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钱军  陈爱平 《涂料工业》2008,38(4):22-26
通过砂磨分散研制了配制水性墨水用的水性炭黑色浆.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水性炭黑色浆的分散工艺,考察了乙二醇对炭黑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添加量2.5%,砂磨转速2 000 r/min和研磨时间120 min为最优工艺条件.添加10%乙二醇,制得的水性炭黑色浆ζ电位为-38.5 meV,平均粒径为117.1 am,放置90 d后平均粒径为159.6nm,具有较优的贮存稳定性和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简化桐油基醇的提纯工艺,制备高品质的桐油基聚氨酯。通过桐油、甲醇第一次酯交换反应合成了桐酸脂肪酸甲酯( ME)以 ME为原料通过与 1,4-丁二醇进行二次酯交换得桐油基醇(TOBA);最后以 TOBA为原料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了桐油基聚氨酯( TOB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热重分析仪( TGA)等对产品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物质为目标产物;提高桐油基醇的含量,固化膜的耐热性、耐水性及硬度均提高,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制备的桐油基聚氨酯溶液符合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聚氨酯木器涂料中通用底漆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性墨水用碳黑色浆的分散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散剂的筛选,研制了配置中性笔墨水的水性碳黑色浆. 提出了用于表征碳黑色浆分散稳定性的离心分离-吸光光度方法,并初步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优化了分散剂的用量,并研究了砂磨时间对色浆存储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具有芳环结构的高分子嵌段共聚物是制备碳黑水性色浆的优良分散剂. 以碳黑颜料为基准,当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铵盐溶液分散剂用量为20%、砂磨2 h时,得到平均粒径为117.1 nm的碳黑色浆,放置15 d后平均粒径为160.0 nm,具有较优的存储稳定性,以此色浆制备的中性墨水具有良好的存储稳定性和书写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研磨分散法制备了水性黑色陶瓷墨水,主要研究溶剂含量和分散剂种类对陶瓷墨水性能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分散剂种类进行筛选。选出溶剂、分散剂在最佳分散效果时的添加量,进一步考查溶剂和分散剂对陶瓷墨水粒径的影响,从而对陶瓷墨水配方进行优化。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水性黑色陶瓷墨水在30天内不发生分层,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DMF-炭黑色浆体系中分散剂、炭黑性能及比例、PAN的加入量、研磨时间、色浆使用温度等对炭黑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阴离子分散剂并控制炭黑的浓度及分散剂的比例能获得符合干法腈纶纺丝要求的色浆,色浆长时间研磨对降低炭黑的粒径分布不利,少量聚丙烯腈(PAN)的加入能提高炭黑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对水性炭黑的辅助分散方式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机械搅拌、超声震荡、球磨三种不同方式,对炭黑色浆进行分散处理,然后分析色浆中炭黑的粒径分布,以评价各种分散方式对炭黑色浆分散效果的影响;通过自然沉降试验,对比分散方式对色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搅拌方式:色浆粒径范围在2313~148000 nm之间,自然沉降1~17h,上层液炭黑含量从25%降至7.21%,17h后基本沉降完全;超声震荡方式:色浆粒径范围在22.28~448.93nm之间,自然沉降17h内基本保持稳定,在17~45h炭黑含量从22.42%降至7.92%,45h后基本沉降完全;球磨方式:色浆粒径范围在169.8~294.0nm之间,自然沉降,13h以内基本保持稳定,在13~37h炭黑含量从21.03%降至7.3%,37h后沉降基本完全。可见,超声震荡和球磨这两种方式都能使水性炭黑色浆达到高度均匀的分散性及稳定性,其中,球磨方式更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色浆调配。  相似文献   

7.
将酞菁蓝颜料及蒽醌蓝与炭黑复配,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分散剂,用砂磨法制备纯黑色相炭黑色浆。结果显示,研磨1 h后粒径在108 nm左右,炭黑分布较窄,PDI为0. 083 9;SEM测试显示分散体颗粒大小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该水性炭黑色浆体系稳定性较好。随着体系蓝色用量增加2. 5%,色浆a^*、b^*值均趋近于0,接近于纯黑色相。  相似文献   

8.
分别考察了与分散树脂SMA(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相容的6种水溶性醇对炭黑颜料色浆的分散稳定性,中性墨水的触变性、保湿性与书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和甘油均与SMA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以聚乙二醇400制得的炭黑色浆分散稳定性最佳;与SMA相容性好的水溶性醇随其添加量的变化会对中性墨水触变值产生较大的影响;甘油、乙二醇与聚乙二醇400都可使中性墨水具有良好的保湿性;甘油、聚乙二醇200与聚乙二醇400所制备的中性墨水出墨量稳定、线条均匀,书写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分散剂(M-P(St-MA))制备粘胶纤维原液着色用超细炭黑色浆。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度分析仪、金相显微镜,表征超细炭黑色浆的形貌、超细炭黑粒径及在粘胶纺丝液和纤维内部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以M-P(St-MA)为分散剂制备的超细炭黑色浆颗粒小,耐酸碱稳定性、耐热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和耐电解质稳定性均大于80%;超细炭黑与粘胶相容性好,在纺丝液中分布均匀,对纺丝液的流变性能影响小,当超细炭黑添加量小于3%时,超细炭黑在粘胶纤维内部分布均匀,原液着色粘胶纤维的摩擦色牢度和水洗色牢度均达到了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从桐油自制的桐酸甲酯酸酐MEA和1,4-丁二醇反应,制备了桐油基多元醇TBPO,并进一步以TBPO、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制备了桐油基水性聚氨酯乳液。采用红外光谱仪对MEA、TBPO和水性聚氨酯进行了表征,验证了产物的结构与预测相符,对水性聚氨酯的热性能及乳胶粒直径及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桐酸甲酯酸酐为原料可以制备具有耐热性好、粒径分布窄的水性聚氨酯乳液,该水性桐油基聚氨酯可用作水性涂料。  相似文献   

11.
方淼  唐强  陈坤  徐保明 《化工进展》2014,33(10):2748-2752,2784
以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三元共聚物,并用正丁醇作酯化剂,对其进行部分酯化,制备出高分子分散剂St-MA-AA部分酯化物。将此分散剂应用于酞菁蓝颜料表面改性处理上,讨论了单体摩尔配比、分子量分布等因素对颜料平均粒径、Zeta电位、分散性(DE)和相对着色力(Kr)的影响。结果表明,St、MA、AA单体最佳摩尔比为1∶1∶0.5时,自制分散剂St-MA-AA部分酯化物与市售分散剂SMA1440相比,颜料的平均粒径降低了15%,Zeta电位上升了13%,离心稳定性升高了77%,着色力增加了9%,分散效果明显更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3种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简称ATO)水性分散液,包括未加分散剂,以非离子型高分子分散剂改性和以阴离子分散剂与非离子高分子分散剂复合改性3种情况,并通过Zeta电位仪、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静止沉降实验等测试方法对纳米ATO水性分散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ATO纳米颗粒通过分散剂复合改性后,其水性分散液的稳定性最佳,当阴离子分散剂与非离子高分子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2,复合分散剂用量为ATO粉体质量的6%时,所得ATO水性分散液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使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利用盐化的苯乙烯-马来酸钠盐作为保护胶体分散香精,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香精油微胶囊。探究了不同分子量的SMA钠盐对香精的分散作用和对香精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并与进口SMA 520对香精的分散作用和微胶囊制备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随着SMA分子量减小,香精油趋向于以较小粒径的液滴分散在连续相中,粒径分布逐渐变窄,香精油滴的分散稳定性提高。当使用的SMA钠盐溶液(质量分数10%)黏度≥145mPa·s时,可制备出粒径为5~20μm,形态为球形、表面有少许凹陷、壳层厚度较为均匀的微胶囊。当使用的SMA钠盐溶液(质量分数10%)的黏度≤67mPa·s时,只能形成极少数的球形微胶囊。作为保护胶体制备香精油微胶囊,进口SMA 520与实验室制备的黏度为314mPa·s的SMA钠盐溶液(质量分数10%)具备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生物质资源桐油(TO)、马来酸酐(MA)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桐油酸酐,再以其与丙烯酸羟乙酯(HEA)反应,经中和水化制备了桐油基水性光固化树脂。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考察了TO、MA以及HEA的比例对桐油基水性光固化树脂的乳液性质、光固化活性以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n(TO):n(MA):n(HEA):n(TEA)= 1:2.5:2.5:2.5时,合成的桐油基水性光固化树脂的稳定性、光固化活性以及涂膜性能最优异。  相似文献   

15.
超支化分散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对颜料分散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妍  黄静红  房宽峻 《染料与染色》2009,46(3):51-53,11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应用自制的超支化分散剂(Hyperb舢ched dispersant,HPD)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水性颜料分散体系,研究其他表面活性剂种类、超支化分散剂与表面活性剂比例等条件对颜料分散体系的粒径及其分布、离心、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支化分散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比为7:3、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比为6:4时,体系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好.超支化分散剂与阴离子分散剂复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酯与(甲基)丙烯酸类单体进行共聚,制备了一种水性支链型超分散剂.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分散剂对颜料的分散性能、稳定性能均优于传统聚合物分散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分散剂.  相似文献   

17.
以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为原料,氨水为中和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改性剂,在水-醇-氨体系中利用液相鼓泡法制备纳米白炭黑,并采用IR、XRD、SEM、TEM对纳米白炭黑晶体结构、形貌、分散性及粒径进行表征。研究了醇水比、氨水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双氧水加入量等因素对纳米白炭黑分散性及粒径的影响。纳米白炭黑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体系总体积为70 mL,V(水)∶V(醇)∶V(氨)=38∶15∶12,六偏磷酸钠加入量为1.5%(质量分数),双氧水用量为5 mL。IR、XRD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为无定形二氧化硅;SEM、TEM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白炭黑粒径约100 nm且分散较好。  相似文献   

18.
20050601颜料分散用胺改性树脂或胺改性烷烃基聚合物片段 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EPl364701,2003—11—26. 该专利介绍了用一种或多种胺改性树脂或胺改性烷烃基聚合物片段分散颜料的方法、包含胺改性树脂或胺改性烷烃基聚合物片段的分散剂、含这类分散剂的洗液(用挤水法生产颜料时使用的洗液)、浓加工颜料浆以及在涂料或油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生物质资源桐油(TO)、马来酸酐(MA)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桐油酸酐(TM),再与丙烯酸羟乙酯(HEA)反应,经三乙胺(TEA)中和水化制备了桐油基水性光固化树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TO、MA、HEA以及TEA的比例对桐油基水性光固化树脂的乳液性质、固化性质以及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TO)∶n(MA)∶n(HEA)∶n(TEA)=1∶2.5∶2.5∶2.5时,合成的桐油基水性光固化树脂的综合性能最优异,其乳液贮存稳定性大于180 d,固化膜的铅笔硬度达到5 B,附着力达到3级,耐冲击性可达50 kg·cm,柔韧性可达0.5 mm,耐水性达到48 h。  相似文献   

20.
张鹏  王响 《聚氯乙烯》2021,49(9):30-32
通过分子设计,在传统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基础上引入亲油单体,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和侧链长度的新型碳酸钙聚合物分散剂,并详细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对碳酸钙在PVC制品中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子分散剂的引入提高了碳酸钙与PVC的亲和力,增加了碳酸钙在PVC制品中的填充量.当亲水、亲油小分子单体和提供梳状结构的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HPEG)大单体摩尔比为2∶1∶1,HPEG相对分子质量为2 400时,合成的聚羧酸超分散剂的分散效果最佳,该分散剂的适宜掺量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