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现代纺织业的高速高效高质量的发展,纺织厂对原棉纤维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近两年,现代纺织工业对原棉品质要求是在一定绒长的基础上侧重于纤维强度的大小,因此大力改进原棉内在品质提高纤维强度已经成为当前棉花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了解棉纤维强度的形成。纤维的发育从开花开始到吐絮一般在40~50天以上,它是胚珠籽单个表皮细  相似文献   

2.
基于计算机的研究表明,对轧棉顺序的慎重选择可提高纤维的品质和棉花种植者的收入.原棉的品质受到初始纤维品质及其在轧棉过程中所受除杂、干燥方式和程度的影响.轧棉工序包括干燥,籽棉除杂,籽、棉分离,落棉除杂和打包.原棉中所含水分和杂质的多少对这些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大容量纤维检测(HVI)指标在原棉品质评价中的合理应用,并为配棉提供参考,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原棉品质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选取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284种原棉进行HVI检测,为消除指标间存在的冗余信息,选择了13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利用提取的6项主成分因子构建原棉可纺性指数指数(FSI),实现了原棉品质的定量化评价;最后,讨论了FSI与成纱强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FSI指数越高,成纱强力越高,对应原棉的可纺性能越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原棉评价方法能够定量地评价棉纤维的可纺性能,可为原棉品质管理及成纱质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原棉的选择和工艺配置两方面入手阐述了提高细特精梳纱单纱强力、降低成纱每千米细节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选用相应品质的原棉,工艺上注意减少纤维损伤,充分排除短绒,增大纤维在成纱中的强力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HVI棉花大容量测试仪与AFIS测试指标解析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HVI棉花大容量测试仪与AFIS单纤维检测仪对原棉的纤维质量和设备状态进行全面了解,争取以较小的原料成本达到客户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纺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棉的品质、纺纱工艺、纱线线密度均对纱线强力有影响,但原棉性质是决定纱线强力的主要因素;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长度整齐度和马克隆尼值是表示棉花纤维综合品质的关键指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立了普梳和精梳工艺下的单纱强力模型。模型为非线性模型,模型的机理性强,自变量少,形式简单直观,易于推广使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用棉纤维性能指标预测成纱强度,运用路径分析法研究了原棉性能与成纱强度的关系,确定了影响成纱强度的关键指标为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纤维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并在国内外原棉性能与成纱强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出拟合效果较好的纤维品质指数模型IFQI,进一步提出了新的纤维品质指数模型FQI,再运用高维数据拟合法将IFQI模型改进为IFQIM。经过检验证明3个模型的预测精度都很高,拟合优度好。3个模型都具有自变量少、结构简洁、机制性强、通用性好的特点,可综合反映原棉的品质并预测成纱强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原棉异性纤维定量试验方法手工法》的制定计划工作,介绍原棉异性纤维现状,重点关注原棉异性纤维取样代表性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同一批次原棉异纤分布,最后对解决新疆棉和地产棉异性纤维问题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原棉异性纤维定量试验方法手工法》的制定计划工作,介绍原棉异性纤维现状,重点关注原棉异性纤维取样代表性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同一批次原棉异纤分布,最后对解决新疆棉和地产棉异性纤维问题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植棉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原棉,而棉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劣则极大地影响到棉农的经济收入、棉织品的质量和纺织厂的经济效益。棉花良种的品质选育,优质棉生产和棉制品的质量都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对环境条件的反应、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及纤维品质性状在纱线中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合评述,供棉花育  相似文献   

11.
一、微机总体配棉概述配棉就是选择和配用各种不同品质和性状的原棉或其他纤维,以各种比例设计出纯纺或混纺的混和成份,以满足纺织印染生产和最终产品的要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配棉涉及的因素很多,如原棉性能、纱线品种对原棉的要求、资源情况、工艺技术条件、技术经济指标等,可见配棉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纤维强度是原棉的重要品质指标。研究纤维强度的变异规律及其结构基础,对指导品质改良有重要意义。已对棉纤维强度差异、特别是强度均一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参见本刊1989年第9期P20)。在此基础上,采用 X 光衍射法对棉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旨在阐明棉种之间以及同类棉样的长短纤维之间,纤维强度均一性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与成纱质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棉纤维的成熟度、原棉的未成熟纤维含量是影响原棉短绒率、疵点的关键,棉纤维的成熟度、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主要因素是由棉花的栽培条件决定.分析了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与清梳工序半制品质量和精梳工序质量的关系,原棉中的未成熟纤维必须在配棉、清梳和精梳工序进行控制,才能控制梳棉条、精梳条和成纱质量.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不仅影响梳棉条、精梳条的短绒率、棉结、带纤维籽屑等疵点,而且严重影响成纱的各类主要疵点.  相似文献   

14.
原棉品质与成纱质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品质的原棉进行单唛试纺,并对其成纱综合质量及原棉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和相关分析,证明原棉品质与成纱质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马克隆值和成熟度比是原棉品质中影响成纱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原棉品质是影响成纱质量的首要因素,为了有效地利用原棉品质,充分地发挥原棉的使用价值,做到以原棉的内在质量为主合理配棉,提高配棉精度,这就需要对原棉品质与成纱质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原棉品质的项目较多,各项指标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以往,人们在研究原棉品质与成纱质量关系时,习惯于孤立地分析原棉某一项指标与成纱质量的简单相关,而忽略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实际上,原棉的各项指标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的相关因素是很复杂的。从一批观测数据计算得到的  相似文献   

16.
原棉杂质是指原棉中含有的非棉纤维性物质及其着生的纤维,如沙土、枯叶、铃壳、虫尸、籽棉、破籽、不孕籽、带纤维籽屑、软籽表皮等。原棉中含有杂质的多少,不仅会影响原棉的重量,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原棉的使用价值。因此,国家棉花标准中规定必须对原棉含杂率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作为在贸易中原棉公量结算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品质的原棉进行单唛试纺,并对其成纱综合质量及原棉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和相关分析,并证明原棉品质与成纱质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马克隆值和成熟度比是原棉品质中影响成纱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脱籽后的机采原棉品质指标进行预测并实现优化控制,设计了用于机采原棉品质指标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南疆地区机采棉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原棉品质的主控因素籽棉回潮率和轧花速度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特征量,建立了机采原棉品质指标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表达机采原棉各品质指标与主控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误差小,测试样本的网络输出值与网络目标值的相关系数均接近1,模型预测效果较佳。认为:该BP神经网络模型可作为机采原棉品质预测与调控的新方法,也可应用于机采籽棉轧花在线原棉品质监控。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2基本应用2.1纤维质量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一般来说,纤维与棉纱在各个品质指标上的关联关系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例如,细度、长度、强力较好的纤维能够纺出在细度、强力和均匀性方面更为出色的纱,同时,也能减少断头,提高纺纱效率。对于不同的纺纱方法,纤维品质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表3是在两种最常用的纺纱技术———环锭纺和气流纺中,纤维品质指标对纺纱工艺影响大小的排列。需要指出的是,表中反映的是综合性的评价,而非特指某种纱线指标。有文献报道了采用HVI对原棉进行测试后,纤维与棉纱在各个品质指标上关联关系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0.
原棉中存在的异性纤维始终困扰着纺织工业的生产与发展,如何准确地检测与识别原棉中存在的异性纤维是纺织工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采用三基色RGB最佳阈值算法来识别原棉图像信号中存在的异性纤维,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原棉中存在的异性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