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树脂及其纤维制备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PPTA的树脂改性研究(包括共聚工艺及溶剂体系)。对PPTA纤维的纺丝工艺、界面改性及PPTA纳米纤维制备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展望了PPTA纤维材料发展前景,并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PBO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及阻燃隔热性能,因此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但其在紫外线照射下易老化降解,该缺点严重限制了其在户外甚至太空环境下的应用。文章根据抗紫外线整理剂与PBO纤维不同的结合方式,将其抗紫外改性方法分为表面涂层法、原位共聚法及溶液共混法3种,并结合实例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征和优缺点,希望能为PBO纤维的抗紫外老化改性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过度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很有必要利用纺织品来有效地阻挡其对人体的危害。因此,开发抗紫外纤维及其纺织品在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纤维及其纺织品抗紫外辐射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纤维及其纺织品抗紫外辐射功能的方法,对纺织材料抗紫外整理技术进行了讨论,着重介绍了表面改性、本体改性等抗紫外整理方法及其研究现状。此外,对目前较常用的抗紫外整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并对这些抗紫外整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位芳纶(PPTA)纤维用H2O2溶液进行氧化改性,制备改性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表明,低浓度的H2O2可以有效地在芳纶纤维上引入极性基团,刻蚀纤维表面,同时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20层0.3 mol/L双氧水改性PPTA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最佳,达405.0 MPa。  相似文献   

5.
秦中悦  张蓓蓓 《丝绸》2013,50(4):1-4
用锌氨溶液处理竹浆纤维使其功能化,得到锌氨改性竹浆纤维。对改性的竹浆纤维织物进行水洗牢度实验,从锌氨溶液的配制质量浓度、处理试样的烘干条件及抗紫外效果的耐久性等3个方面研究了锌氨改性竹浆纤维的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锌氨溶液处理,赋予了竹浆纤维很好的抗紫外性能,完成了功能化改进;同时改性的竹浆纤维具有一定的水洗牢度;锌氨溶液的浓度在0.1 mol/L以上时,处理后的改性竹浆纤维的抗紫外性能较佳,其UPF值超过50,水洗240 min后,抗紫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由于锌无味无害,且改性后的锌氨竹浆纤维织物呈白色,对染色也不会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将长度为1mm和6mm的两种对位芳纶(PPTA)纤维复配成数均长度和质均长度均分别为2、3、4、5mm的混合PPTA纤维体系。在纤维平均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对比了混合PPTA纤维体系和单一PPTA纤维体系对纸张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PPTA纤维体系较单一PPTA纤维体系更有利于纸张紧度的提高;在纤维平均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混合PPTA纤维体系的力学性能要优于单一PPTA纤维体系的;采用质均长度表征混合PPTA纤维体系的长度,其纸张性能随长度的变化规律与单一PPTA纤维体系的相似。  相似文献   

7.
郑铮 《印染助剂》2021,(2):51-53,60
利用天然栀子黄对壳聚糖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时间、栀子黄用量、pH和温度对染色棉织物K/S值的影响,并研究了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色牢度、防紫外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实现了棉织物纤维的阳离子化;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优化工艺:栀子黄用量8%,pH 5,60 min,40℃;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色牢度、防紫外和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8.
改性聚芳噁二唑纤维(POD)因噁二唑环强烈吸收UVA(320~400 nm)和UVB(290~320 nm),受紫外线的辐射影响较大,光照后存在日晒牢度低、强力损失严重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其服用性能。改性POD纤维染色以后,纤维上的分散染料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效果。研究了在自然光条件下,分散染料对染色后改性POD纤维光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染料对改性POD纤维的光稳定性作用与分散染料在紫外区的吸收/透射特性有关,双偶氮类分散染料对POD纤维的紫外防护效果比蒽醌和单偶氮类的分散染料好。  相似文献   

9.
<正> 由于分子结构上的特点,PPTA树脂的熔点很高,在一般有机溶剂中不溶解,必须在浓硫酸中溶解进行纺丝,工艺复杂,设备和操作困难较大,而且其纤维的耐冲击性和耐疲劳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因此,PPTA的改性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在共聚改性方面有较大发展,通过在PPTA的分子主链中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添加第三单体,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PPTA)进行改性。应用偏光显微镜、退偏振光强度-温度曲线、粘度法、x-衍射等方法,研究改性芳族聚酰胺硫酸溶液的相转变行为,第三单体含量及大分子链空间排列对相转变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英莲  许红燕 《丝绸》2002,(4):14-15,27
分析了影响纺织品防紫外性能的重要因素,如纤维的种类、含杂状况及色泽,织物的覆盖系数等,并进一步总结了生产防紫外纺织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爱伟  王树根  施楣梧 《印染》2013,39(2):11-14
研究聚芳噁二唑(POD)纤维的紫外辐射老化性能,初步探讨其分散染料染色对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随着紫外辐射时间的延长,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及浓硫酸溶液黏数均呈严重的下降趋势。经48 h紫外辐射后,纤维表面由光滑变得粗糙,并产生一定的裂痕。该纤维经分散染料染色后,其抗紫外老化性能得到一定改善。同类染料染色时,染料用量越大,对纤维抗紫外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越明显,虽上染百分率有所降低,但总体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正> 具有刚性分子链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以其优良的性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但由于该纤维耐疲劳性及溶解性不理想,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人们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PPTA的结构性能进行了探讨,这种探时加快了对PPTA改性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在PPTA主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氧老化方法,研究了改性聚芳噁二唑纤维在200℃、250℃和300℃下的热氧老化趋势,并同间位芳纶和聚酰亚胺纤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200℃下经过80天的热氧老化,改性聚芳噁二唑纤维的断裂强度保留率接近90%,在250℃下经过65天的热氧老化,它的断裂强度保留率在60%以上,在300℃经过25天的热氧老化,其断裂强度保留率依然大于70%;同时对改性聚芳噁二唑纤维在高温热氧老化后的线密度测试表明,线密度没有明显变化,纤维在200℃、250℃和300℃下尺寸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石墨烯纤维素复合纤维的功能性研究,包括力学性能、防紫外线性能、抗静电性能及阻燃性能等。研究了石墨烯对锦纶纤维的改性以及石墨烯功能性纺织品,包括石墨烯复合紫外防护织物、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功能织物以及聚乙烯醇/石墨烯复合织物。最后,对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与纺织品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聚芳噁二唑纤维的紫外老化现象和机理以及染色处理对纤维抗紫外性能的影响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紫外辐射时长的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均呈现严重的下降趋势,表现出较差的抗紫外性能。红外光谱分析得出纤维大分子经紫外老化后生成羧酸羰基,老化过程为氧化反应。紫外光谱表明纤维大分子链中共轭体系未受影响,表明噁二唑基团在紫外辐射过程中相对稳定。因此,纤维大分子链的断裂点为残余酰肼基团。纤维经分散染料染色后,其抗紫外老化性能得到一定改善。染料能吸收紫外区域(210~400 nm)的光波,表现出类似于紫外线吸收剂的作用。且对比得出,蒽醌类分散染料对纤维的保护作用优于偶氮类分散染料。  相似文献   

17.
纺织品防紫外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镜  高志峰 《中国纤检》2004,(12):31-32
对纺织品防紫外效果评价标准及指标进行了介绍,并从纤维种类及形态结构、纺织品添加剂和整理剂、织物的组织结构和颜色等方面对影响纺织品防紫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谈娟  王进美 《现代纺织技术》2007,15(5):54-55,58
介绍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能以及抗紫外纳米材料的特性,以及纺织品老化与色变的现象和机理。通过对防老化、抗色变的传统工艺的分析,阐述使用纳米防紫外材料进行防老化、抗色变整理的优越性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栀子黄染料在纯棉针织面料染色及防紫外/抗菌方面的应用,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栀子黄染液后,通过直接、后媒法染色阳离子改性棉针织面料,然后评价其染色、防紫外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棉针织面料表现出了较好的染色效果及一定的防紫外/抗菌性能,且染色效果、防紫外及抗菌性随栀子黄质量分数的增大不断增强;硫酸铝钾和硫酸铁作为媒染剂提升了阳离子改性棉针织面料的染色、防紫外和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未干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分别用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对其进行染色,探讨纤维含水率、染色温度、染料种类和用量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干燥的PPTA纤维,用未干的PPTA纤维进行染色,可明显提高纤维的上染率和K/S值;染色纤维具有较高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同时,染色后不会影响纤维原有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