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含瓜尔胶的反相乳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液体石蜡为油相,质量分数为2.5%的瓜尔胶水溶液为水相,Span80/OP-10为复配乳化剂,十六醇为助稳定剂,制备了稳定的反相乳液。考察了Span80/OP-10复配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及其含量、反相乳液中水相含量、十六醇含量及搅拌转速对乳液类型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并使用显微镜及粒度分析仪对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相乳液的最佳制备条件为:Span80/OP-10复配乳化剂的HLB值和质量分数分别为7.36和10%(基于油相的总质量),十六醇质量分数3.75%(基于油相的总质量),水相的体积分数33%,搅拌转速为2 100 r/min。反相乳液中的胶束为球形且呈分散状,平均粒径小于10μm且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导法和相体积法相结合,并借助相图、黏度、光学显微镜,研究了Span80-Tween60/白油/丙烯酰胺/丙烯酸钠/H2O体系形成反相微乳液的过程,以及表面活性剂Span80与Tween60质量比、温度、乙酸钠对体系形成反相微乳液区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小于20%时,电导法与相体积法确定的反相微乳液区边界基本一致;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大于20%时,两方法确定的反相微乳液区边界相差甚远。说明仅由电导率突变不能准确确定反相微乳液区的边界,必须与相体积法相结合来共同确定相区的边界。当质量比m(Span80):m(Tween60)=13:7、温度为25~30℃、乙酸钠质量分数为2%时,体系能形成比较大的反相微乳液区,适合进行微乳液聚合。  相似文献   

3.
蔡英明  张兴英 《石油化工》2007,36(6):579-583
采用石油醚为连续相、失水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Span80)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正己醇为助乳化剂,建立了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反相微乳液体系。使用Zeta电位/粒度/相对分子质量分析仪对该体系的形成及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系达到微乳液状态时,体系主要由10~100nm的单体微珠及少量粒径小于10nm的胶束组成;随聚合过程的进行,胶束消失,乳胶粒子体积增大。乳胶粒子体积的增大主要是通过扩散和碰撞两种机理完成的。最佳的复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为8.045,复合乳化剂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为33%,助乳化剂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为1.6%。在此条件下达到微乳液状态时的水相增容体积最大。  相似文献   

4.
以柴油为分散介质、Span和Tween复配体系为乳化剂、质量分数为62.O%的丙烯酰胺水溶液为分散相,配制了反相微乳液。通过增溶水相实验、绘制拟三元相图、测定电导率,确定了反相微乳液的组成(质量分数):柴油43%,Span80/Tween80(质量比3:1)复配乳化剂17.4%,62.0%的丙烯酰胺水溶液39.6%。以产物中聚丙烯酰胺实测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引发温度、引发剂用量、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对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电镜照片显示,在较优条件下制得的聚丙烯酰胺微球粒径在50illa左右,且分布单一。  相似文献   

5.
以白油为连续相、Span80/OP10复配乳化体系为乳化剂、质量分数为40.0%的丙烯酰胺水溶液为分散相,配制了含43%白油、24.7% Span80/OP10(质量比26:74)复配乳化剂和36.4%丙烯酰胺水溶液的反相微乳液。在反相聚合过程中引入无机核蛭石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蛭石/聚丙烯酰胺复合微球(PAMCMS),并以产物中复合微球的粒径、溶胀性能及乳液稳定性为指标,考察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搅拌速率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当引发剂用量为0.09%、交联剂加量为0.025%时,在温度为40℃、搅拌速率为300 r/min的条件下反应8 h可获得粒径达680.4 nm的蛭石/聚丙烯酰胺复合微球PAMCMS。激光粒径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所制得的PAMCMS的平均粒径为680.4 nm;在40℃恒温水浴下去离子水中溶胀10 h后的粒径达2792 nm,增大了近4倍。  相似文献   

6.
以煤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Span80丙烯酸酯/Span80/Twen80为复配乳化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丙烯酸钠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印染增稠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增稠剂黏度和聚合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并考察了增稠剂的抗电解质性及流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较理想反应条件为:煤油45 g,水相60 g,质量比为0.8:0.3:0.1的三元乳化剂(可聚合乳化剂、Span80与 Twen80)在乳液中质量分数为6.67%,水相中丙烯酸一丙烯酸钠浓度为3 mol/L,总单体中丙烯酸钠摩尔分数为0.82,n(交联剂):n(总单体)=1.803×10~(-3),n(丙烯酰胺):n(总单体)=0.063,m(引发剂用量):m(总单体)=0.036%,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23℃。该增稠剂具有较好的抗电解质性及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煤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Span80丙烯酸酯/Span80/Twen80为复配乳化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l-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丙烯酸钠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印染增稠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增稠剂黏度和聚合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并考察了增稠剂的抗电解质性及流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较理想反应条件为:煤油45 g,水相60 g,质量比为0.8:0.3:0.1的三元乳化剂(可聚合乳化剂、Span80与Twen80)在乳液中质量分数为6.67%,水相中丙烯酸-丙烯酸钠浓度为3 mol/L,总单体中丙烯酸钠摩尔分数为0.82,n(交联剂):n(总单体)=1.803×10-2,n(丙烯酰胺):n(总单体)=0.063,m(引发剂用量):m(总单体)=0.036%,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23℃.该增稠剂具有较好的抗电解质性及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8.
共聚有机强阳离子絮凝剂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AQ)为单体,环己烷为油相介质,AIBN-BPO为引发剂,OP-TX-10为乳化剂,在单体质量分数为 3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9×10-4下,成功合成出性能理想的反乳共聚季铵盐类阳离子絮凝剂AQ-AM。考察了聚合温度和乳化剂用量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温度为 25±0. 5℃,最佳乳化剂质量分数为 5. 0%。并用AQ-AM对煤泥水和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Span-80和Tween-60为复合乳化剂,液体石蜡为连续相,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方法,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制备了AM/DMDAAC阳离子型共聚物P(AM-DMDAAC)。结果表明,在40℃下,运用HLB值法得出复合乳化剂HLB值在8.27~9.34时,能形成清亮透明稳定可聚合的微乳液体系。从反相微乳液聚合的机理出发,优化反应条件,阳离子度(质量分数)为29%的共聚物特性粘数可达1.812 4 L/g。  相似文献   

10.
Span80/Tween80形成的W/O型微乳液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一适用于以硝酸为介质进行化学反应制备纳米粒子的微乳液体系,利用相图研究了Span80和Tween80混合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烷烃、温度对W/O型微乳液的形成及微乳区面积的影响,并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考察了65%硝酸对此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pan80):m (Tween80)=10:2(记为表面活性剂S)、正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且m(S):m(正己醇)=2:1、正辛烷为油相、温度为40℃的体系是适和用于纳米微反应器的W/O型微乳液体系,且以65%硝酸代替蒸馏水作为水相,体系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曹文仲  王磊  段勇华 《石油化工》2013,42(4):388-392
以Isopar M为油相,采用反相乳液法对丙烯酸钠聚合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反相乳液电导率变化的测定,考察了反相乳液的稳定性及在反相乳液中复合乳化剂配比、油水质量比、氧化还原引发剂和调节助剂对反相乳液的稳定性和聚丙烯酸钠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sopar M反相乳液稳定性最佳条件为:在油相中乳化剂用量为6%(w),m(Span60)∶m(Tween80)=15∶1、油水质量比为1.74∶1;在氧化还原引发剂中过硫酸钾与乙二胺的质量比为2、45℃、pH≥10的条件下,丙烯酸钠的转化率为97%;添加适量的乳化助剂、抗交联剂和除氧剂等调节助剂可得到较稳定的反相乳液和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产物。  相似文献   

12.
疏水缔合AM/AMPS/MJ-18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铰(MJ-18)为原料,合成了疏水缔合AM/AMPS/MJ-18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乳液稳定性、单体转化率、共聚物特性粘数及抗盐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25℃,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剂加量(以水相质量计)0.15%,Span-80/Tween-80复配乳化剂加量(以油相质量计)6%,油水体积比1:1,体系pH值7~9,单体总加量(以水相质量计)50%,其中疏水单体MJ-18含量0.6%。  相似文献   

13.
ABEP-NaHSO3引发AM/DMDAAC反相微乳液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N,N-二乙胺基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BEP)和NaHSO3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失水山梨醇脂单油酸酯(Span-80)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在反相微乳液中制备PAM/DMDAAC阳离子型共聚物。探讨了乳化剂用量、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油水比、溶液的pH对共聚物的特性粘数和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可得到转化率为98.7%、特性粘数为1879.4mL·g^-1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4.
一种环保型重油乳化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环保型重油乳化剂聚乙二醇400双油酸酯的合成工艺条件,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绝对压力0.07MPa,原料油酸与聚乙二醇400的摩尔比3.0,反应时间8 h,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1.5%。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重油乳化剂纯化后具有很好的乳化性能,其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为6.1,乳化稳定时间为6.23 min;其与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 80(HLB值为4.3)复合后的产物(其HLB值为5.0)对重油的乳化功效高,达到了中微乳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柴油、复合乳化剂、甲醇与棕榈油为原料,在一定超声反应条件下,采用超声法制备了棕榈油-甲醇-柴油微乳液。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的提高和超声时间的延长,微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指数存在最大值;当棕榈油用量超过10份(质量,下同)时,微乳液的稳定性大幅下降,并且CO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增大;随着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微乳液的稳定性增强,超过4.0份时,微乳液的稳定性变化趋于稳定;在超声功率为25 W,超声时间为9 min,超声温度为30 ℃,棕榈油、甲醇、柴油和复合乳化剂用量依次为5,5,90,3.0份的最佳超声波反应条件下,以及于发动机负荷为50%,转速为1 200 r/min的应用实验条件下,微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指数为76.6,CO,NO,NO2的排放量依次为3.0,3.9,1.2 g/(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