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lanning》2014,(16)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大跨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渐成熟,中国房地产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果。房地产行业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当今中国最热门、受关注最多的行业之一。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的同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境外资产开始关注,很多外资开始进入中国房地产行业,并对其市场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将通过自身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对外资参股我国房地产行业对其市场价值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外资对我国发展的贡献作用,为业内的同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牵涉到中国最多的资产和最多的人群,这使得房地产话题成为当前公众最关注的话题,房地产调控则始终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目前,在房地产行业运行的若干趋势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房地产投资、投机性需求(包括外资的进入)仍有上升势头,而住房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难以缓解,住房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从2006年5月以来.关于是否要限制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讨论就没有间断过,7月初.由建设部.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限制外资投资我国房地产的文件终于出台。六部委限制外资的规定将有利于我国房地产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外资何以如此青睐房地产行业?从国际背景来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涌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较高的利润率,吸引了大量外资蜂拥而至,据新华社"新华视点"的调查显示,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达50%.  相似文献   

5.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房地产也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领域.但是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猛,市场准入制度不够规范,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对国内信贷政策的实施大打折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应该设限.  相似文献   

6.
施建刚  韩祺 《城市开发》2005,(11):80-81
伴随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早期房地产企业群雄割据的局面必然被少数以大公司为主导的成熟的房地产开发市场所取代.这也是房地产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优胜劣汰、资源配置优化、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结果.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进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外资参与的房地产企业多达5000多家,接近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数的20%.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只有不断做大做强,积极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采取更加科学与合理的竞争策略才是出路.  相似文献   

7.
<正>外资何以如此青睐房地产行业-从国际背景来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涌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较高的利润率,吸引了大量外资蜂拥而至,据新华社"新华视点"的调查显示,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达50%。虽然当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楼市持续低迷,但不断高涨的房价,给  相似文献   

8.
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根据相关开放国内市场的规定,建设领域及房地产业将逐步对外资开放.外资介入我国房地产市场主要涉及购房和开发两个领域.从购买环节看,国际资本以投资增值而非自用为目的,流入境内房地产销售市场扩大了商品房销售市场的需求,拉动部分地区商品房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六部委《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的出台,坊间盛传已久的限制外资炒房传闻终于得以证实。中国作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新兴市场之一,加上外界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预期,外资大量涌入国内房地产业,造成国内房地产行业过热和房价虚高,为了本国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限制外资炒房已成必需。那么,其他国家在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方面,是如何规定和要求的呢?  相似文献   

10.
行业资讯     
政策六部委:外籍人在华购房须住满一年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意见》在坚持对外开放方针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新情况,借鉴国际上多数国家的惯例,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有关政策。面对2006年上半年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过猛、市场准入规则不够规范、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的情况,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护中小投资者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对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的有关政策进…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资金量大、周期长且影响因素复杂的特殊市场.这些特点决定了房地产直接投资是一种高风险行业,不确定因素对房地产投资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房地产直接投资风险,对于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房地产直接投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房地产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会受到经济环境、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不公平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房地产直接投资时,应着重分析变现风险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在此基础上,该研究也对2007年中国深圳房地产市场直接投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房地产业中的特点,然后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和房地产竣工建筑面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1985~2010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房地产竣工建筑面积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因果分析,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房地产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房地产发展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却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信托产品在众多个案中寻找出规律,并将其归纳和推而广之,形成标准化系列产品和优质产品,让房地产企业、信托投资公司、消费者和投资者实现多赢利益,将会促进我国信托业乃至房地产业的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笔者结合目前我国信托投资机构推出的带有明显房地产信托产品创新色彩的案例,对适应现实需求的信托产品和发达国家成熟的房地产信托方式进行了纵深挖掘,并为信托投资机构在当前条件下如何抓住市场先机、进行系列产品创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琦 《城市建筑》2013,(22):326-326
房地产投融资活动是房地产业、甚至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的兴起,带动了我国的房地产业朝着更加健康、完善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投融资制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的简要分析,总结出几点完善房地产投融资制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房地产整体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与此同时各种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房地产投资行为中建立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 AHP 和物元理论的评价方法,建立相关风险评价体系,结合尧沙房地产项目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对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人口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我国31个大中城市2000年末的统计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诸多反映城市集聚效应的因素中,提取了直接影响房地产投资的人口因素,证明了暂住人口对房地产投资的重要影响。论文还利用路径分析法,解释了反映城市集聚效应的各因素是以怎样的方式和强度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在这些因素中,暂住人口比例、市区人口数量和消费密度对房地产投资的直接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分析了人口对房地产投资的显著影响,提出了评价我国城市房地产投资与城市集聚效应关系的宏观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比较成熟的房地产商及住房金融服务机构已进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面对日趋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如何才能保存较大的赢利空间,已成为目前房地产企业广泛关注的话题。本内容包含很多问题,但本文就成本管理问题做深入研究,并在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遵循重点突出、要点深入的原则,运用理论加实例的研究方式,对决策和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决策阶段采用目标体系的方法衡量决策的成败与否;规划设计阶段运用并行工程(CE)的设计思想去把握。结果证明房地产项目的决策和规划设计阶段是成本管理的关键.应引起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利率的波动对于房地产市场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一次,中央银行将利率下调,一方面使消费者的投资目光投向房地产,另一方面,也使房地产开发商减轻了利率负担,从而降低了房价。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盘活空置商品是使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迷的关键,利率的下调,为启动住宅消费,进而激活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业的发展受国家宏观政策、土地市场的调整、资金导向等多种因素影响,文章从七个方面论述我国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重心将从大中城市转向小城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房地产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介绍了房地产融资的新工具即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分析了我国启动房地产投资信托的重要意义。借鉴国外的经验,介绍了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基本原则,分类和其对投资者和房地产企业的不同特征,分析了这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在我国资本市场和投资市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房地产投资信托对我国逐步形成房地产投资市场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