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尧军 《丝绸》2012,49(11):38-40
对不锈钢储丝盘及抛光处理、铝合金储丝盘及等离子热喷涂、硬质阳极氧化等三种储丝盘表面处理技术进行研究了分析。通过对储丝盘铝合金材料的选择、硬质阳极氧化在硬质氧化膜厚度、表面粗糙度、耐腐蚀、耐磨性及与基体的结合力等方面研究和分析,发现特殊元素组成的铝合金材料和硬质阳极氧化表面处理技术使储丝盘的硬度合适、表面光滑,有利于真丝的倍捻工艺,能有效提高储丝盘的储丝稳定性,减少储丝盘对丝线在加捻过程中的丝胶损伤,减少断头、毛丝的出现,可有效延长储丝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钻具服役工况越来越恶劣,钻杆疲劳失效问题日渐突出。钻杆的失效带来严重的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故研究钻杆的疲劳性能具有直接工程意义。文章研究了4145钢在不同渗氮温度下盐浴复合处理(QPQ)后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按照数理统计方法对疲劳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对比不同渗氮温度工艺处理下的试样和原始试样的疲劳S-N曲线的差异。通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表明,QPQ处理可显著提高4145钢的疲劳寿命。在580℃渗氮温度下,其疲劳极限提高幅度最大,比未处理试样提高约23.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疲劳试样断口进行分析,分析盐浴热处理提高4145钢疲劳寿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金属切削加工后工件表面质量,课题组将切削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p及刀尖圆弧半径R这4个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各个因素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首先,设计了正交方案并进行切削试验,用极差法分析正交试验结果;其次,根据正交试验数据,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建立了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最后,进行了离差平方和显著性检验以及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为f>R>vc>ap;该预测模型高度显著,且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对比得出其误差率低于6%,可以准确地预测铝合金表面粗糙度。该模型为硬质合金切削Al7075-T6铝合金时,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为研究硬质合金切削Al7075-T6铝合金表面粗糙度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微弧氧化涂层由于其工艺设备简单,性能优良,涂层适应性强,对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势,在机械制造、家用电器、医疗器械等各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不同牌号的铝合金基体,所形成的微弧氧化涂层在外观、性能上均有差异。文章拟在相同条件下制备LY12、LY16及LD7铝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研究不同的合金化元素(Cu、Mg、Fe)对微弧氧化涂层的生长、电火花现象、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比照其它各类型气瓶,简要介绍了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的优缺点;讲述了提高铝合金内胆复合气瓶疲劳寿命的工艺手段、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和注意要点;分析了铝合金内胆复合气瓶设计、制造中影响气瓶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机织压延类柔性复合材料进行定伸长疲劳试验,测试了经疲劳处理后试样的剥离性能,分析了试样的定伸长疲劳对其剥离性能和织物结构、试验方法对柔性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疲劳后的剥离强力与定伸长比例和拉伸次数密切相关,且随着定伸长比例和拉伸次数的增加,其剥离强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刘阳  王忠政 《金属制品》2022,48(1):13-16
以紧凑拉伸试样静应力分析及疲劳裂纹寿命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紧凑拉伸试样,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样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其最大变形及最大应力,并对紧凑拉伸试样预制裂纹,运用疲劳子软件进行裂纹扩展分析,得到其循环作用次数以及a-N曲线.此方法可用于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计算,并且让裂纹扩展的过程可视化,方便分析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电解质水溶液中,用阳极氧化法处理粘胶基碳纤维,并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氧化后碳纤维表面酸性官能团的含量,分析了测试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对于选择最佳处理工艺,深入了解电化学氧化机理和纤维与基体树脂的粘合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将化学研磨在阳极氧化工艺进行铝及铝合金材的表面处理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比对化学研磨溶液中各酸成分的作用和浴液构成比例,同时对前处理工艺的效果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0.
以南海某石油开采区块螺旋股钢丝绳为例,采用Miner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和螺旋股的S-N曲线对螺旋股钢丝绳系泊索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给出FPSO系泊索疲劳寿命影响因素:(1)腐蚀是影响系泊索轴向拉伸疲劳寿命的主要外在因素。钢丝绳在海水中的疲劳寿命比在空气中降低82%。(2)钢丝绳设计水平、制造质量、盘条质量是影响系泊索疲劳寿命的内在因素。在钢丝绳设计、制造过程中应注意保证钢丝绳的刚度、自重、最小破断力达到初始设计要求。可以采用钢丝表面镀锌、挤塑护套、良好的润滑/阻滞物、牺牲阳极及外加电流系统等降低钢丝绳的腐蚀速度,提高钢丝绳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1.
王文涛 《广西轻工业》2015,(2):33-34,36
腐蚀疲劳是工程结构常见失效形式之一,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腐蚀疲劳现象、腐蚀疲劳机理、影响因素以及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都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于某些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对于已提出的寿命预测模型仍需完善。通过阐述腐蚀疲劳的各种机理,分析腐蚀疲劳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腐蚀疲劳寿命的预测模型,提出仍需解决的问题,并展望未来腐蚀疲劳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综框的高速特性和复杂承载状态,采用平均应力修正法对其疲劳特性进行仿真研究。文章在结构设计与负载估算基础上,通过ANSYS/WorkBench协同仿真环境实现了综框的有限元建模与静力分析。以基本S-N疲劳性能曲线为依据,构建基于nCode DesignLife的预定义疲劳项目仿真流程,探究正弦时间序列载荷作用下的综框疲劳行为。结果显示:铝合金综框失效状态为高周疲劳破坏(>2.6×105),其疲劳损伤主要发生在横梁两端局部区域,尤其是在弹簧悬挂处,集中分布有多个潜在失效危险域;铁质综框疲劳损伤覆盖区相对更大,且整体抗疲劳性能明显不及铝合金综框。可为实际工况下的综框疲劳寿命分析及损伤机理研究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西轻工业》2019,(8):130-131
低倍组织检验方法是铝及铝合金材料质量检验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主要检验对象为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制品,检验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组织连续性破坏缺陷检验和结晶构造缺陷检验。本文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工厂实践概述变形铝及铝合金材料低倍组织检验过程中的试样切取加工、浸蚀试验、检验结果判定等内容,并通过实例说明7075铝合金扁锭的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了解纺织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损伤机制及影响因素.综述了织物结构差异、环境因素、疲劳实验过程中的自热对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复合材料疲劳强度模型的研究近况;对比分析了不同织物结构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近况及损伤情况,以及结构的差异对材料的疲劳寿命及损伤影响;探讨了水、高温、化学介质、紫外线辐射等环境因素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立式杀菌锅在热机循环载荷下的疲劳强度,特别是在锅体出现裂纹后的剩余疲劳寿命以及影响杀菌锅疲劳裂纹扩展的因素.方法:从杀菌锅结构完好的设计疲劳寿命和有裂纹后的剩余疲劳寿命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全寿命疲劳分析.采用Workbench分析杀菌和3种循环载荷下杀菌锅的力学特性;基于SGN曲线研究杀菌锅在3种交变应力下的设计疲劳寿命;基于断裂力学原理研究初始裂纹尺寸、压力、温度对有裂纹杀菌锅应力强度因子和剩余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此类立式杀菌锅的设计疲劳寿命为5×105次,满足设计需要且有一定安全余量;基于断裂力学分析得出杀菌锅裂纹尺寸寿命曲线,对含缺陷杀菌锅剩余寿命进行预测,具有一定创新性.结论:使用过程中应关注锅体内部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情况,可以根据试验提出的方法对杀菌锅裂纹缺陷进行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16.
铬酸处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铬酸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根据处理时间、温度与处理后纤维强力的关系及纤维表面形貌对比,确定最佳处理条件为: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2min;根据红外光谱(FTIR)分析探讨铬酸氧化机理,确定铬酸处理后纤维表面产生羟基、羰基等极性基团;通过对比处理前后DSC曲线,确定铬酸处理能够提高纤维熔点;借助单丝拔出实验发现铬酸处理后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粘结性能够提高63%。  相似文献   

17.
铝及铝合金电镀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春华 《五金科技》1997,25(2):24-28
本文综述了国内近几年对铝及铝合金龟镀新技术的应用,改进预镀工艺,优化中间镀层,研究阳极氧化与电沉积相结合处理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沥青老化以后通过掺加再生剂使其获得再生性能之后的自愈合性能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本次实验模式采用在循环加载作用下使再生沥青处于疲劳-愈合-疲劳状态种,然后测试其自愈合性能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沥青的自愈性能影响最大,另外时间、再生剂的掺加量、沥青的种类、沥青的老化程度、再生剂的种类等都对沥青的自愈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钢丝的耐腐蚀性能影响桥梁缆索的使用寿命。采用电镀锌和热镀锌铝对?4.3 mm SWRS82B钢丝进行表面处理,对电镀锌和热镀锌铝钢丝在0.1 mol/L HCl溶液中进行耐腐蚀性能研究,对腐蚀后的形貌进行观察并分析腐蚀机理。结果表明:电镀锌后钢丝表面粗糙度Ra=1.024μm,热镀锌铝后钢丝表面粗糙度Ra=0.637μm,热镀锌铝试样表面粗糙度明显小于电镀锌试样;电镀锌的锌层厚度约为15μm,扩散层为35μm,热镀锌铝合金的镀锌层约为24μm,扩散层为50μm,热镀锌铝试样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电镀锌试样。  相似文献   

20.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玄武岩纤维(BF)为增强体,采用熔融沉积(FDM) 3D打印技术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增强PLA复合板材。测试了不同3D打印路径的BF/PLA复合板材的低速冲击性能,探讨了3D打印轨迹对BF/PLA复合板材耐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打印路径对BF/PLA复合板材的耐冲击性能影响较大,单一打印路径的试样受到冲击后容易产生基体开裂,打印路径为±45°的试样受到冲击时,基体中的纤维能承受更多的载荷,抗冲击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