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带有地板辐射的座椅送风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带有地板辐射的座椅送风空调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了能耗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无地板辐射的座椅送风空调系统以及普通的上送风空调系统相比较,该系统具有送风量小,更经济、更节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空调系统调试的目的是保证室内温度达到设计条件,满足使用要求。在调试中常见的问题有:风量不均,送风温度不稳,噪音偏大等,但其中主要问题是风量不均,从而导致其它问题的发生;。所以系统调整送风量是解决问题关键。本文主要介绍空调系统调试中如何调整风量不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空调系统调试的目的是保证室内温度、湿度以及气流组织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使用的舒适度。在调试中常见的问题有:风量不均、送风温度不稳等。本文主要介绍空调系统由于风、水系统水力不平衡而引起的风量不均和送风温度不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总统套房空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筑层高只有3.2m的情况下,决定在该总统套房选用低温变风量空调系统。介绍了该空调系统风量和送风参数确定、设备选择以及控制系统设计。实测表明,该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工程实践,论述了侧吹风中送风温湿度、风量、控制方案以及Joker控制器在侧吹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龚延风  虞维平 《暖通空调》2003,33(2):119-122
介绍了定风量全空气系统全年多工况分区的基本方法。通过全年空调负荷分析确定了送风状态与新风状态的三种对应关系。给出了具体的分区形式和空气处理过程。运行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节能和控制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使得洁净厂房空调系统的节能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也成为各生产商降低生产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洁净厂房空调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高耗能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洁净风量与空调风量分离、减小系统送风量、新风量、优化控制及运行管理等多方面多角度,提出了具体节能的思路、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设计及调查,介绍了体育馆空调形式、空调系统划分、气流组织设计与分析、空调负荷、送风量及送风温差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9.
侧吹风空调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暖通空调》1999,29(6):43-44
根据有关资料以及化纤厂设计的工程实践,论述了侧吹风空调设计过程中送风温湿充、风量、洁净度等有关参数的设计原则和常用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0.
置换通风与混合送风供冷季运行能耗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置换通风和混合送风设计及运行的特点,以DeST为模拟工具,分析了北京某写字楼分别采用置换通风和混合送风方式供冷季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讨论了两种送风方式在定风量或变风量运行时系统的逐时能耗及在室外新风利用上的特点。结果表明,置换通风比混合送风节省10%以上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1.
地板辐射供暖房间温度调节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分别以室内温度、地板表面温度及两者作为控制参数,控制循环水泵启停,调节房间温度的方法,发现了地板结构层热延迟性可延迟室内温度的下降,得出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运行调节规律。分析了以地板表面温度作为控制参数时,室外温度、围护结构热延迟性及地板表面温度对墙体内表面平均温度的影响,地板表面温度对墙体内表面平均温度的影响较大.且两者变化趋势一致,而室外温度对供暖房间墙体内表面平均温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在昆仑山隧道洞内设置了地温及气温观测断面。根据实测资料,初步分析了昆仑山隧道洞内气温、地温及隔热层内外侧温度分布特征,得出的结论对多年冻土区隧道工程建设及冻害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实验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理论上讨论了影响混凝土绝热温升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初始入模温度、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等因素对混凝土绝热温升和温升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混凝土初始入模温度将加速胶凝材料的水化,并缩短水化反应持续时间,这对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所用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影响不大,所以对其绝热温升值影响不显著,但明显降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所用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使其绝热温升值下降.掺加粉煤灰或减水剂来改变混凝土的工作性也会影响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和温升速率.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impact of air temperature on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through the depth of rigid pavement slabs. A one-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 model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cross the pavement. To highlight the impact of daily temperature amplitude on a pavement temperature profiles, the summer weather condition is used as an input to simulat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through slabs in mountainous desert and coastal regions. The results section presents the impact of daily ambient temperature on the pavement-surface heat exchange and subsequent slab temperature development.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sinusoidal-approximated air temperature is also described. The subsequent discussion concentrates on whether the predicted results of these two regions can be used to develop similar conclusions in other regions and other seasons. The discussion also focuses on the boundary-formul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oposed model and the documented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s for concrete slabs.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夹心板外叶往往较薄,逐时气温变化和太阳辐射对混凝土夹心板的温度作用明显。为了解决我国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缺乏逐时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夹心板温度作用的取值方法问题,根据1980—2010年长沙市气象观测资料,得到了50年一遇最高温度月(七月)和最低温度月(一月)的标准日逐时空气温度。考虑逐时太阳辐射的强度、朝向、颜色等影响,建立了标准日室外逐时温度模型,并将其分解为稳态温度(年温度)和谐波热(日温度)。推导了在日温度作用下夹心板温度场和平均日温度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不同外叶厚度对夹心板平均日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夹心板外叶平均日温度幅值随外叶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采用外叶平均日温度相等的方法,得到了按稳态温度场计算日温度作用的等效室外日温度,提出了混凝土夹心板的室外基本气温增加值计算公式,可用于考虑外叶厚度对基本气温增加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小熔窑玻璃液温度变化对玻璃质量的影响,根据多年对超薄玻璃生产线熔窑温度控制方法的试验、实践,对超薄玻璃熔窑温度控制进行探究,归纳稳定控制熔窑温度的四种方法,讨论通过四种方法稳定熔窑内玻璃液温度、降低和稳定玻璃气泡的工艺技术措施,分析四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推荐优先采用第四种方法,该方法经实践验证较适合超薄玻璃窑温控制,也适合其他浮法玻璃窑温控制。  相似文献   

17.
 冬季寒区隧道二衬模筑混凝土施工由于低温水泥水化不充分、不均匀,极易出现强度不达标、表面出现贯穿性裂缝等问题。根据含低温相变岩体温度场控制方程,从研究开挖时间对围岩温度影响入手,在充分考虑混凝土水化热影响条件下,分析寒区隧道围岩与二衬混凝土热量迁移传递规律,研究隧道内环境温度、浇注时洞内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二衬模筑混凝土温度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时间的增加,围岩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的范围逐渐增大;围岩被加温一段时间后,表面温度和深部围岩温度较高,中间温度较低,形成了两头热,中间冷的温度分布情况;二衬混凝土24 h内的最低温度随着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增加(升高)而升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简洁、实用的加热时间计算公式。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应用该计算公式,可实现嘎隆拉隧道冬季低温环境条件下二衬模筑混凝土高效不间断施工、表面无裂纹且现场实测强度大于C30强度等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主要包括拌合温度和压实温度,其制约着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和路面质量控制,直接影响路用性能。因此,选择合理的改性沥青施工温度在路面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沥青的黏性温度特性研究,讨论了沥青流变特性及温度对粘度的影响,确定了沥青的粘性温度曲线。通过易性试验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并确定了改性沥青的施工温度。设计实验对沥青成型温度进行研究,得出温度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为今后改性沥青施工温度的确定以及路用性能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型桥墩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开鸥 《山西建筑》2010,36(5):308-309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大型桥墩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数值仿真,进而详细分析环境气温对桥墩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影响,探求在温度突变情况下桥墩的开裂机理,总结类似的大型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变化的一般规律,提出保护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摘 要:以现行燃烧性能分级框架内的小尺度动态管式炉法和中尺度单体燃烧试验为产烟模型,选取典型阻燃和非阻燃材料开展燃烧产烟试验,利用FTIR等气体分析技术实时测量烟气组分数据,借助有效剂量分数(FED)等计算模型进行烟气毒性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动态管式炉产烟气体分析计算的FED1值约为单体燃烧试验FED3max值的4~17倍;难燃材料单体燃烧试验获得的FED值较小,通常在0.15以下,而易燃材料的FED值则高达0.65;以小尺度动态管式炉和中尺度单体燃烧试验为产烟模型,应用毒性组分计算模型FED1和FED3,可对材料在火灾无焰燃烧(氧化热解)阶段和通风充足的有焰燃烧阶段的烟气毒性做出具有代表性的有效便捷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