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化学复合镀Ni-P-TiO2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Ni-P-TiO2工艺中TiO2含量、表面活性剂种类和含量及搅拌方式等因素对镀层中TiO2含量及镀速的影响,并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最佳工艺所得镀层均匀、光亮,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为97.8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为96.23%,镀层附着性能好,当镀层厚度达到20ptm时,耐盐雾性能可达10级。  相似文献   

2.
Al2O3增强镍-磷-钨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镍-磷-钨合金镀层性能,制备了Al2O3增强的镍-磷-钨复合镀层;探讨了镀液中Al2O3颗粒尺寸、搅拌方式、电流密度、镀液中Al2O3、Na2WO4的含量和pH值等对镀速、镀层中Al2O3的质量分数及镀层外观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复合电沉积最佳工艺条件;并对镀层的硬度、耐磨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耐腐蚀性能、表面形貌、相结构和化学成分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超声波振荡搅拌下,加入纳米Al2O3,控制电流密度为2A·cm-2,镀液中Al2O3和Na2WO4的含量分别为50g·L-1和6g·L-1,pH值为5.0时,镀速和镀层中的Al2O3质量分数最大,镀层质量最佳;加入微米和纳米Al2O3镀层的综合性能均高于未加入Al2O3的镀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在镀液中添加不同含量La2O3微粒对Ni-W-La2O3复合镀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镀液中La2O3微粒含量为4 g/L时,Ni-W-La2O3复合镀层组织均匀致密、表面平整,硬度高,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好。  相似文献   

4.
将La2O3纳米颗粒添加到氨基磺酸镍镀液中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Ni-La2O3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复合镀层中La2O3含量的影响,分析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工艺为电流密度2A/dm^2、镀液温度50℃、搅拌速度800r/min、镀液中La2O3含量30g/L;与纯镍镀层相比,复合镀层表面平整光滑、组织致密均匀;其显微硬度也高于纯镍镀层,并随着复合镀层中La2O3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高碳钢表面Ni-P/纳米Ti(C,N)化学复合镀工艺以及热处理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镀工艺中各因素对镀速影响的显著性顺序是pH值>镍磷比>施镀温度>纳米Ti(C,N)加入量;较好的施镀工艺为硫酸镍为25g/L、次亚磷酸钠为29.9g/L、乳酸为34g/L、乙酸钠为4g/L、PbCl2为0.001g/L、Ti(C,N)为6g/L、pH值为4、施镀温度为80℃;复合镀层较佳的热处理工艺为400℃保温45min,空冷。在最佳工艺下,得到的Ni-P/纳米Ti(C,N)复合镀层的硬度为975.2HV,是高碳钢基体硬度的3.8倍,且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磨损失效汽缸体进行电刷镀再制造研究。用最佳工艺参数分别进行镍镀层和分别添加3g/l,6g/l,9g/l Ti C纳米粉的纳米复合镀层的电刷镀试验,对比镍镀层和不同含量Ti C纳米粉的复合镀层的性能,进而得出一种综合性能最佳的镀层,即为工艺参数如刷镀电压12V,阳极速率20m/min,刷镀时间15min,Ti C纳米粉含量为6g/l的纳米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晶镍-钨-稀土合金镀层,重点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及镀层性能,探讨了电流密度、电沉积时间、镀液中稀土含量、镀液pH值和镀液温度等因素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用SEM、XRD、EDS、阳极极化曲线等方法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组成、耐蚀性和抗氧化性等。结果表明:合金镀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9.5 A·dm~(-2)、镀液pH值7、电沉积时间70 min、镀液温度50℃、镀液中NdCl_3添加量4.5 g·L~(-1)或镀液中Ce(SO_4)_2添加量3 g·L~(-1);添加稀土元素钕、铈后合金镀层表面颗粒排列致密、均匀,表面无裂纹,其抗高温氧化性和耐蚀性能与硬铬镀层比较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8.
用电沉积方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纯镍镀层和纳米SiC/Ni复合镀层,考察了电镀时间、SiC质量浓度、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对复合镀层中纳米SiC含量的影响,表征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SiC纳米颗粒的尺寸;最后研究了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镀层中纳米SiC的含量随着电镀时间延长、电流密度增大、镀液温度升高以及SiC质量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且最佳工艺参数为电镀时间30min,SiC质量浓度20g·L-1,电流密度2A·dm-2,镀液温度60℃,镀液pH4.5,搅拌速度300r·min-1;与纯镍镀层相比,纳米SiC/Ni复合镀层的晶粒更细小,组织更致密,具有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因数降低了7%以上,磨损率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9.
先采用电泳沉积工艺在铜基体上均匀沉积了粒径为20 nm的Al2O3涂层,然后采用电镀技术在Al2O3涂层中沉积金属镍,得到具有较高含量的纳米Al2O3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用扫描电镜及附带的能谱仪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成分,研究了镀层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比于纯镍镀层,纳米Al2O3颗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表面更加平整光滑,组织更加致密均匀;镀层中纳米Al2O3颗粒含量对镀层耐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当其体积分数约为30%时,镀层的耐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Ni-P-CaF2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及自润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以45#钢为基体的Ni-P-CaF2化学复合镀层并研究了该镀层的制备工艺;介绍了CaF2固体自润滑微粒镀前预处理技术,对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孔隙率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复合镀层的自润滑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提出的所述复合镀层的工艺配方能够较好地完成复合镀层的施镀,得到非晶态的镀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使微粒更好地分散在镀液中;常温下,Ni-P-CaF2复合镀层的自润滑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化学沉积法在MoS2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铝,采用化学复合镀覆的方法制备Ni-P-MoS2/Al2O3复合镀层。研究复合镀液中MoS2颗粒含量和搅拌速度对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比较由MoS2改性方式和添加分散剂方式获得镀层的性能,分析复合镀层的横截面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MoS2颗粒含量和搅拌速度增加,镀层显微硬度、摩擦因数、耐磨性均先减小后增大。与添加分散剂制备的Ni-P-MoS2复合镀层相比,改性颗粒获得的Ni-P-MoS2复合镀层的自润滑性、显微硬度、耐磨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金刚石表面镀覆金属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人造金刚石表面进行盐浴镀Ti和化学镀Ni、Cu处理后 ,用SEM观测镀后金刚石的表面形貌及镀层界面 ,并测试分析了镀后金刚石的抗压强度和抗热蚀能力。结果表明 ,盐浴镀Ti的镀层与金刚石的结合界面比化学镀层更为致密 ;经化学镀后的金刚石抗压强度明显提高 ,镀Ti和镀Ni的金刚石抗热蚀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3.
Ni-P/MoS_2自润滑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添加自润滑复合颗粒MoS2,制备以45#钢为基体的Ni-P-MoS2化学复合镀层,并研究MoS2固体微粒的镀前预处理技术和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在球盘试验机上研究MoS2的添加量对镀层耐磨及减摩性能的影响,并测试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Ni-P-MoS2复合镀层为非晶态结构,结合力紧密并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能;MoS2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Ni-P/MoS2合金镀层的耐磨、耐蚀及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复合镀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Al2 O3,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Ni-P-Al2 O3-PTFE(聚四氟乙烯)复合镀层,研究了复合镀液中Al2 O3质量浓度(0~3.0 g·L-1)对复合镀层显微组织、硬度、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合镀液中Al2 O3掺杂量的增加,化学镀Ni-P-Al2 O3-PTFE复合镀层中Al2 O3含量先升高后降低,Ni-P基质的结晶性先增强后减弱,硬度先升高后降低,磨损质量损失先减小后增加;当Al2 O3质量浓度为2.0 g·L-1时,Ni-P基质结晶性优良,Ni-P-Al2 O3-PTFE层与Ni-P过渡层结合良好,复合镀层中Al2 O3的含量最高,PTFE、Al2 O3粒子均匀弥散地镶嵌在Ni-P基质中,复合镀层的硬度最高,为7.6 GPa,磨损质量损失最低,复合镀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对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硬度、摩擦磨损性能和铝液在复合镀层表面的铺展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的硬度随镀液中Al2O3悬浮量的增加而升高;纳米Al2O3悬浮量为20g/L的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为0.459;铝液在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表面的亲润性比淬火45#钢差,具有良好的耐铝液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Ni-P-MoS2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及自润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相显微镜,X射线荧光仪和贴滤纸法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孔隙率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在PLINT微动疲劳试验机上对复合镀层的自润滑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述复合镀层的工艺配方能够较好地完成复合镀层的施镀,得到非晶态的镀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使微粒更好地分散在镀液中,常温下,Ni-P-MoS2复合镀层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7.
非晶态Ni—Cu—P合金化学镀层制备及晶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Cu-P化学镀液主要成分对化学沉积Ni-Cu-P合金镀层成分及镀速的影响。通过选择适当的镀液成分及工艺参数,得到了Cu含量从0到56.18(质量分数,%)的Ni-Cu-P合金镀层。利用XRD研究了镀液中硫酸铜浓度对Ni-Cu-P合金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利用DSC和XRD研究了非晶态Ni-Cu-P合金的晶化过程。结果表明:在P含量高于7.05%时。Ni-Cu-P合金镀层是非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的Ni-8.38%Cu-13.51%P合金镀层在晶化过程中,在363.39℃时先析出Ni-Cu固溶体和亚稳中间相Ni5P2,在428.20℃时Ni5P2转变为热力学平衡相Ni3P。  相似文献   

18.
电镀耐蚀性锌镍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锌镍合金电沉积工艺和镀液配方,采用了新的钝化液配方及相应的工艺对锌镍合金进行钝化处理,描述了锌镍合金镀液及镀层中锌、镍含量的测定、镀液的维护方法以及对该镀层进行了性能测试。该配方具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镀层易钝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汇流环作为一种连续传输电能与信号的电子器件,在长期转动过程中要求其表面修饰具有高耐磨性且电接触性能良好的镀层,而钯镍镀层(80/20) 就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文中探讨了汇流环表面钯镍镀层(80/20)的制备工艺。研究了镀液比例和电流密度对钯镍镀层厚度和含量的影响以及镀层厚度对钯镍成分的影响,探索了不同环结构及内外表面钯镍镀层的沉积规律。通过制备工艺选择与改进,能够得到厚2 um ~ 20 um、钯含量为77. 6% ~ 83%的钯镍镀层。最后还考察了经钯镍镀层修饰的汇流环的动态跑合情况。动态跑合70 万转,汇流环端电阻阻值为30 m赘~ 34 m赘,阻值波动小于10 m赘,测试结果符合动态跑合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Ni-P-PTFE复合镀层工艺及摩擦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化学沉积Ni-P镀层的工艺基础上,制备Ni-P-PTFE复合镀层,利用SEM和XRD分析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探讨镀液中活性剂和PTFE含量对复合镀层结合力、硬度、摩擦因数、磨损率以及复合镀层PTFE粒子含量的影响,采用MRH-3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复合镀层摩擦学行为,分析复合镀层的磨损机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i-P-PTFE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其磨损机制为黏着和轻微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