,对变电站的高级智能应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