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行为动作是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采用WiFi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对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不同动作进行识别。无需要驾驶员穿戴任何设备以免影响正常驾驶操作,同时也不依赖于视频图像从而避免了侵犯驾驶员的隐私。首先搭建实验平台采集和分析了驾驶员不同的行车动作所对应的CSI数据流,然后通过滤波、降维等处理提取不同动作的特征。最后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驾驶动作的分类识别,通过地下停车库模拟驾驶和校园环境下的实际行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在这两个场景下对驾驶员行车动作的分类识别准确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林广宇  魏朗 《计算机工程》2007,33(22):193-194,197
通过车载CCD图像传感器摄取图像,在利用中值滤波、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技术去除噪声和获取道路标线的基础上,建立了摄像机的透视投影模型和汽车驾驶员行驶状态模型,研究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相对道路标线的行驶状态参数,以监控驾驶员行车状况。实验证明,该方法获得的行驶状态参数曲线能有效判别驾驶员的行驶状态,为减少驾驶员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李宁 《信息网络》2007,(1):28-29
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是依靠驾驶员合理准确地操纵制动装置来实现的。能否合理正确地运用制动器,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掌握制动器使用的技巧,对于任何一个驾驶员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新手。同时,合理的使用制动器对于保证行车安全、节约燃料、减少轮胎的磨损、延长机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轮胎气压异常是导致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而事实已经证明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能有效的监测轮胎的实时气压状况,并在轮胎气压出现异常时对驾驶者做出预警,以保障行车安全。然而,目前市场上应用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需要接入汽车的总线网络并通过汽车仪表盘来完成胎温胎压数据的显示,这样就造成实时监测数据的更新延迟,而不能保证驾驶人员有足够充裕的时间来应对轮胎气压出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介绍设计的一种不依附于汽车总线网络和仪表盘的多无线传感模式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总体方案、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预测控制算法、测试结果。经试验和测试表明:此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监测能快速高效的监测轮胎的实时气压和温度,并降低了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造价成本,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轮胎内的气压实时状况对于汽车的行驶安全以及性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对轮胎内的气压进行监测、控制、以及保持汽车所有轮胎内的气压相对平衡,一直以来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目前市场上应用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仅仅能对轮胎的气压进行监测,而不能自动的对轮胎内的气压做出反馈,来及时控制轮胎内的气压并保持所有轮胎内的气压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介绍设计的一种闭环汽车轮胎压力监测及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总体方案、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加密算法、性能分析。经试验和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监测的数据可靠,更新及时,系统能有效的保持汽车所有轮胎内的气压相对平衡来增加了汽车的燃油效率,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眼睛状态的检测是驾驶员疲劳检测的关键,但夜间复杂的行车环境导致眼睛状态不易检测,针对这种情况,首先用Gentle-Adaboost算法对大量红外样本训练得到人脸和眼睛分类器,用分类器对驾驶员进行面部和眼睛检测,并提出了采用高斯模型对眼睛区域的垂直积分投影分析得到眼睛睁闭状态的方法,进而计算PERCLOS和EBN,对驾驶员的精神状态进行检测;通过定位人脸以缩小眼睛的搜索区域,不仅可以提高眼睛的检测率,还可提高检测速度;在Visual Studio2012和Opencv 2.4.4中对该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汽车胎压监测系统发射模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轮胎压监测系统(TPMS)可以对轮胎眙内气压、温度提供预警,以保障行车安全。本文以英飞凌公司的传感器SP12为核心开发出TPMS的发射模块,介绍汽车胎压监测系统发射器的电路设计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眼于汽车轮胎爆胎引起的安全事故应如何防范和排除,介绍汽车安全产品中的汽车轮胎胎压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在监测轮胎的压力和温度后,得出轮胎是否处于异常状态的判断,能提示驾驶人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这就为安全出行提供了多一份保障。此次系统使用BMP180气压传感器拟监测轮胎压力,以WIFI模块作为通讯手段,在Android端进行数据展示和信息读取。  相似文献   

9.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一种车辆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不仅可以减轻驾驶员工作负担,还能增强车辆的行车安全和驾乘舒适性。基于MATLAB和Python混合编程,在网络协议环境下设计智能车巡航控制算法验证平台;该平台能够模拟多种不同典型行车场景,其实时的信息采集与动画演示功能能够直观有效地展现车辆状态。结合所开发的平台软件,设计出增量式模型预测控制器(IMPC)和智能驱动驾驶(IDM)控制器,所提出的IMPC算法不仅能综合考虑网联车巡航多目标的特点,同时还满足巡航系统快速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最后结合典型驾驶工况,开展智能车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ATLAB和Python混合编程的软件系统能有效模拟各种驾驶情景,并能结合智能车验证该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个人用户、行业用户对实时性车辆状态、驾驶习惯和故障检修的需求,设计了一套机动车实时监测系统。基于OBDII&EOBD协议,车载OBD终端设备获取车辆故障码、地理位置、行车速度等数据信息,通过GPRS与基于J2EE架构的网站服务端建立通信。服务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车辆的故障状态进行诊断,统计归纳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行车状况,最终将车辆检测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展现在网页客户端,或者i OS/Android移动手持设备上。视车辆的故障情况,驾驶员可以选择通过本系统与汽车维修厂建立联系,为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出行便利,以及交通管理和保险业提供参考建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汽车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是因车辆驾驶而出现的大量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驾驶员辅助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在行车驾驶过程中提前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进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为保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介绍在该系统设计中关于驾驶员状态检测所涉及到的图像模式识别算法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检测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是否双手在方向盘上,以确保驾驶安全。算法的关键是实现驾驶员双手位置的准确和实时检测。算法使用阈值在HSV颜色空间对人体肤色区域进行肤色分割,然后对肤色分割区域使用AdaBoost算法进行驾驶员手部的检测。通过软件实验证明,该算法在驾驶员双手检测中快速、便捷、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为帮助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确认前方路况,设计了保证自己及他人出行安全的车载夜视辅助驾驶系统。通过构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将经预处理得到的车辆周围图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经逐层训练与调参得到离线网络运算,从实时图像数据中提取障碍物的特征信息与运动情况。通过驾驶车辆上采集设备探测反馈行车轨迹环境,正确识别车辆所处的环境状态,进而提醒驾驶员,并帮助车辆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时采取正确行驶决策,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通过对当前车载系统分析和汽车驾驶员疲劳驾驶状态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多特征疲劳驾驶检测方案。方案采用高性能嵌入式系统平台与云计算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嵌入式系统采集驾驶员面部图像;然后,将数据传输到Face+ 云计算平台,分析当前驾驶人员身份、年龄与微笑程度;最后,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驾驶员头部位移以及统计眼睛眨动规律,综合三种指标预测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实时监测驾驶员驾驶全过程。当检测到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则通过语音的方式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谨慎驾驶。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检测精度高、实时性强,并且易于和车载系统整合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自动检测驾驶员行车路线,通过车载CCD图像传感器获得序列图像,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建立摄像机的透视投影模型和汽车换道行驶检测模型,应用改进的Hough变换识别道路标线,确立直线方程,采用逆透视投影变换对车辆在当前位置的横向距离和横向偏转角做出估计,进而对汽车行驶状态做出判断。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正确检测和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压线行驶和换道行驶状态。  相似文献   

15.
陈虹  郭洋洋  刘俊  郭洪艳  崔茂源 《控制与决策》2019,34(11):2390-2396
针对人机协同转向控制中对于驾驶员参与和驾驶员状态考虑较少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驾驶员状态预测的人机力矩协同(human-vehicle torque collaborative based on driver state prediction,HVTC-DSP)转向控制方法.该方法以力矩为人机交互接口,提高了驾驶员的参与程度;同时,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将驾驶员状态考虑在内,对驾驶员状态进行预测.采用高精度车辆仿真软件veDYNA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不考虑驾驶员状态的人机协同力矩(human-vehicle torque collaborative based on no driver state prediction,HVTC-NDSP)转向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使辅助力矩更好地跟随驾驶员动作,提高车辆转向性能,减小侧向位移偏差,同时对不同驾驶员也有较好的适应性.进而,以驾驶员下一步动作为参考,使驾驶员当前力矩尽可能接近下一步期望的力矩,在转向性能几乎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适当减轻驾驶员操作负担.  相似文献   

16.
黄炜  张靖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8):3031-3033
针对汽车物联网的需要和传统TPMS技术的不足,轮胎检测自控调压系统采用了基于32位ARM微处理器的硬件实现和基于μ COS-II与状态机的软件设计。通过无线信号,该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和存储轮胎ID,解决了换胎识别重定位问题,增加了汽车行进中自动调节胎压及轮胎温度的功能,可以根据路面、载荷变化设置不同参数等。该系统改善了行车安全,使汽车随时运行在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7.
车辆行驶轨迹是道路路线安全性和舒适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驾驶员操纵车辆行驶时的轨迹决策行为,研究在自由流交通状态下,道路几何线形对车辆行驶轨迹的影响规律。为此,在郭孔辉院士提出的预瞄最优曲率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SK道路几何模型,建立了实际道路条件输入的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当驾驶员轨迹决策行为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影响时,且车辆在进入曲线段时,行驶轨迹存在着朝曲线内侧偏移的运动趋势;在出曲线段时,车辆行驶轨迹趋向朝曲线外侧偏移。平曲线半径大小对驾驶员轨迹决策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圆曲线半径越大,行车轨迹侧向偏移量越小,反之越大。  相似文献   

18.
李小呆 《电脑》2014,(7):123-123
歌美迪1080P高清行车记录仪后视镜是原DVR系列的升级产品,搭载的是安霸A2 S60 CPU,使用CMOS WXGA HD图像传感器,视频分辨率有1920*1080和1280*720可供选择,搭配的140度超大广角摄像头完全满足行车记录仪录像的要求,拍照状态下像素可达500万,录像状态下像素也能达到200万,每秒30帧的帧速率,让画面清晰流畅。后视镜搭配的是4.3英寸的高亮显示屏,亮度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后视镜还带有防眩目功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抓斗行车所采用的串电阻调速控制,在长时间运行下经常出现烧坏电机、电器元件,以及运行不平稳等问题,采用变频器调速结合PLC来控制抓斗行车的运行,不仅能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大量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交通运输已成为我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私家车及驾驶员的数量均越来越多。本文针对这种情况,为驾驶员,尤其是初学者提供一套手动挡汽车速度与挡位匹配的控制系统。此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监测、控制、显示、语音播报ISD4004、报警等模块实现行车过程的实时监测、控制及提醒。本系统为初学者提供辅助教学,为驾驶员提供经济的行车方式,同时提高我国的汽车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