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地区育龄妇女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为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山西省中阳、交口、柳林3个县218名18~45岁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频率法进行调查,并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标准,评价膳食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以粮谷类和蔬菜类为主,约占食物总摄入量的75%左右;动物性食物摄入普遍不足,仅占膳食组成的11%左右。微量营养素钙、锌、叶酸、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缺乏较为严重;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例失调。结论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地区育龄妇女膳食结构不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普遍不足。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膳食情况,并对其食物构成、营养素含量进行分析,以指导合理膳食,改善营养状况,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方法:采用膳食记录和24h回顾法对患者进行连续3d的饮食调查,根据2004、21309年版《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出每日营养素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膳食中谷类、蛋类摄入偏低,肉、奶、蔬莱、水果摄入不足。食物组成中以米、面、谷类摄入为主,杂粮摄入较少;肉食品以猪肉为主,海产品及蛋类、奶类摄入较少。营养素摄入中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水平偏低;钠过量;钙、镁、磷等宏量元素和锌、铁、铜、硒、锰等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c等均未达到RNI要求。结论:我院血液透析患者膳食摄入普遍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红肉的膳食摄入情况,分析红肉摄入量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并研究红肉摄入与中老年人患铁过载的风险的关系。方法:以参加体检的年龄在40~85岁的515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血清铁蛋白作为铁营养状况指标,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将居民的红肉摄入量和铁蛋白含量作相关性分析,并对居民红肉的摄入频率与铁过载之间的风险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研究的中老年人群中,红肉摄入量与血清铁蛋白呈正相关。按四分位红肉摄入量为≤20.0g/d、20.0~42.9g/d、42.9~85.7g/d、85.7g/d分组,各组中老年人血清铁蛋白中位数分别为60.9、67.1、80.4、100.4μg/L。调整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等多种混杂因素后,红肉每周摄入≥7次的中老年人群发生铁过载的风险显著高于每周摄入红肉≤4次的人群,OR为3.36(95%CI:1.18,9.55,P0.05)。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过量摄入红肉可增加机体发生铁过载的风险,个体膳食模式可能是高铁储量的重要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铜含量水平,评估河南省居民通过膳食摄入铜的情况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4—2021年河南省各类食品中铜含量数据和2012年河南省居民食物消费状况监测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模型(半概率评估)法计算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铜的摄入含量,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全人群膳食中铜的平均摄入量为1.75 mg/d,高食物消费人群(P97.5)摄入量为3.51 mg/d。全人群共有0.21%的人群通过膳食摄入铜的量小于估计平均需要量(EAR),1.16%的人群通过膳食摄入铜的量介于EAR和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之间,98.10%的人群通过膳食摄入铜的量介于RN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之间,仅有0.53%的人群膳食中铜的摄入量超过UL。对膳食中铜的摄入贡献率较高的食物包括谷类(24.51%~40.50%)、蔬菜(15.88%~30.98%)、水果(4.14%~7.72%)、饮用水(4.70%~6.91%)。结论 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铜的平均摄入量整体处于适宜水平,对人群健康造成的风险较小,处于可接受水平。2~3岁组铜摄入量小于EAR和超过UL的比例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健...  相似文献   

5.
正在《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杂志上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报道了全谷物饮食对于人体的健康和体重管理的作用。研究人员首次将各种谷物食品与营养素摄入,以及美国成年人的健康问题联系起来。研究发现,以全谷食物为主的人群的整体膳食质量更高,营养素的摄入更多,且这些营养素是美国式膳食中比较缺乏的。另外,这些人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上海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膳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上海市社区45—85岁中老年人的社会人口状况、体力活动和食物摄入情况。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膳食模式并通过Logistie回归分析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2325名研究对象提取出3种膳食模式:健康膳食模式(40.4%)、传统膳食模式(34.4%)和西方化膳食模式(25.2%)。在职、家庭收入较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中老年人更多采用采用西方化膳食模式,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较低的中老年男性更多采用传统膳食模式,而离退休、教育水平较高的中老年女性更多采用健康膳食模式。结论:上海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中存在3种不同的膳食模式,性别、职业、经济条件、教育水平等是膳食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学生的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方法:2013年4月对丰台区某小学1~6年级208名学生进行3d膳食调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作出评价。将身高、体重指标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城市儿童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算出超重、肥胖率。结果:该小学学生身高、体重较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有所增长,各年龄组的男女生超重、肥胖现象均很普遍;随年龄增加维生素摄入不足的现象有所增加,维生素A、C摄入不足现象严重;膳食结构不合理,豆类、蔬菜、水果、奶类摄入不足,鱼、虾、肉、禽类输入超过推荐值。结论:该人群超重与肥胖率较高、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尽快采取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地改善其膳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评估中国1~6岁儿童膳食结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情况。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纳入11个省和2个直辖市的2 036例1~6岁儿童。以面对面访谈形式,采用辅以食物量化图片的在线膳食日记法收集膳食和营养素补充剂信息。基于《中国食物成分表》进行能量和营养素换算。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评估。结果:该群体膳食结构不合理,不同月龄儿童均存在蔬菜、水果、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和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不足,小于推荐量的人群占比为74.55%~95.13%、67.86%~85.84%、74.11%~82.74%、60.03%~91.15%、86.28%~94.25%。在营养素方面,不同月龄儿童在蛋白质、铁、磷、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摄入方面均较为合理;而其对碳水化合物、钙、镁、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B9的摄入量均偏低,小于平均需要量的人群占比分别为49.56%~76.98%、68.33%~96.02%、50.00%~65.10%、48.24%~69.47%、62.90%~92.48%、62.95%~85.78%。此...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白皮书》显示: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普遍不足且呈下降趋势,目前每日人均膳食纤维(不可溶)的摄入量为11g,城市与农村基本一致;由于食物成分表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数据不足,采用折算系数推算出每日膳食纤维总量约为13g。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膳食纤维的推荐量相比,能达到适宜摄入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各国对本国居民膳食结构及营养与食品卫生问题的研究极为重视,总膳食研究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估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般人群实际由膳食(包括饮水)中摄入的总的、平均的有代表性的环境污染物及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的一种方法。目前,已有约十几个国家开展此项工作。中国总膳食研究课题根据测定经烹调后各种食物中污染物和营养素含量,根据膳食调查结果,计算出中国人平均每人每日各种污染物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将所得结果各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