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制浆造纸厂生化出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预混凝-臭氧氧化法、预混凝-Fenton氧化法的深度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预混凝-臭氧氧化法在PAC投加量为150 mg/L,臭氧投加量为367.5 mg/L时,COD_(Cr)的质量浓度可降至84.1mg/L,满足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预混凝-Fenton氧化法在PAC投加量为150 mg/L, m(H_2O_2)∶m(COD_(Cr))=3∶1、 n(FeSO_4)∶n(H_2O_2)=1∶20时,COD_(Cr)质量浓度为92.1 mg/L,不满足GB 3544—2008的要求;臭氧氧化、 Fenton氧化2种高级氧化技术均可有效去除废水色度;随着H_2O_2投加量的增加,Fenton氧化法中H_2O_2的利用率越来越低。预混凝-臭氧氧化法的处理效果优于预混凝-Fenton氧化法,更适合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生化极限曝气法、混凝法、O_3/H_2O_2法、芬顿氧化法对某造纸厂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有机物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芬顿氧化法对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效果最佳。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pH=4,n(H_2O_2)=3 minol/L,n(H_2O_2):n(FeSO_4·7H_2O)=3:1时,COD_(cr)去除率达60%。  相似文献   

3.
采用混凝-UV/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对废切削液进行处理。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了混凝最佳条件:pH为7,PAC投加量2 000 mg/L,助凝剂CPAM投加量10 mg/L;UV/Fenton氧化最佳条件:H_2O_2投加量0.9 Qth,n(H_2O_2)∶n(Fe~(2+))=50∶1,反应时间为12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废切削液经混凝-UV/Fenton处理后,COD由21 400mg/L降为432 mg/L,油质量浓度由4 940 mg/L降为2 mg/L,BOD_5/COD由原水的0.069增至0.784,出水可直接进行生物处理。实验证明,混凝-UV/Fenton处理废切削液可行。  相似文献   

4.
采用O_3/H_2O_2高级氧化工艺深度处理胞苷酸企业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pH、H_2O_2用量、O_3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深度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有机磷矿化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当废水有机磷质量浓度约为56 mg/L,COD约为640 mg/L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pH 8.5,H_2O_2投加量20 mmol/L,O_3质量浓度12 mg/L,反应时间90 min;有机磷矿化反应遵循表观一级动力学,动力学常数为0.024 7 min-1。优化条件下,有机磷矿化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1.6%和56.8%。O_3/H_2O_2氧化出水经混凝沉淀处理后,TP和COD符合纳管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对二级生化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投加H_2O_2作为催化剂能明显提高出水COD去除率,当H_2O_2投加量为0. 10 m L/L,反应时间为5min时,出水COD值可从93 mg/L降至47 mg/L,比臭氧率R值达到0. 92,臭氧利用率相对最高且该条件下COD去除率达49%。  相似文献   

6.
针对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出水化学需氧量(COD)难以达标的问题,采用实际焦化废水,通过开展半连续实验室小试试验,对比研究了单独臭氧氧化、O_3/H_2O_2氧化和UV-Fenton氧化3种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并对不同工艺出水的UV_(254)、BOD_5/COD、发光细菌毒性、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高级氧化工艺对出水水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臭氧投加量和添加H_2O_2能显著提高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工艺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水COD为(200±10)mg/L、O_3投加量为30 mg/L时,反应120 min后单独臭氧氧化对COD的去除率仅为36%;而对于UV-Fenton氧化,进水COD为(200±10)mg/L、H_2O_2(30%)投加浓度为2 g/L、Fe~(2+)与H_2O_2摩尔比为1∶10时,COD的去除率为50%;单独臭氧氧化和UV-Fenton均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进水COD为(200±10)mg/L、O_3投加量为30 mg/L、H_2O_2(30%)投加浓度为2 g/L,反应120 min后COD去除率达到63%,O_3/H_2O_2氧化工艺出水COD达到74 mg/L,满足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3种工艺中,O_3/H_2O_2氧化的COD去除效果最好,这主要归因于O_3和H_2O_2协同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但当H_2O_2浓度过高时,体系中产生的·OH反而与H_2O_2反应,从而导致O_3/H_2O_2体系的氧化能力下降。3种工艺都能有效降低出水毒性,出水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显示,单独O_3氧化、O_3/H_2O_2氧化处理15 min后,相对发光度分别上升到90%和87%,UV-Fenton氧化处理30 min后,出水的相对发光度上升到71.57%。与单独臭氧氧化和O_3/H_2O_2氧化工艺相比,UV-Fenton工艺处理出水急性毒性相对较高,可能与臭氧的消毒作用有关。3种工艺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程度不明显,BOD_5/COD从0.02最大提升到0.1左右。UV_(254)和三维荧光光谱的对比分析表明,3种工艺对出水中芳香族化合物和荧光物质具有明显的分解作用。单独O_3氧化可优先降解废水中腐植酸类物质中的共轭双键结构,而O_3/H_2O_2氧化工艺对环状共轭污染物的氧化效果更显著。随着UV-Fenton氧化处理,焦化废水中大分子的类腐植酸以及紫外区类富里酸优先被氧化降解,最终转化为可见区类富里酸和类蛋白质,而类蛋白质和可见区类富里酸物质在出水中仍存在较高浓度,UV-Fenton氧化工艺对荧光物质去除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出水COD,提高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O_3、O_3/H_2O_2组合工艺对某油田采油废水进行处理,考察氧化反应时间、O_3质量浓度、pH、H_2O_2投加量、n(H_2O_2)∶n(O_3)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O_3处理油田采油废水时,在O_3为20 mg/L、反应时间为60 min、废水pH为8.50条件下,COD去除率为28.5%,B/C由0.08提至0.248;O_3/H_2O_2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更显著,在O_3为30 mg/L、反应时间为60 min、H_2O_2投加量为0.24 g/L、废水pH为8.50的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55.4%,B/C提升至0.440。氧化处理不仅降低了废水COD,还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仍存在COD_(Cr)和色度偏高的不足,试验采用改性粉煤灰吸附-Fenton氧化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研究。探讨了pH值、H_2O_2投加量、Fe~(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为400℃时粉煤灰改性效果最佳。在此最佳改性粉煤灰吸附条件下,当系统pH值为5、反应时间为2 h,H_2O_2(30%)投加量为300 mg/L、Fe~(2+)投加量为100 mg/L的条件下,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的COD_(Cr)去除率达到74.5%。  相似文献   

9.
用絮凝-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常州某印染厂的退浆废水,絮凝剂采用自制的聚硅酸硫酸铝(PASS),絮凝处理最佳工艺条件:30℃,废水初始pH为5~10,絮凝剂投加质量浓度为22.5 g/L,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38.8%。采用Fenton氧化混凝法进行二级处理,较优的工艺参数为:pH为3~5,n(H2O2)∶n(Fe2+)=2∶1,H2O2投加量为0.15 mol/L,PAM的投加质量浓度为1.75~2.25 mg/L。两步处理后总的COD去除率可达90%左右,B/C由原来的0.11升到0.32。  相似文献   

10.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考察了初始p H值、Fe SO4和H_2O_2投加量及其比值对Fenton反应的影响,以及混合液p 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的最佳初始p H值为5.0,Fe SO4和H_2O_2投加量之比为2.00∶1,Fe SO4投加量为500 mg/L,H_2O_2投加量为250 mg/L;当混合液p H值接近中性时,絮凝效果较好。CODCr去除率可达85.5%,处理后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不超过60 mg/L,色度低于30倍。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混凝和Fenton相结合的方法处理伪装涂料废水。以COD为考察指标,讨论了混凝剂的种类、投加量、pH、助凝剂的添加等因素对混凝实验的影响及pH、H_2O_2和FeSO_4投加量对Fenton氧化实验的影响。混凝-Fenton氧化法可有效地降低废水的COD,使其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1999)的排放要求(≤500mg/L),COD的总去除率可达98.7%。  相似文献   

12.
刘明明  冯旭东  潘馨  蔡怡敏  黄斯婷  梁瀛洲 《广州化工》2012,40(16):142-143,157
利用Fenton试剂处理某造纸厂二级生化出水,确定出准确可行的COD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pH=5,n(H2O2)∶n(FeSO4)=2∶1,3%双氧水的投加量为2 mL/L水样,反应60 min的条件下,处理出水的COD含量降至50 mg/L以下,达到GB18918-2002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Fenton氧化深度处理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出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抗生素类药品生产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初始pH值、FeSO4·7H2O与H2O2投加量及投加方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确定最佳操作条件为:初始pH值为4.0,一次性投加1.2 mL/L H2O2和1.0 g/L FeSO4·7H2O,两者的物质的量比约为3∶1,曝气反应2 h,最终CODCr的去除率可达56.8%;Fenton氧化可将废水m(BOD5)/m(CODCr)值由0.18提高至0.32,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4.
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对抗生素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为3.0~4.0、H2O2投加量为5 mL/L、n(Fe2+)∶n(H2O2)为1∶10、微波功率为625 W。当抗生素废水二级出水COD为502~516 mg/L时,反应时间6 min,处理出水COD<120 mg/L,COD去除率达到78.0%以上,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  相似文献   

15.
Fenton法处理高浓度硫酸盐的日用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法对高浓度硫酸盐的LAS废水进行处理,研究Fenton方法对此类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实验表明,在H2O2的质量浓度为3.0 mg/L,摩尔比n(H2O2)∶n(Fe2+)=8∶1,反应时间为2 h时,废水的COD从9 000 mg/L左右下降到3 000 mg/L左右,出水与生活污水相混合进入生物处理系统,从而可以达到广东省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王颖  郭晓滨  毕方方 《广东化工》2011,(8):110-111,107
采用活性炭协同Fenton氧化的方法深度处理兰炭废水生化出水,讨论了pH、H2O2投加量、硫酸亚铁投加量、反应时间,活性炭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4,H2O2(30%)投加量为2.4mL/L,FeSO4-7H2O投加量为200mg几,反应时间为30min,活性炭投加景为3g/L时,COD去除率最高,达到国家一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某表面处理公司的结晶器铜管镀硬铬脱脂废液为研究对象,先采用酸化法对废液中的配位铜离子进行破络处理,并通过调节pH使之沉淀析出,再采用Fenton试剂法降低废液的化学需氧量(COD)。研究了破络过程中FeSO4·7H2O的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破络效果的影响,以及降低COD过程中Fenton试剂的组成、处理时间和pH对废液COD的影响。脱脂废液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破络──FeSO4·7H2O12g/L,2h;降低COD──Fenton试剂为1.5g/LFeSO4·7H2O+4.5mL/LH2O2,pH=6.00,9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过的脱脂废液澄清、透明,总铜含量满足GB21900-2008的排放要求,COD接近GB21900-2008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混凝-Fenton-SBR法处理印刷线路板乳化废液,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合氯化铁(PFC),在pH值为6.3,投加量为2800mg/L的条件下,COD去除率约为80.9%。混凝后废水利用Fenton处理,在pH=3时,H2O2用量为50g/L,FeSO4·7H2O的用量为5g/L时,废水COD降为1342mg/L,BOD降为657mg/L,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数为0.49,可利用SBR处理,生化出水COD浓度低于485mg/L,可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COD的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Fenton试剂深度处理胃必治制药废水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胃必治制药废水COD值高且负荷变化大,pH值低,是一种难处理的有机废水。经常规工艺处理后,出水有时仍难达标。采用Fenton试剂对出水进行了氧化降解研究,通过测定废水的COD、UV254值变化以评价氧化的效果,考察了常压下Fenton试剂配比、投加量、氧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制药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初步发现了其氧化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浓度为1mol/L的FeSO4与质量分数为3%的H2O2的体积比为1:2、投加量为150mL/L、反应时间为90min、反应温度为60℃、pH值为3。COD的去除率达到89.50%,出水COD的质量浓度降到了66mg/L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印染废水的混凝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旭龙  崔家琪  赵小华  汪晓军 《广东化工》2012,39(3):236-237,240
采用佛山市南海西樵纺织工业园园区的印染废水进行混凝脱色处理研究,对硫酸亚铁(FeSO4)、聚合氯化铝(PAC)及双氰胺-甲醛(F3)脱色剂和阳离子有机脱色剂(A6)进行混凝脱色性能测试和成本分析。结果表明,A6脱色剂产泥量少,处理成本较低,能够较好地脱除原水的COD和色度,在投加量为20mg/L下,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2.7%和76.9%。实际运行结果中,平均COD去除率为39.4%,平均色度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