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urbo码的距离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提出了从理论上分析Turbo码性能的一种方法,提出了从距离谱的观点对Turbo码进行分析,解释了为什么Turbo码有接近Shannon限的性能,分析了地板效应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降低地板效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Turbo码中的关键部件——交织器作了分析,阐明了交织器在Turbo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混沌理论是非线性科学中的研究热点,对现代科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Henon混沌模型和S-random交织器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交织器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Turbo码中。通过Turbo码的距离谱和联合界对比,本文设计的S-henon交织器在改善Turbo性能上优于S-random交织器。  相似文献   

3.
Turbo码是一种新的纠错码,具有十分突出的纠错能力。Turbo码编码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量码编码器和交织器并行级联而成。S.Benedetto和G.Montersi(1996)中提出了设计Turbo码的新参数有效自由距离d2(Effective Free Distance)。D.Divsalar和R.J.McEliece(1996)给出了有效自由距离的两个上限,但未给出证明。本文从理论上对d2的两个上限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4.
国际电信联合会在3GPP标准中推荐采用3GPP交织器,它在Turbo码中有优异的性能。本文在介绍3GPP交织器的基础上,对Turbo码的距离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3GPP交织器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改进方案。通过仿真表明,在基本不改变原交织器的设计步骤情况下,改进方案精简了交织器的结构,并通过对短帧进行填充的方式,达到较长的交织长度,改善了短帧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传输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5.
交织器的引入使Turbo码对不同信息位具有明显的不等保护特性,从而对其性能产生影响。为了提高Turbo码译码性能,在给定的S距离伪随机交织器下,首先通过对多组随机输入信息序列的位误比特率仿真分析,找到对Turb0码性能影响较大的关键比特位置,然后在对Turbo码不等保护特性和已知比特Turbo码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键比特不等保护和结合已知比特的Turbo码不等保护两种方案。最后,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交织长度分别为200和400两种条件下,两种保护方案在高信噪比时与未保护相比均有0.2dB以上增益.且结合已知比特的Turbo码不等保护方案比关键比特保护方案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6.
针对1/n码率Turbo码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遍历和码字相关的检测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码字序列进行分组,利用分组验证的方法对数据中的卷积码进行快速检测,进而识别出Turbo码的码率;然后,利用欧几里得算法对Turbo码的分量编码器a的参数进行识别,进而通过对编码器b的遍历,恢复出伪随机交织序列;最后,通过与信息序列的码字相关,验证编码器b的参数是否正确,同时利用相关谱峰值所在位置识别交织器参数,实现了Turbo码的全部参数估计.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对算法的误码适应能力进行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较高误码率条件下实现Turbo码的检测与识别.  相似文献   

7.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似然值概率密度演变来为高斯信道下的速率可变穿刺Turbo码(RCPT)选择最优穿刺矩阵的方法。这种新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穿刺矩阵对应的解码门限来衡量Turbo码在低信噪比区域的性能。这种分析方法与传统的通过距离谱来分析Turbo码性能的方法相比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这种新的分析方法与交织器无关,门限值不会随着交织器的变化而变化;二是在码字比较长的情况下,这种新的分析方法计算复杂度不会增加太多。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当码字比较长时,在高斯信道下,这种分析方法选出的最优穿刺矩阵与传统的距离谱分析方法选出的最优的穿刺矩阵是完全一致的。该文还进一步给出了以3G中的Turbo码为母码的最优RCPT矩阵以及其门限,并且发现当3G协议中的速率匹配采用穿刺的时候,速率匹配可以等效为一个穿刺矩阵。对于一些可以进行比较的速率,这个穿刺矩阵跟用该文提出的方法给出的最优穿刺矩阵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Turbo码近年来一直是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寻找好的分量码即是一个重要方向。Turbo码分量码编码器采用了以本原多项式作为反馈连接多项式的递归系统卷积码,以获得最大的最小码重和最大的自由距离。本文说明了另一个影响卷积码纠错能力的参量活性突发距离,提出以卷积码的斜率因子为替代参量来分析Turbo码。仿真说明在采用同一个本原多项式作为反馈连接多项式的情况下,分量码的斜率因子越大,则Turbo码的纠错性能相应越好,斜率因子可以作为评价Turbo码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Turbo编译码在3G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  林盈盈  杨扬 《通信技术》2003,(12):24-25
Turbo码是一种接近Shannon编码理论极限性能的并行级联码。介绍了Turbo码的编、译码原理,并对它的性能进行分析。然后,详述了Turbo码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Turbo码的结构与实现方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Turbo码是一种新的纠错编码,具有十分突出的纠错能力。本文研究了Turbo码的结构与实现方法,重点探讨了Turbo码译码中的循环迭代次数和交织方式。并对Turbo码的循环迭代次数和块交织方式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出误比特率—信噪比曲线。  相似文献   

11.
针对Turbo码译码实现中硬件消耗、时延和纠错性能之间的矛盾,对Turbo码硬件实现中的译码算法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MAX-Log-MAP算法的高效Turbo码硬件实现算法。实验表明,本文所实现的Turbo码是硬件消耗与译码性能的良好折衷。  相似文献   

12.
针对信息截获领域中Turbo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分析的Turbo码长识别算法。简述了Turbo码编码和归零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Turbo码第1路、第2路、第3路和整体的生成矩阵,得出其本质上是一种线性分组码。将线性分组码的码长识别方法引入到Turbo码识别当中,并对算法进行了改进。仿真实验表明,此方法在较高的误码率基础上有着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多维Turbo的编码原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MAP算法的多维Turbo码译码器结构。研究了多维Turbo码的性能及优点,并通过仿真与二维的Turbo码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多维Turbo码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短帧交织的Turbo码编码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建平  王宏远 《电子学报》2003,31(3):444-447
本文分析了Turbo码编码器及其输出码字的组成原理,基于使输出码字最小汉明重量最大化和使最小汉明重量输出码字出现的概率最小化的原则,结合结构化交织器和随机交织器的优点,提出了一种伪随机的结构化反块交织器,并进一步提出了采用双伪随机反块交织器的Turbo码编码器方案.该方案有效的增大了Turbo码输出码字的最小汉明距离,同时避免了Turbo码边缘效应且具有伪随机性,因此,可有效的提高系统的纠错性能.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在短帧传输的条件下有着最佳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在信噪比高时,采用该方案与采用其它交织器的Turbo码方案相比,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Turbo乘积码是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分组码,具有延时短和纠错性能好等优越性。通过对Turbo乘积码Chase软输出改进算法的分析和仿真,得出了不同码率和测试序列个数等参数对Turbo乘积码译码性能的影响。结合无人机常用的BPSK测控信号进行了仿真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了Turbo乘积码在无人机测控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给出了Turbo乘积码在无人机测控领域应用的建议参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Turbo码的编码和译码原理,分析了迫零比特对于Turbo 码的性能的影响,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迫零方式,并且通过仿真对迫零比特对于Turbo码的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Turbo码编码器迫零处理有助于改善Turbo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一种改进的DRP交织器及其在IEEE 802.16a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湧  朱琦  酆广增 《通信学报》2005,26(5):80-85
对卷积Turbo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卷积Turbo码的改进的DRP交织器,并将其应用到IEEE802.16a系统里,系统仿真表明,用这种改进的DRP交织器构建的四进制卷积Turbo码对系统性能有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LTE-Advanced系统中准循环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在不改变母码矩阵的基础上,采用一种灵活的扩展方法,构造了一种低码率的LDPC码。采用一种很实用的编码算法和差分译码算法,在MATLAB仿真平台下,比较了这种LDPC码和Turbo码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短码情况下,这种LDPC码在低信噪比下性能略低于Turbo码,但随着信噪比的增加,LDPC码性能优于Turbo码;在长码情况下,LDPC码的性能明显优于Turbo码。为LTE-Advanced系统的信道编解码器的硬件设计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编译码算法方案,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瑜  朱光喜 《信息通信》2006,19(1):8-11,27
本文对Turbo码技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进行了系统地阐述.Turbo码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前向纠错的信道编码技术.目前Turbo码已发展成为信道编码中最重要的支撑技术文中简介了Turbo码的编解码的基本原理、改进的模型和算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短Turbo码交织器的设计方法 ,给出了一个短交织器的设计例子 ,其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交织器对于短Turbo码很有效。在Turbo码帧长度处于 10 0到 10 0 0时 ,与Turbo码使用块交织和伪随机交织相比 ,误码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