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而高效的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其设备简单易操作,再生丝素蛋白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控制生物降解性以及易加工性而在许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近些年来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丝素纤维膜在过滤、组织工程支架等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文章用三氟乙酸作溶剂,制备丝素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并对乙醇处理后的静电纺纳米纤维形貌特征、力学性能等性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本实验对比了纳米纤维处理前后的变化,为SF纳米纤维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制备丝素蛋白水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纳米纤维非织造布,并以此作为生物工程支架,研究了内皮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情况。结果表明,细胞在丝素蛋白纳米纤维非织造布表面的粘附情况稳定,而且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杨海贞  魏肃桀  马闯  周泽林 《印染》2023,(12):76-81
总结了静电纺丝丝素蛋白纳米纤维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以丝素蛋白为基材的复合纳米纤维在不同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蚕丝复杂的多级结构使其难以构建更高层次的仿生结构,其性能调控问题也需要解决。加强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创新加工手段以获得具有可调控性能的高性能丝素蛋白纳米纤维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静电纺丝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共混复合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为其在组织工程支架方面的应用提供指导,制备了静电纺丝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共混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其中单根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直接拉伸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了大变形情况下共混静电纺丝纤维的拉伸力学性能特点。通过总结其中的数学规律,进行参数拟合,获得了可应用于静电纺丝膜力学模型研究的应力应变函数。  相似文献   

5.
在明确了丝素蛋白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较好但力学性能较差的基础上,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静电纺丝素蛋白改性方法研究,总结出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及装置的改变可以对静电纺丝素蛋白进行改性,且改性效果相当明显。提出以共混其他聚合物及制备形状特殊的纳米纤维等物理方法是对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支架比较有效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而有效地获得纳米纤维的方法.以98%甲酸为溶剂,分别溶解再生丝素蛋白室温干燥膜和烘干膜进行静电纺丝技术,根据静电纺丝原理,研究了不同再生丝素蛋白干燥膜、溶质质量分数、静电纺丝电压以及混纺壳聚糖丝素蛋白等因素对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丝素蛋白室温干燥膜较烘干膜可纺性高,电纺液质量分数和电压与纤维形貌具有高度相关性,是影响丝素静电纺丝的两个主要因素.壳聚糖的加入可改善低浓度纯丝素溶液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  相似文献   

7.
丝素蛋白水溶液经过静电纺丝制得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经甲醇浸渍后,对其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以甲醇浸渍后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非织造布作为生物工程支架材料,体外接种内皮细胞,研究了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情况,并对材料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再生丝素蛋白溶液通过静电纺制备丝素蛋白纳米纤维无纺支架材料,然后用水、甲醇、乙醇、丙醇等溶剂的蒸汽进行处理。研究表明,纳米纤维内部的丝素蛋白构象从无规卷曲向β-折叠结构的转变主要依赖于所用溶剂蒸汽的类型,转变程度受处理温度的影响。用水蒸汽处理,对诱导丝素纳米纤维结构的转变作用,与乙醇蒸汽处理相似,这一方法对制备生物医用材料更加有益。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必需的营养,同时具备良好的加工及应用特性。蛋白基纳米纤维因其高比表面积而被广泛应用于营养递送、空气过滤、生物医药和组织工程等领域。静电纺丝(电纺)技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成本低廉的纳米纤维有效制备手段,为蛋白基纳米纤维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从电纺蛋白基纳米纤维的制备过程、电纺条件(流速、电压、接收距离等)对纤维形貌的影响、静电纺丝蛋白基纳米纤维的应用(食品工业、药物载送、组织工程、空气过滤)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蛋白基纳米纤维的潜在研究方向,以期为静电纺丝蛋白基纳米纤维的可控构建、功能特性的改善以及静电纺丝的产业化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虎纹捕鸟蛛丝/六氟异丙醇(HFIP)和丝素/HFIP的混合液为纺丝液,制备了虎纹捕鸟蛛丝蛋白/丝素复合纳米纤维,并通过SEM、FT-IR、XRD研究蜘蛛丝蛋白和丝素的混合比例对纤维形态结构、分子构象、结晶结构的影响,分析蜘蛛丝蛋白对静电纺丝素纤维的力学增强效应.结果表明:随蛛丝蛋白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的平均直径明显减...  相似文献   

11.
丝素蛋白纳米纤维作为丝素蛋白纳米结构之一,因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可降解性及良好的物理性能,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丝素蛋白纳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其应用领域,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制备纳米纤维的较优方法,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直径小、孔隙率高等优点,在过滤材料、生物医学、电子元件等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静电纺丝纤维在过滤材料、生物医学、电子元件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总结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简单且有效地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所得纳米纤维具有纤维直径可控、孔隙率高及比表面积大等优良特性,在生物医学、过滤材料、传感器、酶固定化及食品包装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应用于食品行业的电纺纳米纤维必须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且可生物降解,故目前常采用蛋白质和多糖等天然聚合物进行静电纺丝。本文主要综述了含蛋白质(大豆分离蛋白、玉米醇溶蛋白、乳清蛋白等)或多糖(壳聚糖、透明质酸、淀粉、普鲁兰多糖等)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过程、电纺过程中各主要因素对纤维形貌的影响,所得纳米纤维的特性及其在食品行业,包括抗菌保鲜、抗氧化和控制释放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并展望了静电纺蛋白质和多糖纳米纤维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丝素蛋白多孔材料及其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欣  张海萍  陈宇  朱良均  闵思佳 《纺织学报》2008,29(10):132-136
讨论丝素蛋白纤维多孔材料、再生丝素蛋白多孔材料以及丝素蛋白非织造状纳米纤维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材料性能。认为丝素蛋白多孔材料具有合适的孔径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多种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可在这些材料上黏附和增殖。综述丝素蛋白多孔材料作为一种优良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人工皮肤、骨、软骨、人工肌腱和韧带等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陈梅  张锋  明津法  高艳菲  左保齐 《丝绸》2012,(6):5-7,30
以甲酸为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丝素蛋白(SF)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透明质酸(HA)共混纳米纤维,并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TG-DTA)研究了SF-HA共混纳米纤维非织造网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丝素与低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共混纳米纤维直径在100 nm左右,纤维表面光滑,呈圆柱状;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加入使得纤维形态变差,出现严重的粘连现象;透明质酸的加入未对丝素分子构象和结晶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氧化石墨烯(GO)可视为一种非传统形态的软性材料,具有聚合物、胶体、薄膜,以及两性分子的特性。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氧化石墨烯-聚丙烯腈(GO/PAN)复合纳米纤维、氧化石墨烯-聚乳酸(GO/PLA)复合纳米纤维、氧化石墨烯-聚偏氟乙烯(GO/PVDF)复合纳米纤维、氧化石墨烯-丝素蛋白-聚乳酸羧基乙酸(GO/SF/PLGA)复合纳米纤维、氧化石墨烯-聚氨酯(GO/PU)复合纳米纤维、氧化石墨烯-纳米氧化锌-蚕丝丝胶(GO/nZnO/SS)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医药领域、过滤材料、水资源处理、压电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拓展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应用领域,拓宽静电纺丝工艺的材料来源,对国内外近期静电纺动物蛋白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针对目前静电纺丝工艺中有机溶剂使蛋白质变性的问题,介绍了几种取代有机溶剂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水溶性聚合物代替有机溶剂的方法更有利于蛋白纳米纤维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讨论了交联改性及共混改性对静电纺动物蛋白纳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静电纺胶原蛋白纳米纤维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针对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动物蛋白纳米纤维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静电纺丝是制备纳米纤维的重要方法,在众多领域具有较强应用价值,引起广泛关注。所得纳米纤维的取向和结构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获得结构不同、形态各异的电纺纤维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要求。接收器作为静电纺丝装置的重要部分,决定电纺纤维的分布与组合。目前,通过对接收器进行改进已经能够制备三种基本结构电纺纤维材料,分别是排列规则纳米纤维线、图案化纳米纤维膜和三维纳米纤维体。本文简述静电纺丝原理,分别对比三种类型纳米纤维结构制备中所采用的不同接收器结构特点和收丝效果。该综述可供纳米纤维材料制备、静电纺丝装置改进和静电纺丝技术应用等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丝素蛋白/硅酸钙复合纳米纤维.XRD和FT-IR分析表明,复合纤维材料中丝素的结构以SilkⅡ为主.复合纤维的直径为200~400 nm,孔隙率约为78%.水接触角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纤维的亲水性比纯丝索纤维有所提高.分别用模拟体液和Tris缓冲溶液浸泡实验研究了复合纳米纤维的体外生物活性和降解性,结...  相似文献   

20.
《丝绸》2021,(2)
为深入了解丝素蛋白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现状,文章介绍了湿法纺丝、干法纺丝等制备丝素蛋白纤维类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纤维性能特点,发现湿法纺丝中纺丝液浓度普遍低于干法纺丝,且湿法纺丝过程中凝固浴对材料性能影响波动较大。冷冻干燥法、盐析法、发泡法等制备丝素蛋白支架类材料,冷冻干燥法获得丝素蛋白支架孔隙率可高达99%。同时,对不同制备技术获得的丝素蛋白材料性能进行分析,综述了丝素蛋白材料在智能纺织品、生物医药、光电学器件等领域应用研究。指出可通过再生制备技术进行结构设计和材料功能化,可提升蚕丝的附加值和拓宽其应用领域,实现蚕丝产品的多元化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