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CPU中,Load Aligner模块是DCACHE和数据通道之间的接口。从DCACHE中取出的数据只有通Load Aligner模块重新排序,才能进入CPU的数据通道。本文讨论了该CPU中Load Aligner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其中主要是数据通道部分的逻辑设计和电路设计,并给出了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2.
将大数据技术引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需要考虑的内容应包括:1构建适用于油气产业、能够集成/迁移现有系统、且便于部署大数据应用的基础设施;2选择能集成解决油气领域相对静态的巨大规模数据集与传感器实时数据的不同处理需求的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框架。3开发部署或迁移当前应用到大数据平台。本文分析了当前的油气开发大数据管理技术及其关键问题,基于将实时处理应用和批处理应用统一在一个框架下的思路,提出了一种石油集团企业私有云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2015,(10):145-148
现代油气勘探研究高度依赖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油气勘探私有云通常成为油气田企业科研生产基础平台,对油气勘探私有云运维管理提出较高要求。在推行IT服务管理提高油气勘探私有云运维能力的过程中,针对运维不规范、知识共享差等问题,设计开发集运维基础数据采集分析和绩效考核于一体的运维管理平台,通过服务满意度测评流程规范约束运维人员行为,并搜集分析运维基础数据加强知识共享,提高运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震勘探中查排列工作效率低、工作环境特殊的现状,设计了一种以Linux为操作系统基于QT的排列管理终端。排列管理系统终端包括参数控制模块、通信管理模块、数据存储读取模块、数字地图模块和本地显示模块,保证了查排列人员对查排列目标数据的快速读取和对目标位置的精确定位,大大提高查排列工作效率,同时多种通信方式的切换克服了野外恶劣工作环境下通信不稳定、不可靠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技术在油气勘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彬 《信息技术》2011,(3):170-173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范围、难度的加大,计算机技术更加深入地应用到油气勘探的全过程中。简要介绍了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四种关键技术,并提出未来油气勘探研究中应用这些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油气勘探知识信息的分类编目方法,基于该分类设计了勘探知识库数据模型,开发了知识管理和应用软件,在大庆油田开发应用勘探知识库系统、开展油气地质勘探知识管理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简便地配置分布方式数据记录和上位机应用系统,National Instruments发布了一个最新的LabVIEW模块,使用这个模块中新的、易于使用的LabVIEW工具,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在建立数据通道很多的应用系统时,可以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主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介绍数据迁移的整体工作思路和数据映射规则,提出了应用中间库调用存储过程实现迁移、应用触发器实现迁移和应用勘探开发主库管理软件实现迁移三种基于OracJe的EPDM模型的数据迁移策略,并应用其实现了大庆、西南、辽河等油田的历史数据迁移,保证了数据迁移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地震综合解释数据平台(NEWSBase)作为地震综合解释软件系统的关键所在,其可在油气勘探综合数据模型的综合分析基础上进行设计。在本案,笔者首先根据POSC和PPDM数据标准来创建NEWSBase的逻辑模型,然后再进行NEWSBase的软件设计,其中运用到的是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与设计方法。在文章的最后,笔者还简单阐释了NEWSBase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提出一种基于USB总线接口的DVB-C数据广播多媒体接收卡的总体设计方案,可实现基于HFC网络的数据广播综合业务在PC终端的良好呈现,包括PC数字电视(PCDTV)、证券信息、远程教育、天气预报、影视点播等。采用USB接口规范,保证下行数据通道的高效率,基于TCP/IP回传实现交互功能,应用程序采用模块结构。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are a target technology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 monitoring because they offer benefits of low cost, ease of deployment and ability to cater for data acquisition at great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In order for WSN to achieve trademark performance in remote monitoring of pipelines, and surpass the performance of present-day traditional monitoring systems, certain design requirements must be met. In this paper, we identify vital design issues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to facilitate the employment of WSN for pipeline monitoring. We classify these design issues into five different categories namely; sensing modality, power efficiency, energy harvesting, network reliability and localization. In addition, we discuss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for pipeline-monitoring sensor networks deployed in sub-sea environments. We also study the employment of sensor networks for monitoring underground pipelines. Our findings are based on extensive study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and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existing WSN technologies. The WSN design consideration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particularly prolific for pipeline monitoring scenarios, they can however be easily extended to other oil and gas infrastructures. For example; well-head and heat exchanger monitoring, oil platform process monitoring, monitoring of natural gas storage facilities and data collection on coastal infrastructures that could support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2.
何庆兵 《移动信息》2023,45(5):165-168
地震数据是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重要资源,是油田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采集与成果数据快速增加,为保证地震数据收集、整理、质控的专业化管理,文中通过分析国内外地震数据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油田地震资料管理现状,设计和研发了一套盆地级地震大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海量地震数据共享,目前已在鄂尔多斯盆地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SCADA系统通信模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中,为了保证上、下位机的数据通信,需增加通信模块为上、下位机建立数据转发通道。本文介绍了一种多对多连接的通信模块的实现方法,该通信模块采用了TCP/IP协议以及多线程技术。应用研究表明,多线程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效率。通过测试证明该方法运行稳定、可靠,即将投入工程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4.
A multi-channel three-dimension (3D) data synchronizing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 proposed and used to collect underground three-dimension data in this paper. The channel number and the sampling rate of the data acquisition are the bottleneck of the seismic exploration. The synchronization precision of the multi-channel data affects the oil seismic exploration efficiency directly. The system adopts distributing collecting, conversion, storage and transfer multi-channel seismic data during specific time. The system can synchronizing gather 1024 channel data, and the collective data can form 3D data cube by corresponding process. The data structure of 3D data cube is analyzed and the 3D simulation model of underground oil reservoir is established. The methods of displaying slice for the 3D simulation model are studied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computer graphic and image processing, and we accomplish the horizontal slices, vertical slices of underground oil reservoir from multi-direction and multi-angle in this paper. Some typical simulation images for an underground oil reservoir are given by programming the corresponding algorithm and graphic display program using C++.  相似文献   

15.
郭庆  吕慎刚 《微波学报》2013,29(4):69-73
C波段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是应用于海洋目标监视的有力手段之一.基于T/R组件的有源相控天线可靠性高,成为现阶段星载SAR雷达的研究热点,其对T/R组件的需求特点包括:高效率、低功耗、重量轻、费用低、高幅度相位稳定性和高可靠性.文中介绍了最新研制的四通道C波段星载T/R组件,采用微波多芯片组件技术,T/R组件通道间距为1/4波长,其输出功率大于22W,噪声系数2.3dB,接收增益大于23dB,功率附加效率大于23%,重量小于200g.  相似文献   

16.
针对勘探、油藏井位部署过程中涉及的地理位置、勘探开发历程、油藏地质特征、产能状况等重要环节,对油田各级地质构造、三级储量、沉积相、井位等勘探开发图形对象叠加地形地貌在平面上进行多尺度、多层系的图形展示,并结合地质信息服务和企业数据服务,实现了探区内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查询展示、已探邻井相关资料一体化研究、正钻井生产状况实时查询、区块内岩性、物性统计分析、油气储量分布情况展示、井位的在线编辑及成果标注等功能,有效支撑井位部署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查询、在线踏勘、井位编辑,统计分析以及成果展示,从而提高油田井位部署的效率及水平。  相似文献   

17.
数控测井地面系统在石油测井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测井现场实际需要,并针对现有井上系统所存在的体积大、稳定性不高等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sPIC30F6014A单片机为主控制器的电磁探伤地面系统。文中详细描述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硬件电路及软件程序的设计方法,整个系统包括主控单元、系统供电、数据处理模块、串口传输模块等。经过实验室及油田现场试验验证,这种地面测井系统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稳定可靠的优点,并实现长时间工作,可满足测井现场复杂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增加工作透明度,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建设了多种基于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由于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水平也各不相同。通过对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办公系统设计与应用的研究,提供一套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以陆梁油田作业区的油田SCADA系统的设计为背景,介绍了一个基于SCADA的油田计量自动化系统,此系统利用计量控制器作为计量站的下位机,并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传输给SCADA服务器,利用组态软件对计量站的现场数据和计量过程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对于油气的计量,下位机的计量管理程序会根据液、气计量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日产液量、气量。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的计量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