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家和 《广州化工》2013,(19):22-24,48
介绍了COS常低温脱除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常低温下脱除COS的胺类吸收法、低温甲醇冼、水解法、氧化法、一步法等的研究和应用概况。介绍了水解过程的催化剂载体、活性组分、水解机理、中毒机理和再生技术,展望了"一步法"的工业应用前景。提出了未来常低温COS脱除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羰基硫脱除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综述了羰基硫(COS)的性质和各种脱除方法包括胺法、加氢、水解、氧化等技术的原理与特点。胺法多用于处理H2S和COS同时存在的天然气和炼厂气,关键在于提高COS脱除率;加氢转化法将COS转化成H2S的转化率高,在石油炼制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所用Co-Mo-Al2O3催化剂价格昂贵,操作温度较高,并存在一定的副反应。水解转化法反应温度低、不消耗氢源、副反应少,是目前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重点在于高活性催化剂的研制。指出开发配方优化和系列化的醇胺类溶剂吸收体系及催化剂性能优良的水解转化法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的催化剂为活性炭纤维,采用了Co~(2+)、Ni~(2+)、Fe~(3+)、Cu~(2+)等多种金属离子通过浸渍法改性活性炭纤维的性能,对COS进行深度脱除。本实验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分别通过改性离子的种类、含量、原料气的伴生组分、反应气氛、反应相对湿度和温度的不同催化剂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催化剂在脱硫性能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并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了过渡金属离子在活性炭纤维上脱除COS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对羰基硫水解催化剂、水解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等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添加抗中毒助剂制备高活性催化剂、将醇胺脱硫体系与水解法相结合以及采用水滑石吸附法同时脱除H2S和COS是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刘娜  宁平  李凯  梅毅  王驰  孙鑫  汤立红  宋辛  唐勰 《化工进展》2018,37(1):301-310
氰化氢(HCN)、羰基硫(COS)、二硫化碳(CS2)广泛共存于黄磷尾气、焦炉煤气、碳一化工等化工行业废气中,目前大多数研究局限于3种气体的单独脱除,3种气体同时脱除的研究鲜有报道,而3种气体的协同脱除势在必行。催化水解法能够将HCN转化成NH3,COS和CS2水解成H2S。NH3和H2S可以分别被催化氧化为N2及S,S可以回收利用。一步法实现HCN、COS和CS2的水解及水解产物NH3和H2S的催化氧化的催化剂开发是该技术的核心问题,本文针对近几年3种气体水解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负载型催化剂和非负载型催化剂,与此同时,针对水解产物NH3和H2S的催化氧化的协同净化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后续3种气体同时催化水解及协同净化其水解产物催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为低温环境下协同催化水解HCN、COS和CS2,并利用原料气中的氧一步法净化水解产物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羰基硫水解转化脱除技术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杰  李春虎  赵伟  于淑兰 《现代化工》2005,25(Z1):293-295
综述了羰基硫(COS)水解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载体及活性组分的选择与制备,介绍了常温COS水解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研究现状,提出利用浆态床体系脱除高浓度COS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炉煤气脱硫是实现钢铁行业多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的关键。高炉煤气中主要含硫组分是羰基硫(COS),常用γ-Al2O3基催化剂水解脱除,但是其水解活性及抗氧能力有待提高。本工作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添加Fe和La活性组分的催化剂,通过ICP,XRD和TPD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并在固定床-气相色谱联用装置考察了空速、粒径对催化剂催化水解COS过程的扩散效应,研究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与COS水解活性的构效关系以及O2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催化剂在80℃,160 000h-1条件下,活性组分Fe和La的添加可明显提高γ-Al2O3基催化剂的碱性位点;同时,丰富的孔隙结构降低了内扩散阻力,增强了H2S从催化剂表面到气相的传质。Fe/Al2O3催化剂在保持较高的水解活性的同时能够协同脱除H2S,但是O2的存在增强了H2S的吸附及其与Fe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低温水解脱除COS、CS2的研究情况、国内常温水解催化剂产品开发及新工艺的应用状况,指出了未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车金兰 《工业催化》1995,3(3):58-62
介绍了KT-312型新型精脱硫催化剂的小试、侧流试验和工业应用结果。该催化剂在常温下操作,可多次再生,并能同时脱除H2S和COS。该催化剂还解决了含高浓度CO2工业气流的脱H2S和COS难题。  相似文献   

10.
COS、CS2低、常温水解脱除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低温水解脱除COS、CS2的研究情况、国内常温水解催化剂产品开发及新工艺的应用状况.指出了未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王朕  吴刚  董鹏  张英杰  曾晓苑 《化工进展》2020,39(9):3677-3684
锂-二氧化碳电池通过捕获、转化二氧化碳为储能物质,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又可以作为创新的储能装置,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锂-二氧化碳电池的工作机理、发展历程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难题,通过对研究工作的总结、电池性能的对比,将不同类型的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简单的概括,综述了催化剂的设计理念和研究现状,提出了催化剂目前存在的难题与挑战,并展望了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针对锂-二氧化碳电池阴极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高效的阴极催化剂是促进锂-二氧化碳电池电化学反应动力学、降低充电平台和过电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直接电沉积法制备了Pt-Pb摩尔比为3:1,2:1,1:1,1:2,1:3的PtPb/C催化剂和Pt/C催化剂,通过循环伏安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Pb可抑制COad中间体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和寿命。在相同条件下,随着铂铅原子比的不同,催化剂的性能也不同。在五种比例的PtPb催化剂中,随着铅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抗中毒性也得到提升。为降低铂用量,采用PtPb混合催化剂代替Pt/C催化剂,通过对不同Pb含量催化剂及其电极性能的研究,确定了最佳配比为Pt:Pb=1:2。该催化剂可作为燃料电池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γ-Al_2O_3负载的Co、Cu、Ce和Fe氧化物催化剂,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实验条件,采用XRD、BET和H_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活性组分对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尖晶石结构,其BET比表面积随着金属氧化物负载量增加而降低。催化剂中铜的氧化物可以降低还原峰温度,进而明显提高催化活性,Co和Fe的加入对活性有一定的提高,Ce对催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蒋志勇 《合成纤维》2012,41(8):22-26
以不同的稀土金属元素化合物及稀土化合物/三氧化二锑复合物分别用作聚酯酯交换和缩聚催化剂,对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并对产品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稀土化合物可作为聚酯酯交换的催化剂和缩聚助催化剂;使用稀土化合物/三氧化二锑复合催化剂,能有效提高酯交换效率,缩短反应时间,降低酯交换开始温度,所得聚酯产品的色相优于普通三氧化二锑催化所得聚酯,结晶度比普通三氧化二锑催化所得聚酯的高,且重稀土有机化合物比轻稀土无机化合物催化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Performances of Pt and Rh catalysts for the selective reduction of NO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various reducing agents under high gas hourly space velocity (GHSV). Higher activities were attained when olefins were used for both Pt and Rh catalysts, and when oxygen containing substances such as methyl tert.-butyl ether (MTBE) were used in the case of Rh catalysts. Selectivity toward N2 for the NO converted was from 7% to 38% for Pt catalysts and from 45% to 67% for Rh catalysts. A comparison of N2O decomposition rates on these catalysts has shown that gaseous N2O is not a principal intermediate in the pathway for N2 formation. The high selectivity toward N2 for Rh/Al2O3 at low GHSV conditions is attributed to an additional catalytic effect of A12O3, which can reduce NO2 with propylene at temperatures as low as 350°C.  相似文献   

16.
吴泳霖  张伟  奠波  陈建军 《硅酸盐通报》2022,41(9):3129-3137
热分解是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但在不添加还原剂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存在能耗高、成本高、分解率低等缺点,不利于磷石膏的循环再利用,因此寻找能降低磷石膏分解温度、提高分解率的还原剂和催化剂成为当下的研究重点。本文对磷石膏在还原剂和催化剂作用下的热分解过程及其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CO和焦炭等燃料型传统还原剂能有效降低磷石膏的分解初始温度,提高分解率,在实际应用中更为成熟。然而,燃料型传统还原剂的应用给磷石膏的热分解也带来了成本压力。添加非传统还原剂(如硫磺、H2S)和催化剂不仅能降低磷石膏热分解的成本,还能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但该研究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寻找能耗和成本更低、分解率更高的还原剂和催化剂是未来实现磷石膏绿色、低碳、高效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含能催化剂对微烟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多种含复合含能催化剂的RDX-CMDB推进剂,利用靶线法测定了推进剂在不同压力下的燃速,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含能催化剂中,2HDNPPb/2HDNPCu和4HDNPPb/2HDNPCu复合催化剂对推进剂有更好的催化效率和降低压力指数的能力.将含能复合催化剂与单一含能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进行比较得出,当催化剂加入量一定时,羟基吡啶铅盐、铜盐复合使用比单一的铅盐或铜盐有更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纳米TiO2对氧化铝进行改性,并以改性氧化铝为载体制备系列催化剂,通过N2物理吸附、XRD、H2-TPR和NH3-TPD等方法研究TiO2对催化剂的孔结构、物相和酸性的影响,并考察TiO2对重整预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iO2降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促进氧化钼的还原,增强催化剂的中强酸,催化剂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在入口温度低10 ℃的条件下,催化剂仍具有较好的脱硫和脱氮性能。  相似文献   

19.
夏志  宋金文  申卫卫  臧涵 《工业催化》2014,22(4):259-265
由于日趋严重的石油危机,寻找一种石油替代品显得尤其重要。F-T合成反应是将含碳资源转化成液体燃料的核心技术,关键是开发活性高、选择性高和稳定性好的催化剂。而Co基催化剂被认为是F-T合成最有前途的催化剂。综述了近年来Co基催化剂F-T合成反应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Co基催化剂的载体、助剂、制备方法和前驱体等方面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认为未来Co基催化剂的发展方向是增加催化剂活性和对重质烃的选择性,减少甲烷和 CO2 排放,研究趋势将是催化剂的复合化和多功能化。  相似文献   

20.
Plasma catalytic methane convers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sol–gel derived Ru/TiO2 catalysts within a 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 (DBD) reactor. Plasma-assisted reduction (PAR) was applied to reduce the prepared Ru/TiO2 catalysts in DBD reactor, and most of the catalysts were successively reduced by PAR within 15 min. The highest methane conversion was obtained when 5 wt% Ru/TiO2 catalysts were used after calcination at 400 °C. The selectivities of light alkanes (C2H6, C3H8, C4H10) were highly increased when Ru/TiO2 catalysts were used in DBD rea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