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考察了碱式碳酸铜合成中三种不同的投料顺序对硫酸铜转化状况的影响,发现只有反滴法即将硫酸铜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才能实现硫酸铜的完全转化,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无铬化学转化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宁酸和氟钛酸盐为主体原料,加入硝酸铜,在铝合金表面形成化学转化膜,以硫酸铜点滴试验为依据,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铝合金非铬转化膜工艺条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 g/L,氟钛酸钾1.0 g/L,氟硼酸铵0.25 g/L,单宁酸0.8 g/L,马日夫盐0.5 g/L,A液(含Cu(NO3)2·3H2O和氟钛酸)25 m L/L,化学转化液的p H 2.5~3.5,温度35°C,浸渍时间15 min。该工艺可在铝合金表面形成完整致密的金黄色非晶态化学转化膜,硫酸铜点滴时间达到6 min,具有较好的抗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实验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钢铁的常温环保型黑色转化膜处理技术,通过考察溶液组分及工艺参数对膜层耐蚀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膜层制备的最佳条件,硫酸铜点滴法检验耐蚀时间可达174s,并探讨了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解在AZ91D镁合金表面得到均匀的转化膜。采用硫酸铜点滴腐蚀试验,研究了电解液成分及工艺参数对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磷酸二氢锰45 g/L、硝酸锌50 g/L、硝酸钠3.0 g/L、硫酸铜1.00 g/L和EDTA 0.5 g/L的电解液(pH=2)中以电流密度1.3 A/dm~2常温电解10 min所得到的转化膜耐蚀性能最好。通过盐水浸泡试验、极化曲线测量、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比较了电解转化膜与化学转化膜之间的差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电解转化膜主要由Zn_3(PO_4)_2、Zn_2P_2O_7、ZnO、Mg_2P_2O_7和MgO组成。  相似文献   

5.
有机硅废触媒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酸浸方式提取废触媒中的铜,锌,并将它们转化为其它有用的产品,如氯化亚铜,硫酸铜,氧化锌等。介绍了其合成原理,操作工艺,对合成最佳条件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废铜泥、废铜灰等为原料,经过焙烧、酸浸等步骤制备硫酸铜的工艺试验,找出了制备硫酸铜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Ce(NO_3)_3为主要成膜剂,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6061铝合金的稀土转化成膜工艺,并对转化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和耐蚀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转化膜为棕黄色;转化膜中含有铈、锰元素;稀土转化处理的铝合金硫酸铜点滴试验达到340 s以上,电化学测试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相比铝合金基体降低了2个数量级,极化电阻约是未处理的93倍,有效提高了铝合金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具有微波吸收功率精准测定功能的微波干燥试验装置,进行了硫酸铜的干燥工艺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微波干燥工艺加工硫酸铜,可将含量在95%左右的CuSO_4·5H_2O,干燥至96%到98.62%,即可将二级硫酸铜干燥为一级硫酸铜。该工艺具有干燥时间短,产品质量均匀,能耗低和实现微风干燥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空气氧化法生产硫酸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空气氧化法生产硫酸铜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到硫酸浓度、硫酸铜含量、鼓风量对稀硫酸与铜的反应速度的影响,找到了空气氧化法生产硫酸铜的工艺条件?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对液相空气氧化法制取硫酸铜的生产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中酸度高温空气氧化法生产硫酸铜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
研究硝酸、硫酸混酸浸取低品位铜矿,探求低品位铜矿中提取铜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液固比为4∶1,硫酸浓度50g/L,硝酸浓度150g/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8小时。在此浸出条件下,铜的浸出率可达96.8%。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利用糖精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铜废酸水制备硫酸铜的最新技术,并对焙烧氧化、酸化、浓缩、结晶等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讨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硫酸盐镀铜溶液中铜阳极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化学联机测试系统对酸性硫酸盐镀铜工艺中含磷质量分数不同的铜阳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阳极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的对比进行,结果表明在酸性硫酸盐镀铜溶液中低质量分数磷铜阳要要比高质量分数磷铜阳极和纯铜阳极允许使用的阳极电流密度高,产生的Cu^ 离子更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分析探讨了以矿山出产的海绵铜为原料 ,经化学分离 ,提纯制得高纯铜粉 ,再进一步氧化、合成生产出试剂级的硫酸铜的工艺原理、方法、流程和经济效益 ,该法对中小企业开发有关产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对甲砜基苯甲醛、甘氨酸、硫酸铜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研究了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合成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最适宜工艺为:n(对甲砜基苯甲醛)∶n(甘氨酸)∶n(硫酸铜)∶n(水)为1∶ 11∶ 055 ∶170,温度50 ℃,pH值为9,反应30 h,收率为80%左右。采用薄层色谱(TLC)、液质联机(LC MS)以及红外光谱(IR)进行表征,探究并证实了该反应的机理并推测了所发生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酸性镀铜溶液中的锌杂质严重影响硫酸铜的测定结果。介绍了硫酸铜和锌杂质的分析方法。用三乙醇胺光度法测定硫酸铜,用EDTA容量法测定硫酸铜和锌杂质的总量,从总量中减去硫酸铜的量得到锌杂质的质量浓度。方法简单,快速而准确,能够满足监控酸性镀铜溶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硫化铜矿制取饲料级硫酸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焙烧—浸出法对中品位硫化铜矿的工艺条件,以及经铁屑置换制海绵铜(品位达89%),再制取饲料级硫酸铜的工艺。通过适当的焙烧温度,可大大降低硫酸耗量,使铜浸出率达98%,铜的总回收率大于94%。  相似文献   

18.
电镀污泥中铜的回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深圳市某电镀厂所产生的含铜、镍等金属的电镀污泥为对象,研究了硫化物沉淀分离提纯、氯酸钠~硫酸体系浸出回收铜的工艺路线,铜的总回收率为94.5%。  相似文献   

19.
利用铜镍电镀污泥生产金属铜和硫酸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利用铜镍电镀污泥生产金属铜和硫酸镍的工艺流程,并用试验考察了各工序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铜粉品位大于90%,铜的回收率大于95%,硫酸镍质量达到工业一级,镍回收率大于80%,浸出渣和净化渣经固化处理后可作普通建筑材料使用,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水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0.
硫酸铜催化合成醋酸环己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以浓硫酸、氯化铁、硫酸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醋酸环己酯,考察了有无结晶水的硫酸铜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在较优催化剂CuSO4.5H2O催化下,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醇酸比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醇酸摩尔比为1.6∶1,硫酸铜用量对反应物摩尔比为1∶50时,环己烷作带水剂,反应2h,酯化率可达96.7%,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