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考察了接触时间、pH、投加量对热改性铝污泥吸附磷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吸附条件和影响因素顺序。结果表明,除磷影响因素依次为磷溶液初始浓度接触时间溶液pH投加量,改性铝污泥吸附除磷的最佳条件:初始磷浓度为60.00 mg/L,pH值为3.0,投加量为4 g/L,振荡反应时间为4 h,改性铝污泥对磷的最高去除率达77.2%。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型Fe/C催化剂,并将其作为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处理废水中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探讨了溶液初始p H值、H2O2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DMF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DMF浓度为1 000 mg/L的废水,在初始p H值为2.5,H2O2投加量为3.0 g/L,催化剂投加量为6.0 g/L和反应温度为30℃的处理条件下,反应60 min,溶液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且溶液中Fe离子浸出浓度仅为0.7 mg/L。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回收使用,使用5次,溶液COD的去除率仍能达到45%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UV/Fenton联合体系降解苯酚模拟废水,苯酚的初始质量浓度为300mg/L,COD。的初始质量浓度为760mg/L。探讨了pH值、H202(30%)和FeSO4·7H2O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酚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nton联合体系降解苯酚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溶液pH值为3、H2O2投加量为2.5mL/L、FeS04·7H20投加量为0.020g/L、反应时间为90min。此时,苯酚的去除率为95%,CODcr的去除率为90%。UV/Fenton联合体系能较好地处理苯酚废水。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过硫酸盐氧化技术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首先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氧化剂投加量、投加方式及碱活化强化方式对地下水中石油烃污染物(PHC)的降解效果,进而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氧化剂投加量、PHC初始浓度、溶液pH和反应时间对PHC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湿投加方式比干投加方式对PHC的去除效果更好,碱活化相比单一投加过硫酸钠对PHC的去除率提高了12.6%。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氧化剂投加量10%,PHC浓度5.23 mg/L,pH值10,反应时间5 h时,PHC去除率可达到89.7%。PHC去除率受氧化剂投加量和污染物初始浓度影响较大,增大氧化剂浓度或降低污染物初始浓度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处理效果,但过量投加氧化剂,PHC去除率不再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NaOH处理过的棉花秸秆去除废水中的Pb2+和Cu2+,探究不同因素对Pb2+、Cu2+的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b2+最佳吸附条件为:投加量为33.33 g/L,振荡时间为110 min,吸附温度为25℃,溶液初始浓度为15 mg/L,pH值为5.0,去除率达92%;对Cu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投加量26.67 g/L,振荡时间为110 min,吸附温度为55℃,溶液初始浓度为15 mg/L,pH值为5.0,去除率达90.4%。  相似文献   

6.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初始p H值、铁炭质量比、铁炭微电解反应时间、铁炭投加量、H2O2投加量和Fenton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初始p H值为2,反应时间为90 min,铁炭投加量为80 g/L,铁炭质量比为3∶1。Fenton氧化的最优运行条件为:H2O2的投加量为2 m L/L,反应时间为30 min。当试验原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237~248 mg/L,色度为250~270倍时,在最佳运行工况条件下,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其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108~114 mg/L,去除率在51.9%以上,达到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间接排放标准的要求。出水色度为20~25倍,去除率在90.0%以上,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婷  刘蓉 《山东化工》2023,(1):13-15
采用微量热解法将类沸石型咪唑啉盐骨架负载在活性炭上制备成ZIFs型催化材料(ZIFs-Co@AC),通过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对碱性品红进行催化去除。实验探究了溶液pH值、ZIFs-Co@AC投加量、过硫酸氢钾(PMS)投加量、温度、碱性品红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IFs-Co@AC有较好的将PMS活化成硫酸根自由基的催化活性,从而碱性品红能够很好地被去除。当碱性品红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120 mg/L,ZIFs-Co@AC投加量为50 mg、PMS投加量为30 mg、pH值为5.4时,25℃反应40 min后碱性品红的去除率达99.75%。  相似文献   

8.
Fenton氧化技术深度处理棉浆黑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氧化技术对棉浆黑液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了pH、FeSO4投加量、H2O2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为:废水初始pH=7、FeSO4投加浓度80mmol/L、H2O2投加浓度0.15mol/L、反应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黑液COD去除率98%,处理后黑液的COD为45mg/L,达到国家化纤废水一级排放标准(COD100mg/L)。  相似文献   

9.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丁腈橡胶废水,考察了单纯微电解单元和Fenton法单元处理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组合工艺进行了条件优化以及处理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在微电解单元,Fe/C(质量比)为3/1、初始pH值为2.00~10.00、反应时间为1 h;在Fenton法单元,氧化剂H2 O2投加量为2.0 mL/L、催化剂Fe2+投加量为0.2 g/L、反应温度为40℃以及反应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丁腈橡胶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总去除率达50.00%以上,丙烯腈的总去除率达95%以上。与单纯Fenton法相比,要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使用组合工艺,H2O2投加量由3.0 mL/L降至2.0 mL/L,Fe2+的投加量由0.6 g/L降至0.2 g/L。  相似文献   

10.
分别探讨了竹炭投加量、溶液pH、染料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去除甲基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 L浓度为200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当竹炭投加量为0.015 g、温度为30℃、pH为6.0、反应时间为60 min时,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对甲基橙染料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最高可达99.94%。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工业级湿法磷酸净化酸浓缩生产的质量分数为98%的正磷酸为原料,采用冷却结晶方式脱除正磷酸中的阴离子硫酸根(SO42-)。考察了降温速率、搅拌转速、助长剂用量、养晶时间对正磷酸中硫酸根脱除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搅拌转速为300 r/min,降温速率为每15 min降温1 ℃,助长剂用量为5 g,养晶时间为 1.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正磷酸中硫酸根去除率达到82.1%,硫酸根质量分数小于20 mg/kg,达到85%食品级磷酸对硫酸根的质量要求,提高了磷酸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该方法为生产低硫酸根含量的正磷酸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泡沫分离除去水溶液中微量硫酸根离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为表面活性物质,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对去除水溶液中微量硫酸根离子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溶液的pH、鼓泡气体流量、表面活性剂浓度及泡沫塔装液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对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去除效果比较理想,在溶液pH 10、气体流量0.036 m3/h、装液量900 mL、表面活性剂浓度0.13 g/L的条件下,溶液中的SO42-能很好分离(富集比为22.4,去除率为94.1%). 与其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在泡沫分离结束后不会在水溶液中引入新的酸根离子,为进一步探索脱盐新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赖喆  宗刚 《过滤与分离》2010,20(1):19-22
采用次氯酸盐氧化法,以次氯酸钠与硫酸铁为原料,现场制备高铁酸钠溶液,确定了铁盐投加量、氢氧化钠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最佳制备条件,并应用于染料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高铁酸钠溶液最佳制备条件为:10g氢氧化钠,2.80g硫酸铁,反应温度33℃~36℃,反应时间60min。所制备的高铁酸钠摩尔浓度为0.03mol/L。应用于染料废水色度的去除时,其最佳降解工艺参数为:投加的高铁酸钠的体积百分比为1.2%,溶液pH值为中性6~8,反应温度选择室温,反应时间为0~15min时最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铝合金表面处理工业废渣为原料制备Al(OH)3的工艺,探讨了NaOH浸提Al和H2SO4法沉淀制备Al(OH)3的过程,考察了碱酸浓度及用量、温度、时间等对制备过程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Al(OH)3产品的化学组成、形貌和质量. 结果表明,干燥废渣中Al含量为28.7%,以Al(OH)3晶体存在. 在加入的NaOH与废渣中Al(OH)3摩尔比为2.88:1、反应温度75℃、时间55 min的最佳浸提条件下,Al浸出率达97.5%. 在加入的H2SO4与浸提液中AlO2-摩尔比为(0.95~1.10):1及pH=5.5的最佳沉淀条件下,Al(OH)3的沉淀收率为89.2%,Al总回收率为87.1%. Al(OH)3产品为无定型白色粉末,粒径约为17 mm,纯度达95.5%.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络合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去除含铁硫酸铝溶液中的铁,探讨了DDTC用量、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除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DTC用量(以100mL含铁硫酸铝计)为0.88g、溶液pH值为2.5~3.0、室温反应5min时,铁去除率达94%,铁含量低于50×10-6。该法可用于高档纸张和高级织物等工业领域中含铁硫酸铝溶液的铁去除。  相似文献   

16.
根据硼酸的物性特征,采用酸化—冷冻—溶液固硼工艺提取卤水中的硼,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卤水中硼的去除率可达到96.59%,除硼后卤水中硼酸浓度为0.045%,折合B2O30.025%,即250×10^-6,氢氧化镁产品中B2O3含量达到0.15%.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偏铝酸钠为铝源、四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ZSM-5沸石分子筛并将其应用到吸附水中六价铬的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铬酸钾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是:吸附剂的使用量为0.5g,铬酸钾溶液pH值为5,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温度为30℃,此时,六价铬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93.46%。  相似文献   

18.
李静  王素素  徐辉  高峰  颜文斌 《广州化工》2012,40(22):64-66,106
以工业偏钒酸铵为原料,采用镁盐沉淀法除去偏钒酸铵中硅、磷,并分析除硅、除磷机理,制备高纯偏钒酸铵。考察了酸度、温度、镁盐用量、时间等因素对除硅、除磷的影响。实验结果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10、硫酸镁用量按料液比:钒液(50 g/L)∶镁液(0.6 mol/L)=8∶1、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自然静置60 min。并在此条件下,除磷率95%以上,除硅率84%以上,NH4VO3品位从98.37%提高到99.28%。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络合剂N-亚硝基苯胲铵去除含铁硫酸铝溶液中的铁,考察了N-亚硝基苯胲铵用量、溶液酸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除铁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络合剂N-亚硝基苯胲铵用乙醇-水复合溶剂(体积比为1∶3)配制、用量(以100 mL含铁硫酸铝溶液计)为1.4 g、酸度(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5 mol/L、60 ℃条件下反应1 h,铁的去除率达到97.8 %,硫酸铝中铁质量分数为0.01%,优于HG/T 2225-2010《工业硫酸铝》Ⅱ类一等品质量指标(铁质量分数≤0.30%)。  相似文献   

20.
软锰矿氧化脱色降解糖蜜酒精废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软锰矿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对糖蜜酒精废液进行氧化脱色降解,并同时浸出Mn。考察了反应温度、H2SO4浓度、软锰矿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糖蜜酒精废液脱色率、COD去除率和软锰矿中Mn浸出率的影响,并对反应过程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Mn浸出量较小的情况下,即可获得较高的脱色率,而COD去除率却随Mn浸出量的增大而提高。在反应后期,部分有机物只能被氧化为有机酸,而不能进一步氧化为CO2。在反应温度90℃,H2SO4浓度1.1 mol/L,软锰矿质量浓度100 g/L,反应时间120 m in及采取二段反应工艺时,糖蜜酒精废液的脱色率可达98.2%,COD去除率达78.5%,软锰矿中Mn浸出率达到9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