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目的 雷达辐射源识别是指先提取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再将特征输入分类器进行识别。随着电子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干扰技术应用于雷达辐射源信号中,使得信号个体特征差异越来越不明显,仅靠传统的模板匹配、分类器设计、决策匹配等辐射源识别技术难以提取信号可辨性特征。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深度学习良好的数据解析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辐射源识别方法。方法 根据雷达辐射源信号的特点,对未知辐射源信号提取频域、功率谱、信号包络、模糊函数代表性切片等传统域特征,从中获得有效的训练样本特征集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获取训练样本深层个体特征得到辐射源识别模型,将其用于所有测试样本中,获得辐射源识别结果。结果 在不同域特征下对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性能进行测试实验,并将本文方法与基于机器学习和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深度Q网络模型(depth Q network,DQN)识别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为频域特征时,本文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100%,相比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提高了0.9%,当输入为模糊函数切片特征和频域时,本文方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与SVM模型、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分类器和DQN算法相比,分别提高了16.13%、1.87%和0.15%。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提高雷达辐射源信号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与小波变换对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特征提取不足以及心律失常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特征选择的心律失常分类算法。首先对ECG信号进行S变换,并从幅值和相位两个角度提取ECG信号的时频特征,与形态特征和RR间隔组成原始特征向量。然后将遗传算法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结合组成Wrapper式特征选择方法,并在其中融入ReliefF算法,即采用ReliefF算法计算特征权重,并根据特征权重大小来指导遗传算法种群初始化,遗传算法以SVM的分类性能作为适应度函数来搜索特征子集。最后使用"一对多"(One against all,OAA)SVM对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8种类型心拍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达到了较好的分类效果,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6.14%,99.75%和99.81%。  相似文献   

3.
一种半监督支持向量机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半监督支持向量机在采用间隔最大化思想对有标签样本和无标签样本进行分类时面临的非凸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分布估计算法进行半监督支持向量机优化的方法EDA_S3VM。该方法把无标签样本的标签作为需要优化的参数,从而得到一个在标准支持向量机上的组合优化问题,利用分布估计算法通过概率模型的学习和采样来对问题进行求解。在人工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EDA_S3VM与其它一些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算法相比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雷达信号分选是电子对抗的关键技术,提取和补充新的特征参数是解决复杂体制雷达信号分选难题的有效手段。鉴于模糊函数是表征信号内在结构上的有效工具,本文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快速搜索信号的模糊函数主脊切面,并提出一种基于局域差分的模糊函数主脊切面特征提取方法,提取出差值和、差值最大值和差值分布熵3个特征,以表征不同信号波形结构上的局域差异;然后通过模糊C均值算法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聚类性能分析。最后使用LFM,BFSK,CON,QPSK,M-SEQ及BPSK共6种典型信号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信噪比下,当SNR不低于0 dB时,CON,LFM及BFSK信号的平均聚类准确率达到98.7%,6类信号的平均准确率为93.2%。在0~20 dB动态信噪比环境下,平均分选准确率仍保持在80.5%以上,且算法具有较好的特征提取时效性,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黄颖  李伟  刘发升 《计算机应用》2007,27(11):2821-2824
对现有的模糊支持向量机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支持向量机算法——双隶属度模糊支持向量机法(DM FSVM)。在传统的模糊支持向量机模型中,每一个训练样本的隶属函数中只有一个隶属度,而DM FSVM中每一个训练样本拥有两个隶属度。它既能保持传统模糊支持向量机的优点,又能充分利用有限样本,增加其分类推广能力。实验表明该算法较好地提高了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支持向量机(SVM)在封装式特征选择中分类精度低、特征子集选择冗余以及计算效率差的不足,利用元启发式优化算法同步优化SVM与特征选择。为改善SVM分类效果以及选择特征子集的能力,首先,利用自适应差分进化(DE)算法、混沌初始化与锦标赛选择策略对斑点鬣狗优化(SHO)算法改进,以增强其局部搜索能力并提高其寻优效率与求解精度;其次,将改进后的算法用于特征选择与SVM参数调整的同步优化中;最后,在UCI数据集进行特征选择仿真实验,采取分类准确率、选择特征数、适应度值及运行时间来综合评估所提算法的优化性能。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算法的同步优化机制能够在高分类准确率下降低特征选择的数目,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更适合解决封装式特征选择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火灾是常见的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为了更好地预防火灾,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针对人为选择SVM参数具有盲目性,对其分类能力影响较大,提出基于改进FOA-SVM的火灾图像识别模型。通过引入逻辑函数对果蝇算法的搜索步长进行改进,利用改进果蝇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搜索得到最佳模型参数。将火灾图像提取特征量作为该识别模型的输入样本训练和识别火灾图像,结合实例并将该模型的识别结果与SVM模型及其他算法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火灾图像识别的准确率,在火灾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遗传算法不能充分利用系统中的反馈信息,易陷入“早熟”,以及人工蜂群算法在搜索初期寻优速度慢的问题,将改进的遗传算法与人工蜂群算法融合,实现二者互补,并将由支持向量机训练得到的测试集分类准确率作为算法的适应度函数,提出遗传-人工蜂群算法(G-ABCA),以实现对支持向量机参数的优化选择。通过仿真实验,将其在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中的性能与改进的遗传算法、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遗传-人工蜂群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准确率,而且算法是逐步收敛的,其表现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外骨骼机器人步态检测算法中的信息单一化、准确率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鲸鱼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IWOA-SVM)的外骨骼机器人步态检测算法,即在鲸鱼优化算法(WOA)中引入遗传算法(GA)的选择、交叉、变异操作,进而去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惩罚因子与核参数,再使用参数优化后的SVM建立分类模型,从而扩大算法的搜索范围,减小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首先,使用混合传感技术采集步态数据,即通过足底压力传感器和膝关节、髋关节角度传感器采集外骨骼机器人的运动数据,并作为步态检测系统的输入;然后,使用门限法对步态相位进行划分并标记标签;最后,将足底压力信号与髋关节、膝关节角度信号融合作为输入,使用IWOA-SVM算法完成对步态的检测。对6个标准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并与GA、粒子群优化(PSO)算法、WOA进行比较,数值实验表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的鲁棒性、寻优精度、收敛速度均优于其他优化算法。通过分析不同穿戴者的步态检测结果发现,准确率可达98.8%,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新一代外骨骼机器人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与基于遗传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GA-SVM)、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PSO-SVM)、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WOA-SVM)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5.33%、2.70%、1.44%,能够对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进行有效检测,进而实现外骨骼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及稳定行走。  相似文献   

10.
以火灾视频和干扰视频为分析对象,利用支持向量机研究火焰及干扰物体的分类识别问题.提取火灾图像的面积变化率、圆形度以及相关系数特征,比较三种不同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效果,并对传统的支持向量机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自适应图像型火灾探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进一步提高火灾图像的分类精度和火灾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从相关向量机(RVM)和支持向量机(SVM)的相似性以及RVM的稀疏特性出发,将RVM应用于脑电信号(EEG)的情感识别中。针对一对一(OAO)和一对多(OAA)两种多分类方法各自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两层多分类模型(OAA-OAO),改进现有OAO算法中无效投票影响最终决策的现象。设计情感EEG信号识别对比实验,验证基于RVM的改进多分类算法在脑电信号情感识别中的应用。对于实验室采集的情感脑电信号,提取其非线性特征(功率谱熵、样本熵和Hurst指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将OAA-OAO-RVM算法分别和OAO-SVM、OAO-RVM两种识别网络进行对比,分析RVM的识别性能以及OAA-OAO多分类算法的分类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降维后的最优特征集合作为识别网络的输入向量得到的识别性能更高,且RVM表现出的性能优于SVM。同时,改进后的OAA-OAO算法较传统OAO模型的平均识别率提高了7.89%,证明OAA-OAO算法可有效去除一部分无效投票从而使分类精度得到显著提高,验证了此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多分类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中存在的抗噪性能差、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模糊函数多域投影特征的集成深度学习识别方法.首先,对信号的模糊函数进行高斯平滑处理,从多域视角出发选取合适角度对模糊函数进行二维投影以构建特征数据集;然后,构建一种基于多域特征融合的两阶段识别分类方法,使用多个密集连接网络DenseNet 121作为初级分类器分别对3类特征数据集进行训练学习,得到初级分类结果;最后,通过Stacking策略对初级分类结果进行融合学习,得到最终类别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信噪比为0 dB时对6类典型雷达信号的整体平均识别率均保持在97.24%以上,即使是在-4 dB环境中,识别率也稳定在87.16%以上,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肠道CT的三维重建是提高肠道疾病诊疗准确性的迫切需要。利用可视化工具包VTK并结合VC++,实现了肠道三维重建。经典三维重建Marching Cubes(简称MC)算法会产生二义性,针对常用的渐近线法消除二义性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C算法:采用线性插值法求出二义性面与等值面的交点,然后分别连接二义性面对边上的交点形成两条相交直线,最后通过判断直线交点的状态值,来唯一地确定等值线的连接方式,从而快速重建出三维肠道。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MC算法比起传统MC算法,在三维重建的质量和效率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雷达信号处理是现代雷达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直接影响着雷达系统的适用范围和工作性能等。而对雷达信号的有效识别是对未知雷达信号进行预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对四种不同的雷达信号智能辨识,选取径向基核函数(RBF)作为支持向量的非线性映射函数,经过理论推导得出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是影响其分类性能的重要因素。利用粒子群(PSO)优化SVM的两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在没有进行参数优化的SVM的分类性能极其不稳定,识别准确率在79.6992%~90.2256%之间,而经过PSO优化的SVM分类准确率高达100%,有效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基于PSO优化的SVM雷达信号的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标准量子粒子群算法(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的收敛精度,提出了基于粒子势阱长度变化率的粒子平均最优位置权重计算方法,通过平均最优位置的调节,来提升粒子的寻优能力,并将改进后的QPSO算法应用于深度置信网络(Depth Belief Network,DBN)模型的学习率参数寻优中,以便找到最优的DBN模型参数,来提升DBN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将通过改进后QPSO算法进行参数寻优的DBN网络(LQ_DBN)应用于蛋黄形状检测中,与现有典型的DBN网络模型对比表明,LQ_DBN模型在蛋黄形状检测实验中的识别准确率比CC-PSO-DBN、PSO_MDBN和标准DBN模型都要高,且检测识别准确率的稳定性也是四种对比模型中最高的,表明基于改进的QPSO算法的DBN网络模型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 (RBF)网络的雷达信号分选识别方法 .这种RBF网络分选系统采用改进免疫算法设计RBF网络的隐层参数 ,可以达到较高的优化效率 ,使系统结构趋于全局最优 .在复杂雷达信号环境下的仿真实验表明 ,这种基于RBF网络的雷达分选识别系统能够有效利用输入信号资源 ,达到了较高的分选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主成分分析(PCA)对共空间模式(CSP)提取脑电信号特征进行降维时,仅考虑主成分对输入变量的表征能力,而忽略了对输出变量进行解释的这一个缺点,提出偏最小二乘回归(PLS)进行降维,通过CSP对数据增强后的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采用PLS进行降维,将提取的主成分信息包含对因变量解释程度高的特征作为特征向量,使用PSO-SVM进行分类,用2005 BCI竞赛的数据集IIIa进行分类测试,结果得到3位被试的想象运动平均分类正确率91.71%,通过与CSP-LDS、WL-CSP和CSP等算法的比较,3位被试的平均分类正确率最高,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流形学习已成为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比如,算法LLE(Locally Linear Embedding)作为一种非线性降维算法有很好的泛化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图像分类和目标识别,但其仅仅假设了数据集处于单流形的情况。MM-LLE(Multiple Manifold Locally Linear Embedding)学习算法作为一种考虑多流形情况的改进算法,依然存在几点不足之处。因此,提出改进的MM-LLE算法,通过任意两类间的局部低维流形组合并构建分类器来提高分类精度;同时改进原算法计算最佳维度的方法。通过与算法ISOMAP、LLE以及MM-LLE比较分类精度,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现阶段无人机雷达探测技术的难点与方法,分析了量子多模式识别网络模型与算法,根据Grover算法优化理论,提出了基于相位旋转的量子多模式识别算法(PRQMPRA)。优化算法避免了在带冗余项的量子多模式识别算法(RQMPRA)中两个相位旋转均为[π]会导致搜索成功概率降低的缺陷。利用三种数据集对误差反向传播算法(EBPA)、基于交叉熵函数的深层自编码器学习算法(CDAA)以及RQMPRA与PRQMPRA进行模式识别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在确定限定误差的情况下PRQMPRA具有更高的识别率与相对较快的运算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多模式识别算法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通过模式分类的方法研究目标检测问题。利用上述四种算法进行无人机目标检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RQMPRA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可保持较高的发现概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LBP(Local Binary Pattern)算法在DR图像缺陷检测中对噪声异常敏感而导致的缺陷识别率低的问题,在已有的韦伯LBP算法(Weber Local Binary Pattern,WLBP)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WALBP(Weber Adapted Local Binary Patterns)算法。WALBP算法保留了WLBP算法最后生成二维直方图的特点,对其所用的LBP算子和LoG(Laplacian of Gaussian)方法进行了改进。WALBP算法更加有效地描述了DR图像的纹理特征,同时有效解决了WLBP算子在进行缺陷检测时直方图维数较多及分类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对多幅铸件DR图像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已有的WLBP算法和传统的LBP算法,WALBP算法在缺陷检测上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在缺陷识别技术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