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润滑油》2017,(6)
无灰分散剂是内燃机油的主要添加剂之一。它的作用是将油泥、漆膜、积炭和烟炱等沉积物分散在油中,阻止其沉积和进一步团聚,减少由于微粒引起的物料磨损和黏度增加,最终延长换油期和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内燃机润滑油的发展与内燃机的制造技术、节能环保要求息息相关。随着发动机油规格的发展,传统的无灰分散剂将不能满足高档油品的分散性要求。近年来,研究者不断报道新型无灰分散剂的合成研究,旨在开拓具有更加优异性能的无灰分散剂。文章总结了传统无灰分散剂的合成、特性及应用,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报道的新型无灰分散剂的合成和性能。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工业试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乾 《润滑油》2004,19(4):41-45
用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生产的分子量为1600-2000的聚异丁烯为原料,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和开发的高分子无灰分散剂小试和中试制备技术为基础,1996年在锦州石化分公司新建千吨高分子无灰分散剂装置上进行了工业试生产,成功地生产出高分子无灰分散剂新产品。试生产结果表明: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技术路线可行,在千吨工业装置上生产的高分子量无灰分散剂产品完全满足国内高档润滑油添加剂的需求,为在锦州石化分公司现有无灰分散剂装置上生产高分子无灰分散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型无灰分散剂的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薄膜渗析、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皂化反应等一系列手段建立了一套对无灰分散剂的系统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得到了一种新型无灰分散剂及其衍生物的平均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散度等重要结构信息,得出该新型无灰分散剂的结构与传统无灰分散剂的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国外主要添加剂厂商近6年在烟炱无灰分散剂方面的研究进展。将烟炱无灰分散剂分为芳香胺型、杂原子环型、接枝型以及其他一些类型,分别总结了不同类型烟炱无灰分散剂的特点及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烟炱无灰分散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无灰分散剂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力波 《润滑油》1999,14(4):14-18
叙述了几种高性能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合成丁二酰亚胺衍生物、缩水甘油衍生物、内酯、烯基丁二酸酐复加物和硼改性丁二酰亚胺,以及采用环氧化合物和多酐化合物处理无灰分散剂。介绍了新型无灰分散剂在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中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用于评定CJ-4油品烟炱分散性能的模拟试验方法——EOT超声分散法,评价了不同结构的无灰分散剂对烟炱的分散性能,并考察了无灰分散剂用量对油品烟炱分散性能和油品剪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EOT超声分散模拟试验方法与Mack T-11发动机试验的关联性较好,能有效评价CJ-4油品对烟炱的分散性能;不同分子结构的无灰分散剂对烟炱的分散性能不同;适宜的无灰分散剂用量既可保证油品的分散性能,又对油品的剪切稳定性影响不大;选择适宜的无灰分散剂及用量调配的CJ-4油品通过了Mack T-11发动机试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环保、节能等要求的日益严格,目前普遍使用的控制汽油发动机油泥、漆膜生成和柴油机油沉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已不能满足需求,兼有优良的高低温和环保、节能性能的硼化无灰分散剂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我国高档油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未来10年国内硼化无灰分散剂系列产品的需求量将达到万吨。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6月21日,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扬子石化公司)生产出无灰分散剂T-161,这是该公司首批完成认证的产品,标志着该产品的试生产任务圆满完成,填补了中国石化在无灰分散剂领域中的生产空白。无灰分散剂作为内燃机油的主要功能性添加剂,在高档内燃机油中得到广泛使用,其添加量也随着油品等级的  相似文献   

9.
汽车自动传动液(ATF)的摩擦特性是其重要的性能之一,而无灰分散剂是自动传动液(ATF)添加剂组成中相对含量较大的添加剂之一。文章选用TE92M离合器试验机来评价无灰分散剂对自动传动液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磨型无灰分散剂具有改善基础油摩擦特性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无灰分散剂合成工艺研究及性能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伟  张少明 《润滑油》1998,13(4):23-27
介绍了新型高分子聚异丁烯双马来酸酐无灰分散剂的合成工艺。利用红外光谱和模拟评定手段表征了该剂在结构和性能上的特点,研制出的高子无灰分散剂与国上同类剂LZ6418结构和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11.
梁兵  朱彦荣 《石油商技》2010,28(2):64-67
使用L-1(A)型润滑油清净性能试验机评价了不同结构的无灰分散剂的清净分散性能;借助(?)MP数据分析软件,优选出具有较好清净分散性能的无灰分散剂三元配方,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PIBSA)作为制备无灰分散剂的中间产物,其结构和性质直接决定了后续胺化反应的成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1H-NMR)分析两种催化工艺 (BF3和AlCl3催化法)制备的不同活性的聚异丁烯和不同烃化工艺(氯化法和热合成法)制备的PIBSA的结构,探讨PIBSA的合成反应机理,对比分析了两种PIBSA进一步胺化制备的无灰分散剂的低温油泥分散性、高温清净性以及烟炱分散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工艺制备PIBSA时,由于聚异丁烯的结构及反应原理不同,合成产物PIBSA的结构差异较大;热合成法PIBSA的末端以接枝的单五元环酸酐结构为主,氯化法PIBSA的末端主要以邻苯二甲酸酐结构为主,两种不同结构对无灰分散剂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氯化法PIBSA制备的无灰分散剂DL和热合成法PIBSA制备的无灰分散剂DR的低温油泥分散性相当,DL的高温清净性优于DR,而烟炱分散性略差于DR  相似文献   

13.
16号坦克防锈润滑油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郑智  白生军  张霞玲 《润滑油》2004,19(1):31-36
采用自行开发的新型无灰抗氧分散剂KR-163,该剂与丁二酰亚胺类无灰分散剂的协同效果良好,同时高温清净剂中,采用了自行研制的高碱值的石油磺酸盐,研究证明,它与其它金属清净剂T109能很好地配合,降低了清净分散剂及抗氧剂的用量。研制出的16号坦克防锈润滑油既满足防锈贮存要求,又兼具内燃机油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4.
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在燃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步合成法制备了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首先用高活性聚异丁烯(PIB)与苯酚在Lewis酸催化下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聚异丁烯基酚,然后用聚异丁烯基酚、甲醛和多烯多胺合成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可大大降低燃油喷嘴堵塞率。合成的曼尼西碱无灰分散剂可作为柴油多效添加剂的组分,用含酚基有机酸对其改性可得到性能优良的柴油稳定剂;用脂肪酸改性可得到柴油抗磨、分散添加剂;以其作为主剂的柴油消烟剂可减少柴油发动机燃烧时产生的黑烟。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不同组成的内燃机油复合剂对油品运动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不同类型无灰分散剂组成的内燃机油复合剂对油品运动粘度存在不同影响,其中含高分子无灰分散剂的复合剂的增粘作用较大,且复合剂对油品运动粘度影响的大小与油中是否存在粘度指数改进剂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静态和动态热氧化安定性实验,考察了抗氧剂、金属钝化剂和DSI无灰型清净分散剂以及它们的协同作用对喷气燃料高温热安定性的影响,并对抗氧剂、金属钝化剂和清净分散剂的抗氧化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无灰型清净分散剂双丁二酰亚胺与抗氧剂、金属钝化剂协同使用,能显著提高喷气燃料的高温热安定性,并且随着组合溶液中双丁二酰亚胺添加量的增加,喷气燃料的高温热氧化安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郎需进  李丽霞  李进 《润滑油》2011,26(3):42-44,48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对调合润滑油常用的传统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类无灰分散剂进行分析,确定了单挂、双挂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的红外光谱特征;并对国内和国外几种新型杂元素化(硼化、磷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产品进行了红外特征对比分析,指出了国内外产品质量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聚异丁烯丁二酸季戊四醇酯无灰分散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少明  罗大慧 《润滑油》1996,11(2):28-32,12
对聚异丁烯丁二酸戊四醇酯无灰分散剂采用催化酯这种新的合成工艺过程中的反应温度1反应时间催化剂选择和用量等工艺者了考察,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该剂进行了模拟评定、台架和工业放大试验。共结果表明:该剂性能与国外产品LZ936相当,在油品配方中,酯型无灰分散剂和丁二酰亚胺类分散剂复合使用可使油品高低温性能均较好,可用于中、高档内燃机油。  相似文献   

19.
润滑油添加剂间相容性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兴国  姚文钊 《润滑油》1999,14(4):33-36
探讨了内燃机油添加剂(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抗氧抗腐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探讨了两大类添加剂磺酸盐类清净剂(T106)与水杨酸盐类清净剂(改性T109)的相容性能,研究证实两大类清净剂混兑后无沉淀物生成;两类清净剂与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ZDDP类抗氧抗腐剂之间也有良好的相容性,混兑后无沉淀物生成。上述实验结果为润滑油的调配、贮存和推广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薄膜氧化试验考察了清净剂、无灰分散剂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相互作用对大庆汽油机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在二元组分中,磺酸盐会降低ZDDP的抗氧化效果,其中高碱度磺酸盐尤为显著;硫化烷基酚盐能增加ZDDP的抗氧化效果,其中中碱度酚盐更为突出;水杨酸盐仅在用量适宜时才不影响ZDDP的抗氧化效果;丁二酰亚胺能改善ZDDP的抗氧化效果.在三元组分中,在ZDDP与无灰分散剂共存的情况下,清净剂对ZDDP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与上述结果相同,唯高碱度酚盐能降低ZDDP的抗氧化效果.在四元组分中,ZDDP与无灰分散剂共存并与两种清净剂复合,中碱度酚盐分别与高碱度磺酸盐、水杨酸盐复合部获得了优良的抗氧化效果;而水杨酸盐分别与高碱度磺酸盐、高碱度酚盐复合则降低ZDDP的抗氧化效果.采用动态氧化试验考察了清净剂与无灰分散剂对ZDDP作用机理的影响.清净剂能增强ZDDP终止游离基的功能,但降低了它分解ROOH的能力;无灰分散剂对ZDDP两种作用机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